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在油腻大海中所熬过的地狱般的45分钟 拉里·艾伦...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在油腻大海中所熬过的地狱般的45分钟

拉里·艾伦

12月16日凌晨,午夜刚过,英国轻巡洋舰“加拉提亚”号连中3枚轴心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它像一只被刺中的乌龟,肚皮朝上翻转过来,不到3分钟,便在漆黑的夜幕中沉没在埃及地中海的波涛下。

鱼雷是近距离快速连续发射的,击中了“加拉提亚”号的左后舷、中部和前部,撕碎了她的五脏六腑,炸声如雷,火光冲天。

在这艘濒死的巡洋舰后甲板上,我奋力抓住右舷栏杆,直到舰身倾斜将我掀入寒冷的大海里。

我在浑浊的油污中挣扎了45分钟后获救。

12月14日,当我们随同一个巡洋舰、驱逐舰中队巡航在利比亚海岸外时,遭到俯冲轰炸机7个多小时的攻击,但是“加拉提亚”号成功挫败了空袭,向东航行。

12月15日午夜,“加拉提亚”号播音器发出警报:“一级战备,各就各位!”炮手们依令严阵以待。

我当时正在舰长室小睡,是被一名海军陆战队哨兵叫醒的。我跑到副舰长室通知路透社海军记者亚历山大·梅西·安德森。我们一面调整救生衣,一面踏上漆黑的后甲板,奔向舰桥。

没跑几步,第一枚鱼雷就撞上了左后舷,腾起一股火焰,剧烈震撼着“加拉提亚”号。此刻是零时2分。

鱼雷似乎是在沿甲板追逐我们。随着一道炫目的闪光,第二枚穿透了战舰中部,第三枚打中了前部,命中点就在一座6英寸炮塔下面,战舰浑身颤抖。

当战舰左舷迅速倾侧并下沉时,我抓住甲板栏杆,扔掉钢盔、防弹衣和雨衣,用一只手拧开套在脖子上的救生衣软管上的气嘴。我使出吃奶的力气给救生衣吹气,在这艘巡洋舰完全倾覆时刚好把气吹足。

随着舰身的剧烈翻转,我从右舷滑入大海。数百名官兵也随我一起落水。

安德森在我稍右一点的地方抓住了栏杆。当我落水时,我听见他在对一名军官叫喊着什么。之后,我再也没有见到他。

我不会游泳。

我害怕我从高处栽到海里会撞破身上这件旧救生衣。

我栽入海里时,这艘巡洋舰带着极大的吸力消失了,留下一大块油污的海面,当她殒命时,发出了一声沉闷的爆炸。

油污和海水把我灌了个饱以后,我才冒出水面。

四周的海面上数百名水兵人头攒动。

几名水兵成功地发动了一只摩托救生艇。我试图游向它,却再次沉入水中。我感到肺部像是炸裂似的,可是我浮上来了。一名水兵把我拉到艇上。

但是,有几十人也想上来。越来越多的人爬上来,把艇尾部压了下去,很快艇舱灌满了海水。最后艇翻了,把我们大家猛抛入海里。

我竭力接近救生艇,再次爬上了前部驾驶座。

然而它下沉了。

我同一个水兵紧紧地抓住艇首边沿,直到它坠入波涛之下。我抓住不放,被它往深水中拉,结果又喝了一肚子油水。我使出浑身力气让头部浮在水面上。在海浪下面,一双手伸过来,抓住我的双肩,然后又滑落了。

我撞上了一根漂浮的小圆木。我绝望地挣扎着,竟然把它夹在了左臂之下。

我同另外几十人一起大呼救命,希望能在漆黑中被驱逐舰发现。谁也没有手电筒,救援舰船难于发现我们。

就在这时,我看见前方大约75码远处一艘驱逐舰的巨大黑色轮廓。

“救命,我快淹死了。”我身旁一名水兵上气不接下气地叫着。

“忍着点,”我乏力地喊道,“瞧,前面有一艘驱逐舰。”

这句话似乎让他活力再现,他游向驱逐舰。我也试图游过去,但是一点儿进展也没有。当我喊救命时,海浪似乎把我冲得更远了。接着,一个大浪再次将我吞没,又让我喝了一口油。随后,如有神助一般,又一个浪头将我推向前方,几乎推到“格里芬”号驱逐舰螺旋桨下。

我喊着救命,直喊得声嘶力竭。突然,有人向我身边扔过来一根油腻的大绳。我抓住了它,但是手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抓紧!”舰上一名军官叫道,“我们把你拉上来。”

“不行啊!”说话间绳索就从我手指中滑走了。

“尽力再向前挪一点,”军官喊着,“我们正在放绳梯。”

我奋力向前,抓住了绳梯。我安全了,但已筋疲力尽,没有人帮助,我连一级绳梯也爬不动。

这时,一只救生筏飘向驱逐舰。我的头同战舰连撞了几下。我一声声喊叫:“停下!你们会送我命的!”

救生筏上的水兵抓住绳梯,爬上安全的地方,而我在全力搏斗,以免被淹死。好几个人踩在我头上,把我踏到深水中。

半知半觉中,我用右臂勾住绳梯,头部才得以不时高出水面。

我又喊起救命来。救生筏上的一名年轻的英国水兵救了我的命。

他在我的胳膊下面穿了一根又粗又重的绳索,系上了它,又将另一头扔到驱逐舰的后甲板上。3名水兵将我慢慢拉出了油污的海面。

“这家伙是美国人。”我模模糊糊地听到有人说话。他们在为我挤出肚中的海水时,看到了我那件满是油污的外衣袖子上“美国海军记者”字样。

他们割开了我的衣服,把我抬到下层的住舱甲板上。在那里,大约100名幸存者正在接受治疗。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注】这篇新闻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2年1月,并获1942年普利策新闻奖。

1.这篇新闻的导语很有特点,请从叙述和描写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4分)

2.请结合文本概括作者在逃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4分)

3.这篇新闻没有花大量的笔墨描写战争,而是着重叙述逃生经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4.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6分)

 

1.采用倒叙方式,先交代新闻事件的结果,造成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采用描述式导语,逼真地再现了紧张、危机、凶险的战争场面,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2分) 2.①多次被油污与海水灌泡;②仅有的救生艇不堪重负下沉;③没有手电筒,难以被远处的救援舰船发现;④力气耗尽,抓住绳子又让其滑走,抓住绳梯却无力攀爬。(4分。每个方面1分) 3.①从作者自己的逃生经历这一视角来描写战争,反映战争的残酷,新颖独特。(2分)②侧重选取亲身经历的事件,描写细致、具体,使新闻更具真实性,富有感染力。(2分) 4.①通过记录自己45分钟地狱般的逃生经历,真实再现了二战的残酷,激起了人们对战争的憎恨和对和平的向往。(3分)②通过描写作者和落水官兵积极自救和被人解救的过程,赞扬了绝境中人们对生命的珍爱和友爱互助的精神。(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时,首先分析倒叙方式写作的好处。通过阅读文章可以看出,运用倒叙,先交代事件的结果,就会给读者造成悬念,增强读者阅读兴趣。采用描写式导语,通过运用“刺中”“翻转”“沉没”等词语和比喻句使场景更形象逼真。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归纳总结能力。作者在逃生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首先是自己不会游泳,被海水和油污管饱。其次有一只救生艇被发动时,很多人蜂拥而至导致救生艇下沉。再次,没有可以发出求救信号的工具。最后,终于被发现,却筋疲力尽了。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闻构思独特性的把握。首先抓相关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篇新闻没有花大量的笔墨描写战争,但仍然通过叙述逃生经历要展现的是战争的残酷性。其次抓构思对受众的影响,能否让受众如临新闻现场,使新闻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 考点: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是考查对新闻价值的把握。做题的步骤:(1)概述相关的事实,本文表现为作者逃生和落水官兵自救和救人。(2)分析人物的精神品质,本文表现为对生命的珍爱和友爱互助的精神。(3)结合背景体会作者的态度,本文是写在二战期间,要表现的是战争的残酷性和对战争的憎恶对和平的向往。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平地一声雷,震动了锁井镇一带四十八村:“狠心的恶霸冯兰池,他要砸掉这古钟了!”

那时,小虎子才十五岁,听得镇上人们为这座古钟议论纷纷,从家里走出来。宅院后头,不远有一条弯弯曲曲的长堤,是千里堤。堤上有座河神庙,庙台上有两棵古柏树。这座铜钟就在柏树底下,戳在地上有两人高。伸手一敲,嗡嗡地响,伸开臂膀一撞,纹丝不动。

根据老人们传说,这座钟是一个有名的工匠铸造的。钟上铸满了细致的花纹:有狮子滚绣球,有二龙戏珠,有五凤朝阳,有捐钱人家的姓名住址,还有一幅“大禹治水图”。钟上还刻着些文字:“大明朝嘉靖丙午年,滹沱河下梢四十八村,为修桥补堤,集资购地四十八亩,恐口无凭铸钟为证……。”乡村里人们喜欢这座古钟,从大堤上走过,总爱站在钟前仔细看看,伸手摸摸。年代远了,摸得多了,常摸的地方,锃明彻亮,如同一面铜镜,照得见人影。能映出向晚的霞光,早晨的雾露,雨后的霓虹,也能映出滹沱河上的四季景色。不常摸的地方,如同长了一层绿色的釉子,紫黝黝的。

小虎子听得说,要为这座古钟掀起惊天动地的大事变,一片好奇心,走上千里堤,看了一会子古钟;伸出指头蘸上唾沫,描画钟上的花纹。他自小就为生活忙碌,在这钟前走来走去,不知走过了多少趟,也没留心过钟上的花纹。心里想:“怪不得,好大的一座铜钟哩!也闹不清能卖多少钱,也值得这么大惊小怪!”

他看完了钟,一口气跑下大堤,走回家去。一进门,听得父亲响亮的喊声:“土豪霸道们!欺侮了咱们几辈子。你想,堤董他们当着,堤款被他们吞使了。不把堤坝打好,决了口发了大水,淹得人们拿不起田赋银子,又要损坏这座古钟!”

另一个人,是父亲的朋友老祥大伯的声音,说:“又有什么办法?人家上排户商量定了,要砸钟卖铜顶赋税。也好,几年里连发几场大水,这个年月,一拿起田赋百税,还不是庄园地土乱动?”

小虎子听得两个人在小屋里唉声叹气,他扒着窗格棂一望,父亲坐在炕沿上,撅起小胡髭,瞪着眼睛生气。老人家听得老祥大伯说,猫着腰虎虎势势地跑前两步,手掌拍得膝盖呱呱地响,说:“我那大哥!这你还不明白?那不是什么砸钟卖铜顶田赋,他是要砸钟灭口,存心霸占河神庙前后四十八亩官地!”

老祥大伯从嘴上拿下旱烟袋,扬起下巴眨巴着眼睛,想了老半天,豁地明白过来,呆了半天才说:“可也就是!自从冯兰池当上堤董,把官地南头栽上柳树,北头栽上芦苇。那林子柳树也多老高了。看起来他是存心不善……”说到这里,就沉下了头去,把下巴拄在胸脯上,反来复去思忖了老半天,又猛地抬起头来说:“可谁又管得了?”

父亲忽地把脸庞向下一拉,说:“谁又管得了?我朱老巩就要管管!”

老祥大伯张开两条胳膊,往天上一挥一扬地说:“管什么?说说算了,打官司咱又打不过人家。冯兰池是有了名的刀笔,咱是庄稼脑袋瓜子,能碰过人家!”

父亲听了直是气呼呼的,血充红了眼睛,跺着脚连声说:

“咱不跟他打官司,把我这罐子血倒给他!”

朱老巩是庄稼人出身,跳跶过拳脚,轰过脚车,扛了一辈子长工。这人正在壮年,个子不高,身子骨儿结实,怒恼起来,喊声象打雷。听得说冯兰池要砸钟灭口,霸占官产,牙关打着得得,成日里喊出喊进:“和狗日的们干!和狗日的们干!”不知不觉,传出一个口风:“朱老巩要为这座古钟,代表四十八村人们的愿望,出头拼命了!”

那天黄昏时分,朱老巩坐在河神庙台上,对着那座铜钟呆了老半天,心里暗想:“顶公款!就等于独吞,我不能叫冯兰池把四十八村的公产独吞了!”看看日头红了,落在西山上,夜暗象灰色的轻纱,从天上抛下来。他一个人,连饭也没吃,走到小严村,去找严老祥。老祥大娘正点着灯做晚饭,看见朱老巩走进来,低下头坐在台阶上。她说:“老巩!算了吧,忍了这个肚里疼吧!咱小人家小主的,不是咱自格儿的事情,管的那么宽了干吗!”

朱老巩说:“一听到这件事情,我就心气不平。冯兰池,他霸道惯了!”

老祥大娘说:“算了吧,兄弟!几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还能改变了这个老世界?”

朱老巩说:“不,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咱就得跟他分说清楚!”说着话,看看天色黑了,严老祥还不回来,他又拿起脚走出来,老祥大娘叫他吃了饭再回去,他也没有听见,一股劲走回锁井镇。    

(节选自梁斌《红旗谱》第一章,有删改)

1.小说2、3自然段对古钟的描述有何作用?(4分)

2.小说描写了老祥大伯、老祥大娘等次要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3.请简要概括朱老巩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4分)

4.根据节选的内容,你觉得朱老巩“护钟”能不能成功?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几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推荐信

xx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一)班黎明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优良,担任学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爱。特此推荐。

                                                                  xx中学

                                                         2013年1月19日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几个连贯的短句,可适当调整语序,增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正能量是一种通过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使人表现出一个新的自我,从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满活力的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2012年10月11日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中国作协发给莫言的贺辞,请用四个短语概括其作品的特点。(4分)

贺  辞

欣闻莫言先生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们表示热烈祝贺!

在几十年文学创作道路上,莫言对祖国怀有真挚情感,与人民大众保持紧密联系,潜心于艺术创新,取得了卓越成就。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莫言一直身处中国文学探索和创造的前沿,作品深深扎根于乡土,从生活中汲取艺术灵感,从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命运和奋斗中汲取思想力量,以奔放独特的民族风格,有力地拓展了中国文学的想象空间、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莫言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广大读者喜爱,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莫言的获奖,表明国际文坛对中国当代文学及作家的深切关注,表明中国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意义。希望中国作家继续勤奋笔耕,奉献更多精品力作,为人类的文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作家协会

                                              2012年10月11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2.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

4.母、孙二人,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5.彼采萧兮,一日不见,             。《诗经·王风·采葛》

6.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7.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8.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