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各题。(25分) 摆渡 叶仲建 河东村和河西村隔着一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各题。(25分)

摆渡

叶仲建

河东村和河西村隔着一条河,村民来往很不方便。不知从哪一天起,河上出现了一条渡船,船主人姓张,河东人,久了,人都唤他张摆渡。

河东村的后面是山,河西村的前面通往城市;河西村的人要上山,河东村的人也要进城。那年头,收成不好,张摆渡靠着这条船和一身摇橹的功夫,竟过得不差。

河西一户柳姓人家瞅着眼红了,为啥一条河,好处都让你张摆渡给占去了?为啥河东人的钱要塞进河西人的腰包?柳家穷,却也砸锅卖铁添置了一条与张摆渡相仿的船。

没有争执,没有商议,却有了规矩:河东人过河,得上柳摆渡的船;河西人过河,得上张摆渡的船。即便柳摆渡的船在彼岸,张摆渡的船在此岸,河而人也不会登上张摆渡的船,而是向对岸吆喝两声,朝柳摆渡招招手。这样一来,张摆渡所赚到的钱少了一半,但熙来攘往的人频繁,好歹混了个囫囵饱。一段时间倒也相安无事,日子在两个人的摇橹声中流逝。

一年后却发生了一件事。那天,柳摆渡的船载着河东村的一对母子过河,船行至河中央,便缓缓地往下沉。船舱里进了水,没一会儿水就漫过了船身。柳摆渡无法一下子救俩人,丢下女人在河中乱扑腾。柳摆渡将小孩拖到河岸,转身要下水救女人,发现女人正向对岸漂移过来——救女人的是张摆渡。

张摆渡救了女人一命,也相当于救了柳摆渡一命。柳摆渡的船沉到了水底。第二天,柳摆渡没来吊船。第三天,还是没来。几天过去了,柳摆渡还是没有出现。那几天里,张摆渡经常盯着沉船的水面,沉默不语,总觉得失去了什么。

两岸的芦苇青了枯,枯了又青。阳光把张摆渡的身子晒成了古铜声。风雨在张摆渡的额头上到出了皱纹。为了增加收入,除了载客,张摆渡还网起了鱼。张摆渡在这摆渡和网鱼中度过了他中年的时光。张摆渡老了,脸上的皱纹越加多了深了,背部微微伛起。

上了年纪的张摆渡很孤独。其实这么多年来,他一直觉得孤独。张摆渡喂了只鸬鹚,他会跟鸬鹚说话。更多的时候,他只静静地坐在船头,抽着旱烟,对着河水沉思。

河西岸过来一个年轻人。“爹,你别摇船了,去我那住吧。”年轻人蹲在岸边,对张摆渡说。这样的话,他说了已经不止一两回。

“能摇就摇,摇不动时,自然会上你那。”张摆渡淡淡地嗫嚅着。

“可你已经老了啊!也该享享清福了,再说,这一天几块钱的营生能顶什么事?我又不是养不起你。”

“混帐!要不是这几块钱,你能上大学?能有今天?”

“过河的人太少了。”年轻人换了一种语气说。

“可还需要一个摇橹的。”张摆渡说,“有急事总得从河上过。”

“他们的钱供了你上了大学。”张摆渡又说。

“那我去老家转转。”年轻人叹了口气,转身朝村落的方向走去。

河东河西的人似乎真的少了很多。大多数年轻人都去城里谋生了,留下的老弱病残,一年出不了几次门。张摆渡的生意显然淡了下来,除了逢年过节,这条河上的一切,平静得如同一幅画。张摆渡和他的船,自然是画上的一景。

“人老了,眼花了,乡里乡亲的都瞅着陌生了。”那年的中秋,张摆渡对着一个西装笔挺的人叹道。

“老哥,还认得我不?”那人没动身子,却这样问张摆渡。

张摆渡认出来了,是当年的柳摆渡。张摆渡一下子激动了起来:“你……你回来了?这几年,你……去哪了?”

“嗯,回来了,去了一趟外地。”

“当年,谢谢你,你把这摇船的生意让给了我。”张摆渡踏上岸,指了指河,又紧紧地握住柳摆渡的手。 

“不,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要不然,我也不会有今天。老哥,我今天又来抢你的生意了。”

“哦?”张摆渡疑惑不解地望着他。

“我要在这河上建一座桥。建好了,你就没法摇船了。”

张摆渡笑了,连连说着:“好,好……”

在一声又一声的“好”中,张摆渡很想接下来告诉柳摆渡一件事,关于那年沉船的事。他想告诉柳摆渡,他这么做只是为了能有足够的收入供儿子上大学。他还想告诉柳摆渡,因为这件事,他愧疚了一辈子。

 张摆渡最终没有把这个秘密说出来。其实,他早就把这个压在心底的秘密说出来了。他跟船头的那只鸬鹚说了无数次。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3年第5期,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河西柳姓人家眼红张摆渡靠摆渡过上不错的日子,也置船参与摆渡,抢了张摆渡的生意,张摆渡嘴上不说啥,心里肯定不舒服。

B.晚年的张摆渡不愿放弃老营生跟儿子到城里享清福,一是因为村民还有乘船的需求,二是因为张摆渡眷恋家乡,故土难离。

C.小说刻画人物运用了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方法,叙事则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柳摆渡外出打工的情况就是一处虚笔。

D.鲜明的对比也是这篇小说的一大特色,柳摆渡致富后造福乡民的高尚品德,就是通过张摆渡的自私反衬出来的。

E.这篇小说以张摆渡为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时间跨度很长,情节起伏多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

2.小说题目“摆渡”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3.张摆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最后写道:“张摆渡最终没有把这个秘密说出来。”有人认为,张摆渡应该把秘密说出来;也有人认为,张摆渡已经没有必要把秘密说出来。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1.答C得3分,答A得2分,答E得1分,答BD不得分。 2.小说题目运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2分),表面上是指张摆渡和柳摆渡撑船渡人(或:用船把人或物载过河)(1分),其深刻含义是指张摆渡用后半生的种种努力,进行灵魂的自我救赎与解脱。(3分)(意思对即可) 3.①自私狭隘,缺乏公平竞争意识:为争生意,竟然用不光彩的手段,制造沉船事故,挤走了柳摆渡;②良知未泯,对自己的错误能深刻反省并补救:做错事后,一直愧疚,良心不安,其孤独和固守其实是一种良心的拷问和灵魂的救赎;③勤劳吃苦,有生活理想:不仅摆渡,还网鱼,用辛勤劳动供出了一个大学生。(每点2分,意合即可) 4.观点一:应该把秘密说出来。①张摆渡多年来一直愧疚,良心不安,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说出来是一种解脱;②事情已过去多年,说出来柳摆渡也不会责怪并找他的麻烦;③说出来更能表现自己的真诚悔意和认识错误的勇气,能得到柳摆渡的谅解。 观点二:已经没必要把秘密说出来。①多年来,张摆渡为自己的错误忏悔了无数次,并努力进行自我救赎,所以,秘密说不说出来已经不那么重要了;②时间久远,事情已成历史,此时说出来确实没有什么意义;③说出来可能会让柳摆渡对张摆渡产生不好的看法,容易节外生枝。 (观点2分,具体理由每点2分;不论持何种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 1.这是一条综合分析的多项选择题,A项内容概括基本正确,但太肤浅;B项张摆渡不去的根本原因是他的愧疚;C顶是对小说的表达技巧的说明,主要是虚实结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D项中所说的对比并不是小说的主要特色;E项主要是反映道德问题,并不是反映农村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综合分析最恰当的是C项。 2.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是内容和主题的反映。“摆渡”有两重含义,一是实指,一是虚指,即张摆渡用后半生的种种努力,进行灵魂的自我救赎。理解这些就不难回答。 3.张摆渡是小说的主要人物,小说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有的直接表达,有的隐而不露。他吃吃苦耐劳,摆渡谋生并供养了儿子上大学;他又自私狭隘,不择手段地凿沉了柳摆渡的船,差点造成人命事故;好在他良心未泯,最后由于愧疚难当,用自己的后半生为自己的良心救赎。形象分析要由材料到观点,不能空述。 4.这是一道开放题,观点不要求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要符合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符合作者表达的需要。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评价思想内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探究文章思路和写作意图。能力层级为 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            ,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

2.           ,只是朱颜改。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

(苏轼《赤壁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蔡景历字茂世,济阳考城人也。景历少俊爽,有孝行,家贫好学,善尺牍,工草隶。为海阳令,政有能名。

陈武帝镇朱方,素闻其名,以书要之。景历对使人答书,笔不停辍,文无所改。帝得书,甚加钦赏,即日授征北府中记室参军,仍领记室。

衡阳献王昌为吴兴太守,帝以乡里父老,尊卑有数,恐昌年少接对乖礼,乃遣景历辅之。承圣中,还掌记室。武帝将讨王僧辩,独与侯安都等数人谋之,景历弗之知。部分既毕,召令草檄,景历援笔立成,辞义感激,事皆称旨。及受禅,迁秘书监、中书通事舍人,掌诏诰。

文帝即位,复为秘书监,舍人如故。以定策功,封新丰县子,累迁散骑常侍。文帝诛侯安都,景历劝成其事,以功迁太子左卫率,进爵为侯,常侍、舍人如故。

太建五年,都督吴明彻北侵,所向克捷,大破周梁士彦于吕梁,方进围彭城。时宣帝锐意河南,以为指麾可定,景历称师老将骄,不宜过穷远略。帝恶其沮众,大怒,犹以朝廷旧臣,不加深罪,出为豫章内史。及吴明嚣败,帝追忆景历前言,即日追还,以为征南鄱阳王谘议。数日,迁员外散骑常侍,兼御史中丞,复本爵封,入守度支尚书。旧式拜官在午后,景历拜日,适逢舆驾幸玄武观,在位皆侍宴,帝恐景历不预,特令早拜,其见重如此。

卒官,赠太常卿,谥曰敬。十三年,改葬,重赠中领军。祯明元年,车驾亲幸其宅,重赠景历侍中、中抚将军,谥日忠敬,于墓所立碑。

景历属文,不尚雕靡,而长于叙事,应机敏速,为当时所称。有文集三十卷。

(节自《南史·卷六十八·列传五十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书要之                要:邀请

 B.仍领记室                      领:兼任

 C.所向克捷                 克:战胜

 D.景历称师老将骄             老:年迈

2.以下各组句子.中,能直接表明“善尺牍”的一组是

A.①素闻其名,以书要之           ②承圣中,还掌记室

B.①笔不停辍,文无所改           ②召令草檄,景历援笔立成

C.①辞义感激,事皆称旨           ②谥日忠敬,于墓所立碑

D.①不尚雕靡,而长于叙事  ②任中书通事舍人,掌诏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景历年少时英俊清朗,具有孝行,家贫好学,善文辞,善写草书和隶书。善文辞这一长处,成为他以后步入仕途的有利条件。

B.由于陈武帝的信任,蔡景历被派辅佐衡阳献王陈昌,他还参与了讨伐王僧辩的计划制定,并起草征讨檄文,内容都符合武帝的旨意。

C.蔡景历有为政才能,深受皇帝器重。担任海阳令时,就以能干著名。太建五年,皇帝特意下令蔡景历授官仪式提前,以便让他参加宴饮。

D.蔡景历死在任上,追赠太常卿。后来又两次追赠,祯明元年,皇帝车驾亲到他的宅第,并在墓地为他立碑,这些都是为了表彰他尽忠国事。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以乡里父老,尊卑有数,恐昌年少接对乖礼。(5分)                                                                 

(2)帝恶其沮众,大怒,犹以朝廷旧臣,不加深罪。(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作文。

猫头鹰和它的孩子

波兰寓言

猫到林中捕鸟,碰到一只猫头鹰。猫头鹰问他:"亲爱的大哥,你到哪里去呀"。

"我去林子里捕鸟吃。"猫答。

"啊,猫大哥,千万别伤害我的小孩子。"

"你的孩子长得什么样,这个你可得让我知道。"

"我的孩子呀,长得最漂亮。"

"知道了。"猫认真地回答,猫头鹰放心的飞走了。

猫在矮树丛中找来找去,鸟巢中尽是一些美丽的小鸟,猫都怕是猫头鹰的孩子而没有下口,最后,发现一群长得非常难看的小鸟,于是,猫放心的饱餐一顿。

猫回家的路上,又碰到猫头鹰。猫说:"你放心吧,我吃的是最丑的鸟。"

猫头鹰回来一看,他的"漂亮"的孩子一个也不见了,窝里还有几根猫的胡须。

这则寓言中的猫头鹰给你怎样的联想和启示?请选择一个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7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因为姚明,美国人记住了上海;因为鲁迅,人们前往绍兴;因为海明威,人们知道了西班牙斗牛,乃至于提到巴尔扎克,人们便想到巴黎……名流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世界。

材料二  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对残疾夫妇,女人双腿瘫痪,男人双目失明。春夏秋冬,播种、管理、收获……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观察世界,男人用双腿丈量生活,幸福始终洋溢在他们的脸上。时光如流水,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对上述材料,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与思考,请以“以自己的方式影响世界”为标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请以“校园秋晨”为题写一段动静结合、生动形象、有画面感的文字,不少于2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