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胡贸棺记 (明)唐顺之 书佣胡贸,龙游人,父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胡贸棺记

(明)唐顺之

书佣胡贸,龙游人,父兄故书贾。贸少乏资,不能贾,而以善锥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

余不自揆,尝取《左氏》、历代诸史及诸子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充栋者,稍删次之,以从简约。既披阅点窜竟,则以付贸,使裁焉。始或篇而离之,或句而离之,甚者或字而离之。其既也,篇而联之,句而联之,又字而联之。或联而复离,离而复联。错综经纬,要于各归其类而止。盖其事甚淆且碎,非特他书佣往往束手,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不能为此。贸于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盖其天窍使然。余之于书,能及古人蚕丝牛毛之万一,而贸所为,则蚕丝牛毛事也。

贸平生无他嗜好,而独好酒。佣书所得,钱无少多,皆尽于酒。所佣书家,不问佣钱,必问:“酒能厌否?”贸无妻与子,佣书数十年,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其颛若此,宜其天窍之亦有所发也。

予年近五十,兀兀如病僧,益知捐书之乐,视向所谓披阅点窜若雠我者。盖始以为甘而味之者也甚深,则觉其苦而绝之也必过,其势然也。余既不复有所披阅点窜,贸虽尚以佣书糊口诸士人家,而其精技亦虚闲而无所用。然则古所谓不能自为才者,岂独士之遇世然哉!此余与贸之相与,始终可以莞然而一笑者也。予既不复有披阅点窜,世事又已一切无所与,则置二杉棺以待长休。贸无妻与子,无一钱之畜,死而有棺无棺不可知。念其为我从事久也,亦以一棺畀之,而书此以为之券云。呜呼,百余年后,其或行于世,而又或偶有好之者,慨然追论其故所删次之人,则余之勤因以不没,而贸乃无以自见,是余专贸之功也。余之书此,亦以还功于贸也。虽然,余既以披阅点窜为雠,而岂欲后人又以披阅点窜知余也哉。

【注】①锥书:连缀编排。②点窜:修整字句;润饰。③错综经纬:纵横交错,规划结构。④蚕丝牛毛:喻多而细密。⑤颛:同“专”。⑥天窍:天生的悟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不自揆                揆:度量、揣度

B.觉其苦而绝之也必过      绝:断绝、摒弃

C.岂独士之遇世然哉        遇:对待、对付

D.亦以还功于贸也          功:功劳、功绩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稍删次之,以从简约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①而独能为此           ②天柱高而北辰远

C.①无一钱之畜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①追论其故所删次之人   ②其人居远未来

3.下列句子全都是作者写作此记的缘由的一项是(    )

①以善锥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       ②贸于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 

③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    ④古所谓不能自为才者,岂独士之遇世然哉

⑤念其为我从事久也,亦以一棺畀之        ⑥贸乃无以自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不能为此。

(2)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

(3)而贸乃无以自见,是余专贸之功也。

 

1.C 2.D 3.C 4.(1)即使是那些心思细密读书的士人,也不能做这样的工作。(“虽”1分,定语后置1分,“为”1分,大意1分。) (2)没有一间房可以安身,沉醉于酒中,其他事一概不过问。(“居身”1分,“一垄之瓦”1分,“知”1分,大意1分。) (3)胡贸却没有办法表现自己,这样我就独占了胡贸的功劳。(“乃”1分,“自见”1分,“专”1分,大意1分。) 【解析】试题分析: 1.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答题的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尽量不要凭平时的记忆而答题。此题的“遇”应为“遭受、遇到”的意思,把“对待”代到原文中去,翻译成“古人所说的不能自己成才的情况,难道仅仅只是士人不对待时世才会如此吗!”讲不通,实际文章的意思是,胡贸技艺精湛却不能发挥才能,就像古人所说的士人生不逢时一样。 2.D指示代词,那。A项①连词,来、用来;②介词,因为。B项①连词,表转折,却;②连词,表并列。C项①结构助词,的;(或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文言虚词的题目心中一定要明确词性的区分,比如本题中的“其”应重点区是作代词、还是作语气副词和助词,代词中又要区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第三人称要区分是作主语、宾语还是作定语;“以”要区分是作介词、连词、还是动词;“而”要区分是顺接、并列还是转折;“之”要区分是代词、助词、还是动词,代词要区分是人称代词还是指示代词,助词要区分是结构助词还是语气助词,结构助词还要区分是“的”,还是“主谓取独”,是“宾语前置”,还是“定语后置”。试题的组成由一句文中句子和一句课本句子组成,文中句子还可以推断,课本如果不熟那简直是灭顶之灾,所以文言文基本要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 3.此题难度较大,涉及到文章的中心,理解此题要从把握文意入手,《胡贸棺记》写作的直接原因是为了交待为什么要为胡贸买棺材,而买棺材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特殊关系,形成特殊关系的原因是胡贸有特殊能力,不能让时光的流逝使胡贸不为人知。此外为胡贸买棺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胡贸嗜酒如命,无一钱之畜。所以②③⑤⑥都是作记的缘由。 4.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点(1)虽——即使,士人细心读书者——那些心思细密读书的士人(定语后置句),为——做。(2)居身——安身,一垄之瓦——一间房(修辞句要意译),知——不过问。(3)乃——却,无以——没有用来,自见——表现自己(否定句宾语前置),专——独占。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书佣胡贸,龙游人,他的父亲和哥哥以前都是书商。胡贸年轻时缺少资金,不能做书生意,而凭借擅长联缀编排书籍的(手艺)往来于各个书店和读书人家(谋生)。 我自不量力,曾经把《左传》和历代各种史书以及著名文学家汗牛充栋的作品,稍加删削编排,来追求文字简略。展卷阅读修改完毕,就把底稿交给胡贸,让他裁定。最初,他将有些文章一篇一篇拆开,有些文章中的文句一句一句拆开,甚至将有些文句中的字一字一字拆开。拆分完后,又一篇篇重新联接起来,一句句重新联接起来,一字字重新联接起来。有时候,联接好了又重新拆开,拆开后再重新联接。纵横交错,规划结构,总之要让所有的文章各归其类而已。这样的工作很杂乱很琐碎,不只是其他的书佣常常无从下手,即使是那些心思细密读书的士人,也不能做这样的工作。胡贸对于文章的内容不很理解通晓,却独能做这种删削编排的工作,大概是他天生的悟性使他能够这样吧。我对于书(所做之事)比不上古人用心细密的万分之一,而胡贸所做的事,就是一件用心细密的事。 胡贸平时没有其他的嗜好,单单嗜好喝酒。佣书所得的报酬,不论多少,全部用在喝酒上。对雇佣他的书家,不问佣金是多少,但一定会问:“酒能喝足吗?”胡贸没有妻子儿女,为人佣书几十年,没有一间房可以安身,除了喜欢喝酒,他事一概不过问。他处事如此专一,很适合他天生悟性的开发。 我年近五十,痴痴呆呆像个病僧,更懂得放下一切书不读的快乐,检视向来所做的披阅点纂的书籍,就像看到仇敌一样。大概当年认为甘甜而体味很深的事,到了后来就觉得痛苦而断绝它也必然更决绝,情势上一定是这样。我已经不再做点纂的工作,胡贸虽然还以佣书为业谋食于诸士家中,但他精湛的技艺也虚闲而无所用。这样看来,古人所说的不能自己成才的情况,难道仅仅只是士人不遭遇时世才会如此吗!这恰恰是我和胡贸相交始终可以莞尔一笑的原因。不再有披阅点纂之事,又不再参与一切世事,就置办二具杉木棺材等待大限的到来。胡贸没有妻子儿女,没有一文钱的积存,死后有没有棺材也不可知。想到他为我做事很长时间,也把一具棺材赐予他,且写下这篇记作为凭证。 唉,百年之后,那些书或许还在世上流行,又或许偶然有喜爱这些书的人,感慨这些书进而追念那过去删削编排这书的人,那么我的勤劳固然因此而不被埋没,胡贸却没有办法表现自己,这样我就独占了胡贸的功劳。我写这篇记,也是借此把胡贸的功劳还给他。虽然这样,既然我已经把披阅点纂作为仇敌,又怎么会想让后人因为披阅点纂而了解我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音乐才能归功于大脑右半球。这部分大脑主管人的情绪、非语言感情的表达和空间思维能力。但事实上,对没有高度音乐素养的人来说,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领悟是在两个脑半球之间分工进行的。例如,右半球识别旋律和曲调,而控制人们的语言及分析能力的左半球对音乐进行分析性的处理。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对训练有素的音乐家,这种分工似乎消失了。脑电波研究显示,在演奏和听音乐时,音乐家几乎倾向于专用大脑左半球。

德国神经学家最近用一批音乐家的大脑解剖结构图证明了这一点。他们比较了27位受古典音乐训练的右手型男性钢琴或弦乐演奏者与27位右手型非从事音乐男性的大脑磁共振谱,结果发现,音乐工作者与非音乐工作者比起来,他们的一种与听觉过程有关的脑结构——平滑的颞回,在左半球中大些,在右半球中则小些。音乐家的脑半球之间存在一束更粗的神经纤维,这种差异在7岁就开始音乐训练的音乐家脑中尤为显著。

研究者认为这种结构差异不仅得自遗传,还与后天的训练密不可分。早期的音乐训练对大脑结构的形成起重要作用,这种训练不仅加强了神经联系,还建立起一些新联结点。训练的影响在胼胝体(联结两脑半球中相似结构的约10厘米长的神经纤维束)上体现的最明显。那些7岁前接受音乐训练的音乐家的胼胝体要比音乐才能开发晚的音乐工作者和不从事音乐者的粗10%-15%。这是因为每个脑半球控制身体另外一侧的行动,因而信号的快捷传输是关键,尤其对于协调高难的演奏动作来说,更是这样。

1.对大脑各部分结构的实际作用,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右半球识别音乐的旋律和曲调

B.左半球对音乐进行分析性处理

C.颞回控制了人的听觉

D.胼胝体快捷地传输信号

2.对颞回、胼胝体、神经纤维束三者的关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颞回不是胼胝体、胼胝体也不是神经纤维束

B.颞回就是胼胝体、胼胝体不是神经纤维束

C.颞回不是胼胝体、胼胝体就是神经纤维束

D.颞回就是胼胝体、胼胝体也就是神经纤维束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两个脑半球对音乐的领悟和感受是分工进行的

B.音乐家进行所有音乐活动时,专用大脑左半球

C.年龄越小的音乐家,其神经纤维束也就越粗

D.早期的音乐训练,可以加强和发展大脑的神经联系。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让巴黎市民激动的主显节和狂人节这天,人们选出了“丑人之王”,这个丑大王就是卡西莫多,人们找来硬纸板给他做了冠冕和可笑的纸袍。卡西莫多不动声色,任别人给他穿戴,表现出他的顺从和驯服。(《巴黎圣母院》)

B.堂吉诃德第一次出游将路边的一家客栈当作城堡。要求“城堡主人”给他举行骑士受封仪式。栈主是个比较狡诈的人,他看堂吉诃德有点疯傻,又打伤了脚夫,怕再出乱子,决定尽快授予他那个晦气的骑士称号。(《堂吉诃德》)

C.曹操从洛阳逃到中牟,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义释曹操,与他一道夜宿于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于是和陈宫一起连杀吕家八人。路见拿着酒莱回家的吕伯奢,曹操害怕节外生枝,干脆也将吕伯奢杀死。(《三国演义》)

D.在高老太爷的生日宴会上,冯乐山提亲把自己的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家顺理成章地接受了这门亲事。觉民知道此事后,坚决不同意,甚至不惜顶撞高老太爷而离家出走。他给大哥的信中明确表达了不妥协的立场。高老太爷临终前只好答应取消婚约。(《家》)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

②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③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

④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

⑤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的、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

⑥云是由水珠凝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集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

A.③①②④⑥⑤          B.①③②④⑥⑤    C.③①④⑥⑤②    D.①③④⑥⑤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湖州生态旅游区建起了十公里长的绿色长廊,漫步其间,有曲径通幽、如临仙境的感觉。

B.在语文教学中,于漪老师倡导人文性,但她从来没有否定过语文课可以离开语言文字。

C.相对矮小的五针松、文竹、吊兰及微型盆景等,最好放在茶几、案头或仿古架处较合适。

D.唐教授为国家培养了数以百计的理论化学教学、科研的骨干,五十多名硕士生和研究生。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他这个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      很高。

(2)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必将和剔除、针砭传统文化的糟粕同时进行,不能       

(3)经验告诉他,试验进行到这个时候,      需要头脑清醒和思考冷静。

A.品位    厚此薄彼    分外                          B.品味    厚此薄彼    格外

C.品味    顾此失彼    分外                           D.品位    顾此失彼    格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