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与画线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人生的意义在...

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与画线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片土地:如果你是一缕清风,就吹走一阵炎热:如果你是一束阳光,就播下一片温暖。 【解析】 试题分析: 首先要把握本句的主旨: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其次,要与例句的句式相符“如果你是……,就……”。第三、所写句子要符合逻辑。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下面长句改写为四个语序连贯的短句。(5分)

总公司批准了部门经理免除李强因被诬告违反有关财经制度而被取消由于一年来工作成绩突出而被准予晋升一级工资的处罚的请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审  丑

严歌苓

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着赵无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我家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就跟我年轻时候,媳妇们要彩礼一样。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给我找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

“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

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小时。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的画作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许多杂志刊出这个“审丑”创举一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那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打旋的透明塑料膜。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敲开门,里面的男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

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快请进,快请进!哎,咱家来稀客啦!”他对女人说。

无定在宽大的沙发上落下屁股,挺寒酸地把几张画靠在茶几腿上。

“这几张画……”

“先不谈生意,先吃饭!哥儿们多少年了!”小臭儿扬声笑起来,“包了饺子,三鲜馅儿的,正下着。冰箱里我存了青岛啤酒。瞅你赶得这个巧!”

这时有人轻轻地敲门。媳妇从猫眼儿看出去,踮着脚尖儿退回来:“你爷爷!”

“我哪儿来的爷爷?他不要老脸,我可要脸!”小臭儿说。他起身,嘱咐媳妇:“先不开饭,不然他下回专赶吃饭时间来!你就告诉他我不在家。”然后转脸向无定,笑又回来了:“拿上你的画,咱们上卧室谈。”

无定跟着进了卧室,小臭儿将门挂个死,客厅里传来一清亮一混浊两副嗓音。

“臭儿又不在吗?老也没见他,想得慌。”

“他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回来!”

“那我多等会儿。”

“哎哎!……别往那儿坐,那沙发是新的!您坐这儿吧!……”

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一小时后,老头走了。一锅饺子捂在锅里的时间太长了,全沤烂了,成浆了。

无定客气而坚决地在他们摆开饭桌时离开了。

不久,学校会计科的人告诉无定,老头的计时工资算错了,少付了他百把块钱。无定揣了钱,但从夏天到冬天,一直没遇到老头。他只好从学校找到了老头的合同,那上面有他的地址:某街三百四十一号。街是条偏街,在城郊。无定没费多少时间便找着了三百四十号——这条街的最后一个号码,再往前就是菜田了。

无定走出了街的末端,身后跟了一群热心好事的闲人。在阔大无边的菜田里,有一个柴棚样的小房,门上方有一个手写的号码:三百四十一。门边一辆垃圾车……

“噢,您是找他呀!”闲人中有人终于醒悟似的,“曾大爷!他死啦。去年冬天死啦!”

那人说:老头有个很好的孙子,孝敬,挣钱给爷爷花,混得特体面,要接爷爷去他的新公寓,要天天给爷爷包饺子;但老头不愿去,天天喂他饺子的好日子他过不惯,他怕那种被人伺候、供着的日子……这是老头亲口告诉街坊的。

“你是曾大爷的什么人?”那人问。

“朋友。”无定答。

“也认识他孙子小臭子?”

“对。”

“他真对他爷爷那样好?”

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

(节选自《审丑》,有删改)

1.根据小说内容,简要概括曾大爷的形象特点。(4分)

2.结合文意,赏析两处画线部分。(6分)

①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②无定早没了谈生意的心思,心坠得他累。

3.小说结尾处“无定停了好大一会儿,说:‘真的。’”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6分)

4.“审丑”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第一  小题计分)(5分)

1.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用之不竭。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识盈虚之有数。(王勃《滕王阁序》)

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1.本诗颈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4分)

2.诗歌中哪一个字可以统领全诗?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右拾遗、集贤殿修撰。

宋初,加中书舍人。开宝三年,知贡举。五年,复知贡举。昉之知贡举也,其乡人武济川预选,既而奏对失次,昉坐左迁太常少卿,俄判国子监。明年五月,复拜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上询于昉,对曰:“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普寻出镇,多逊遂参知政事。太宗即位,加昉户部侍郎,太平兴国中,改文明殿学士。时赵普、宋琪居相位久,求其能继之者,宿旧无逾于昉,遂命参知政事。十一月,普出镇,防与琪俱拜平章事。未几,加监修国史,复时政记先进御而后付有司,自昉议始也。

昉和厚多恕,不念旧恶。在位小心循谨,无赫赫称。好接宾客,江南平,士大夫归朝者多从之游。雅厚张洎而薄张佖,及昉罢相,洎草制深攻诋之,而佖朔望必诣昉。或谓佖曰:“李公待君素不厚,何数诣之?佖曰:“我为廷尉日,李公方秉政,未尝一有请求,此吾所以重之也。”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昉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及入相,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帝曰:“多逊居常毁卿一钱不直。”昉始信之。上由此益重昉。

居中书日,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已而擢用;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子弟问其故,曰:“用贤,人主之事;若受其请,是市私恩也,故峻绝之,使恩归于上。若不用者,既失所望,又无善辞,取怨之道也。”

至道二年,昉陪祀南郊,礼毕入贺,因拜舞仆地,台吏掖之以出,卧疾数日薨,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四·李昉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台吏掖之以出  掖:鞭打

B.而佖朔望必诣昉     朔:阴历每月初一

C.是市私恩也  市:买卖,交易

D.普寻出镇  寻:不久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昉“和厚多恕”的一组是(  )

①臣职司书诏,普之所为,非臣所知    ②雅厚张洎而薄张佖

③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    ④太宗言及多逊事,昉颇为解释

⑤有求进用者,虽知其材可取,必正色拒绝之    ⑥或不足用,必和颜温语待之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昉本来是后汉朝官员,后来由于宰相冯道的推荐,得以和吕端一同在弘文馆当值,做一些修撰的工作。

B.李昉为官小心谨慎,不肯轻易说人坏话,也不愿自作主张,因而没有什么显赫的政绩,后因摔倒而去世。

C.李昉在主持贡生考试时,同乡武济川对答失常,李昉因此被贬官为太常少卿,后来又恢复到中书舍人一职。

D.李昉在担任中书时,对那些前来求官的人一律都严词拒绝,自己绝不会提拔任用官员,而是让皇上定夺。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赵普为卢多逊所构,数以其短闻于上。(5分)

译文:                        

(2)昉素与卢多逊善,待之不疑,多逊屡谮防于上,或以告昉,不之信。(5分)

译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