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节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节选)

梁漱溟

中国古人理性早启,文化早熟,一贯地好讲情理,而孔子则是其关键性的人物。

往者夏曾佑著《中国古代史》,有云“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中国历史孔子一人之历史而已”。柳诒微著《中国文化史》,有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两先生之言几若一致,而柳先生所说却较明确。

社会大于个人,个人出自社会;不能把任何一个人看得太高太大,脱离实际。一社会都有其历史背景,一切所表现的事物莫不从过去历史演变而来。一切创造莫不有所因袭而成,无因袭即无创造。

事物经过亦正是这样的。说“孔子以前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传”者,古先的文化不能不靠典籍文字以保有传递于后,而传于后的我们这些典籍如诗、书、礼、乐、易、春秋不全是经过孔子之手整理一道,用以教人而传下来的吗?其他有些传授是靠人的,如射、御、习礼、作乐之类,同为当时文化内容,同在当时孔门教学之中。从事传习古文化者难说就只孔子一人。但孔子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殆为人所不及。

无疑,凡我所说的情理和理性充分地寓乎那古经书中,却惜学徒们,尤其后世学徒们总把功夫用在讲解记诵书文上,鲜能回到自家身心生活上有所体认和存养,就不能真切地接续发挥理性主义。从汉唐以至清代,其代表儒家者不过是经学家而已。宋儒明儒比较能在身心性命上理会孔门之学,但亦限于环境条件不能大有所发挥。凡此都缘理性之启,文化之熟过早,是不能责怪后人的。

说孔子以后数千年文化赖孔子而开者,其根本点就在二千五百年来大有异乎世界各方,不以宗教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端赖孔子而开之。或认真说:二千五百年来中国文化是不以环绕着某一宗教为中心而发展的,寻其所从来者盖甚早甚早。而其局面之得以开展稳定则在孔子。再申言之:一贯好讲情理,富有理性色彩的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端由孔子奠其基础。

试分层作些说明如下:

(1)当周秦之际诸子百家争鸣,孔子显然只是一学派的创始者,如同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或以墨子为首的墨家那样。客观上从未被人作宗教看待。

(2)然而这派的学风和其教导于人的,十分适合社会需要,到汉以后发展流布,其在社会上所起的作用却渐渐等若一种宗教。同时,亦因历代统治阶层加以利用,摹仿着宗教去装扮它。

(3)从本质上说,它(儒家)不是宗教,而是人生实践之学,正如他们所说“践形尽性”,就是了。践人之形,尽人之性,这是什么?这是道德。上文说了,道德之真在自觉自律;而宗教信徒却接受规范于外,与此相反。

(4)兹且举孔子如何教人自觉自律的事例以为明证: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孔子只婉叹地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指出彼此之观点不同,而不作何断案。宗教上总有许多礼,儒家同样极重视礼;但在孔门竟可以随意拿来讨论改作。这就是理性主义,一反乎宗教的迷信与独断。

1.下列对作者关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的观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是孔子才使中国古人理性早启,一贯地好讲情理;中国古代文化早熟,而没有环绕着某一宗教为中心而发展。

B.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历史就是孔子一人的历史而已。

C.传于后的古先的文化如诗、书、礼、乐、易、春秋这些典籍虽然不全是经过孔子之手整理的,但还是传了下来并且用以教人。

D.二千五百年来,大有异乎世界各方,一贯好讲情理,富有理性色彩的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端由孔子奠其基础。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孔子作为传习古文化者,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当时列入孔门教学的内容还有射、御、习礼、作乐等这些靠人传授的文化。

B.孔子之后的学徒们只能算是经学家而已,因为他们只重讲解记诵书文,鲜能回到自家身心生活上有所体认和存养,不能真切地接续发挥理性主义。

C.儒家的本质是人生实践之学。他们所说“践形尽性”,就是道德,而道德之真就在自觉自律,不像宗教信徒接受规范于外。

D.作者举孔子教育子贡的事例,说明儒家虽然重视礼,但可以随意拿来讨论改作,这是一种反乎宗教的迷信与独断的自觉自律的理性主义。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一切创造莫不有所因袭而成,孔子整理典籍文字为后人以保有传递古先的文化,在这些古经书中还充分地寄寓了情理和理性。

B.社会大于个人,不能把任何一个人看得太高太大,脱离实际。说孔子“一身直为中国政教之原”,就是否定了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事实。

C.中国古代理性之启,文化之熟过早,孔子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到了宋、明时期不能大有所发挥,这与当时的环境条件有关。

D.儒家的学风和其教导于人的,十分适合社会需要,后虽经历代统治阶层加以利用,摹仿着宗教去装扮它,但始终没有成为一种宗教。

 

1.D 2.B 3.B 【解析】 1.试题分析:A.“是孔子才使……”错,文中原句是“孔子则是其关键性的人物”。B.这是夏曾佑与柳诒微的观点,且作者并不完全赞同前者的意见。C.注意文章第4段中一句“传于后的我们这些典籍如诗、书、礼、乐、易、春秋不全是经过孔子之手整理一道,用以教人而传下来的吗?”这是反问句。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以偏概全。注意“从汉唐以至清代”一句的限制。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无中生有。“否定了人民才使历史的创作者这一事实”文中无此信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春贤孝才德而暴病身亡;探春老实懦弱而受虐致死;迎春精明能干而远嫁他乡;惜春孤僻冷漠而遁入空门。贾家“四春”命运悲惨,真是“原应叹息”啊。(《红楼梦》)

B.鲍赛昂夫人让拉斯蒂涅隐藏起自己真实的想法,要善于作假,告诉他主宰地位的是金钱,给拉斯蒂涅上了极端利己主义的第一课。(《高老头》)

C.大卫成了一名作家,妻子朵拉却患上重病,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地出国旅行散心,三年后,他发觉安妮斯还一直爱着他,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大卫•科波菲尔》)

D.徐庶为刘备出谋划策,大败曹操,最后却被曹操骗进曹营,连累徐母自缢而亡,自此徐庶愧悔难当,终身没有为曹操设一谋。此即“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来历。(《三国演义》)

 

查看答案

为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阅读经典作品,目标是       ,所以,我们要    ,        

①进入大师的精神天地

②从大师那里吸取思想的力量

⑤体察与探求大师是如何思考的

③把阅读的层次再提高一点

④努力把握经典作品的思想精髓

A.①②④⑤③  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④③⑤       D.②①⑤④③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孔庆东又语出惊人:“明明是继承中国人的血统,自己否认是中国人,说是美国人!”看来,有人就是忘祖的       !

②我     在这里住了十年,回到这里,就好象回到了我的故乡。

③“          ”这句古训,是从自己的“不足”出发,想方设法去赶超别人。这种虚心、进取的心态本就无可厚非。

A.典型    已经    取长补短

B.典范    曾经    扬长避短

C.典范    已经    扬长避短

D.典型    曾经    取长补短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絮烦   嬉笑   诛连   食不果腹

B.无暇   注销   编篡   声名鹊起

C.鼎立   蓬蒿   蚁巢   雕栏玉砌

D.世故   震撼   恸哭   悬梁刺骨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口讷(nè)    和弦(xuán)   惩罚(chénɡ)  吞文咽(yàn)理

B.胆怯(qiè)   招徕(lái)    讥诮(qiào)   性格粗犷(ɡuǎnɡ)

C.晕(yùn)船   追溯(shuò)   临帖(tiè)      毋庸置疑(wù)

D.符(fú)合    肋(lè)骨     因为(wèi)    焚(fén)琴煮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