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贪婪/褴褛 椽...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贪婪/褴褛         椽笔/舛误         断碑残碣/嗟来之食

B.纾难/机杼         芫荽/骨髓         贻人口实/颐指气使

C.栈道/湛蓝         针灸/韭菜         厝火积薪/措手不及

D.侵略/亲家         甲壳/咳嗽         疮痍满目/怆然泪下

 

D 【解析】 试题分析:A.lán,chuán/chuǎn,jié/jiē; B. shū/zhù,suī/suǐ,yí;C.zhàn,jiǔ,cuò;D.qīn/qìng,qiào/ké,chuāng/chuàng,本题考查学生普通话字音中的同音异形字及多音字的识记。备考此类试题我们平时应注意在查字典时多留心音同形异字。要做定向积累,即在平时做题时将不熟悉,拿不准,易错的字积累起来,集中记忆。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论说文,完成后面问题。

中国为什么和诺贝尔文学奖渐行渐远 

王呈伟

盯着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这个名字,我在想中国是否很需要这个奖项,这的确是一个文化大国值得深思的问题。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以强劲的态势引发世界瞩目,凭借各项经济指标屡屡对世人的眼球造成冲击的时候,文学是不应该处在一个沉寂的角落而悄然无声。

相比于文坛的寂寞,民族音乐的旋律曾多次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肯尼迪艺术中心,让世人领略了东方音乐的神韵;面对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和滚滚“韩流”,国产影视并不寂寞,电影人睁眼看世界的目光和向世界大奖不断冲刺的努力显示出电影人的执著和思考,虽说还不能捧得奥斯卡金像奖,但渗入浓浓的中国元素的华语片获奖也证明了中国文化的非凡影响力。这些都是值得文学创作者们深刻反思和借鉴的。

当电影人和音乐人在世界舞台上都挤到前排的时刻,我们的文学却一直缺席世界大奖而成为文学工作者们心中永远的痛。有些汉学家对中国文学的现状开始大放厥词也着实让我们惶恐不安,一是我们确实缺乏足够的审视自身的勇气,二是我们的思维似乎和“诺奖”正渐行渐远。

我们真的不能只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层面上来评价作品了。倘使我们有唐诗的高度,有李白、杜甫这些大诗人的文采精华,不拿“诺奖”我们也有足够的民族底气;倘使我们有宋词的广度,即使在饮水处也有人歌唱柳永词,与“诺奖”失之交臂我们也可大气地付之一哂;倘使我们有曹雪芹这样的作家的视角和笔力,即便一生清贫也清高,纵使不得“诺奖”也会让后人高山仰止。笔者担心的是时下的作家可有这样的胸怀和气度?

文学必须按照它自身运行的规律去发展和完善,它首要解决自身发展中带来的问题,这个领域里有很多事等着文艺工作者们去做,而且迫在眉睫。就文学系统本身来讲,还缺乏足够的开放性,圈内的论资排辈现象还相当严重;而掌握话语权的文学杂志应该抓住机遇焕发新的生机,新时期文学崛起时大型文学期刊的“四大名旦”(《收获》、《当代》、《十月》和《花城》)须有清源注入,还应发挥新的引领作用。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还须弘扬真正的文艺批评,如果潜规则多了,文艺圈就烂了。应该让那些诠释人生价值和生活意义的作品早一点脱颖而出,让人世间的悲悯被激活,良知被唤醒,信念升华为时代风貌。

另外,人们受网络思路的影响太重,浏览、剪贴、链接成为时人阅读的常态,速度是上去了,可思维的深度比以前是变浅了,居然堂而皇之地衍生出“浅阅读”一说,而且有人还专门宣扬“浅阅读”的优势,一味地随俗罢了。其实只有深度阅读才会生成构建人类精神家园的思想元素,只有深度阅读才有解构人类社会乱象的智慧,只有深度阅读才有超越于民族和地域之上的人类共享的思想风华!若只用“浅阅读”生成的作品到纯文学的殿堂里去亮相角逐,估计未交锋就已“失了东风一半”。再加上娱乐风气盛行的误导,作品偏失了人性的剖析,这样的作品岂不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了?

行文至此,笔者想到温总理站在民族的高度上对大学师生们的殷殷期待:“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我们民族才有希望。”这里“仰望星空”的人就应该是那些肩负历史使命,关注民族的发展未来,并用一生不懈地追寻理想并为之奋斗终生的人。就目前的文学现状来讲,期待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也不失为一种仰望星空的智慧和勇气。

(本文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对“浅阅读”的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由于“浅阅读”的衍生盛行,导致浏览、剪贴、链接成为时人阅读的常态,网络思路严重影响人们的阅读质量。

B.“浅阅读”追求阅读的速度,轻视阅读的思维深度,并且被堂而皇之地宣扬,这其实是一种随俗心态的反映。

C.“浅阅读”之风的流行,不利于人类精神家园的构建,也不利于培育超越民族和地域之上的人类共享的思想。

D.在“浅阅读”环境中生成的文学作品,是无法跻身世界纯文学的殿堂的,从而也导致了中国文学的悄然无息。

E.“浅阅读”的文化氛围,必然助长文学娱乐化之风,进而误导文学创作,使文学作品出现人性剖析的偏失。

2.不属于“中国文学不应在世界悄然无声”的理由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

B.我国强劲的发展态势引起世界瞩目。

C.民族音乐、国产电影跻身世界舞台。

D.中国的文学作品远离了诺贝尔奖。

3.本文谈的是中国文学和诺贝尔奖渐行渐远,为什么要写到民族音乐和国产电影?(4分)

4.通观全文,中国文学与诺贝尔文学奖渐行渐远的原因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6分)

⑴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⑵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⑶幽赏未已,高谈转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中有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请找出来。(3分)

2.第三联中“穿”、“数”二字传递出诗人怎样的情绪或心境?(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何真,东莞员冈人,八岁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夺。少英伟好书剑。至正间,岭南盗起,焚掠州郡,真集义兵保乡里,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盗场管勾。中原兵起,岭海骚动,弃官归乡里,慨然以生民为念。

岁乙未,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岁癸卯,南海三山民邵宗愚陷广州,守将何深死之,大肆焚掠。真闻之,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广人大悦。

时中原大乱,南北阻绝,真益练兵据险,保障一隅。

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舟师取广东。时永忠在福州,先遣人以书谕真,曰:“元君失驭,天下土崩,豪杰之士,乘时而起,或假元之号令,或自擅其兵威,暴征横敛,蚕食一方,生民涂炭,可谓极矣。今天子受天明命,肇造区夏,惟两广僻在遐荒,未沾圣化。予受命南征,顺者抚,逆者诛。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遂航海趋广东。三月甲戍,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遣使奉表迎降。

初,汤和等平福建,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且遣人回报真。至是,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上赐诏褒之,曰:“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二: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识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荼毒生民,身死不悔,斯不足论矣。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不烦一旅之力,使兵不血刃,民庶安居,可谓识时达变者矣。”真叩头谢曰:“昔武王伐暴救民,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臣本蛮邦之人,迩者逢乱,不过结聚乡民,为保生之计,实无他志,今幸遇大明丽天,无幽不烛,臣愚岂敢上违天命。”上曰:“夫能不贾祸于生灵者,必世享其泽。朕嘉卿忠诚,念江西地近广东,是以特授尔江西行省参政,以表来归之诚。古云:令名,德之舆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辅我国家。”

(节选自《国初群雄事略》)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                        构:图谋

B.先遣人以书谕真                             谕:上对下的文告

C. 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            籍:登记

D.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         诣:前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      慨然以生民为念

B.豪杰之士,乘时而起            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

C.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          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

D.易乱为治者上也                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

3.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何真“保民达变”的一组是(   )(3分)

①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      ②练兵据险,保障一隅

③少英伟好书剑                                   ④受命南征,顺者抚,逆者诛

⑤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    ⑥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

A.①④⑥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何真年少不幸,八岁便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抚育孤儿,始终没有改嫁。

B.何真曾率兵收复广州。他的队伍军纪严明,深得广州百姓欢迎。

C.何真原本率部降元,后因廖永忠信中的言辞咄咄逼人,何真不得已,改向明军投降。

D.明太祖褒奖了何真,对其在动乱时节组织武装保境安民的举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5.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南海三山民邵宗愚陷广州,守将何深死之,大肆焚掠(4分)

②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3分)

③令名,德之舆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辅我国家。(3分)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考试呼唤公正严明、学富五车的考官。考官在考场以文化知识裁断考卷,但在官场却又是不大不小的官员。                              。多数考官是想在两相平衡中稍稍偏向于文化形象的,但事实上却很难做到。

①他作为考场主宰者的文化形象又会污渍斑斑

②是官员就有上下左右需要顾及和忌避的地方

③反过来,倘使太顾官场

④他当然可以宣言只顾考场不顾官场

⑤这与以文化知识为至高标准的考场法则有根本性的矛盾

⑥但如果真是这样,他裁断考卷的权力是谁给的

A.②①④⑥③⑤  B.②⑤④⑥③①  C.④⑤②③①⑥  D.③④②⑤⑥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