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太常寺奉礼郎李贺歌诗集序 杜牧 太和五年十月中,...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太常寺奉礼郎李贺歌诗集序

杜牧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牧曰:“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吾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离为四编,凡二百三十三首。数年来东西南北,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复得寐,即阅理箧帙,忽得贺诗前所授我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尝想其人,咏味其言止矣!子于我,与我为贺集序,尽道其所来由,亦少解我意。”牧其夕不果以书道不可,明日就公,且曰:“世谓 贺才绝出于前。”让居数日,牧深惟公曰:“公于诗为深妙奇博,且复尽知贺之得失短长。今实叙贺不让,必不能当公意,如何?”复就谢,极道所不敢叙贺。公曰:“子固若是,是当慢我。”牧不敢复辞,勉为贺叙,终甚惭。

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其色也;荒国堕殿,梗莽丘垄,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贺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贺死后凡十有五年,京兆杜牧为其叙。

[注]①顺风之船,冲锋陷阵之马。②远古烧土为棺,是为瓦棺;铸篆文于古鼎,是为篆鼎。③荒废的国都,颓败的宫殿,杂乱的草木,清冷的坟墓。④呿(qū):张口;掷:跳跃。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尝想其人,咏味其言止矣      恨:遗憾

B.明日就公                  谢:道谢

C.为已失去                  良:确实

D.子于我             厚:交情深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忽得贺诗前所授我 适莽苍,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B.贺死,尝授我平生所著歌诗  若属皆为所虏

C.时花美女,不足其色也  既自以心形役

D.牧不敢复辞              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

B.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

C.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

D.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觞一饭/显显然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子固若是,是当慢我。(4分)

(2)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4分)

(3)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4分)

 

1.B 2.B 3.D 4.(1)你坚持像这样(不肯作序),这一定是轻慢我。(“固”“若”“慢”各1分,句意1分) (2)(李贺的诗)大概是《离骚》的流韵,虽然思想比不上《离骚》,但语言辞采或许超过了《离骚》。(“盖”“不及”“或”各1分,句意1分) (3)假如李贺还没有死,稍微用思想来丰富诗作,像对待奴仆那样对待《离骚》也可以了。(“使”“少”“奴仆”各1分,句意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知“谢”在此处应作“道歉”解释。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者”“且”“为”“因”四个常见文言词语,结合具体用法和语境可知 B.且:将要。A.“者”,第一句,定语后置标志词;第二句“......的人”。C.“为”,第一句,动词,“形容”;第二句,介词,表被动。D.“因”,第一句,连词,表结果,“于是”“因此”;第二句,介词,“趁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文言文断句是文言文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较翻译句子要容易一些。解答本题,一是要结合上下文的具体意思,二是要凭借自己的文言语感,三是对古代文化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以上几点要综合思考去做。作为选择题也要注意“排除法”的运用。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文言特殊句式进行重点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译。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关键字:(1) “固”“慢”“若”(2) “盖”“不及”“或”(3) “使”“少”“奴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分,屋子外面有一个紧急呼叫传递书信的人。我说:“一定有特殊情况,赶紧拿灯来!”等到打开书信,果然是集贤学士沈子明的一封书信,信中说:“我的亡友李贺,元和年间,情谊非常深厚,朝夕相处,一同生活。李贺临死,曾交给我平生所著诗歌,杂乱地分为四编,一共二百三十三首。多年来,我到处(迁移),的确以为诗稿已失去。今夜酒醉醒来,不能再入睡,就阅读整理箱中的书册,忽然找到以前李贺交给我的诗。回想往事,凡和李贺言谈、嬉游,每一处所,每一物候,每一早晚,每一杯酒,每一餐饭,都非常清晰,没有忘记的,不觉流泪。贺又没有妻子和儿女能够抚恤慰问,我常痛心地回想他这个人,回味他的话,(只能)仅此而已。你对我很好,替我为李贺诗集作序,完全道出诗作的来由,也稍微宽解我的心意。”我那天晚上没有做到用书信说明不能作序的理由,第二天,到沈公处致歉,并说:“世人认为李贺才华卓绝,超越前人。”推辞(此事)。过了几日,我深思沈公的话说:“您对诗的理解达到了精深美妙神奇博大的程度,而且又全部了解李贺诗歌的优点和不足。现在我真的毫不谦让地为李贺诗作序,一定不能契合您的心意,怎么办?”我又去沈君处道歉,极力说不敢为李贺作序的原因。沈公说:“你坚持象这样(不肯作序),这一定是轻慢我。”我因此不敢推辞,尽力为李贺作序,但是我非常惭愧。 皇室子孙李贺,字长吉。元和年间,韩愈也很称道他的诗歌。云雾联延不断,不足以形容它的风姿;流水悠远流淌,不足以形容它的情思;春色生机勃勃,不足以形容它的和畅;秋天清明高洁,不足以形容它的风格;顺风之船冲锋战马,不足以形容它的刚勇;出土文物,不足以形容它的古雅;鲜花美女,不足以形容它的神采;已成废墟的国都和宫殿,杂乱的草木和荒坟,不足以形容它的哀怨悲愁;张口的鲸跳跃的鳌,牛鬼蛇神,不足以形容它的虚荒诞幻。大概(它是)《离骚》之流韵,思想虽然比不上它,语言或许超过《离骚》。《离骚》有感慨怨怒讽刺仇恨,谈到君臣治理乱政,时常用言辞来激发人的情感。而李贺的诗作,难道不是有这样的情况吗?李贺能够探寻前朝往事,来深深叹息感慨古今未曾吟咏的事物,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追求形象不肯蹈常习故,摆脱开前人的文字痕迹,间或也有一些不能让人理解。李贺只活了二十七年就死了,世人都说:“假设李贺还没有死,稍微的用思想来丰富诗作,将《离骚》视作奴仆也可以了。” 李贺死后十多年,京兆杜某为他作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

做人要讲“君子人格”

沈栖

记得英国作家威尔逊曾对“贵族”下过这么一些标准:虔诚的、道德服从的、绅士的、乐于助人的、敢讲真话的,如面对灾难,是敢于自我牺牲的;倘若只有钱而没有社会责任,只能叫暴发户或土财主。在西方,称得上是贵族,那他首先得有财富,有地位,生活在社会底层者,再有道德,再有操守,再有自我牺牲精神,他与贵族也是绝缘的。我国历代倡导的君子则不然,无论财富多寡、身份贵贱、地位高低、年龄长幼,只要有君子人格,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堂堂君子。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于《易经》,经儒家学派的不断演绎、诠释而得以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虽说随着时代的进化和文明的进步,“君子人格”已被赋予现代的色彩和内容,但是,这些积淀在文明最底部的是非善恶观念以及由此而推导的善良行为规范,则构成了当代中国文明的基石。儒家文化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便是把中华及周围民族带出了野蛮,带进了文明,并崇重“礼”和“法”作为言行规则。儒家素来力倡“五常”,视之为“君子人格”的底蕴。倘若我们摒弃“仁义礼智信”中的等级制内涵,不无合理成分,它对于平等的民主社会仍是一种可资的优良的精神资源:“仁”与博爱大体相似;“义”相通于某种普世性原则的政治预设;“礼”有着尊重和维护他人并进而维护自身尊严的含义; “智”自是一种为人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慧识;“信”乃是诚信、共识,社会成员相处和合作的前提。尽管儒家文化充斥着大量的封建主义毒素,但散见于儒家典籍中的有关“君子人格”的信条则是穿越时空、超越阶级的,它并没有过时,也决计不会过时。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所提供的一份在线调查,为我的这一断言作了佐证。这份在线调查显示:85.7%的受访者肯定当下需要“君子人格”(值得注意的是,其中70后和80后的受访者超过6成);针对“当代君子人格’的核心是什么?”的问题,排在前三的依次是 “仁”(73.6%)、“信”(71.7%)、“义”(65.5%);受访者最为推崇的中国儒家文化中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排在首位 (54.5%),次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52.7%),再次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2.7%);89%的受访者直言当下社会“君子少见”,36%认为“几乎没有”,仅9.9%的人认为“君子常见”。——这些调查的数据虽然存有随意性和简约化的不足,但它也昭示了这么一个社会态势:当下社会健康发展亟需辈出君子,亟需倡导“君子人格”。

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利益的分化与侵蚀、观念的多元与错位、社会的发展与阵痛,使得“君子”的挺立与“君子人格”的生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尘暴”,整个社会的价值坐标亟待重新确立。当然,我们不能把人性庸俗化,觉得人生在世只图名利,也不能把人性理想化,觉得人人可以成为纯粹的天使,靠谱的假设是:“人之初”不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人性总是充满着弱点,需要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人的行为一旦服从于这样的规范和制约,善良的人性便会蔚然成风,肮脏的人性也会向善良的人性低头,久而久之,外在的道德压力内化于人心,被迫也就演化为自觉,从而“道德生态”得以呵护,“君子人格”得以崇尚,中国才能日臻名副其实的“君子国”——现代文明国度的愿景。

中国文化最讲究“知行合一”,要达到“君子人格”的境界,关键不在于了解多少关于“君子”的格言,而在于“知行合一”,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体现出“君子人格”。但丁说得好:“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知识不能只写在书本上,美德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唯贤唯德,从我做起,做人都讲“君子人格”,和谐社会还会是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么?

1.下列关于“君子人格”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无论财富多寡、身份贵贱、年龄长幼,只有具备君子人格,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堂堂君子。

B.君子人格经儒家学派的不断演绎、诠释而得以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C.君子人格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它会被赋予新的内容。

D.君子人格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智慧,是社会成员相处和合作的前提。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仅9.9%的人认为“君子常见”,昭示出“君子人格”是当下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B.当代中国人最为推崇的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当今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它是“君子人格”的生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尘暴”的根本原因。

D.“君子人格”的终极目标,是使和谐社会不至于沦为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使中国日臻名副其实的“君子国”。

3.对本文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关“君子人格”的信条尽管散见于儒家典籍中,但依然适用于现代社会,且永远不会过时。

B.战胜人性的弱点,需要我们的行为服从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需要肮脏的人性向善良的人性低头,需要被迫而不是自觉。

C.觉得人生在世只图名利的人性庸俗化,觉得人人可以成为纯粹的天使的人性理想化,都是不靠谱的假设。

D.一个人算不算得上君子,不能只看他的口头,而要看他能否“知行合一”,有没有在生活中践行“君子人格”。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迎春,贾珍的妹妹,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后入栊翠庵为尼。(《红楼梦》)

B. 在巴黎愚人节的狂欢活动中,爱斯梅拉达优美的舞姿使侍卫队队长弗比斯为之倾倒,神甫克洛德指使卡西莫多将爱斯梅拉达抢走。在这危急时刻,弗比斯救下了爱斯梅拉达,并把卡西莫多擒获。(《巴黎圣母院》)

C. 大卫的是非观念和健全人格是在保姆佩葛蒂的帮助下确立起来的。她教导大卫“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话可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做人箴言。(《大卫·科波菲尔》)

D.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要向前厮杀。当他向第一架风车扑去时,刚好一阵风吹来,把他从风车上摔了出去。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爬起来。当天,他们在林子里度过倒霉的一夜。(《堂吉诃德》)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李密的《陈情表》选自《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原题作《陈情事表》,后简称为《陈情表》。

B.江西的命题理念和命题特色:坚持科学的语文观,坚持“三个有利于”,坚持以纲(教纲和考纲)为纲、以本(教材,即课本)为本的操作依据。

C. 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 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D.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人格,维护幼儿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钓鱼岛争端,使日本不但政治陷入混乱,更是冲击着日本脆弱的经济形势,之前日本公然叫嚣“日企撤离,崩盘的将是中国”,但是日本财务省最新的统计数据让这一谎言不攻自破。

B. 美国重返亚太,并暗中纵容和怂恿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利用领海问题不断挑起争端,其根本原因还是冷战思维所导致的。

C.莫言的小说,充满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以及对有尊严的、轰轰烈烈的生活的憧憬。这两个主题也是我们阅读莫言小说,走进他的文学世界的钥匙。

D. 江西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B. 南朝宋国的谢灵运怀瑾握瑜,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C.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众多,国情复杂,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的所思所盼,要不断增强工作能力,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意识。

D.面对东北黑龙江流域几十年不遇的洪水灾情,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你五十,我一百,二一添作五,不一会儿功夫就捐了5000多元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