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一样的眼睛有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有...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一样的眼睛有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有不一样的听法,一样的嘴巴有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心有不一样的想法。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盛世不可缺席危言 林黎元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人们往往很容易目迷五色、耳迷五音,在自我陶醉中麻痹、沉沦。听惯了莺歌燕语般的吉言, 而看不见“危言”,也即“直言”“正言”的犀利锋芒,这很可能导致将来“大厦将倾”时幡然悔悟却已经无力回天的悲剧结局。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于盛世之下隐伏的蚁穴般的危机,有些人常常不以为意,因此对于那些刺耳的善意的批评、提醒、忠告之类的“危言”,深感厌 烦,乃至排斥、打击。这可见出执政者眼界的短浅、胸怀的狭隘。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危言是执政者可引以为戒的镜子,是显微镜,是放大镜,照出 病变部位,放大深藏的病毒,才能对症下药,这是去恶扬善的前提。 历史上对危言采取闭目塞听、围堵打压手段的专制独裁的暴君,1并不鲜见。比干忠心进谏却被殷纣王视为妖言惑众,惨遭摘心之祸。罔顾危言直谏,终致众叛 亲离,亡国易代。周厉王弥谤,可是他不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壅堵群言民意的结果就是身死国灭的下场。独夫民贼,就是这样在渺视危言、一意孤行中一点一 滴地累积起来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为政者,当思咨诹善道、察纳危言,以激浊扬清、趋利避害。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为危言提 供一个广阔的平台、畅通的渠道。 就如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所言,“中国改革还走在半路上,中间还有很多反复,今后的任务还是很艰巨的。”这是智者的醒世危言,它告诫人们:改革尚未 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放眼当下中国:贪腐顽疾根深蒂固,央企巨亏触目惊心,环境污染日趋严峻,乡村凋敝急速加剧,贫富两极分化愈演愈烈,大学生就业形势告 急,周边外交紧张凸显……太平之下,危机四伏,岂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倘若盲目乐观,躺在功劳簿上高枕无忧,在一片凯 歌高奏的赞美诗中熏熏然陶醉,其结局可以想见!只有正视矛盾,直面问题,从危言中猛醒,才不误入歧途、身陷绝境。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但愿执政者时时刻刻敲响“危言”的警钟!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试题的材料是一段言简意赅、耐人玩味的排比句,从眼、耳、嘴、心的同(生理功能)与看、听、说、想的不同(心智功能)两个层面概述了其矛盾处。简洁的表述,留给考生自主立意与思辨的空间是广阔的。 可以先运用发散思维,针对材料中诸关键点,各个击破,多向阐释;然后再比较甄选,运用聚敛思维,扣住一点来阐发感悟。 “一样的眼睛有不一样的看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立场不同,执见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在于从参差驳杂中捕捉真、 善、美,剔除假、丑、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为防“眼睛骗人”,还得听听旁观者的看法……总之,要看得真,看得准,看得清 晰,看得透彻,看的人(主体)就得有理性,不偏执。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要善于借“眼”,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不致误入歧途。 “一样的耳朵有不一样的听法”。“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听要有公心,不偏狭;“于无声处听惊雷”,听要细致入微,于无声处见精神,洞幽烛微;“衙斋 卧听萧萧雨,疑是民间疾苦声”,这是脚踏实地的倾听;“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壮怀激烈的倾听……听什么,如何听?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的。“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听风就是雨”,这样的“捕风捉影”的被动的听,盲从的听,就把能动的主体——人——蜕变为物理的传声筒了。政声得失在 于野,善听民意,雅纳善谏,执政者才能得民心,聚民力。闭目塞听,置若罔闻,视异见如洪水猛兽,终将致离心离德。“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益于心”,要 听得进吉言,更要听得进危言、凶言。面对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此若谷虚怀,方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一样的嘴巴有不一样的说法”。“巧言令色鲜于仁”,有巧舌如簧,口蜜腹剑者;有信口雌黄,指鹿为马者;这样的“大嘴巴”是乏仁寡德的。有花言巧语, 阿谀逢迎者;有锦心绣口,溜须拍马者;这样的“甜嘴巴”是要引以为戒的。有睁着眼睛说瞎话,哗众取宠者;有纸上论兵,夸夸其谈者;这样的“活嘴巴”是要误 人误国的。“言为心声”,嘴巴怎么说,往往能洞见其隐秘的内心。“敏于行,讷于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打开天窗说亮话”,人民公仆要想真正成为人民 的贴心人,就得学会说真话,说大白话,少来一点拿腔捏调的官话、套话、场面子话,而要把话说到百姓的心坎里去。 “一样的心有不一样的想法。”“心之官则思”,“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众多不一样的想法,才丰富了人类社会的生活。开放、民主、进步的社会,首要 的是思想的自由。尊重人们的想法,允许探究、讨论、争辩、实践、激浊扬清,去伪存真,推陈出新,取长补短,才有可能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 “视通万里,精骛八极”,想得开,看得远,路才会越走越宽。 也可以立足整体来引申出自己的见解,比如: 在多元价值观纷繁错杂的大时代里,要去蔽,不自失,需要高扬理性思辨的旗帜,要点燃崇高理想的火炬。 在众声喧哗中,要独立,“不和众嚣”,学会自己去看、听、想、说,不沦为一种附庸。 根据上述这些感悟、思考,在写作过程中的提纲编拟环节,可以用简要的书面文字将立意(中心论点)表述在稿纸上,以便进一步斟酌、推敲。 以下立意供参考: 1.眼界决定境界。 2.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3.“于无声处听惊雷”,盛世中更要敏锐听取危言与凶言。 4.“巧言令色鲜于仁”,敢于说真话,是德性(勇气),也是智慧。 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决策者要善于借“眼”,察纳雅言。 6.“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领导干部转变作风须从消灭空话开始。 7.公共舆论不可缺失主流价值观的导向。 8.媒体记者的言说要勇于传递时代的正能量。 9.“目迷五色,耳迷五音”,在浮世喧嚣中,要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 10.尊重异见,广开言路,博取众长,才能去专制,得民主,有进步。 11.学会倾听,从善如流。 12.人言言殊,我心有主。 13.独立思考,不和众嚣。 14.广闻博见,敏思慎言 ……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题)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王勃《滕王阁序》

2.                  ,百年多病独登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3.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              。”曾子曰:“              ,以友辅仁。”(《论语》)

4.黄埃散漫风萧索,                 。峨嵋山下少人行,                。(白居易《长恨歌》)

5.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6.越王勾践破吴归,                 。宫女如花满春殿,                。(李白《越中览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6分)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春流平岸草芊芊②。

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1.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用了哪些手法?(3分)

2.有人说诗中的"闲"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5分)

养竹记  

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多树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易以拔萃选及第,授校书郎。始于长安求假居处,得常乐里故关相国①私第之东亭而处之。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枝叶殄瘁,无声无色。询于关氏之老,则曰:“此相国之手植者。自相国捐馆,他人假居,由是筐篚者斩焉,彗帚者刈焉,刑余之材,长无寻焉,数无百焉。又有凡草木杂生其中,菶茸②荟郁,有无竹之心焉。”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而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乃芟蘙荟,除粪壤,疏其间,封其下,不终日而毕。于是日出有清阴,风来有清声。依依然,欣欣然,若有情于感遇也。

嗟乎! 竹植物也于人何有哉以其有似于贤而人爱惜之封植之况其真贤者乎?然则竹之于草木,犹贤之于众庶。呜呼!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故作《养竹记》,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选自《四部丛刊•白氏长庆集》)

【注】①关相国:指关播,唐德宗时任宰相。②摹(běng)茸:草木茂密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心空,空以体道               体:实践

B.刑余之材,长无寻焉             寻:寻找

C.始于长安求假居处               假:借

D.亦欲以闻于今之用贤者云         闻:使……听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       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

B.由是筐篚者斩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居易惜其尝经长者之手             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D.书于亭之壁,以贻其后之居斯者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门见山,用“竹似贤”统领全文,咏物托意,理趣盎然。

B.第一段连用四个排比,从竹之“本固”、“性直”、“心空”、“节贞”四个方面启发君子之“思”,气势磅礴;以竹喻君子,物我之情交融。

C.第二段记叙了作者惜竹被严重破坏到精心疗治病竹的经过,为下文阐述“竹不能自异,惟人异之。贤不能自异,惟用贤者异之”这一道理张本。

D.文章末段,由竹子的遭遇联想到人才的遭遇,从而揭示了文章希望统治者惜才、爱才、重用人才的主旨;写法上具有托兴幽远、寄慨遥深的特点。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竹 植 物 也 于 人 何 有 哉 以 其 有 似 于 贤 而 人 爱 惜 之 封 植 之 况 其 真 贤 者 乎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明日,履及于亭之东南隅,见丛竹于斯。(3分)

(2)见贱俗人之目,剪弃若是,本性犹存。(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15分)

黄  昏

诺尔曼•葛尔特茨比坐在海德公园的长凳上。这是三月初的一个傍晚,暮色苍茫,笼罩大地,只有那微弱的月光和点点星星的亮光冲淡着昏暗的夜色。马路和人行道都空落落的。然而,就在这样的夜色中仍有不少被人们遗忘的小人物在活动着。他们有的荡来荡去,无声无息;有的把自己点缀在长凳和木椅上,亳不显眼。在昏暗中,他们的身影已无法辨认清楚。

葛尔特茨比此时觉得眼前的景色与他的心情完全一致。黄昏,在他看来,是失败者的时刻。

长凳另一端,就在他身旁,坐着一位老先生。从他的神态里,可以看出他正在和社会抗衡,但是他的气概已趋衰退。坐了一会儿,老人起身离去,慢慢消失在黑暗中。

空出来的位子几乎立刻就被一个年轻人占据了。他面部的神情并不比那位老人开朗,嘴里还狠狠地骂了一声,好像是要强调:在这个世界土,没有一件事能使他称心如意。

“看来您心情不好啊。”葛尔特茨比说道,心想他这番表演准是为了引起自己的注意。年轻人转过身来,脸上的神情非常坦然。但是葛尔特茨比反而因此一下子警觉了起来。

“要是陷入我的困境,您的心情也好不了,”他回答说,“我干了一件有生以来最傻的事。”

“是吗?”葛尔特茨比不动声色地问道。

“我今天下午到的伦敦,本打算在伯塔刚尼安饭店落脚,”年轻人接着说道,“可是到了那儿我才发现,饭店已经被拆掉了,我只好去了另一家旅店。到了住处,我就出去买香皂了——我讨厌旅店里的香皂,可自己又忘记准备了。我在街上溜达一会儿,在酒吧喝了杯酒,又逛了逛商店,然后打算回旅馆。就在这时候,忽然意识到,我根本没记住旅馆叫什么,更不知道它在哪条街上。我在伦敦又举目无亲。我出来的时候,身上只带了一先令。买了块香皂,喝了杯酒,也就花得差不多了。只怕我要流浪街头,无处栖身了。”

年轻人讲完这段故事后,出现了片刻沉寂。这种沉寂意味深长。“您大概想,我讲的这段遭遇荒诞无稽吧。”年轻人随后委屈地说道。

“这事也并非不可能。”葛尔特茨比像法官审理案件似的说。

听了这句话,年轻人精神为之一振,“我大概得到河堤上过夜了,除非能找到个够朋友的人,能相信这是确有其事。不管怎么说,我很高兴,因为您并没有认为我这段遭遇过于荒唐。”

年轻人在这最后一句话里倾注了不少热情,就好像有意向葛尔特茨比表示,他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够朋友的人的必要条件。

“然而,”葛尔特茨比慢吞吞地说,“这段故事里的破绽就在于您拿不出那块香皂来。”

年轻人连忙向前探身,在大衣口袋里忙乱地摸了起来。他一下子跳了起来。“准把它丢了。”他怒气冲冲地嘟囔了一声。

“一个下午就丢了家旅馆,又丢了块香皂,这只能说明您存心粗枝大叶。”葛尔特茨比接着说道。可是年轻人没等他话音落地就走了,头昂得高高的,表情高傲。

“说来怪可惜,”葛尔特茨比想道,“整个故事中只有出去买香皂有说服力,然而在这细节上露了马脚。他要是有一点先见之明,就应该事先准备一块新的香皂。”

想到这里,葛尔特茨比站了起来,准备离去。就在这时候,他惊讶地喊了一声。只见地上,在长凳边上,躺着一个崭新的椭圆形小纸包。除了是块香皂,还能是什么!准是那年轻人一屁股坐下来的时候从衣兜里掉出来的。

说时迟,那时快,葛尔特茨比立刻去寻找这位年轻人的踪影。就在他感到无望的时候,忽然发现那个人正站在马车道的路边上,神态犹豫地站着。当他听到葛尔特茨比呼喊他的时候,他带着几分敌意,好像准备自卫似的猛然转过身来。

“能证明您那段遭遇真实性的重要证人找到了,”葛尔特茨比说道,伸出手来把香皂递了过去。“您走后,我在地上发现的。我曾经对您不信任,您一定要原谅。如您不嫌弃,我可以借给您一枚十先令的金币……”

年轻人连忙接过金币,放进兜里。

“幸好给你找着了。”年轻人感激地说道,声音还有点呜咽。他急忙跑开了。

“这孩子真可怜,差点哭出声来。这对我也是个教训,                            。”

葛尔特茨比顺着原路往回走去。经过那条长凳时——他看到一位老先生在长凳下面和四周望来望去,捅来捅去。葛尔特茨比认出这就是刚才同他坐在一起的那位老人。“您丢什么东西了,先生?”他问道。

“一块香皂。” (有删改)

1.在文中空缺处,补写一句话。(20字内)(2分)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1)年轻人讲完这段故事后,出现了片刻沉寂。这种沉寂意味深长。

(2)年轻人没等他话音落地就走了,头昂得高高的,表情高傲。

3.结合文本分析小说中葛尔特茨比的性格特征。(3分)

4.结合文本,探究本篇小说以“黄昏”为题的作用。(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共6分)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生态哲学将生态理念引向社会生活,将自在的哲学本质转换为自为的生态智慧。西方深层生态学的代表人物奈斯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理想,我称之为生态智慧。”生态智慧重建的不仅是自然生态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态和整个文明生态的平衡。现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包括外部自然生态的危机,而且也包括社会内部的自然生态的危机,前者导致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后者导致人类社会系统的破坏。生态哲学是走向生态文明的理论准备,是人与自然关系反思后的生态觉悟,以及作为这种觉悟的生态智慧和理念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推进。

生态文明既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改造,又反映人类将认识和改造自然生态所获得的积极成果应用于社会实践所取得的一系列积极成果,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的重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态,即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关系协调的基础;人与人的协调关系的构建则是要建立社会生态,是使各种社会矛盾的合理解决获得和谐有序的状态,这是自然生态重建的根本保障;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补的文化生态,为社会生态的构建营造和谐有序的文明环境,为自然生态的重建奠定健康稳定的社会基础。

1.下列关于“生态文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建设和谐社会所应遵循的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B.生态文明就是自然、社会与人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C.生态文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发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协调人类社会关系。

D.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2.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要实现生态文明,人类必须重建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构建人与人的协调关系,创建人类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

B. 构建生态文明必须把生态理念引向人的社会生活。

C. 生态觉悟在反思人与社会关系后产生,它在自然领域的扩展和推进构成生态哲学。

D. 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是由现代人类所面临的外部自然生态危机造成的。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 西方学者奈斯之所以说“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极其扩展的生态思想”,是因为西方传统生态理念陷入困境,需要引进东方智慧。

B. 人类要走向生态文明,必须从理论上认真研究生态哲学。

C. 生态文明不只是一个理论和认识问题,还是一个实践问题。

D. 人类各种文明构成的协调关系的创建与社会生态的构建及自然生态的重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