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话是说...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话是说,上山虽然费力,但不容易发生危险;下山虽然省力,但却容易失足跌下山。其实,这简单的话语背后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景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语句重点思考。该材料中“上山容易,下山难”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常见熟语,其中对“难”和“容易”的理解与一般性经验和认识相违背。因为这句话说的是“上山虽然费力,但不容易发生危险;下山虽然省力,但却容易失足跌下山”。所以,审题立意时应从对此熟语的解释入手。需要注意的是对“上山”和“下山”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来认识,而应结合材料中的解释从整体意义上理解“上山容易”与“下山难”,否则,就会偏离题意。考生可进行相关联想,把探索、奋斗、创业等理解为“上山”,那么,发展、满足、守业等就可以理解为“下山”,这样可以引申为“探索容易,发展难”“奋斗容易,守成难”“创业容易,守业难”等。考生也可以从难和易的相对性及辩证关系入手写作。 参照2013年全国高考湖北卷作文评分标准 分项 分等 一等 (25~21分) 二等 (20~16分) 三等 (15~11分) 四等 (10~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5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 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5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基本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大体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10~9分 8~7分 6~4分 3~0分 发展等级 特征1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有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句有点深刻 个别细节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略显个性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假如近期你们班里将要举行一场“走进名著”读书交流会,请你从下列三组图书中任选一组写一条短信推荐给你的同学。三组图书:(1)《论语》《三国演义》;(2)《红楼梦》《家》:(3)《大卫·科波菲尔》《堂吉诃德》。

要求:(1)将两本书内容联系起来,推介时有鲜明的主题。(2)表达得体,语意连贯,语言有文采。(3)不需要称呼语、问候语,100字左右。(4分)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力求语言连贯,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当下中国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中国财富文化中占据首要位置并能够增加外国人与“中国元素”亲近感的个人对物质和精神改善的双重追求。

 

查看答案

按照例句的句式特点,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从祥林嫂、别里科夫、桑地亚哥中任选一个对象,仿写句子。(4分)

例句:(阿Q)在读者的心目中,阿Q既是一个文学形象,又是一个旧中国落后农民的典型;“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不仅是一句人物语言,更是他精神胜利法的集中体现。

仿写:(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共20分,共4小题)

离我最近的草

李玉良

①家乡的田野,生长着一种我不喜欢的草叫沙蓬。村里那些乡亲,几乎都不喜欢这种草。冬去春来,有一些草,从地上针尖尖似的冒出来,沙蓬也以绿的姿态出现。只要有土的地方,它都会生长。看样子,沙蓬的生命很顽强,它不但长在远离农田的贫瘠土地上,还和别的一些草长在靠近庄稼的地畔,甚至长在肥沃的地里,与庄稼分享农人撒在地里的汗水和肥料。

②沙蓬露头不久,茎秆就长出绿针。那时候,它是嫩嫩的、绵绵的、软软的,没有锋芒。放学后,奶奶交给我拔猪草的活,我快乐得如鸟儿一样,提着筐子,跟几个伙伴出去了,不用多长时间,一筐子嫩沙蓬提了回来,奶奶把大部分沙蓬留给猪吃,拣出一把,用清水洗了,给我做菜饽饽。现在想起来,奶奶当年做的那些菜饽饽,是难得的绿色美味,只是那时的我,却没有品出其中的滋味。

③过了春天,沙蓬长高了,也长硬了。可以说,它是地上生长的一种异样的草。夏末季节,这种草蓬炸成箩筐般大,它不再有破土而出时那种娇嫩劲儿,而是浑身长刺,锋芒毕露,不但人不可伸手触摸,连牛驴骡马也敬而远之。

④大自然的草,各有各的形象,有的迎风而立,有的见风就倒,特别是沙蓬,经不住秋风吹打,在白天,也在晚上,以球形的姿态,被风追赶着到处跑。小时候,在乡村的日子里,是沙蓬撵着我长大的。少年时,我在铁路上干活,每天出去,都能见到沙蓬,铁道的路肩上,走多长的路,它们都不会在我眼前消失。起风的时候,它们有时跑在你前面,有时抱成一团,拦住了你的去路,有时在你身后拼命地追赶,火车在铁道上跑,它们在铁道下面跑。那天,我看到了一个独特的景象:一大群沙蓬站在护网处,如天真而又充满幻想的孩子,好奇地看着疾驶的火车。忽而一阵风过,他们便无人管束一般,如撒欢的野马,有的跑到山洼里,有的跑到水沟中,他们在背风的地方躲避着,好像跑得有点累了,歇在了那里。

⑤终于在这一天,我改变了对沙蓬的看法,沙蓬不能迎风而立,是它的天性使然,它只能在风来临时选择逃跑,至于它最终的结局,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重要,它的宿命是一岁一枯荣。

⑥在我看来,百草中数沙蓬最脆弱。我发现,乡村那些老百姓和我们这些外出打工的人,跟沙蓬一样,都是弱势群体,一生就这样奔跑着、忙碌着。我们干活,有时是漆黑的夜晚,有时是天刚破晓的黎明,有时在阳光炎炎的烈日下,有时在飘飘洒洒的雨中,有时在鹅毛飞落的雪天。无论多么辛苦,我们都无怨无悔。

⑦人跟沙蓬走得是那么近,有时候,人的一些作为,都被沙蓬看在眼里。有一群人在挥汗如雨地干活,为什么有一个人站着不干活,还指手画脚地骂他们,不能好好说吗?那天,我也在这群人中干活,看到了这些沙蓬,也听到了他们的话。有一名临时工,听到那个人的辱骂后,平心静气地还了两句,就被开除了,一旁的沙蓬,埋怨他不该像它们一样锋芒太露。

⑧长刺的沙蓬,注定命运好不到哪里,因此我怀疑它们还是当年在铁路边看到的那群沙蓬吗?还是说,童年的沙蓬一到成年就注定会以另一种姿态呈现?我想到了鲁迅《故乡》里的闰土,少年时的机灵、自由,与中年后的木讷、顺从,这难道就是造物的杰作吗?但不管怎样,它的确离我很近,近得我能嗅到它的味道,捧着它的灵魂,并期待在这个寒冷的日子,再次与它相逢。

(选自2013年第5期《散文百家》,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作者起初不喜欢沙蓬是因为这种草常常与庄稼争夺肥料,需要农人费力清除,而且它浑身长刺,锋芒毕露,让人无法接近。

B.沙蓬在“我”童年的生活中也不完全是不良的记忆,奶奶当时用它给“我”做的菜饽饽,就是那个年代里最能给“我”安慰的美味。

C.作者把从乡村到城市打工的人比作沙蓬,因为他们都是被忽视、被践踏、被侮辱的对象,他们都无力也不愿改变自己的命运。

D.文章以对沙蓬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为线索,写沙蓬也是写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们,作者通过对沙蓬的描写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

E.文章在写沙蓬和城市的弱势群体时,也把自己的生活融入其中,以“我”的视角看待他们,这样写更真实可信,更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2.第④段画线语句描写了铁路边的沙蓬。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技巧和作用。(4分)

3.文章标题“离我最近的草”有哪些含义?请简要概述。(6分)

4.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会想到鲁迅《故乡》中的闰土?结合文本加以探究。(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             ,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

2.山寺钟鸣昼已昏,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3.             ,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5.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

6.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7.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