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根据前后语境,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内容,使语义丰富,前后贯通。(4分) ...

根据前后语境,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内容,使语义丰富,前后贯通。(4分)

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你可以鉴赏它的“形象美”——形形式式的人物(如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高士,                           ,如献身边塞、反对侵略的战士),多姿多彩的景物(如惜别的杨柳,                 ,失意的落叶,得意的春风),丰富的意象,深邃的意境。你可以欣赏它的语言美——豪放飘逸,       ,朦胧隐晦,悲壮苍凉,清健俊爽。也可以赏析它的“技巧美”——象征比兴,          ,虚实结合,动静相生……人生路上,和诗歌结伴而行,能使我们的心灵充实而富有光辉。

 

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     思念的圆月   沉郁顿挫   渲染烘托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把握文段大意的基础上,根据上下文的句式提示,结合着对人物的情感、诗作的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组织答案。如第一空处上句是“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高士”,句式特点是性格特点+人物,所以,可以模仿写出“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选出最接近本文主旨的选项:(     )

昔有仆嫌其妻之陋者。主翁闻之,召仆至,以银杯、瓦椀各一,酌酒饮之。问曰:“酒佳乎?” 对曰:“佳。”“银杯者佳乎?瓦椀者佳乎?”对曰:“皆佳。”主翁曰:“杯有精粗,酒无分别。汝既知此,则无嫌于汝妻之陋矣。”仆悟,遂安其室。(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释:椀,通碗。

A. 承恩不在貌                        B. 命无莫强求

C. 曾经沧海难为水                    D. 糟糠之妻不下堂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2.西当太白有鸟道,                       

3.寄蜉蝣于天地,                         

4.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杜甫一生漂泊,老病孤愁,《登高》中“               ,百年多病独登台”便是这种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

6.《过秦论》写秦始皇的声威达到顶峰的句子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7.《短歌行》中“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几句,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之心。

8.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开头即表达了归隐的坚定决心:“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问题。(8分)

浪淘沙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1.这首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试问上片叙述了什么事?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情感?(4分)

                                                                           

2.有人认为“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是篇中妙笔,试从写作技巧和内容做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超逸有致。  

疑杀其继室,下狱死。张阳和力解,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心而行   信:任凭

B. 凡公所以汪、徐诸虏者             饵:招待

C. 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       阴:暗中

D.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死           论:判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总督胡梅林公知,聘为幕客。      鹏徙于南冥也

B、 酒间偶言公                      或重泰山,或轻于鸿毛 

C、 卒疑杀其继室                    孙斌此名显天下

D、 张阳和力解,得出                家祭无忘告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4分)

                                                                          

(2)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4分)

                                                                         

4.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10处)(5分)

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

5.文长的“豪荡不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后面问题。

家乡的桥

陈根生

①苏北平原,枕江俯海,河港交叉。生我养我的如皋古城就浮在这一片波光粼粼之上。

②有山就有路,有水就有桥,桥是水乡的天使。可不,车水马龙,行人如织,哪一刻离得开桥?别看这么个小县城,有名有姓的桥就有五十六座!家乡流传着一副对联,至今铭记不忘。上联是:冒家姐姐看迎春,一(益)人丰乐;下联是:白衣奶奶拜观音,万佛愿修。这上联指:冒家桥,姐姐桥,迎春桥,一(益)人桥,丰乐桥。这下联指:白衣庵、奶奶庵、观音堂、万佛庵、愿修庵。二十二个字便巧妙地联结了古城里五座桥、五所庙,而且刻画得有姿有态、有情有趣,令人拍案叫绝。这副趣联是哪位文人学士的大作已不可考,但字里行间所倾注的家乡人民对桥的感情,比桥下的水都深都长!

③家乡的桥,每一座都涂抹出一片风景。无论是古朴的砖木桥,还是厚重的石板桥,都是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画框里出色的一笔。桥洞里的水总是缓缓地、静静地,跨着轻盈的碎步,踏着舒徐的旋律;流着银杏的壮伟、刺槐的蓬勃;淌着楝(liàn)树的秀丽、杨柳的婀娜。于是水也妩媚了,桥也风姿了。一位摄影家曾来拍过照,水上桥拱是半个圆,水下倒影是半个圆,合起来似一轮满月,作品题名“圆洞替月”。现在想起来其实并不贴切,因为水呀,桥呀,全都影影绰绰在夜色迷茫中,月色氤氲中,改为“月朦胧桥朦胧”不是更逼近一首上乘的诗么?

④家乡的桥,人们一踏上去就踩在一片烟尘茫茫的历史里,走过桥便翻阅了一份辉煌的履历。南门红桥得名于一支太平军曾经威风凛凛地经过桥上;北门奉安桥得名于人民群众自发悼念中山先生;东门集贤桥不是一座普通的石桥,它可是因宋代城里连续出了王维熙、王观、王觌、王俊、王咸、王正纲祖孙叔侄五代状元、进士而建造的,每一块石板、石条都曾煊赫一时!西门的雁桥也不是一座普通的木桥,它是石姓三兄弟因隔河来往不便而建的,取名雁桥表示兄弟友爱如雁,清康熙状元胡任舆写过一篇《雁桥记》,至今读起来每个字都滴着浓浓的兄弟情。

⑤家乡的桥呀,桥石上蹒跚过我童年的稚嫩,桥栏上偎依过我青年的幻想,我往昔的岁月像落叶似的一片片飘落在桥面凹凹的缝缝罅罅里……上小学、中学我走的都是迎春桥,上大学后在外面转悠了几年,回来依旧走迎春桥。迎春桥是座十六七米长、六七米宽的古老石桥,东桥堍原先有座低矮的土地庙,小时候有个头疼发热什么的,母亲总在夜深人静时一个人悄悄到土地庙里烧炷香,然后一路低声喊着“娃儿哎——回来哟!”“娃儿哎——跟妈回家哟!”喊进了巷子,喊进了家门,一直喊到娃儿的床头,还要我从被窝里抬起昏沉沉的头答应一声“噢——到家了!”才算灵验。是母爱感动了土地公公、土地婆婆老两口发慈悲,还是小孩子本来就有耐受性?休息这么半天一夜也就自然痊愈,总之第二天一早就又背上书包跨过迎春桥上学去了。

⑥我走在迎春桥上每每怦然心动,更主要是因为桥两边栏杆上嵌着两块条石,一块刻着六个字:“愿天常生好人”,另一块还是刻着六个字:“愿人常行好事”,多少年风吹雨打下来,至今仍清晰可见。我每行至此,触目所及,都不免受到一次人生的教诲,仿佛听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站在路边用苍凉而恳切的语调殷殷叮嘱后辈。这“二愿”并不是那位捐银造桥的明朝知县的创作。宋朝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说,豫章的一家旅馆墙壁上有人题了十二个字:“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做好事。”后来他的一个叫彭执中的长辈,又受到此语的启示,自己立下一条生活准则:“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其实,我又何必如此多言呢!每当人们急匆匆地赶到岸边,这桥就挺身而出,把两岸连接起来,替人们排忧解难,静静地,默默地,不要谁道声谢,不望谁报个恩。

⑦我深爱着家乡的桥……

1.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这篇散文以“家乡的桥”为线索,串起如珍珠般的各个段落,使文章前后勾连,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B.文章的第一段,交待了如皋古城枕江俯海,河港交叉的水乡特点,具有总领全文,暗示主题的重要作用。

C.东门的集贤桥、西门的雁桥的名字都具有深刻的含义,它们记载了一段家族的历史,表现了浓浓的兄弟情谊。

D.在第六段,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桥人格特征,形象地体现了桥对人们所起到的道德教化作用。

E.这篇散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娓娓道来,耐人寻味,体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绚                丽飘逸的风格特点。

2.文章第三段语言灵动、意境优美,请从写作和内容的角度对这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深爱着家乡的桥?统观全文作答。(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乡的桥”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请从实用、历史、人文、道德教化角度中的任意一角度,对家乡的某座桥进行评价。(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