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____...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2.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况阳春召我以烟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天伦之乐事。(《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5.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 2.女娲炼石补天处 老鱼跳波瘦蛟舞 3.架梁之椽 多于机上之工女 4.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 5.曲肱而枕之 不义而富且贵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寥、娲、梁、肱。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游湖

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阴来。

1. “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4分)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理趣。(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周必大传

周必大,字子充,号平园老叟。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绍兴二十年,第进士,授徽州户曹。中博学宏词科,教授建康府。除太学录,召试馆职,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

孝宗践祚,除起居郎。侍经筵,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对曰:“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

权给事中,缴驳不辟权幸。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曾觌、龙大渊得幸,台谏交弹之,并迁知阁门事,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且奏曰:“陛下于政府侍从,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人委曲迁就,恐人言纷纷未止也。”明日宣手诏,谓:“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必大入谢曰:“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退待罪,上曰:“朕知卿举职,但欲破朋党、明纪纲耳。”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请辞去。

久之,差知南剑州,改提点福建刑狱。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兼领史职。未几,辞直学士院。张说再除签书枢密院。必大奏曰:“昨举朝以为不可,陛下亦自知其误而止之矣。曾未周岁,此命复出。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必大出国门,除建宁府。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久之,除敷文阁待制兼侍读、兼权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劳之曰:“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

除兵部侍郎,寻兼太子詹事。奏言“太宗储才为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储才为治平、元佑之用。自章、蔡沮士气,卒致裔夷之祸。秦桧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久雨,奏请减后宫给使,宽浙郡积逋,命省部议优恤。

淳熙十四年,拜右丞相。十六年,拜左丞相。庆元四年薨,谥文忠。有《平园集》。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

注:①践祚:即位,登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缴驳不辟权幸  辟:避开      B.朕知卿举职  举职:尽职

 C.自章、蔡沮士气  沮:沮丧    D.逐人才,流弊至今  流弊:相沿而成的弊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旦日飨士卒,为我击破沛公军

 B.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亚父)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3.下列各组句中,能直接表明周必大不善逢迎,刚正不阿的选项是(   )

①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 ②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

③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

④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 ⑤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

⑥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 ⑦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

⑧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

A.②⑤⑦⑧  B.①②③⑦  C.②③⑤⑦  D.④⑥⑦⑧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

(2)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

(3)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请辞去。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的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1.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于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2.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春贤孝才德而暴病身亡;探春老实懦弱而受虐致死;迎春精明能干而远嫁他乡;惜春孤僻冷漠而遁入空门。贾家“四春”命运悲惨,真是“原应叹息”啊。(《红楼梦》)

B.鲍赛昂夫人让拉斯蒂涅隐藏起自己真实的想法,要善于作假,告诉他主宰地位的是金钱,给拉斯蒂涅上了极端利己主义的第一课。(《高老头》)

C.大卫成了一名作家,妻子朵拉却患上重病,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地出国旅行散心,三年后,他发觉安妮斯还一直爱着他,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大卫*科波菲尔》)

D.徐庶为刘备出谋划策,大败曹操,最后却被曹操骗进曹营,连累徐母自缢而亡,自此徐庶愧悔难当,终身没有为曹操设一谋。此即“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来历。(《三国演义》)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

A.中俄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在发展双边关系、处理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两国的契合点很多,合作共赢的机会很多。

B.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指出,年龄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如果每天买菜、煮饭、干家务活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他们的身体会更健康。

C.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打破高考户籍限制,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山东户籍的考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

D.新落成的高铁车站的配套设施较以前的普通车站有了明显改善,高清大屏幕24小时不间断地提醒旅客警惕防骗防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