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最近搜狐网和《京华时报》联合发起了“寻...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最近搜狐网和《京华时报》联合发起了“寻找平凡的良心图文征集令”,向广大网友征集在当今生活中能体现平凡的良心的图片或文章。其中“妻子13年守候唤醒植物人丈夫”、“七旬老太天安门广场义务捡烟头十七年”“拾荒阿姨救起被撞碾压两次的女童”等事件,引起网友广泛议论。

请以“平凡的良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平凡的良心 食品可以添加塑化剂,牛奶可以兑入三聚氰胺,楼房可以成排倒塌,馒头可以染色,地沟油可以被端上餐桌……似乎这个社会,良心已被束之高阁,金钱取代了格调,物质取代了人们心中的道德律。所以我们呼唤良心,人性本善,但愿每个人都保持住自己平凡的良心。 康德有言:“我所敬畏的两样东西,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二是头顶的星空。”然而这个社会中良心缺失的现象却比比皆是:大学生为救人而落水,打捞者却喊出“先交钱,再救人”的无情话语;许云鹤、彭宇伸出善良之手,却反被敲诈;许多非法煤矿将矿工的生命玩弄于股掌之中,矿工冒着生命危险工作了一年,结果可能还得不到一分钱……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在上演着社会道德的滑坡,如此下去,良心何在?人性何在?民族精神崛起的希望何在? 然而无论社会环境如何,总有一些人始终保持着平凡的良心,看到了他们,才感觉到良心尚存。当陈贤妹抱起被两次碾压的小悦悦时,是良心的觉醒;当高晓松在法庭上不为自己的过去辩解时,是良心的觉醒;当德国总理在波兰人民面前跪下时,也是良心的觉醒。良心是平凡的,每个人都有向善之心,只不过我们的心灵因岁月流逝而蒙尘,因喧嚣纷扰的社会而不知所措,良心没有抛弃,它只是停留在原地,等着人们回头去重拾。 重建人们心中的道德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长时间积累的道德沦陷,不能指望一个晚上就解决,时间是最好的解毒剂。 平凡的生活,平凡的良心,却能拥有一个不平庸的人生,或许你只是坚持自己的原则,然而在不经意间你可能就拯救了一个人的一生。我们的良心不必崇高,不必想着什么为了世界和平而奋斗。我们的良心可能就是:当别人在悬崖边上挣扎时,即使你不能拉他一把也不要把他踹下去。 当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平凡的良心,当每个人都心存善念,生活便会少了尔虞我诈,世界就变得简单无瑕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社会上存在很多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这些平凡的人的良心引起了人们的议论。为此,可以参考以下方面立意: 做人需要有这样一颗平凡而又伟大的良心。 我们要多关爱那些拥有平凡的良心的弱势群体。 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良心是最美的风景。 这些平凡的良心给我们社会所带来的深刻思考和教育意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 (《论语》)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司马迁《报任安书》)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4.长桥卧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霁何虹?(《阿房宫赋》杜牧)

5.云中谁寄锦书来,                            。(李清照《一剪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5分)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1.5)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13.9)

1.甲段文字中体现了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哪些基本手段?(2分)

                                                                          

隆(尊崇)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孔子日:“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礼记·经解》)

2.结合第二则材料,简述儒家对“礼”的作用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7分)

送友人出塞   (吴伟业)

此去流人路几千,长虹亭外草连天。不知黑水西风雪,可有江南问渡船?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试分析“长虹亭外草连天”一句蕴含怎样的“情语”。(3分)

                                                                             

2.试对诗歌最后两句做简要赏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①陈敬宗,字光世,慈溪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进学文渊阁,与修《永乐大典》。书成,授刑部主事。又与修《五经四书大全》,再修《太祖实录》,授翰林侍讲。内艰归。

②宣德元年起修两朝实录。明年转南京国子监司业。帝谕之曰:“侍讲,清华之选;司业,师儒之席。位虽不崇,任则重矣。”九年,秩满,迁祭酒,正统三年上书言:“旧制,诸生以在监久近,送诸司历事。比来,有因事予告者,迁延累岁,至拨送之期始赴,实长奸惰。请以肄业多寡为次第。又近有愿就杂职之例,士风卑陋,诚非细故,请加禁止。”从之。

③敬宗美须髯,容仪端整,步履有定则,力以师道自任。立教条,革陋习。六馆士千余人每升堂听讲设馔会食整肃如朝廷稍失容即令待罪堂下。僚属惮其严,诬以他事,讼之法司。周忱与敬宗善,曰:“盍具疏自理。”为属草,辞稍迁就。敬宗惊曰:“得无诳君耶?”不果上,事亦竟白。

④满考,入京师,王振欲见之,令忱道意。敬宗曰:“吾为诸生师表,而私谒中贵,何以对诸生?”振知不可屈,乃贻之文锦羊酒,求书程子《四箴》,冀其来谢。敬宗书讫,署名而已。返其币,终不往见。王直为吏部尚书,从容谓曰:“先生官司成久,将荐公为司寇。”敬宗曰:“公知我者,今与天下英才终日论议,顾不乐耶?”性善饮酒,至数斗不乱。襄城伯李隆守备南京,每留饮,声伎满左右。竟日举杯,未尝一盼,其严重如此。

⑤十二年冬乞休,不允。景泰元年九月与尚书魏骥同引年致仕。家居不轻出。有被其容接者,莫不兴起。天顺三年五月卒,年八十三。后赠礼部侍郎,谥文定。

⑥初,敬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袁忠彻尝相之。曳二人并列曰:“二公他日功名相埒。”敬宗仪观魁梧,时勉貌稍寝,后二人同时为两京祭酒。时勉平恕得士,敬宗方严。终明世称贤祭酒者,曰南陈北李。

                                                             (选自《明史·列传第五十一》)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修《永乐大典》    与:参与     B.盍具疏自理        理:分别

C.袁忠彻尝相之        相:观察     D.时勉貌稍寝        寝:丑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诬以他事,讼之法司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返其币,终不往见             民到于今受其赐

C.位虽不崇,任则重矣           欲速则不达

D.为属草,辞稍迁就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敬宗任国子监司业时,锐意革除内部弊端陋习,他上书给皇上,请求按生员在监学习时间的长短安排外放历事的顺序,得到了准许。

B.陈敬宗对监生和僚属要求严格,所掌监馆纪律严明、秩序井然,且注重以身立范,因而遭到下属的诬陷,所幸并未因此丧失皇帝的信任。

C.大权在握的宦官王振想与陈敬宗增进私交,示意他去拜谒自己,敬宗不予理会;后又送来厚礼,求其抄书,敬宗却将礼物返还,可见其端肃耿直。

D.陈敬宗曾与李时勉分任南北两京的祭酒职务,两人仪容、个性和治校方式虽有不同,但贤德、才能都被人们称颂,并称“南陈北李”。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六 馆 士 千 余 人 每 升 堂 听 讲 设 馔 会 食 整 肃 如 朝 廷 稍 失 容 即 令 待 罪 堂 下。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吾为诸生师表,而私谒中贵,何以对诸生?(4分)

                                                                      

(2) 竟日举杯,未尝一盼,其严重如此。(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共20分)   

跟陌生人说话    刘心武

①父亲总是嘱咐子女们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母亲对父亲给予子女们的嘱咐总是随声附和。但是母亲却并不能率先履行,而且,恰恰相反,她在某些公共场合,尤其是在火车上,最喜欢跟陌生人说话。

②有回我和父母同乘火车回老家探亲,同一卧铺间里的一位陌生妇女问了母亲一句什么,母亲就热情地答复起来,结果引出了更多的询问,她也就更热情地絮絮作答。父亲望望她,又望望我,表情很尴尬,没听多久就走到车厢衔接处抽烟去了。我听母亲把有几个子女、都怎么个情况,包括我在什么学校学什么都说给人家听,急得我直用脚尖轻轻踢母亲的鞋帮。母亲却浑然不觉,乐乐呵呵一路跟人家聊下去。她也回问那妇女,那妇女跟她一个脾性,也絮絮作答,两人说到共鸣处,你叹息我摇头,或我抿嘴笑你拍膝盖。

③母亲的嘴不设防。后来我细想过,也许是像我们这种家庭,既无饥寒之虞,亦无暴发之欲,母亲觉得自家无碍于人,而人亦不至于要特意碍我,所以心态十分松弛,总以善意揣测别人,对哪怕是旅途中的陌生人,也总报以一万分的善意。

④有年冬天,我和母亲坐火车往张家口。坐的是硬座,有两个年轻人坐到我们对面,脸相很凶,身上的棉衣破洞里露出些灰色的絮丝。母亲竟去跟对面的那个小伙子攀谈,问他手上的冻疮怎么也不想办法治治,又说每天该拿温水浸它半个钟头,然后上药。那小伙子冷冷地说:“没钱买药。”还跟旁边的另一个小伙子对了对眼。我觉得不妙,忙用脚尖碰母亲的鞋帮。母亲却照例不理会我的提醒,而是从自己随身的提包里,摸出里面一盒如意膏,用手指剜出一些,往那小伙子放在座位当中那张小桌上的有冻疮的手上抹,那小伙子先是要把手缩回去,但母亲的慈祥与固执,使他乖乖地承受了那药膏,一只手抹完了,又抹了另一只。母亲一边给他抹药,一边絮絮地跟他们说话,大意是这如意膏如今药厂不再生产了,这是家里最后一盒了,这药不但能外敷,感冒了,实在找不到药吃,挑一点用开水冲了喝,也能顶事;又笑说自己实在是落后了,虽然如今新药品种很多,却只认这样的老药……末了,她竟把那盒如意膏送给了对面的小伙子,嘱咐他要天天给冻疮抹,说是别小看了冻疮,不及时治好抓破感染了会得上大病症。她还想跟那两个小伙子聊些别的,那两人却不怎么领情,含混地道了谢,似乎是去上厕所,一去不返了。火车到了张家口站,下车时,站台上有些个骚动,只见警察押着几个抢劫犯往站外去。我眼尖,认出里面有原来坐在我们对面的那两个小伙子。又听有人议论说,他们这个团伙原是要在三号车厢动手,什么都计划好了的,不知为什么后来跑到七号车厢去了,结果败露被逮……我和母亲乘坐的恰是三号车厢。母亲问我那边乱哄哄怎么回事?我说咱们管不了那么多,我扶您慢慢出站吧。

⑤母亲晚年到我家来住。她那跟陌生人说话的旧习不改。街角有个从工厂退休后摆摊修鞋的师傅,她也不修鞋,走去跟人家说话。那师傅就请她坐到小凳上聊,结果从那师傅摊上的一个古旧的顶针聊起,俩人越聊越近。原来,那清末的大铜顶针是那师傅的姥姥传给他母亲的,而我姥姥恰也传给了我母亲一个类似的顶针。最后,那丧母的师傅认了我母亲为干妈,我母亲就把他带到我家,俨然亲子相待。邻居们惊讶不止,我和爱人孩子开始也觉得母亲多事,但跟那位干老哥相处久了,体味到了一派人间淳朴的真情,也就都感谢母亲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丰盈的乐趣。

⑥生活中因不慎与陌生人主动说了话或被陌生人引逗得有所交谈,从而引发出麻烦、纠缠、纠纷、骚扰乃至于悲剧、惨剧、闹剧、怪剧的例子太多太多。但母亲84年的人生经历里,竟没有出现过一例类似的事情,( 1)这是上帝对她的厚爱,还是证明着即使是凶恶的陌生人,遭逢到我母亲那样的说话者,其人性中哪怕还有萤火般的善,也会被煽亮? 母亲去世多年了,她与陌生人说话的种种情景,还时时浮现在心中,浸润出丝丝缕缕的温馨。但我在社会上为人处世,却仍恪守着父亲那不要跟陌生人说话的遗训,即使迫不得已与陌生人有所交谈,也一定尽量惜语如金,礼数必周而戒心必张。

⑦前两天在地铁通道里,听到男女声二重唱的悠扬歌声,唱的是一首我青年时代最爱哼吟的《深深的海洋》。歌声迅速在我心里结出一张蛛网,把我平时隐藏在心底的忧郁像小虫般捕粘在了上面,瑟瑟抖动。走近歌唱者,发现是一对中年盲人。那男士手里捧着一只大搪瓷缸,不断有过路的人往里面投钱。我在离他们很近的地方站住,想等他们唱完最后一句再给他们投钱。他们唱完,我向前移了一步,这时那男士仿佛把我看得一清二楚,对我说:“先生,跟我们说句话吧。我们需要有人说话,比钱更需要啊!”那女士也应声说:“先生,随便跟我们说句什么吧!”

⑧(2)我举钱的手僵在那里再不能动,心里涌出层层温热的波浪,每个浪尖上仿佛都是母亲慈蔼的面容……母亲的血脉跳动在我喉咙里,我意识到,生命中一个超越功利防守的甜蜜瞬间已经来临……

(选自《散文选刊》2012年第2期,有删改)

1.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2分)

                                                                          

2.解释文中两处划线句子的含义。(5分)

(1)(2分)                                                               

(2)(3分)                                                                

3.盲人夫妇中的丈夫说:“先生,跟我们说句话吧。我们需要有人说话,比钱

更需要啊!”这句话表达了盲人夫妇怎样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4.文中对父亲的描写笔墨颇少,但父亲在文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试作分析。(4分)

                                                                          

5.不要跟陌生人说话在当今社会似乎已得到很多人的认同,请联系实际说说你

对这一告诫有何看法?(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