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新媒体文学的可能 周思明 新媒体文学具有文化与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新媒体文学的可能

周思明

新媒体文学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性质,它不仅推动了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发展,而且加剧了文学体制和文学秩序的深刻裂变。

对新媒体的界定,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目前,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讯的方式。当前的新媒体文学,不仅仅作为一种精神产品,还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甚至是一种文化商品而被纳入到商业价值的生产中。新媒体文学逐渐出现了产业化趋势。

新媒体文学的产业化使得文学网站与网络写手的利益得到保障,为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然而,文学的创作在新媒体中得以迅猛发展的同时,新媒体文学也暴露出它的短板与局限。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中国迅速进入全民写作的时代,无门槛的写作首先带来文学作品数量的激增。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我国发表的长篇小说总共不过200部左右,但几年前的一次网络征文大赛,一天内就收到长篇小说147部,而盛大文学网站号称有123万个作者,这些作者以每天1万至3万字的速度写作。这样的写作文学价值有多高,颇值得怀疑。这也正是新媒体文学需要向传统文学汲取营养和经验的地方,门槛的拆除带来的不光是文学生产力的解放,同时也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释放出令人始料不及的妖魔和垃圾。

《共产党宣言》中说过,由于“世界市场”的开拓与生产,消费的世界性形成,才开始产生和形成“一种世界的文学”。确实,文学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自身价值和满足社会需要,文学的产业化可以解放文学生产力,促进文学新的生长点。海德格尔曾经追问:“在技术化千篇一律的世界文明的时代中,是否和如何还能有家园?”通过对新媒体文学及其产业化的考察可以发现,当我们在新媒体文学产业化与文学人文内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时,文学新的路途就被打通,文学将继续发挥其“文以载道”的功能,以新的经典作品形式在当代文学史上闪耀出夺目的光辉。

新媒体文学庶几就是网络文学的别名,正如作家麦家所言,目前还没有出现一个领军人物。读他们的作品,故弄玄虚的成分更多一些,充满好奇与想象力,但是与我们的民族和文化,与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能够交融在一起的东西还太少,与读者真正实现内心交流的东西还太少。

新媒体文学作家现在亟须要做的是多与我们生活的这块土地亲密接触,多与我们的人民亲密接触,多与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传统与民族现代化价值诉求亲密接触。新媒体文学不仅要凸显个人意志、一己情趣,更要对国家、集体、民众意志有所担当、有所表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媒体文学应赋予作品更多、更深、更广的内涵,提供给读者更多属于现实的、心灵的东西,使之真正具有向上、向善、向美的雅俗兼具之品质。

                                                   (选自《河北日报》,有删改)

1.结合全文,说明“新媒体文学”具有哪些特点?(6分)

2.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

3.在新媒体文学产业化形势下,怎样才能更好地建设新媒体文学的真正的“家园”?(6分)

 

1.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特质;出现产业化倾向;不少作品重数量轻质量 (答“缺乏内涵与品质”也可) (每点2分) 2.首先提出新媒体文学概念及新媒体出现的价值;然后分析新媒体文学的不足和局限;最后论述如何更好建设新媒体文学。(每点2分) 3.在新媒体文学产业化与文学人文内蕴之间找到平衡点;重视“文以载道”的功能;创作出新的经典作品。(6分)(每点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筛选信息的题目,要注意审题干,不要答错方向,此题是“新媒体文学”具有哪些特点。再则还要注意一些非智力因素,比如本题是6分,一般情况是要么3点,要么6点,一定要全面,不要遗漏。还要注意用原文的关键词语作为答案的主体和分条列述。关键语句“新媒体文学具有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性质”“新媒体文学逐渐出现了产业化趋势”“新媒体文学也暴露出它的短板与局限”“这些作者以每天1万至3万字的速度写作。这样的写作文学价值有多高,颇值得怀疑”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章的思路的概括题,答题的方式就是给文章划分段落,说明每部分的要即可。本文实际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先提出“新媒体文学”的概念和现实价值,然后分析其不足和局限,最后提出如何就解决这些问题。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的答题区位在文章的最后三段,找到关键的语句作答,不要以为是谈自己的看法,答得太随意。关键句“当我们在新媒体文学产业化与文学人文内蕴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时,文学新的路途就被打通,文学将继续发挥其‘文以载道’的功能”,“新媒体文学不仅要凸显个人意志、一己情趣,更要对国家、集体、民众意志有所担当、有所表现”,“赋予作品更多、更深、更广的内涵,提供给读者更多属于现实的、心灵的东西,使之真正具有向上、向善、向美的雅俗兼具之品质”概括这些就是“找到平衡点”“文以载道”“出精品”。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画师洪野

施蛰存

①洪野是个并不十分有名的画家,我认识他,是在一个薄暮,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他的画。我们立刻就很熟识了。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他展示许多国画及洋画给我看,因为是个门外汉,我只能不停地称赞着。他在逊谢了一阵之后,忽然问道:“真的好吗?那么,请教好在什么地方呢?”

②呸,有这样不客气的主人!我委实回答不上来了。在我的窘急之中,他却大笑起来道:“这些都不中看,这都是抄袭来的,我给你看我的创作。”

③于是他又去房里捧出七八卷画来。这些都是以洋画的方法画在中国宣纸上的,题材也由刚才的山水花卉之类变成《卖花女》、《敲石子工人》、《驴车夫》这些写实的东西了。我因为看惯了中国纸上的山水花卉和画布上的人物写生,对于他这种合璧的办法,实在有些不能满意,但最后,有一帧题名《黄昏》的画,却使我和他的意见融合了。虽然仍是用西洋画法画在中国纸上的一个条幅,但因为题材是几羽在初升的月光中飞过屋角上的乌鸦,蓝的天、黄的月、黑的鸦、幽暗的屋角,构成了这一幅朦胧得颇有诗意的画,我大大地称美了。我说:“我还是喜欢这个。”他点点头,微笑道:“我懂得你的趣味了。”

④后来,我曾经偶然地问他为什么不再在上海担任功课,他摇着头道:有名无实的事我不愿意干。这话,在以后的晤谈里,他给了我一些暗示的解释。大约一则是因为上海的学生,对于艺术大都没有忠诚的态度,二则是在上海虽则负了一个艺术教授的美名,但那时的艺术大学都穷得连薪水都发不出,他物质上既无获得,精神上又无安慰,倒不如息影江村,教几个天真的中学生,闲时到野外去写生,或在家中喝一盏黄酒之为安乐了。这样地心境自安于淡泊,画家洪野遂终其生不过一个中学教师。

⑤但是他对于艺术,却并没有消极。有一天,他很高兴地对我说:“我的画有几件已经被选入全国美术展览会了。”在参观“全国美展”的时候,我果然看见了他的几幅陈列品,而《黄昏》亦是其中之一。闭幕之后,一日清晨,他挟了一卷画到学校里来,一看见我,就授给我道:“这个现在可以送给你了。”

⑥我展开一看,竟就是那幅我所中意的《黄昏》。我看画幅背后已经在展览的时候标定了很高的价目,觉得不好意思领受这盛情,正在沉吟之际,他说:“不要紧,你收了罢。我早已要送给你了,因为要等它陈列过一次,所以迟到今天。至于我自己,已经不喜欢它了,我的画最近又改变了。”

⑦后来,他又吸收了新艺术理论,突变而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了。曾画过几帧反基督教的小品,野外写生的对象,不再是小桥流水,或疏林茅屋了,他专给浚河的农民,或运输砖瓦的匠人们写照了。除了免不掉的应酬敷衍之外,他绝不再画中国画,他曾经招我去看一幅新作,画着一个工头正在机轮旁揪打一个工人。

⑧他在贫困的生活中,一个人寂寞地描绘他所同情的人物,直到死。

⑨我能够了解他,然而不能接受他,这是我至今还抱愧的。现在他死了,除了寡妇孤儿,以及几帧不受人赞美的画幅以外,一点也没有遗留下什么。社会上也决不会对于他的死感觉到什么缺少,而他生前的孜孜矻矻的工作亦未尝对于社会上有什么贡献。他就只是以一个忠诚的艺术家的身分而死的。在活着的时候,也未必有人会注意他,则死了之后,人们亦不会再长久地纪念他。一个水上的浮沤,乍生乍灭,本来是极平常的事情,但我却从这里感到了异样的悲怆,为了一个友谊,为了一个伟大的人格。

                                                 (选自《施蛰存散文集》,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写到“他的殷勤,他的率直,我完全中意了。”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4分)

2.文中第⑦说他后来“突变而为一个纯粹的革命画家了”,请结合全文,分析他的“突变”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3.结合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请概括画师洪野的性格特点?(4分)

4.结合文章内容,探究“我能够了解他,然而不能接受他,这是我至今还抱愧的”这句话的丰富内涵。(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女也不爽,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诗经·氓》)

2.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杜牧《阿房宫赋》)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青泥何盘盘,            。(李白《蜀道难》)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前赤壁赋》)

5.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  《三峡》)

6.               ,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加州圣迭戈市有一片环境优美的海滩,每到夏季,这里便成了市民们的天然浴场。但是,每年四月春暖花开之际,大量海豹便如同度假一样,从北太平洋的岛屿赶赴圣迭戈市海滨。尽管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些海豹,但是出于安全考虑,人们不得不离开海滩。

于是,有人提议,赶走这些“可恶”的海豹,夺回海滩,维护人们休闲娱乐的权利。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得知这一提议后,立即表示反对。他认为,在海滩上,人类与海豹不应当成为敌人,而应该是和谐共处的朋友。之后,他向州议会提议在海滩上建设海豹主题公园,让出一片海滩给海豹,在人与海豹之间建设保护设施。这样,人类与海豹都有了休闲的空间,海豹不会妨碍人,人又可以近距离欣赏海豹,这个建议得到了加州议会的赞同。

如今,这片海滩上的孩子和游客比以前更多了,他们不单单是为了度假,更是冲着那些海豹来的。圣迭戈的市民没有想到,主动让出一片海滩,会换来另一道美丽风景。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材料,分别给“被就业”和“被增长”下定义。(每个不超过50字)(6分)

网络新词层出不穷,最近又有精彩的出现了。听过“被就业”吧,这个词起源于一些大学为了完成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指标任务搞出的就业率统计数字造假。对此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已经声明:如果高校在就业率上有造假行为,教育部在审核评估高校工作的时候,将实行一票否决。

不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前,又出现了“被增长”这个新词,矛头直指国家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27号公布的信息,上半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1.2%,而农村居民增长是8.1%。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在上半年都超过了GDP的增幅。《新京报》发表文章对此质疑,文章写道:每一次公布收入,全民都是增长,今年的收入数据更神奇,增幅竟然超过了GDP。文章说,与“被就业”相比,“被增长”操作更为简单,从基层开始大家就在造数字,数字对数字,谁能搞得清?然而对于公众来说,判断倒也很简单。如果有一大群人,都在喊自己的收入没有增长,那就只能说明我们可能是“被增长”了。

被就业:           

被增长:           

 

查看答案

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与画线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4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