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20分) 信 梁实秋 早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20分)

梁实秋

早起最快意的一件事,莫过于在案上发现一大堆信——平、快、挂,七长八短的一大堆。明知其间未必有多少令人欢喜的资料,大概总是说穷诉苦、琐屑累人的居多,常常令人终日寡欢,但是仍希望有一大堆信来。Marcus Aurelius 曾经说:“每天早晨离家时,我对我自己说,‘我今天将要遇见一个傲慢的人,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一个说话太多的人。这些人之所以如此,乃是自然而且必要的,所以不要惊讶。’”我每天早晨拆阅来信,亦先具同样心理,不但不存奢望,而且预先料到我今天将要接到几封催命符式的讨债信,生活比我优裕而反来向我告贷的信,以及看了不能令人喜欢的喜报,不能令人不喜欢的讣闻等。世界上是有此等人、此等事,所以我当然也要接得此等信,不必惊讶。最难堪的,是遥望绿衣人来,总是过门不入,那才是莫可名状的凄凉,仿佛有被人遗弃之感。

有一种人把自己的文字润格订得极高,颇有一字千金之概,轻易是不肯写信的。你写信给他,永远是石沉大海,假如忽然间朵云遥颁,而且多半是又挂又快,隔着信封摸上去,沉甸甸的,又厚又重——放心,里面第一页必是抄自尺牍大全,“自违雅教,时切遐思,比维起居清泰为颂为祷”这么一套,正文自第二页开始,末尾于顿首之后,必定还要标明“鹄候回音”四个大字,外加三个密圈,此外必不可少的是另附恭楷履历硬卡片一张。这种信也有用处,至少可以令我们知道此人依然健在,此种信不可不复,复时以“……俟有机缘,定当驰告”这么一套为最得体。

另一种人,好以纸笔代喉舌,不惜工本,写信较勤。刊物的编者大抵是以写信为其主要职务之一,所以不在话下。因误会而恋爱的情人们,见面时眼睛都要迸出火星,一旦隔离,焉能不情急智生,烦邮差来传书递简?Herrick有句云:“嘴唇只有在不能接吻时才肯歌唱。”同样的,情人们只有在不能喁喁私语时才要写信。情书是一种紧急救济,所以亦不在话下。我所说的爱写信的人,是指家人朋友之间聚散匆匆,暌违之后,有所见,有所闻,有所忆,有所感,不愿独秘,愿人分享,则乘兴奋笔,借通情愫。写信者并无所求,受信者但觉情谊翕如,趣味盎然,不禁色起神往。在这心情之下,朋友的信可作为宋元人的小简读,家书亦不妨当作社会新闻看。看信之乐,莫过于此。

写信如谈话。痛快人写信,大概总是开门见山。若是开门见雾,模模糊糊,不知所云,则其人谈话亦必是丈八罗汉,令人摸不着头脑。我又尝接得另外一种信,突如其来,内容是讲学论道,洋洋洒洒,作者虽未要我代为保存,我则觉得责任太大,万一庋藏不慎,岂不就要湮没名文。老实讲,我是有收藏信件的癖好的,但亦略有抉择:多年老友,误入仕途,使用书记代笔者,不收;正文自第二页开始者,不收;横写或在左边写起者,不收;有加新式标点之必要者,不收;没有加新式标点之可能者亦不收……因为有这样多的限制,所以收藏不富。

信里面的称呼最足以见人情世态。有一位业教授的朋友告诉我,他常接到许多信件,开端如果是“夫子大人函丈”或“××老师钧鉴”,写信者必定是刚刚毕业或失业的学生,甚而至于并不是同时同院系的学生,其内容泰半是请求提携的意思。如果机缘凑巧,再加上铨叙合格,连米贴房贴算在一起足够两个教授的薪水,他写起信来便干干脆脆的称兄道弟了!我的朋友言下不胜欷歔,其实是他所见不广。师生关系,原属雇佣性质,焉能不受阶级升黜的影响?

书信写作西人尝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其亲切细腻仅次于日记。我国尺牍,尤多精粹之作。但居今之世,心头萦绕者尽是米价涨落问题,一袋袋的邮件之中要拣出几篇雅丽可诵的文章来,谈何容易。

1.“信”在本文中有哪四个别称?(4分)

                                                        

2.第2、5两段中画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朵云遥颁:                      阶级升黜:                      

3.作者收藏信件应符合什么样的要求?请结合文中第4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不超过20个字。(6分)

 

 

 

 

 

 

 

 

 

 

 

 

 

 

 

 

 

 

 

20

4.从本文可以看出梁实秋的散文具有什么样的独特风格?请试作探究。(6分)

                                                                             

                                                                              

 

1..书、简、函、尺牍4分。每点1分。 2.隔个好久(从老远)来了一封信   地位待遇改变4分。每问2分。 3.亲笔作书,开门见山,行款正确,文字清通。   6分。答出任1点得2分,2点得3分,3点得5分,答全得6分。 4.典雅清丽,中西合璧,洞达人情,幽默风趣。6分。得出其中任意3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难度不大,只要浏览一下全文,根据前后意思,找到书、简、函、尺牍这四个书信的别称还是较容易的。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首先在文中找到要理解的词语,结合所在句子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解决词语中的关键词。如“朵云遥颁”,其上下句的具体语境是“你写信给他,永远是石沉大海,假如忽然间朵云遥颁,而且多半是又挂又快,隔着信封摸上去,沉甸甸的,又厚又重”,从中可知,“朵云”指书信,遥,指时间久远,颁,发下,这里指来书信。整合即隔了很长时间来了一封书信。后一词语也应如此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的要求,先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也即确定答题区间。相关内容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不过内容俱是讲哪些信不收,所以需进行转换并且加以概括才成。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探究梁实秋的散文具有什么样的独特风格,难度较大。首先要了解,文章的风格主要是体现在哪些方面,它常指向文章的艺术表现形式方面,诸如语言风格,表现手法,内容特点等。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靡有朝矣。(《诗经·氓》)

2.汩余若将不及兮,                   。(屈原《离骚》)

3.醉不成欢惨将别,                   。(白居易《琵琶行》)

4.奈何取之尽锱铢,             ?(杜牧《阿房宫赋》)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6.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

7.             ,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第二》)

8.君子引而不发,             。(《孟子·尽心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锦江在成都南,绵州在成都东北,绵谷在绵州东北。

1.“前值东风后值秋”一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2分)

                                                                               

                                                                                

2.颔联和颈联是如何融情入景的?请简要分析。(4分)

                                                                                

                                                                                

3.尾联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9分)

范景仁墓志铭

苏 轼

公姓范氏,讳镇,字景仁。四岁而孤,从二兄为学。薛奎守蜀,公时年十八,奎与语奇之,还朝与公俱。举进士,为礼部第一,释褐为新安主簿。宰相庞籍言公有异材,恬于进取,特除直秘阁,擢起居舍人。

仁宗性宽容,言事者务讦以为名,或诬人阴私。公独引大体,略细故。时陈执中为相,公尝论其无学术,非宰相器。及执中嬖妾笞杀婢,御史劾奏,欲逐去之。公言:“今阴阳不和,财匮民困,盗贼滋炽,执中当任其咎。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识者韪之。

仁宗即位三十五年,未有继嗣。嘉祐初得疾,中外危恐,不知所为。公独奋曰:“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即上疏曰:“太祖舍其子而立太宗,此天下之大公也。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以系天下心。”章累上,不报,因阖门请罪。执政谓公:“上之不豫,大臣尝建此策矣,今间言已入,为之甚难。”公复移书执政曰:“事当论其是非,不当问其难易。速则济,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凡章十九上,待罪百余日,须发为白。

王安石为政,改常平为青苗法。公上疏曰:“常平之法,始于汉之盛时,视谷贵贱发敛,以便农末,不可改。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法。”疏三上,不报。即上言:“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疏五上,最后指言安石以喜怒赏罚事,曰:“陛下有纳谏之资,大臣进拒谏之计;陛下有爱民之性,大臣用残民之术。”安石大怒,自草制,极口诋公。落翰林学士,以本官致仕。公上表谢,其略曰:“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

公既退居,专以读书赋诗自娱。客至,辄置酒尽欢。或劝公称疾杜门,公曰:“死生祸福,天也。吾其如天何!”轼得罪,下御史台狱,索公与轼往来书疏文字甚急。公犹上书救轼不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恬于进取                 恬:淡泊

B. 章累上,不报             报:上报

C. 落翰林学士               落:免除

D. 或劝公称疾杜门           杜:关闭

2.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范镇见解不俗的一组是 (   )

①闺门之私,非所以责宰相                      ②愿陛下择宗室贤者,异其礼物,而试之政事

③诸公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    ④臣言不行,无颜复立于朝,请致仕

⑤而青苗行于唐之衰乱,不足法                  ⑥死生祸福,天也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 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范镇幼时从兄为学,年轻时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受到蜀地守官的赏识;举进士踏上仕途后,宰相庞公又很器重他,为他美言。

B. 范镇看问题客观公允。他认为宰相陈执中学识不高,不堪重任;却反对有人借家中私事弹劾陈执中,他的看法得到有识之士的认同。

C. 仁宗在位多年未确立继承人,范镇认为这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紧要事情,先后十九次上书直陈己见,因此获罪,以至于须发都白了。

D. 范镇反对王安石推行青苗法,多次上书无效后,无奈退休家居;在家中他读书自娱,饮酒取乐,有人劝其谨慎行事,他却坦然处之。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独引大体,略细故。(3分)

                                                                            

(2)速则济,缓则不及,此圣贤所以贵机会也。(4分)

                                                                           

(3)虽曰乞身而去,敢忘忧国之心?(3分)

                                                                            

 

查看答案

以《红高粱》《檀香刑》《透明的红萝卜》《生死疲劳》等作品享誉世界的中国作家莫言, 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某中学文学社准备举办“莫言作品读书报告会”,请你拟一句活动海报的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5分)

 

 

 

 

 

 

 

 

 

 

 

 

 

 

 

 

 

 

 

 

 

 

 

 

 

 

 

 

 

30

 

查看答案

请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雕匠一段话的深刻含意。(   )

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猴。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运: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被雕成猴的树根埋怨雕匠说:“我们同是树根,命运却如此截然不同,都是因为你,我们的命运都是你一手雕刻而成的啊!”

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雕匠缓缓说道:其实,从土里出来的时候,你们一个长得像神,一个长得像猴,我只是按你们的形状略加雕刻而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