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50分) 2010年,92岁高龄的日本著名教育家大...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50分)

2010年,92岁高龄的日本著名教育家大田尧在清华大学给中国教育同行作了一个精彩的演讲。他一开头就讲了一个故事:他的一位农民朋友给他切开一个苹果,指着苹果核中的种子说,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浇水,使它按照自己的设计图长成一个优质的苹果。只施有机肥料,不用化肥、农药,完全让种子自由发芽、成长。这样做,虽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与市场经济不相宜,但是长成的苹果又香又甜。如果施加无机化肥,苹果虽然长得又快又大,却不香甜。

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2)必须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3)字数不少于700字。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例文 教育不能急于求成 当今社会,无论做什么都追求快节奏,如“快餐”“快运”“快拍”等等,人们都把“快”作为效率提高的标志。其实凡事并非完全如此,就像日本教育家大田尧所说,教育就不能急于求成。 园丁需尊重种子自己的设计图。每颗种子都有自己的设计图,园丁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浇水,使它长成一个优质的果实。苹果前任总裁乔布斯就很幸运,父亲让他自己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未来前进的方向。尽管父亲对机械很感兴趣,很希望乔布斯将来能成为一名机械工程师,但他仍满足了乔布斯的愿望。乔布斯也因此能够凭借自己多电子行业的热爱和睿智的头脑最终实现了“改变世界”的梦想,把电脑和电子产品变得简约化、平民化,让曾经是昂贵稀罕的电子产品变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继爱迪生之后的有一大发明家。 园丁要让种子自由发芽、成长。成长是种子自己的事,园丁绝不可越俎代庖,否则只会适得其反。风靡全国的杜郎口教学模式,是不断尝试推行新课改、践行学生主体地位的高效课堂模式。这一改革带来可喜变化,变化带来一片欢笑声。课堂上,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热烈讨论,激烈辩论;争问抢答,解决疑难;多种角度,实践创新;笑逐颜开,欢乐课堂。该校的教学质量也有原来的全县倒数上升到名列前茅。杜郎口的老师们深深懂得要让种子自由发芽、成长的道理,自己只是培土、施肥、浇水,做好园丁的分内事就行了。 园丁要对种子只施加有机肥料。有机肥是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肥料,它会促进种子的发育成长,结出又香又甜的果实。而无机肥、催化剂等虽会使结出的果实又快又大,却不香甜。而目前,中国教育亟待解决的正是去除无机肥料的问题。“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各类补习班”等等充斥着我们的教育。这些虽然看起来“高效”,但并不长远,就像施加无机肥的苹果一样,乍看可喜可贺,实则贻害无穷,弊端将在不远的未来凸显出来。 让雄鹰在空中翱翔,才能锻炼出矫健的翅膀;让松鼠在树枝间跳跃,才能造就敏捷的身手;让游鱼在大浪中搏击,才能展现顽强的生命。只有提供宽松的环境,尊重个性,不急于求成,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景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语句重点思考。具体分析该材料作文"种子的设计图"可知 (一)审题立意可从三个角度切入:(1)规律:按规律办事,不拔苗助长,不急功近利。(2)个性:要尊重个性,让自然发展,不扼杀天性。(3)环境:创设好环境,提供佳平台,给发展空间。 (二)拟题例举:《顺其自然》《自由成长》《拒绝催化》《自然最好》《遵循规律》《不能拔苗助长》《让果实自由成长》《做自由成长的种子》《自由之果最香甜》《顺应天性,遵循内在规律》《春来草自青》《成功要遵循自然规律》《教育不能急于求成》《我们的教育需要什么》《教育是创造不是制造》《给成长一片自由的土壤》《尊重规律收获未来》《宽松环境造人才》《悉心播种静待花开》《成长不能催化》《顺应天性方可成才》《慢下来》《请松绑!》《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拔苗助长,焉能成功?》《要放养不要圈养》 (三)经典素材:1.杜郎口教学模式  2.郭橐驼种树经验  3.乔布斯成长轨迹  4.狼爸教子(反例) 5.虎妈战歌(反例) 6.蒋方舟成长经历  7.韩寒的成功启示 (四)存在问题:立意偏颇。断章取义,没有整体把握材料寓意。如:勤奋;付出才有回报;得与失;成功来自努力;食品安全。 参照201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宝玉挨打》中的一段文字: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想象一下,如果宝钗来看宝玉,会有怎样的情景?请描写出来。

要求:(1)至少有两种以上人物描写方法。(2)人物语言、行为与小说中人物性格相符。(3)2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江 南 雨 巷

董滇宁

①有人说,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是啊!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心在红尘中沾满尘埃,不能辨识来去,不妨就让这江南雨巷的烟雨旧梦浸润你已疲惫的心灵!

②轻轻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细雨在两旁的瓦楞上跳跃,忽而又顽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们在青石板上的伙伴们嬉闹着、喧哗着。踩在青石板的路上,这一刻,随着细雨,滑入历史的最深处……

③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呼吸着空气里的清新,和岁月积淀下来的味道;江南的盛世在烟雨中落下了帷幕,惟有这雨后的江南小巷,褪尽铅华,延展着世人的想象。

④空气中浸透着静谧。幽远的小巷中,我的移动和杂着雨儿们的跳动,成全了小巷的生动。小巷的两边是安然矗立着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墙的老屋子,饱受了风雨的侵袭,彰显着一种沧桑积淀后的黯然。灰白色的墙面在斑驳间隐现时光的痕迹,青黑的瓦片耐不住寂寞,邀了几根闲草做伴。

⑤几间铺子半敞着门面。铺内,几人横靠着帐台边的木柱,正在打盹;忙碌着的小二,手脚极为麻利地端茶递水之间,仿佛都不会激起哪怕一丝尘屑的飞扬。大多数的屋子已是人去楼空,一把铁锁,锁住了一屋子的寂寞春秋。透过门扉间的夹缝,瞅见一口八角的古井,井沿上残留着几片风吹落的树叶;眨眼间,似乎看见一个梳着两条小辫儿的蓝衣少女蹲在井边,手中拿着极粗的衣槌,露出一口极白的牙齿,对着这边轻轻地微笑;一阵风吹过,扫落了井沿的树叶,也带走了姑娘的影像……依然是个空落落的院落,一把生了锈的铁锁!

⑥雨停了。收起纸伞,听着檐下滴答的水声,由心底升腾起一种恍如隔世的落寞。风儿抚过脸颊,把雨的湿气驻留在我的眼窝。眼前的小巷变的迷蒙,心在此刻却显得犹为的澄净。

⑦一些墨绿的青苔粘在墙角,吮吸着雨露,淡漠了这多情的江南,绵绵的愁绪。抬眼望去,一只燕子飞掠而去。是否是从王谢堂下飞出的那只?可还能在这物是人非之外,辨识出你的故居吗?

⑧巷的尽头,是一座小石桥。扶栏上的雨滴落入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在繁华与颓废之间,吹箫女子的面庞有了几多的改变?碧波还聚而来的,不是那提着油纸伞的栗色长发,却是那伤心桥下的惊鸿艳影。

⑨沉浸在江南的幽幽梦幻里,抬头,眼前已是那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街市。回望小巷,雨后的它显得更为平静与安宁。寥落的水泡,在小巷的那头冉冉升空;街市这头袭来一阵强流,一瞬的光景,五彩的霓虹映亮整个天宇,嘈杂与躁动在这个世界中无限延伸!小巷深处隐隐透出的阑珊灯火,闪动着清亮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夜归人的路!一座小桥,两方天地,是两势对立下的无奈疏离,也是历史白描地书写下的自然并存!是也罢,不是也罢,小巷犹在,而雨——今年下,明年下,一千年以后,还会下。

⑩走过雨巷,别无其他,清香盈鼻……

1.解释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江南的小巷是历史留给现实的入口。(2分)

②雨后的江南小巷是心灵的圣地。(2分)

2.文中第③段说:“撑着油纸伞,血管里冲涌着莫名的悲与喜。”综观全文,“莫名”实际上已

“有名”,请概括说明这“悲”与“喜”的具体内容。(8分)

3.第⑤段中描写的井边“蓝衣少女”与戴望舒诗歌《雨巷》中描写的“丁香一样的姑娘”有什么不

同的作用。(5分)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作者以时空为序,给我们描绘了具有幽雅恬静、古老纯朴特点的江南雨巷,读后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B.本文和戴望舒的诗歌《雨巷》都有着浓郁的江南地域文化韵味,描绘了江南雨巷烟雨迷蒙的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C.文章第⑤段,作者写雨巷两旁屋子里面的人,有的打着盹,有的忙碌着,刚写完人接着就写人去楼空。这样描写一方面以动写静,突出江南雨巷的寂静;另一方面又不至于给人以“闹”的印象,更能突出雨巷的自然、古老与宁静。

D.文章第⑨段,作者用现实的嘈杂与躁动反衬江南小巷的平静与安宁,从而表现出作者别样的思绪:现实紧张浮躁,侵扰人心;而江南小巷抚慰受伤的心灵,使人超脱于现实,让人得到慰藉。

E.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到,尽管作者对眼前的美好事物正在逐渐变得模糊而倍感落寞,但最后还是表现出顺其自然的洒脱。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造次必于是,                 。(《论语》)

2.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3.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4.有志与力,______________,至于______________,亦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夕济兮西澨。               ,将腾驾兮偕逝。(屈原《湘夫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不穷呢?”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抄袭,不套作。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以“书是我的心灵导师,它指引了我的人生方向”为开头,以“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为结尾,补写文段的中间部分,使之成为一个中心明确,结构完整的语段。补写部分要求使用引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少于200字。(15分)

书是我的心灵导师,它指引了我的人生方向。                                 

                                   。每读完一本书,我就完成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