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 梁 六 自 洞 庭 山 张 说 巴...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送 梁 六 自 洞 庭 山  

张 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到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送 魏 二 

 王 昌 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有人说“日见孤峰水上浮”的“浮”字和“江风引雨入舟凉”的“凉”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2.分析这两首送别诗在艺术手法上的异同点。(4分)

 

1.“浮”字不仅表现了湖水动荡给人的实感,也使本来实在的洞庭山变得有几分缥缈,更是微妙的传达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那种凄婉的别情;“凉”字既是指“江风引雨”的自然凉,更是体现了作者送别友人时内心的凄凉。 2.相同点:这两首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手法。不同点:张诗通过眼前湖上秋景抒发离别之情;王诗前半写饯别实景,后半虚写友人别后夜泊潇湘旅夜孤寂之景,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抒发惆怅别情。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很有表现力”一语,从“表现力”方面去分析。张诗中“浮”的是“孤峰”,只需分析把山峰写成浮在水中对表现景色和人物心情有什么作用就可得出答案。王诗中的“凉”,也应分析其对描写景物和表达情感的作用。本题的两首诗都既写了景,也抒了情,因而从情和景的关系方面去分析异同比较有利。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所谓的艺术手法包括表达方式(古诗多为描写、叙事和抒情)、表现技巧(比如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和修辞方法等等内容,然后再比较两首诗在这方面的异同。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青霞先生文集》序

〔明〕茅坤

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宰执,宰执深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

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镞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馘①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数呜咽欷歔,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

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阃寄②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罪罢去。又未几,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③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序之首简。

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怼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中正平和之音)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

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至于文词之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

——节选自《四库全书》

注:①馘(guó):割下的左耳。古代战时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用以记功。  ②阃(Kŭn)寄:戍边将领。   ③裒(Póu):收集、聚集。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锦衣经历上书宰执      诋:诋毁

B.宰执深之                 疾:痛恨

C.其志                 矜:同情

D.至于文词之不工工:精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体现沈青霞敢于讽谏的一组是              ()

①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 ②特薄其谴,徙之塞上          ③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 ④稍稍传播,上下震恐⑤始出死力相煽构⑥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青霞敢讲真话,受人尊重,后因得罪权贵被陷害致死,他那讥刺时政的诗文也是他招祸的原因之一。

B.沈青霞得罪当朝宰相,幸亏皇帝仁慈圣明,特别减轻他的罪责,让他到边塞去出家。

C.沈青霞被害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申冤,但当年身居军事要职、一起陷害沈君的人,不久便因罪撤职罢官。

D.先生逝世后,他的一个姓俞的学生才收集并整理先生一生著作的诗文若干卷,刻印成书,想让这些诗文得以流传。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下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5分)

②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艺术默契”与京剧的伴奏

金开诚

任何艺术的创作与欣赏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在艺术形式上的深刻表现之一,就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默契”。“默契”的形成和发展是谅解、定势、求美、求新等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谅解和求美是“默契”的基础。同时,因为有心理定势在起作用,所以“默契”具有稳定性;又由于创作和欣赏双方都要求出新,所以“默契”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变动发展的。但这变动乃是在创作与欣赏的相互作用中自然出现的;任何一方如果突然间严重破坏“默契”,那么创作与欣赏的相互依存关系便趋于破裂,艺术作品也就不能取得应有的社会效果。

就京剧的伴奏而言,使用简单的民族乐器早已形成“默契”。这种“默契”还不仅仅是出于谅解与定势,而且也符合求美求新的愿望。因为对许多老观众来说,主要以京胡伴奏唱腔自有其美妙的感受,特别像徐兰沅、王少卿为梅兰芳伴奏,在老观众心目中都已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增加更多的音响只会起消极的作用。客观地看,这些伴奏与演唱之间也确有水乳交融之妙。虽然这样的珠联璧合已不易见于当世,但因心理定势的关系,老观众仍感到以苍劲或细腻的琴声来伴奏各种风格唱腔是最符合听觉要求的。同时老观众也并不保守,在伴奏的发展中,京胡加上了二胡,又加上了月琴;名琴师们还不断设计一些花过门、花点子,并在托腔①时准确运用琴声与唱腔的离合变化,这都已被接受并受到欢迎,所以双方的“默契”事实上也是处在发展之中的。但是,当伴奏突然变为庞大的交响乐队时,由于背离原有的“默契”太大了,所以表示不能欣赏。这种不能欣赏,是受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默契”运动规律的制约的,不能简单地视为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生事物。

不过,艺术“默契”虽然是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事情,是在创作与欣赏这个大系统内所出现的一种规律性互动,却也必然受到系统之外的种种社会历史因素的制约。现在只就新观众对京剧演唱与伴奏的听觉感受来说,由于听的能力缺乏训练而未能入于唱腔与伴奏的精细之处,整个听觉既然处于极为粗略的宏观状态,就不能不感到京剧的唱腔与伴奏是过于单调以至于陈旧的。但从美学上说,京剧的佳妙是客观存在的,它的确蕴藏着中华民族创造的大量艺术精华。因此许多创作人员和热心人士深感到对它的继承与发扬负有历史的责任,为此而进行种种探索以求改革振兴,试用交响乐队来伴奏京剧清唱就是这类探索的一种。这种探索,特别需要得到懂行的老观众在精神上的赞助与支持,这也是一种社会性的默契。

[注]①托腔:戏曲演出时用乐器衬托演员的唱腔。

1.下列对“艺术默契”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艺术默契是创作者和欣赏者双方对京剧艺术所持有的一种理解和认识。

B.艺术默契的稳定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双方的谅解、求美心理决定的。

C.艺术默契的变动是由创作者和欣赏者相互依存关系趋于破裂而导致的。

D.艺术默契的形成是受到艺术运动的规律和种种社会历史因素制约的。

2.下列对京剧伴奏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以京胡为主的简单民族乐器为京剧伴奏,获得许多老观众的充分认可。

B.增加了二胡、月琴等民族乐器,标志着传统京剧伴奏的逐渐变化和发展。

C.突然使用庞大的交响乐队为京剧伴奏,就完全背离了创作者和欣赏者之间的默契。

D.京剧伴奏引进新乐器新形式,是为了振兴传统京剧艺术而作出的新的尝试。

3.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要接受现代庞大的交响乐队为传统的京剧演唱伴奏的表演形式,老观众就需要抛弃因循守旧的观念。

B.只就听觉感受来说,即使训练听力并改变听觉的粗略状态,新观众也很难进人京剧艺术的佳妙境界。

C.用交响乐队来伴奏京剧清唱,意味着京胡、二胡、月琴等简单的民族乐器将逐渐退出京剧艺术的舞台。

D.有懂行的老观众的精神支持和缺乏听力训练的新观众的用心贴近,京剧探索中新的默契就可能形成。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但是,没有人会喜欢只有灰色的世界。              。多彩保证了活力,而灰色提升着品位,这也就是和谐。

①这世界充满生命活力,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

②灰色也只有在和其他色彩搭配时,才能显示它的普适性,显示它的高贵和纯粹

③也正因为有了思想的高贵、纯粹,纷繁的世界才不至于俗不可耐

④正因为有了生活的五彩缤纷,理论的灰色才不显得死寂

⑤因此,灰色又必须链接多彩的世界

A.②⑤①④③           B.②③④⑤①  C.①⑤②④③D.⑤①②④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湄公河惨案”发生后,中、老、缅、泰四国近日在北京举行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会议,同意正式建立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联合治理湄公河水域存在的突出的治安问题。

B.11月10日,日本在大分县举行了一次以中国为假想敌人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格外引人注目。对于日本这些频繁的军事行动,我们必须有所准备。

C.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对接,实现了国人期盼已久的中式“太空之吻”,在太空中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指日可待。

D.这份工作报告,不仅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而且指明了构建我县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方向。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毕福剑主持的“星光大道”节目轻松、幽默,常常逗得观众捧腹大笑,让他们心中所有的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了。

B.2011年,虽然中国足球再次失利,但只要政府对足球管理体制实行彻底的改革,中国足球的发展一定会柳暗花明

C.在国家政策的干预下,全国房价普遍下调,广大市民对此弹冠相庆。专家预测,未来房价将稳步回落,但幅度有限。

D.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