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一个...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仍然可能是一个善良的人。然而,倘若不相信人世间有任何神圣价值,百无禁忌,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就与禽兽无异了。

 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在他的心目中,总有一些东西属于做人的根本,是亵渎不得的。相反,那种不知敬畏的人他敢于践踏任何美好的东西,包括爱情、友谊、荣誉。这样的人获得再多的名声,也不知什么是光荣。不相信神圣的人,必被世上一切神圣的事物所抛弃。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和你的人生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标题自拟;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有感于“心存敬畏”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无畏都被人们当作一种美德推崇。无私无畏,无所畏惧,无畏就是勇敢,无畏就是气魄。其实,无畏能成为一种美德,是有前提条件的。无私无畏是美德,因为它有“无私”作为前提,不怕得罪权贵,不怕丢掉乌纱,只要于天下人有益,当说则说,当干则干,决不左顾右盼,患得患失。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因为他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迷信任何本本,不迷信任何权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探索,敢于创新。有了这样的前提,无畏才是一种美德。 权力可以使人胆大气粗,但即使是古代那些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皇帝,似也有所敬畏。粗略归纳,其敬畏者至少有三:一怕天有异象,因为天有异象而开言路、下“罪己诏”的,在中国历史上就屡有出现;二怕百姓造反,“载舟之水,也能覆舟”,李世民君臣的忧患意识,突出地表现为对百姓的敬畏;三怕后人唾骂,其直接的表现就是怕史官记下他们的劣迹。专制独裁如皇帝者,能有此三种敬畏,窃以为也比“无畏”来得强,对于他们,则有利于维持统治;对于百姓,倘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叫做能够“暂时做稳了奴隶”而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 只要是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认识上的局限,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所以,只要是人,就应当有所敬畏。你可以不怕得罪权贵,但你不能不怕损害民众;你可以不怕丢掉乌纱,但你不能不怕触犯法律;你可以不怕突破禁区,但你不能不怕违背客观规律——包括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尤其手握大权的人,因为其所作所为都与天下人的祸福相关,更要有如履薄冰之感,对民众,对法律,对客观规律都得心存敬畏。在这一点上,“无畏”或“无所畏惧”并不是什么好兆头。某些大案要案披露之时,人们常常感叹,这些人的胆子真大。这“胆子真大”,不就是一种“无畏”么?即使心中无私,也不能一概地“无畏”。“胸中无数胆子大”,瞎指挥,穷折腾,这种“无知无畏”同样扰民害民。而且,诸如此类在 不该无畏处无畏的人,到头来还是有所畏惧,畏惧民众,畏惧法律,畏惧客观规律的报复。 无畏也像一块硬币,有其不可分割的两个侧面。为民执政者尤须分清这两个侧面,当无畏时无畏,当有畏处有畏,切不可将无畏的两面混为一谈,或者正好倒了一个个儿,甚至已经成了恶棍,还自以为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英雄。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材料是议论性的文字。此类作文题审题立意的第一步就是把握材料的核心观点。从材料来看,“一个人可以不信神,但不可以不相信神圣”“相信神圣的人有所敬畏”是关键信息,由此可见,本题的最佳立意范畴是谈相信神圣、敬畏神圣、坚守神圣。 从材料来看,“神圣”的内涵是指社会生活中神圣美好的道德伦理、价值追求、品性情操、人性光辉,是我们最值得珍视葆有的人生财富,是国家社会安宁祥和的保障,对神圣的亵渎和放弃是人性的灾难人类的耻辱。我们可以宏观纵谈对“相信、敬畏神圣”的思考和坚守,也可以以小见大,从“神圣”的具体角度谈对爱情、友谊、荣誉、诚信、善良等的观察和反思,但最终一定要归结到“相信、敬畏神圣”上来,切忌抛开“神圣”的语境和前提,无方向地虚谈、空谈爱情、友谊、荣誉、诚信、善良等方向。 从题干来看,“请联系社会实际和你的人生体验”,提示考生应该关注当下的鲜活生活社会现象,文章要有社会现实感,要能分析相关社会形象、反思社会缺失,还要有生动贴切的个人体验,真诚明确地表达个人的感悟和思考。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以“现代人”为开头,重新表述下面这句话的意思(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生存空间的狭窄,心灵的空间日渐拥挤,商业性流行文化的气浪,早已将现代人胸中的浪漫诗神卷走,心不复空灵。

 

查看答案

下面的一则广告,有四处语病。请从原文中分别找出并加以修改。(4分)

《狂飙英语》自创刊以来就深受广大青年学生喜爱,许多读者来信说:“是《狂飙英语》给了我纯正的发音,给了我适用的语法,也给了我非常自信。”“《狂飙英语》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

进入2002年以来,杂志市场销路更是一路看涨,许多学生朋友来信反映无法及时买到贵刊,希望我们能满足他们的愿望。为不负众望,我们破例发行了《狂飙英语》前四期的合订本,希望能解广大读者朋友燃眉之急的问题。本合订本各地邮局现正零售。 

①原文出错处“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原文出错处“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原文出错处“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原文出错处“___________________” 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守在科学的屋檐下

王波

1913年,普朗克担任柏林大学校长不久,便将爱因斯坦请到柏林大学,并为他设立了一个新的教授职位。在他看来,“把更多有天赋的科学家留在德国”是一名科学家应尽的责任。

当然,对普朗克来说,一切并不是“责任”两个字这么简单。在这个路德教徒心中,科学是他的另一个上帝。而终其一生,他一直守在科学的屋檐下。

1878年,20岁的普朗克已在慕尼黑大学小有名气。名声来自他的音乐天赋,这个大二学生曾为多首歌曲和一部歌剧作曲。但在选择专业时,他选择了物理。一位物理学家教授试图劝说年轻人另走他路,这样或许更容易有所成就。普朗克拒绝了教授的好意,他回应道:“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想把现有的物理知识搞清楚。”

第二年,当为自己以“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为题目的博士论文答辩时,年轻的普朗克被一位知名化学家进行了近乎讽刺的批评。幸运的是,普朗克最终通过答辩,并获得了慕尼黑大学的教职,可以继续从事他的理论物理研究。

普朗克所不曾期望的“新大陆”,则在22年后浮现。1900年,普朗克提出黑体辐射问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这给物理学带来巨变,也在18年后给普朗克带来了诺贝尔奖。

只是,此时的奖励,已难以抚平普朗克内心的千疮百孔。他的妻子和女儿先后离世,大儿子则死于一战战场。

战争带给普朗克的,不仅是家庭的巨变,还有事业的动荡不安。1914年,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德国科学和文化界发表了《文明世界宣言》。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界享有最高声誉,不得不在这个臭名昭著的宣言上签名。很快他便后悔了。两年后,他再次签名,不过是反对军国主义。

与此同时,德国的科学研究也陷入了困境。为了让局面改观,普朗克向同事们呼吁“坚持到底,继续工作”。1920年10月,他和犹太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创建德国科学临时学会,以求募集资金支持科学研究。

纳粹的上台,则让普朗克的努力几乎化为乌有。身为威廉皇家学会主席的普朗克,眼睁睁看着大批犹太朋友和同事被驱逐和羞辱,数以百计的科学家被迫离开德国。部分人在普朗克的劝说下,留了下来,其中包括哈伯。

只是,这些为科学而留下来的人,几乎处处饱受屈辱。普朗克曾直接找到希特勒,抗议哈伯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但丝毫于事无补。德国科学的屋檐之下,已无这些人的容身之处。哈伯最终在1934年死于流亡途中。爱因斯坦则在1935年远走美国。普朗克弹钢琴时,由爱因斯坦拉小提琴伴奏的场景,也从此成为绝响。

那些在皇家学会研究所内工作的犹太科学家,在失去了普朗克竭尽全力的保护后,不得不离去。普朗克则选择留在德国,在他看来,自己“有责任”留在国内,保护已经支离破碎的科学研究。他无力反抗纳粹的暴行,但当二战的战火燃烧到柏林时,他似乎看到了希望。他写到:“要渡过危机,一直活到重新崛起的转折点那天。”

可惜的是,在1944年2月的一次空袭中,普朗克在柏林的家完全被摧毁,他留在家里的论文手稿和藏书化为灰烬。5个月后,他的二儿子埃尔温·普朗克因参与密谋暗杀希特勒,被逮捕关入盖世太保的总部,并在1945年被处决,曾经幸福的家庭,只剩下一位87岁的老人,在屋檐之下体会着家国的凋零。

而为了“扩大科学的影响”,老人不顾健康问题的困扰,前往各地巡回演讲。在演讲中,他呼吁人们“向上帝走去”,这个“上帝”不是他信仰了一生的耶稣,而是他为之付出了一生的科学。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在表现普朗克对科学的坚守的同时,说“科学是他的另一个上帝”,文末进一步提到普朗克的呼吁——“向上帝走去”,这正暴露出人性的两面性。

B.在作者看来,20岁的普朗克凭借他的音乐天赋已在慕尼黑大学小有名气,可是选择专业时,他选择了物理,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C.文章运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普朗克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苦难经历,塑造了一位执著于“科学家应尽的责任”的物理学家的形象。

D.普朗克不曾期待在物理学上有“新大陆”般的发现,但他在1900年,却提出了黑体辐射问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这正反映出他对科学始终不渝的探索。

E.尽管作出了最大的努力,普朗克还是不能使那些为科学留下来的人免受屈辱,同时他本人也不得不在《文明世界宣言》上签名。

2.文章第四段提到普朗克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时被一位知名化学家进行了近乎讽刺的批评一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表现普朗克“终其一生,一直守在科学的屋檐下”的?请结合全文概述。(6分)

 

 

4.在其他科学家选择了“不得不离去”后,普朗克则选择留在德国,他的这个选择给了你什么样的启发?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家》中梅与瑞珏都具有美好的性格,也很有才华,梅青年孀居,终至悒郁而死;瑞珏被封建迷信残害,不幸难产而死。她们的悲剧是对封建礼教的有力控诉。

B.伏盖太太的公寓住着七位客人:库蒂尔太太和少女泰伊番,老头波阿雷和中年男子伏拖冷,老处女米旭诺,高老头和年轻人拉斯蒂涅。(《高老头》)

C.《三国演义》“败走华容道”中曹操曾三次大笑,一笑而赵云出击,二笑而关羽杀到,三笑而张飞出阵,活画出曹操刚愎自用、自命不凡的性格特点。

D.在爱斯梅拉达将要被抬上囚车时,伽西莫多借助绳子从圣母院墙上滑下,打倒刽子手的助手,把她抱进圣母院。(《巴黎圣母院》)

E.“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命运。

 

查看答案

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八句任选六句,6分)

1.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2.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周公吐哺,      。(曹操《短歌行》)

5.      ,可以无悔矣。(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7.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士皆瞋目,      。(《荆轲刺秦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