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1.陛下亦宜自谋, , ,深追...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1.陛下亦宜自谋,                         ,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2.海内存知己,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我闻琵琶已叹息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4.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5.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6.地也,                    !天也,                 !(关汉卿《窦娥冤》)

 

1.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2.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3.又闻此语重唧唧。相逢何必曾相识。 4.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5.往事知多少。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6.你不分好歹何为地!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解析】 试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咨诹、察纳、“涯”易误写为“崖”、“邻”易丢笔画、“歧”易误写为“岐”、“月明”易误写为“明月”、错勘等。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 请数 使 使 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取材于《晏子春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试题。

临江仙·信州作·晁补之①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②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注:1晁补之:北宋词人。本词作于作者贬官监信州酒税时,词中的“江城”即信州。2幽禽:指杜鹃,又名子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辛巳二月,余将登黄山,憩余抡仲之桃源庵。日将夕矣,微雨霡霂①,四山无人,白龙潭水撞耳如悬霤②,顾而乐之。谓同游吴去尘曰:“此时安得一二高人逸士,剥啄款门,为空谷之足音乎?”俄而,篱落间飒拉有声,屐齿特特然,则邵幼青偕其叔梁卿,俨然造焉。再拜而起曰:“吾两人宿舂粮,从夫子于白岳而不及也,今乃得追杖屦于此。”皆出其诗以求正焉。越翌日,余登山憩文殊院,幼青踵至,曰:“梁卿肥,不便登顿,至慈光寺而反,吾亦从此而止。明日遥望天都峰顶,如昔人登莲华峰,以白烟一缕为信,摇手一笑耳。”

余语去尘:“新安城市,浩如尘海,得二邵君,差足妆点物色,他日可以为美谈也。”问二邵诗云何,余曰:“古云诗人,不人其诗而诗其人者,何也?人其诗,则其人与其诗二也,寻行而数墨,俪花而斗叶,其于诗犹无与也。诗其人,则其人之性情诗也,形状诗也,衣冠笑语,无一而非诗也。吾与子游芗村、药谷之间,山重水袭,溪回谷转,青鞋布袜,杳然尘埃之外。于斯地也,穿烟岚,穴云气,扶杖而追寻。司空表圣之论诗曰:‘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屧寻幽。’吾之遇二邵于斯也,表圣之所云,显显然在心目间,称之曰诗人焉其可矣。吾游黟山,不获见桃花如扇,竹叶如笠,松花如纛,得二诗人于芗村、药谷之间,夫然后而知诗,夫然后而知诗人,兹游之所得奢矣。”去尘告我曰:“幼青以求序故,典妇一钗,赁舟过虞山,食尽反矣,幸有以慰。”余曰:“诺。”遂书之以为序

幼青肤清貌癯,如羽人道流。其诗少摹长吉,晚师香山,骨气清稳,非以割剥为能事也。海内能诗者知之,余不具列焉。(取材于钱谦益《邵幼青诗草序》)

注释:①霡霂(mài mù):小雨连绵。②悬霤(liù):雨水从屋檐流下。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乐之          顾:回头看   B.吾两人宿舂粮       宿:准备

C.幼青至          踵:跟随     D.食尽矣           反:通“返”,回去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皆出其诗求正焉    ②常身翼蔽沛公  B.①其人之性情诗也   ②此岳阳楼之大观也

C.①表圣之云   ②道之存,师之所存也   D.①余不具列  ②不入虎穴,得虎子

3.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余)憩余抡仲之桃源庵     B.今(乃)得追杖屦于此

C.(去尘)问二邵诗云何       D. 幸有以慰(吾)

4.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游览黄山,途中碰到阴雨天气,借宿于余抡仲的桃花庵,在那里偶遇邵幼青。

B.邵梁卿因身体原因只走到慈光寺,邵幼青在到达文殊院后,也不准备再往上攀登。

C.在与去尘的对话中,作者阐释了“诗其人”的诗歌创作理论,称二邵为真正的诗人。

D.了解了邵幼青的诚意,又因为激赏他的性情品格,作者欣然命笔,为其诗集作序。

5.把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冠笑语,无一而非诗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书之以为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曾经 于内蒙古蓝旗金莲川草原的元上都是元朝的开国都城。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2年6月29日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正在被逐步  ,其旅游资源也在被进一步开发之中。

A.①矗立       ②这个草原都城的遗址在七个世纪前闻名于世        ③开掘

B.①耸立       ②这个在七个世纪前闻名于世的草原都城的遗址      ③开掘

C.①耸立       ②这个草原都城的遗址在七个世纪前闻名于世        ③挖掘

D.①矗立       ②这个在七个世纪前闻名于世的草原都城的遗址      ③挖掘

 

查看答案

下列对联对应的人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②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③于文章无甚解,会意此心,浮华洗尽;得山水有清音,就荒三径,归去来兮。

④拜堂堂父子,三君文章与北宋争传,中原雄视无他手; 看滚滚江流,一代人物是西川特出,山水英奇在此眉。

⑤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A.孔子  屈  原   陶渊明   “三苏”  鲁迅  B.孟子  屈  原    陶渊明   “三曹”    郭沫若

C.孔子  白居易   谢灵运    “三苏” 鲁迅  D.孟子  白居易    谢灵运   “三曹”    郭沫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