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选取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

阅读下面文字,选取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明代《菜根谭》书中说: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

也有人说:不作为便无过,无过也无功。

 

以君子之道处世 《菜根谭》曰:“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或曰:“不作为便无过,无过也无功。” 人之处事有三种境界。“不作为便无过,无过也无功。”此第一境也。“处世求于功,有功便有过”此第二境也。“处世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此第三境也。 若以第一之境界处之,人则无作为、无追求,虽无过,亦无功,则此生何为也?以此道苟活,不若死矣。 若以第二之境界处之,人有追求、有作为,则位于第一之境界。虽有过,可以改矣。以此道活之,必须不断学习也。 若以第三之境界处之,人处世不必求功,人可以有追求,有作为,无不因此犯过,利自下,不应以利而为。以此道苟活,则无可揭也。 众人皆为第二之境界,处世求功,则有功必有过。这是极为普遍之现象。人之好功,是可以理解的。若是无功而求,无为而作,碌碌而无为,此乃大憾矣。 而处世之极佳之道则为“处世不必求功,无功便是功。”此乃君子也,此功非彼功。吾谓君子处事,亦有追求,亦有作为,此功乃利益。君子处事不为利。君子有其道也,其处事不追求于利,而以其心为之。求利则必有过,而有过则未必有功。故子毋好利而求功,此不益也。 君子有追求、有作为,但是君子不贪图好利,则无过,于是便有功,而小人贪图好利则有过而未必有功。 我们为人处事应取君子之道,也许这样的境界很难达到,那么我们可以以第二之境界做起。 可以先有追求,去奋斗,则其必会犯过,这并不重要,此乃成长之经过也。我们可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补不足之处,迟早会有君子之境界。 人活着若没有追求,没有作为,那么实在太可惜了,不值得活了那么久。 我们应该像君子处世一般,如第三之境界"处世不必求助。无过便是功。"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如小人般贪图好利。 可以有追求,而不应急于好利。否则必有过,而功不可覆过。故处事必小心谨慎,以君子之道。有追求而不急于求功,淡薄名利而以心为之,无过而有功。此乃人之处世之最高境界也。 【解析】 试题分析:此则材料从两种角度阐述了人生态度:保守的人生态度和相对进取的人生态度。所以,写作时可以参考以下几个立意: 一、为人处世不必追求太大的成就和功勋,把握好自己,不留下过错,便是自己的成就 二、奋发进取,鞭策自己作为,求有功。 二、有所作文但是不要一味求功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对词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的理解,合理想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1)使用第一人称;(2)运用心理描写;(3)不少于2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爷爷的毡靴

(俄)普里什文

我记得很清楚,爷爷那双毡靴已经穿了十来个年头。而在有我之前他还穿了多少年,可就说不上了。有好多次,他忽然间看看自己的脚说:“毡靴又穿破啦,得打个掌啦。”于是他从集上买来一小片毛毡,剪成靴掌,上上——结果毡靴又能穿了,跟崭新的一般。好几个年头就这么过去了,我不禁思忖着:世间万物都有尽时,一切都会消亡,唯独爷爷的毡靴永世长存。

不料,爷爷的一双腿得了严重的酸痛病。爷爷从没闹过病,如今却呻唤不舒服起来,甚至还请了医生。“你这是冷水引起的,”医生说,“你应该停止打鱼。”“我全靠打鱼过日子呀,”爷爷回答道,“脚不沾水我可办不到。”“不沾水办不到么,”医士给他出了个主意,“那就在下水的时候把毡靴穿上吧。”

这个主意可帮了爷爷的大忙:腿痛病好啦。只是打这以后爷爷娇气起来了,定要穿上毡靴才下河,靴子当然就一个劲儿地尽在水底的石头子儿上打磨。这一来毡靴可损坏得厉害啦,不光是底子,就连底子往上拐弯儿的地方,全都出现了裂纹。

我心想:世上万物总归有个尽头,毡靴也不可能给爷爷用个没完没了——这不,它快完啦。

人们纷纷指着毡靴,对爷爷说:“老爷子,也该叫你的这毡靴退休啦,该送给乌鸦造窝儿去啦。”

才不是那么回事儿呢!爷爷为了不让雪钻进裂缝,把毡靴往水里浸了浸,再往冰天雪地里一放。大冷的天,不消说毡靴缝里的水一下子就上了冻,冰把缝子封得牢牢的。接着爷爷又把毡靴往水里浸了一遍,结果整个毡靴面子上全蒙了一层冰。瞧吧,这下子毡靴变得可暖和结实了:我亲自穿过爷爷的那毡靴,在一片冬天不封冻的水草滩里来回淌,啥事儿也没有……于是我重又产生了那种想法:说不定,爷爷的毡靴就是永远不会完结。

但是有一次,我爷爷不巧生了病。他非得出去上厕所不可,就在门道里穿上毡靴;可他回来的时候,忘了原样脱在门道里让它晾着,而是穿着冰冻的毡靴爬到了烫烫的炉台上。当然,糟糕的并不是毡靴化出的水从炉台上流下来淌进了牛奶桶——这算啥!

倒霉的是,那双长生不老的毡靴这回可就寿终正寝啦。要知道,如果把瓶子装上水放到冰天雪地里,水就会变成冰,冰一胀,瓶子就得炸。毡靴缝子里的冰当然也一样,这时已经把毡毛胀得松散开来,冰一消融,毛也全成了渣儿……我那爷爷可倔啦,病刚好,又试着把毡靴冻了一次,甚至还穿了一阵子。可是不久春天就到了,放在门道里的毡靴消了开来,一下子散成了一摊儿。

爷爷愤愤地说:“嘿,是它该呆在乌鸦窝里歇着的时候啦!”他一气之下,提起一只毡靴,从高高的河岸上扔到了一堆牛蒡草里,当时我正在那儿逮金翅雀之类的鸟儿。“干吗光把毡靴给乌鸦呢?”我说,“不管什么鸟儿,春天都喜欢往窝里叨些毛毛草草的”。

我问爷爷这话的时候,他正挥动另一只毡靴准备扔。“真的,”爷爷表示同意,“不只是鸟儿造窝需要毛,就是野兽啦,耗子啦,松鼠啦,也都这当儿,爷爷想起了我们认识的一位猎手,记得那人曾经向他提过毡靴的事儿,说早该拿给他当填药塞儿。结果第二只毡靴就没扔,他叫我送给那位猎手了。

转眼间,鸟儿活动的时节到了。各种各样的春禽纷纷落到河边的牛蒡草上,它们啄食牛蒡尖儿的时候,发现了爷爷的毡靴,一到造窝那会儿,它们从早到晚全来剥啄这只毡靴,把它啄成了碎片儿。一星期左右,整只毡靴竟给鸟儿们一片片全叨去筑了窝儿,然后各就各位,产卵、孵化,接着是雏鸟啁瞅。在毡靴的温馨之中,鸟儿们出生、成长;冷天即将来临时,便成群结队飞往暖和的地方。春日它们又都重新归来,在各自的树穴中的旧巢里,还会再次觅得爷爷那只毡靴的残余。那些筑在地上和树枝上的巢窠同样不会消逝:枝头的散落到地面,小耗子又会在地上发现它们,将毡靴的残毛搬进自己地下的窝中。

我一生中经常在莽林间漫游,每当有缘觅得一处以毡毛铺衬的小小鸟巢时,总要象儿时那般思忖着:“世间万物终有尽时,一切都会消亡,唯独爷爷的毡靴却永世长存。”

1.联系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

2.结合故事,分析概括“爷爷”的性格特点。(6分)

3.小说标题是“爷爷的毡靴”,如果以“我的爷爷”为标题,你觉得是否合适?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7分)

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以“毡靴”为依托,记述爷爷的生活片断,表现爷爷的优秀品质以及对自己的影响,选材时间跨度较大,却无结构松散之感。

B.“爷爷”是受到“我”极力赞扬的人物,但是对“爷爷”的一些做法,也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如嫌“爷爷倔”,扔毡靴时“愤愤地”等。

C.小说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多次中断叙述,插入“我”的议论、抒情笔墨,给人断断续续的感觉,实属败笔。

D.小说写“爷爷的毡靴”给鸟儿们一片片全叼去筑了窝儿,在窝里产卵、孵化,雏鸟啁啾的情景,意在表现“爷爷”将温情施与禽类的善良。

E.小说以“世间万物终有尽时,一切都会消亡,唯独爷爷的毡靴却永世长存”作结。集中表达了“我对爷爷的赞扬和思念之情。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2._____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3.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况阳春召我以烟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天伦之乐事。(《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5.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游湖

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阴来。

1. “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4分)

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理趣。(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周必大传

周必大,字子充,号平园老叟。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绍兴二十年,第进士,授徽州户曹。中博学宏词科,教授建康府。除太学录,召试馆职,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

孝宗践祚,除起居郎。侍经筵,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对曰:“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

权给事中,缴驳不辟权幸。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曾觌、龙大渊得幸,台谏交弹之,并迁知阁门事,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且奏曰:“陛下于政府侍从,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人委曲迁就,恐人言纷纷未止也。”明日宣手诏,谓:“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必大入谢曰:“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退待罪,上曰:“朕知卿举职,但欲破朋党、明纪纲耳。”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请辞去。

久之,差知南剑州,改提点福建刑狱。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兼领史职。未几,辞直学士院。张说再除签书枢密院。必大奏曰:“昨举朝以为不可,陛下亦自知其误而止之矣。曾未周岁,此命复出。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必大出国门,除建宁府。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久之,除敷文阁待制兼侍读、兼权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上劳之曰:“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

除兵部侍郎,寻兼太子詹事。奏言“太宗储才为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储才为治平、元佑之用。自章、蔡沮士气,卒致裔夷之祸。秦桧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久雨,奏请减后宫给使,宽浙郡积逋,命省部议优恤。

淳熙十四年,拜右丞相。十六年,拜左丞相。庆元四年薨,谥文忠。有《平园集》。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

注:①践祚:即位,登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缴驳不辟权幸  辟:避开      B.朕知卿举职  举职:尽职

 C.自章、蔡沮士气  沮:沮丧    D.逐人才,流弊至今  流弊:相沿而成的弊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旦日飨士卒,为我击破沛公军

 B.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亚父)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3.下列各组句中,能直接表明周必大不善逢迎,刚正不阿的选项是(   )

①高宗读其策,曰:“掌制手也。” ②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

③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

④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 ⑤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

⑥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 ⑦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

⑧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

A.②⑤⑦⑧  B.①②③⑦  C.②③⑤⑦  D.④⑥⑦⑧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

(2)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

(3)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请辞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