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对联对应的人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

下列对联对应的人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②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③于文章无甚解,会意此心,浮华洗尽;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径,归去来兮。

④拜堂堂父子,三君文章与北宋争传,中原雄视无他手; 看滚滚江流,一代人物是西川特出,山水英奇在此眉。

⑤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A.孔子  屈  原   陶渊明   “三苏”  鲁迅  B.孟子  屈  原    陶渊明   “三曹”    郭沫若

C.孔子  白居易   谢灵运    “三苏” 鲁迅  D.孟子  白居易    谢灵运   “三曹”    郭沫若

 

A 【解析】 试题分析:①上联化用《易》意,赞孔子道德崇高。谓其德行与天地相合,其光辉与日月相等,其进退与四季代谢一样整然有序,其奖罚与鬼神所降的吉凶相应。下联出自《原道》》:“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②奔腾不息的汨罗江是屈原的化身。③化用的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中的语句。④区分“三苏”与“三曹”主要看地域,和作品。“三苏”是四川眉山人,苏轼有词《念奴娇赤壁怀古》⑤《呐喊》《彷徨》是鲁迅的小说集。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建设发展航空母舰,不光要有战略决心和信心,更要基于健全的国防工业体系,说白了,这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大国不可或缺的国防利器。

B.能否实现政企分开,既要求“政”克服过度干预的冲动,管住“看得见的手”,也要求“企”转变经营思路,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

C.绿色印刷是指采用环保材料和工艺,印刷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少,节约资源和能源,印刷品废弃后易于回收并循环利用,可自然降解,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D.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容的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在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由于整体实力不济,所以尽管拥有超级巨星马布里,北京男篮还是被本赛季最大的黑马山东男篮横扫,止步四强,未能重蹈覆辙,再获总决赛冠军。

B.微博已成为一种新型营销方式,喜欢且敢于尝鲜的家电企业纷纷涉足,消费者也对这一方式充满了兴致,一时间,家电微博营销大有风生水起之势。

C.面对小区居民吃水难的问题,相关部门应相互协商,挖空心思,积极行动,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群众利益无小事,更何况是吃水难这样的大事。

D.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表现为他们具有锐利而敏捷的观察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捕风捉影,迅速而准确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主流和本质。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斑马线  宵壤之别  湖(pō)     一柱(jīng)天

B.吃工夫  胶柱鼓瑟  针(biān)  暴戾恣(zuī)

C.集大成  噤若寒蝉  (chēng)目  (jí)屈聱牙  

D.纪录片  前踞后恭  悖(miù)  飞灾(héng)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楼(哈佛大学的图书珍藏馆)。在大火发生前,一名学生违规(只能在馆内阅读)把一册名为《基督教针对魔鬼、俗世与肉欲的战争》的书带出了馆外,打算在宿舍阅读。

第二天当他意识到自己从珍藏馆带出的那本书,已是珍藏馆唯一存世的书的时候,他陷入了纠结之中。

最终,他敲开了校长霍里厄克的办公室。霍里厄克校长收下书,感谢了他,然后下令把他开除出校。理由是,这名学生违反了校规。

“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这是他们的行事态度。

要求:①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查看答案

请用简洁的文字对下面事件中母亲的行为作出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30字(6分)

2012年,莫言在瑞典文学院领取诺贝尔奖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捡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捡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扇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捡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我终生难忘。多年之后,那个看守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