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食品安全问题,政府要明确地方责任,严格落实供货准入和退出,坚决依法依规惩处食品安全领域犯罪、腐败等行为,让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者付出他们付不起的代价。
B.诚信缺失对社会道德是毁灭性的伤害,当前为公众深恶痛绝的那些恶性事件,每一件都深深地刻着背信弃义的烙印和丑恶心理。
C.当网络搜索上升为“人肉搜索”时,这已经不再局限于网络行为,而是实实在在地给事件当事人带来了物质上的损失、精神上的伤害,这与传统暴力事件性质接近。
D.“艺术温暖心灵”公益项目本着以“艺术教育+心理辅导=健康人生”为理念,遵循教育持久稳定的规律,以农村留守儿童集中学校为对象,开展艺术专业和心理教育培训。
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10月18日,日本内阁成员 参拜靖国神社,其实质是美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挑战二战结果和战后国际秩序,此举再为日本与邻国的冰冷关系“雪上加霜”。
(2)目前,许多大学毕业生、在校生以及刚刚考入大学的新生踊跃要求参军入伍。 9月30日,已有20多万名大学生参加了预征报名。
(3)以“侃”“凑”“加”为核心的剧本写作模式肯定会破坏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剧中人物的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展现也很难做到 。
A.公然 截至 一以贯之
B.居然 截止 水到渠成
C.公然 截止 水到渠成
D.居然 截至 一以贯之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廓 飘渺 金榜题名 家财万贯
B.旗杆 衷情 兵荒马乱 与日剧增
C.尤如 惋惜 殒身不恤 永葆青春
D.震撼 推衍 烩炙人口 礼尚往来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绸缪/倜傥 瞥见/蹩脚 对称/称职 晌午/响动
B.堵塞/塞车 阆苑/琳琅 渐染/渐变 滂沱/磅礴
C.框架/眼眶 弹劾/尸骸 潦草/潦水 毗邻/庇佑
D.濒临/频率 饯别/栈道 瓜蔓/蔓延 烘焙/蓓蕾
下面一则征稿启事在语言表达、标点等方面有五处不当,请指出并予以修改。(5分)
征稿启事
《南山》是我校语文组主办的期刊,它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所以本刊诚邀同学们踊跃投稿,同时本刊对希望发表文章的同学也会鼎力相助。从下学期开始,本刊将增设下列栏目:《真我风采》、《热点评说》、《校园律动》等。希望同学们不要敬谢不敏。
来稿要求:严禁抄袭,但可以是公开发表过的;体裁、题材不限,字数在800左右;请写清作者姓名及所在班级。
稿件斧正后请投入《南山》编辑部邮箱(nanshan1234@126.com)或直接送期刊总编曾老师处。
《南山》编辑部
2011年11月15日
答:(1) (2)(3) (4)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山 屋
张炜
我居住的这座都市,东西南三个方向都是重重高山,它们笼罩在雾气下的神秘诱惑着我,甚至是召唤着我。我每次走进大山深处时,心境都为之一变。有时甚至会为这样的情绪所惊喜,此地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啊。寂静的山谷,树在谛听和注视,还有鸟儿问答,山石裸露,云母、石英闪光。黄昏时刻,一种低沉的山之咏叹开始了,它感动我们,我们却找不出它的源头。这是一种无所不在的、若有若无的声音。大山的早晨也有这种咏叹,但那又是另一种色调和意味。
山中绝少人烟,只偶尔看到几处遗留下的小小山屋。它们如今完全被丢弃了,主人是谁,又为何离去,这已经是个谜了。大约仅仅是几十年前,这些山屋还被人兴致勃勃地打造,而今打造者却弃它而去,再无踪影。人的兴致真是奇怪的东西,总是忽东忽西,没有确定,变化无常。
小屋里的人下山寻找新的生活,于是把原来的工作连同心情一块儿丢下了。一个个挺好的小屋就这样被遗留在山上,它们空空的、静静的、黑黝黝的。屋里有一种烟火气还隐约可闻,但这需要用心去嗅。我长时间在山中徘徊,寻访了许多山屋。也就在这样的时刻,我竟然私心大发。我在盘算一些事情,我发现这些小屋比最好的帐篷还要坚固,而且就扎在了帐篷应该扎的地方。这真是饕餮之徒眼中的珍馐。我目不转睛地看过了一个个山屋,心里正打谱在某一天搬进其中的一座。因为一个渐渐走近中年的男人有些惧怕了,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只被尘嚣围追堵截的狼。逃离之心人皆有,有缘遁迹几人能?多么奢侈的思想和行为,多么繁华的简朴。
我和家人,又约上仨俩好友进山,挑选了一幢山屋认真打扫整理一番,又搬进一些食物和用具。剩下的事情就是把手头的工作如数移来,享受另一种幸福。果然,这儿的山屋让我有了清新的思绪、活泼的想念、愉快的心情,更有了安定的志趣。奇怪的是深夜寂静的大山并不使我害怕,听了猫头鹰的长号也安之若素。百鸟作歌,林兽和鸣,溪水在山侧回响。这样的时刻多么适合回忆,回忆青春年少时光,回忆无拘无束的日子。我正在开始的工作效率极高,仿佛不知疲倦,常常日夜劳作而不觉困顿,不愿停下。
偶尔有好友来访,他们总不忘捎来一些吃的和用的东西。这样的白天或夜晚啊,是多么愉快,好像整个的友谊都变得簇新了。大家一块儿从拥挤中、从无边的繁琐中挣扎出来,这时大大地舒出一口气。山下,凡是不好的消息都不愿提起,暂且让我们与他方隔绝。这里有树林、山泉和鸟兽,有久违的一切,于是什么都不缺了。朋友当中的大多数没有长时间离城的条件。他们只好匆匆地来,恋恋不舍地去。我从他们的身影联想到自己,想这几十年的光阴,想那些消磨和耗损,想每一个人究竟会被什么拖累,拖累一生。这样直想到许久,想到头疼。
我有一个聪慧的朋友说过:人与物质的关系不是占有与被占有的关系,更不是役使和被役使的关系,而应该加以调整,调整为崭新的关系。究竟怎样调整?朋友没有说。不过我深深理解这种渴望和想象。是的,人在物质世界中要获得一点点自由,大概离不开这种调整。人的烦恼在许多时候的确来自这种不正常的关系。可怕的、没有尽头的物质欲望快要把我们自己淹没了,可我们仍旧一刻不停地往这浑浊的污潭中加水,一直到发生灭顶之灾。
我在山屋中愉快而真实地生活,高效率地劳动,日常生活用品却消耗甚少。我这会儿真的感受到了美国人梭罗的自得,也真的认为一个人并不需要那么多。同时我也进一步明白了简朴的生活并不等于简陋的生活,更不等于难以为继的尴尬,不是无米之炊。简朴的生活是一种自由,一种浪漫,一种心安理得和一种和谐自如。
1.每次走入大山深处,作者的心境为什么都会为之一变?第一段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2.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两道题。(6分)
(1)如何理解“黄昏时刻,一种低沉的山之咏叹开始了,它感动我们,我们却找不出它的源头”这句话。
(2)赏析文中“这真是饕餮之徒眼中的珍馐”这个句子。
3.从全文来看,作者对山屋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要回答。(4分)
4.综合全文,作者为什么要隐居山屋?通过山居生活作者得到怎样的生活感悟?(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