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0分) 访从文故居 吴丽嫦 星星的眼里有了光,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0分)

访从文故居

吴丽嫦

星星的眼里有了光,黄昏像个慈祥老人依傍着我这个远道来到湘西的异客。我理解黄昏的性格是平静清淡的,也理解星光中智慧的疑惑和内蕴的忧伤。这时,我意识到有个更加慈祥的老人已经不会再回到这个地方来了。于是我看到街树也载着黄昏,像绕城而去的沱江河上的那种翘头翘尾的小船,尽管在平静的水面击起过湘西风情的水花,如今沿途笼罩着沉重的影子。

我是中午从吉首到凤凰的,进了古气森然的南华门,就急着去拜谒从文故居,我的心在肃穆的感情中跳动,像坐在酉水的小船上。老人家生前,我无缘拜见,死后去看看先生的家。不过,我估计旧居不过是旧居,因为从文先生有过名气却从来不曾荣耀过,生前如此,身后如果连个旧居也让人纪念,未必是合乎他的意愿。但旧居毕竟落在他家乡的本土上,也是不会湮没的。

很快走到一个广场,正犹豫着,举视之下,是个文化馆,好像冥冥中从文先生在指引我这个异乡来客。他的笔墨是那般亲切,现在我感到他的灵魂更亲切!不过我在附近走了几个来回,不见有从文旧居的任何指示性标志。不必等了,我意会到从文旧居不会在热闹宽敞的地带,一定在那些青石板小巷子里,可是在哪条巷子里呢?每条巷子都是那么窄,且又是那么幽深,我踌躇了。

看沿街有许多高高缠着头巾,身穿花边衣裤的苗族姑娘摆着地瓜摊,地瓜白白嫩嫩,苗女笑容盈盈,这些正是沈先生的同胞。先生曾为她们先辈多厄的生活付出过温爱的悲悯的笔墨,我想她们一定会知道自己的作家。我趁机一一打听,她们遗憾地向我摇头。

但这叫我这个陌生客怎办?我荡到一座桥头,好风景呀,这是少年从文游水戏水过的沱江河边,黄昏中的沱江河,却异常欢快地传来捣衣声,好似依旧的乡音又似乎平添的新谣。在从文小说散文中早已见识过的吊脚楼,果然和几度梦见过的模样一样,它的迷人,和从文先生描写的迷人,同样令我沉醉。吊脚楼是古老神秘得猜不透的,还会有第二个人再来那样深情地写它吗?也许不会无人再来写它,但难以和从文先生的笔一样了。历史就是这样,是不可能重复而顶多能相似。历史可贵的悲哀永远要子孙来负担,大概这些街树和我想的一样,才这般地把它的幽思染成团团的疑虑和乡愁,投满了凤凰城的街道。

我不能让无谓的焦急来煞我的心头的风景,便在一家裁缝铺前站定。哦!好美的苗族服饰!看上去年轻的凤凰妹崽是我的汉族同胞,手上拿着一本什么书,我便高兴起来,向闹中取静、孜孜阅卷的她敬意地叩问。她很有礼貌,连声说抱歉。

我突感人地生疏起来,便走下桥头石级,迎面走来一位背背篓的老翁,好像从深深的青石板巷口突然走出的,特别是天刚下过雨,老人古风犹存,穿着古老的钉鞋,这使我深信,他是青石板小巷里生活的人物。沈从文这样写到过石板巷:“落雨就得穿钉鞋,……夜半有人从街巷里过身,钉鞋的声音实在好听。”我不能多想,天色不早了,真有些急,不先行礼就先问:“请教沈从文故居在哪里?”老人尚耳聪目明,却也说不上来。

凤凰是小城,中外闻名的大作家为何轰动不了这座小城?

我不得不想起小朋友了,记得先生的母校是文昌阁小学。到了南门外的南华山麓,这座学校隐在郁郁复葱葱的自然境界里,已到放学的时候了,我抓住了最后离校的几个小朋友中的一个女孩,她却知道,很高兴地要为我带路。这太使我欣慰了。这只小凤凰领我飞到了原来我到过的广场文化馆前面。广场很有几分情意,向从文旧居所在的石板小巷敞开了胸怀。

传说凤凰是不死的,死了还会复生。从文先生还活在小学生的心里。那不是么?只要登上文昌阁小学整齐的石阶,再穿过葱蓊青翠的林荫,沈从文捐稿费修建起来的藏书楼不就是凤雏栖息的梧桐吗?

    多么不容易啊,我终于看到了“沈从文旧居”。我想,再下去便是凤凰复活的时候了!

(有删改)

【注】作者系浦江女作家,本文写于沈从文逝世二周年之际。

1.请指出第一自然段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3分)

2.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我的心在肃穆的感情中跳动,像坐在酉水的小船上。

(2)这只小凤凰领我飞到了原来我到过的广场文化馆前面。

3.从文中看,“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4分)

4.文章4-7自然段作者写到苗女、汉族妹崽、老翁,有何用意?(4分)

5.作者说 “凤凰是小城,中外闻名的大作家为何轰动不了这座小城?”引发你哪几个方面的思考?(5分)

 

1.(1)通过对星星和黄昏景色的描写,表达作者对先生的崇敬。                                                             (2)奠定全文疑惑和忧伤感情基调。(3)为下文访故居的遭遇埋下伏笔。 2.(1)①用比喻手法写出作者走进从文故居心情的不平静。②表明作者对先生的无比敬仰。 (2)①运用比拟(拟物)手法,把小姑娘比作小凤凰,写出她的可爱和善良。②表达作者对先生的精神或事业定会后继有人的欣慰。③反映了作者的意外惊喜之情。 3.(4分)情感历程:激动--失落--反思--欣喜(急迫--失望--困惑--欣慰) 4.①交代寻找过程,展现湘西风情 ②揭示不同人物(从文同胞,爱书的汉族妹仔,笔下人物原型)普遍对从文先生不了解的现状 ③为下文作者的失望困惑反思作铺垫 5.①表明作者的悲愤之情,有为先生鸣不平之意。②从文先生的遭遇体现了文学的悲哀。③说明现代人精神的麻木,只重物质不重精神。④说明从文先生为人低调,崇尚淡泊。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涉及到环境描写的相关知识,环境描写,一般就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如放在文章第一段,还有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的作用。文章第一段描写到了星星、黄昏景色,从 “平静清淡的,也理解星光中智慧的疑惑和内蕴的忧伤”“ 笼罩着沉重的影子”的景物描写中,可以体会到意境的深沉,忧伤,这种基调,烘托了作者对沈从文先生的崇敬,也为下文访故居的遭遇埋下伏笔。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句子的赏析,要从内容和表达技巧方面来表述。(1)从句子的“像”以及对我的心的、小船,可以判定出,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比喻的表达作用就是生动形象;而句子中的词语“肃穆”一词表现了作者对先生的敬仰。把内容和表达技巧融合在一起,就可以这样来组织答案: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作者走进从文故居心情的不平静,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无比敬仰之情。(2)从句子的上下文可以知道,作者把小姑娘比作小凤凰,这是运用了比拟(拟物)手法,小姑娘的善良、可爱很形象的表现出来。进而让人联想到小姑娘和先生拥有的精神相同。对于一直心情沉重的作者来说,是一件意外之喜。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我”的情感经历也算是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在分析此题时,要在把握全文大意的基础上,从文章开始进入沈从文的家乡开始概括作者的情感经历。文章第二段,“我是中午从吉首到凤凰的,进了古气森然的南华门,就急着去拜谒从文故居,我的心在肃穆的感情中跳动,像坐在酉水的小船上。”“急着”“跳动”表明了作者激动的心情;从文章第四、五段中“遗憾”“生疏”可以看出作者的失落;“凤凰是小城,中外闻名的大作家为何轰动不了这座小城?表明了作者的反思;文章第七段小姑娘的引路,让作者感到了意外的惊喜。”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从作者写苗女、汉族妹崽、老翁的语句中,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他们有个共同点,他们对对从文先生不了解。所以,这是作者分别从不同的人物角度来反映普遍对从文先生不了解的现状,结合下文作者的失落及反思,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写他们的还有一个用意:为下文做铺垫。同时在找寻先生的过程中,也能展现先生故乡的风貌。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5. 试题分析:此题可以从作者的情感角度、文学现状的角度、现代人的精神状态角度和沈从文先生的性格角度来分析。如情感角度,要体现出作者的失落、悲愤;文学现状角度,要体现出文学发展的被人冷落现状;现代人只重物质,不重视精神的麻木以及先生的低调性格。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

莫言在诺贝尔奖晚宴致辞中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在实用理性统治的现代社会,艺术(当然也包括文学)因为它的“无用性”,被人们逐渐冷落,不得不说是现代社会的悲哀。作为人类文化的支柱,艺术和科学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科学与艺术互补,“有用”与“无用”合一。而“无用”正是艺术之大用。

艺术的精神,本可以对现代人偏激乖戾的心灵作一种极好的救赎。当下的艺术教育本可以通过对现代文明悖论的反思,让青年人真正了解到“平淡天真”的中国艺术的基本性格,不是装腔作势、怪僻虚伪,而是平和平实、雅淡素朴。这正是扰攘纷乱的现代社会的良药,是纠结心理的镇魂剂,甚至借此可以突破很多技巧的抗拒和精神的屏障。然而,现代社会“有用性”的价值观,却已侵入艺术教育实践之中。“无用”的艺术,却以“用”为衡量标准。艺考的持续火爆,带给人们一种艺术繁荣的表象。很多青年人因为文化课不理想,通过突击和速成,转而报考艺术专业。艺考成了高考最直接“有用”的捷径。同时,艺术教育也多以艺术技巧为目的,重“技”轻“道”,忽视了支撑艺术、灌溉艺术的 “心”的培育。艺术沦为技巧的奴仆,日益偏离了“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的“根植人心”的传统。一门最需要文化滋养的学科,竟然成为文化缺失的避难所!

艺术之“无用”为人的精神解放创造了条件。艺术在其起步的地方,实际上和游戏一样,正是从现实的“实用”观念中得到解脱的。艺术的真精神是自由和解放,而这种自由和解放,恰恰来源于由“无用”所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当一个人沉浸到艺术精神境界之中时,他浑然皆忘,自然也会忘记现实事功的“有用”性,所以庄子说“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                          

世人皆知用之为用,其所谓“用”,系由社会观念所决定的社会价值,人欲得之,就必须接受社会的束缚;而“无用”于社会,就是不为其所束缚,人的生命就是完整和谐的。艺术对于“用”的超越,成就了艺术和美的观照。科学缔造了“有用”的现代文明,艺术营构了“无用”的精神世界,成就了生命的和谐。艺术虽无经世之用,却有生命之用。

                      ——《光明日报》2013.4.18 崔树强《艺术也需无用之用》有删改                                           

1.下列对艺术的“无用性’’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

A.艺术因为它的“无用”性,在实用理性统治的现代社会,被人们逐渐冷落。

B.艺术沦为技巧的奴仆,日益偏离了“根植人心”的传统。

C.艺术就现代社会而言,因其不被社会价值束缚,而“无用”于社会。

D.艺术自由和解放的精神,来源于由“无用”所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 科学和艺术相辅相成,“有用”与“无用”合一,共同构成人类文化的支柱。

B.艺考持续火爆带来繁荣的表象,说明“有用性”的价值观,已侵入艺术教育实践之中。

C. 从现实的“实用”观念中得以解脱,是艺术和游戏相似的地方。

D.世人皆知用之为用,其所谓“用”,是与社会观念相关联的社会价值。

3.请结合上下文,说明作者认为“无用正是艺术之大用”的理由。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称“给母校丢了脸”

“我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因干上杀猪一行而闻名的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昨天站上母校的讲台,说完这第一句话,几乎哽咽。

陆步轩是受自己的母校——北大就业指导中心邀请,来到“北大职业素养大讲堂”的讲台的。2003年,陆步轩以“眼镜肉店”老板的身份卖猪肉,被媒体关注,引起社会争论甚至批评。昨天,陆步轩分享了自己就业和创业的坎坷:

他说,毕业多年,北大的活动他都没有参加。2004年前后,他才第一次参加同学聚会。昨天,是他第一次接受北大官方的邀请。到现在,陆步轩仍然觉得卖猪肉不体面,自己“混得差”。但现场的近四成同学称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卖猪肉的工作也可以考虑。

你如何看待陆步轩对自身的评价?请简述理由。100字以内。(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材料拟写一句话新闻。(20字以内)(3分)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   昨天下午,国家文物局发布消息,法国皮诺家族当日在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铜铸鼠首和兔首。圆明园学会专家表示,这是有史以来回归的分量最重、价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圆明园文物。鼠首、兔首回归后,很可能入藏国家博物馆。26日上午11时,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在北京会晤法国开云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弗朗索瓦-亨利•皮诺。皮诺家族作了上述表示。国家文物局介绍,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铜铸像中的两件。2009年,这两件兽首曾在法国巴黎被拍卖,并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和谴责,中方也明确表示了反对意见。此后,皮诺家族从文物原持有人手中买下这两件兽首,并向中方表明无偿捐赠的意愿。中方对此举予以积极评价,认为这一意愿符合有关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公约的原则精神,是对中国人民的友好表示,也有利于更多中国流失境外文物的回归。这一捐赠意愿,体现了皮诺家族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                        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文物返还其原属国价值理念的认同。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的标志,试谈谈该标志的创意(4分)

满分5 manfen5.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不管美国和以色列百般阻拦,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还是递交了“入联”申请。巴方希望通过这样的强势举动,唤回国际社会关注,扭转这些年来巴勒斯坦问题越来越被边缘化的趋势。

B.对回流到餐桌的地沟油,早些年发达国家也都存在,但现在早有了规范而完备的法规及有效的实施办法。如在日本,政府高价回收地沟油当作燃料用;美国政府规定,餐馆乱用乱卖地沟油就要被关门;英国专门设立有废油垃圾桶用于统一回收,然后制成生物柴油……

C.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人表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目的在于选拔人才,为公务员队伍输送新鲜血液。我们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严格把关,择优录用。

D.“四黑四害”问题牵涉面广,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解决这一社会管理难题,真正让人民群众吃得顺心、用得安心、活得放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