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旱灾,正在我国西南部肆虐。有这么三瓶水进入笔者的眼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旱灾,正在我国西南部肆虐。有这么三瓶水进入笔者的眼帘——

第一瓶水,其实只有半瓶,捧在西南一个女孩的手心里。她说:“只靠它喝整整一天。”

第二瓶水,放在一个大会场的长桌上,只是被拧开喝了一口。

第三瓶水,最近陈列在某个品牌饮用水展销会上,750毫升装,售价198元。

女孩手中的那半瓶水,维系着她的生命。会场上的瓶装水,完全属于可喝可不喝之类。有多少人能在会场上喝掉几百毫升的水?又有多少人会把没喝完的水带离会场?198元一瓶的“天价水”的出现则给了我们重重敲了一记警钟——如今一瓶不足一元的水,会不会也终有一日千金难买?

关于三瓶水你有哪些思考?请写一篇作文,表达你的思考。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略 【解析】 试题分析: 此材料基本确定以下三种立意角度:一、珍惜水资源。 二、对不同情况下水的价值的理解不同造成的人们对待水的态度的不同,或者说不同条件下同一事物对不同人物不同的意义。(进一步抽象为对某物价值认识的不同导致对待某物的态度的不同——认识决定态度。) 三、管你们什么意见,与我无关。 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志认为:第一瓶水和第二、三瓶水做对比。前者是旱灾地区的现状,人们对水的渴望与珍惜。后者是其他地区对水的浪费亵渎。这是反映出社会对水资源的不正确利用,因而要珍惜水资源。 材料中提到的“水”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种外在形式。材料表现的是对资源将来可能匮乏的担忧。所以本材料可立意“节约资源”。 我们认为这三种立意中以第二种为最好,其它两种不能算错,应该是没有从整体上考虑材料的用意。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事例,另写两组句子构成排比,并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6分)

例:我不知道我的知识是否丰富,但我知道它是我通向成功的阶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近来舌尖上的浪费成了国人关注的焦点,请你以此为中心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字数在10—25之间。(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男孩走进店内,看见                      ,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

①脸上没有热情

②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

③她目光涣散

④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

⑤帽子已被油烟沤成灰色

⑥头上仍旧带着那白帽

A.③①④②⑥⑤    B.②①④③⑥⑤    C.③⑥⑤②①④    D.②⑥⑤③①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中方一贯主张,各国在处理国际经贸问题时,应基于准确的事实,按照国际规则行事。我们要求美方端正错误做法,为中美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B.酸梅汤营养丰富,含有大量氨基酸、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其主要原料以乌梅、山楂为主,是解腻消暑的佳品。

C. 新加坡人在过农历新年时,“鱼生”通常是家人团聚在一起后晚餐的头一道菜,“鱼生”是由生鱼片切片和蔬菜丝搭配,在调和沙拉酱拌制而成的。

D. 日前,北京市工商局对本市市场上销售的家用纺织类商品进行了质量检测,结果显示,部分商品在标识、纤维含量、染色牢度等项目上不符合相关标准。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时间在流逝,我却总难忘记那天的景象:凄风苦雨,虎踞龙盘的石头,春光烟水气后的湖中,苍茫萧瑟。

B.张静若家境不好,父母都是下岗职工,又都有病在身。无奈之下,她辍学回家。但她很有志气,足不出户,目不窥园,终考取名校,成了父母的骄傲。

C.敌人赶到了,二百多名村民迅速集合起来,但寡不敌众,只剩十几个老少英雄在村里狼奔豕突,最后一个小园里被打死了。

D.山里的孩子老实,很少提问,张英才照本宣科,觉得讲课当老师并不艰难,全凭嘴皮子,一动口就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