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①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①古城:指黄州古城。

1.词中上片所写的是什么季节之景?请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3分)

2.结合“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诗意理解本首词所表达的作者思想感情。(4分)

 

1.开首“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连用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典型意象描写了夏日(夏末秋初)雨后的景象(1分)。最后以“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相对,一个从视觉入手:“时时见”;一个诉诸嗅觉:“细细香”,使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2分)。 2.这两句写天公饶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诗人我又度过了凉爽的一天。这两句是本诗画龙点睛之笔。(1分)“殷勤”以拟人化手法,推想而今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三更雨”,隐藏着词人的感慨。 “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定,带有消极意味, “又”字,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分析2分)。整首诗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雨后得新凉的喜悦、闲适心境。同时,透过幅幅画面,我们可以隐隐地看到诗人百无聊赖、无可奈何的心绪(1分)。 【解析】 1. 试题解析:此题应该从点出意象、点出时令、描述画面三个方面作答才完整。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解析:这道题要综合分析诗句的含义和表现手法,还要根据整首词的意境才能准确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小题。

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 (张耒)

①《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夫物不受变,则材不成,人不涉难,则智不明.季秋之月,天地始肃,寒气欲至。方是时,天地之间,凡植物出于春夏雨露之余,华泽充溢,支节美茂。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如战败之军,卷旗弃鼓,裹创而驰,吏士无人色,岂特如是而已。于是天地闭塞而成冬,则摧败拉毁之者过半,其为变亦酷矣。

然自是弱者坚,虚者实,津者燥,皆敛藏其英于腹心,而各效其成。深山之木,上挠青云,下庇千人者,莫不病焉,况所谓蒹葭者乎?然匠石操斧以游于林,一举而尽之,以充栋梁、桷杙(jué yì指木椽﹑木桩之类的木料)、轮舆、輹辐,巨细强弱,无一不胜其任者,此之谓损之而益,败之而成,虐之而乐者是也。

②吾党有秦少章者,自予为太学官时,以其文章示予,愀然告我曰:“惟家贫,奉命于大人而勉为科举之文也。”异时率其意为诗章古文,往往清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元祐六年及第,调临安主簿。

举子中第可少乐矣,而秦子每见予辄不乐。予问其故,秦子曰:“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今一为吏,皆失己而惟物之应,少自偃蹇(yǎn jiǎn安卧),今应官而祸随至。

异时一身资养于父母,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又不可得。自今以往,如沐漆而求解矣。”予解之曰:“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今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

迁之为贵,重耳不十九年于外,则归不能霸,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yǐng 古代中国楚国的都城)。二子者,方其羁穷忧患之时,阴益其所短而进其所不能者,非如学于口耳者之浅浅也。

自今吾子思前之所为,其可悔者众矣,其所知益加多矣。反身而安之,则行于天下无可惮者矣,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苟畏饥而恶步,则将有苟得之心,为害不既多乎!故陨霜不杀者,物之灾也;逸乐终身者,非人之福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季秋之月,天地始肃          季:一个季节的最后一月

 B.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        零:降落,落下

 C.予世之介士也             介:独特,不合群

 D.自令以往,如沐漆而求解矣         【解析】
脱去,松开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异时率其意为诗章古文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B.往往清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    余船以次俱进

 D.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今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

 B.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今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

 C.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今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

 D.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今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

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先以《诗经•蒹葭》之句,引出物不受变材不成、人不涉难智不明的观点,再对草木虽遭受严霜摧损却敛英自成的现象加以描述,并抒发感慨。

 B.文章所述秦少章中第后不快乐的原因之一,是他认为一旦为官,就将疲于应对官吏事务而无暇顾及家庭,如果稍一显露傲气,祸患就会随之到来。

 C.文章叙述秦少章与作者交往,遵奉长辈之命勉为科举之文,科考中第及任职等情况后,再引述他不得已为官的苦闷之言,然后对秦少章加以开导。

 D.本文为送人赴任的赠序,文章设喻用典,劝勉对方正确看待人事迁变,行文情理皆具而语言平实,体现了苏轼评张耒之文所称“汪洋淡泊”的特点。

5.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今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 4分 )  

译文: 

②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3分)  

译文:

(2)简要说明文章第二段后半部分是如何阐述“迁之为贵”的道理的。(3分)

答: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

 ②古琴被视为圣人治理国事的圭臬,君子修身养性的凭借

 ③所以只要是违反了圣人与君子的风范,一律不准弹琴

 ④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

 ⑤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⑥而在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A.⑤②①④⑥③   B.④⑤③②①⑥  C.⑤①④⑥②③   D.④①②⑤⑥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不但作为首位由学者出任的“内政部长”,江宜桦有效且快速地在政策上落实马英九的公义社会理念,而且与民间社团的交流也相当顺畅,成为学者从政的成功范例。

B.尽管,抱怨赵本山的某些小品超越道德底线、歪曲对常态生活的理解,让人们的精神难以承受,但是要将本山的暂别硬做成永别,也不太公平。

C.近几年来,我国领海不断被侵扰,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变化,中国海监局调整了工作规划,加大了海上巡航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D.为了适应美国联邦政府预算削减与安全战略调整的需要,美军将大幅削减陆军与海军陆战队人数,同时尽量保证空军与海军的开支。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我们或许可以对《感动中国》十年的评选作一概括——寻找这样一群人:不论他们有怎样的身份、背景、经历,不管是曾经见诸媒体,还是鲜为人知,只要他们的所作所为在过去的一年里,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他们共同的特质应该是振聋发聩的人格力量。的确,这种力量不可或缺,它支撑着这个社会美好向上,给人以鼓舞和激励,温暖冷漠,消除隔阂。而那些获奖者的故事,也都令人为之动容。

A.鲜为人知     B.振聋发聩       C.不可或缺          D.隔阂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母/对          连/劳            难逢/歌载舞

 B.修/笑          机/候            缪/惩前

 C.逐/斗          手/落            典忘祖/见不鲜

 D.精/复          窃/肥体壮        甲归田/浑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