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学生甲画了一张画给同桌乙看,画上画的是一头...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学生甲画了一张画给同桌乙看,画上画的是一头怪兽:老虎的头,猪的身子,鹰的翅膀,鱼的尾巴和鹿的腿。甲对乙说:“看!我创造的怪兽!”乙说:“你这不能算是创造,只能算是拼凑。”甲不服气地说:“拼凑也是一种创造啊!” 乙说:“只有杰出人物才懂创造,平庸的人只会拼凑。”……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人都有创造力 对于创造,很多同学都觉得它很神秘,并认为它是科学家们的专利,与自己无关或可望而不可及。然而,当他们看到一个又一个同龄人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获得小发明大奖,并被保送上大学时,这种神话被打破了,他们才猛醒,开始反思自己:一样的年龄,一样的学校,平常很不起眼,觉得还不如自己,为什么他能搞小发明成功,而自己就不能呢? 人人都有创造力 什么是创造力?创造力就是指你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创造力并不仅限于重大科学发明,你在日常生活中凡是运用新的方法对老问题的改善,都是创造力的运用和创造性活动。你平时很多生活的小发明都是创造力的结晶。 应该说,小发明并不神秘,如果你思考了,用心了,努力了,说不定,你就能创造,你就是一个小发明家。每年,我国都有成千上万个小发明出自中学生之手,你是否也是其中的一个呢? 人人都有创造力 大凡一个正常的人,在其一生中总有不同程度的发明和创造,只是这些创造或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或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或没有用于实践中罢了。但这就是一种创造。 不论是科学上的重大实破,还是一般的小发明,它都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家知道,沃特曼是首屈一指的钢笔大王。其实,他的发展只不过是把当时人们使用的不爱出水的平板笔尖,在中间开了个叉,并于内端钻一个小圆孔,从而使笔尖出水顺畅。然而,就是这一小小的改进,却给人类带来了多大的便利。当你用钢笔写出一手好字时,你能忘记钢笔的发明者吗? 人人都有创造力 其实,我们有很多事可以去做,只是你没有去做和没有认真去做。这样,你就与创造无缘。但是,当你平时留心,善于钻研和思考,说不定用不了多久,你就会不知不觉地成为一个创造能手,成为一个小发明家。  创造力人皆有之,创造活动并不神秘。只要你有强烈的创造欲和敏锐的创造眼光,并经过学习和努力,你的创造才能表现出来,并在实践活动中发展。 每一个中学生都应该树立坚定的信念,并去努力实践,创造的成功就会属于你。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材料作文,主要考查学生对创造和拼凑两者关系的把握上。本文的切入点可以是多方面的,从甲的角度立意,可以有《拼凑也是一种创造》《创造来源于拼凑》《人人都有创造的能力》等。从乙的角度立意,可以有创造是创新,拼凑是罗列。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时光堆积的地方·朱以撒

①每年都去几次各种博物馆,其中藏品的审美价值不可同日而语,可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这些博物馆都堆积了太多的时光。一件藏品的时光就够长的了,千万件藏品,真是使人如同泡在巨大的时间流里,无法脱身。

②大多数的博物馆光线都不是很有利于视觉的投注,有不少次在昏黄的灯光下,我欣赏几尊汉代陶俑,就很惊讶它们身上的颜色怎么可能这么黯淡。有的博物馆连灯也不开,逢阴雨天,各种古物都在这种潮湿的空气里散发着所在朝代的气味。青铜器那种铜锈的味道,是这么生生的又冰凉无比。它们立在那儿纹丝不动力重千钧,它们曾经当过祭器,一些大鼎大钟还代表着社稷的希望和国运的昌盛。现在,时光在它们的外表留下的行走的痕迹看起来很浅,气味却弥漫开来。而那些瓷器,如碗碟、花瓶,总是那么的完整如新、洁白细腻,使时光的刀斧手无从留痕,总会让人觉得它们的主人才用完洗净走开,也许待一会儿就会回来。当然,像瓷器这般总是洋溢青春气息的藏品很少,绝大部分藏品老相毕现。它们来博物馆的时间不长,可它们呆在地下的时间太长了,于是把崭新的现代气息的博物馆,染成了另一种色调。

③博物馆总是用规规矩矩的黑体字写下许多说明,却没有多少人驻足良久慢慢阅读对照。大多数人更喜欢感性的认识,目击那一个个从地底冒出来的古物。造型越奇诡古怪,就越招惹人注意。如果造型平平,又没有特别注明其物质价值,那么审美价值也可能在我们匆匆而过的足音中消失。每次从博物馆出来,我总要试图清点一下有多少物体留存在我的脑海里,说来也惭愧,居然少得可怜。如果一天内参观大小几个博物馆,到了晚间,脑海更是混沌不开,汉晋不分唐宋莫辨了。

④来博物馆未必要巨细不遗尽收眼底,有时不愿走动,就坐在给观者备用的椅子上,静静感受一下流逝,这时会更有兴味。那么多摆在我们面前的东西,有的不知比我们人的模样丑陋多少,却那么令人心醉,是上苍对它们的偏爱吧。人是那么的乖巧,有智慧多才华,创造出那么多的奇珍异宝,让它们无限地存活下去,可是人要尝试延长一下自己的生命,哪怕一点点,也比登天来得困难。无奈,人们只能求助神灵鬼怪了,对那些能赐福人类的神明顶礼膜拜,尊敬赞美。尽管后来的人清楚地认识到无济于事,却持抱不放。想到自己的生命不及残破的秦砖汉瓦的一个零头,真是悲情弥漫。

⑤我们通常把博物馆作为教化的空间,感受着地大物博和品类万千,萌生起对于这个古国的无比热恋之情。漫漫时光风化了书卷,却风化不了这些金的玉的瓷的,那上边沉浮着古人的精灵,燃起我们对于先人的尊崇和仰望。可是,我们就很少注意到这些把博物馆空间占满的古代物品,对我们的时间概念有什么影响。我们丝毫没有为这么多时光成为过去而捏一把汗,在走出博物馆时全然没有紧张的样子。这也许是由于博物馆里弥漫着太多的时光,让人感觉到时光是挥霍不完的,有着无限的过去时,也有着无限的将来时,而时光的现在时正在从从容容地进行着。一个人的生命是不须耗费太多的时间的,一生终其百年,只不过是青铜器表面上的一层薄薄锈色。当人在这些年龄苍老的物品前走来走去,又有几个人在对比中羞涩了自己的目光呢?占用时光如此短的人,却又最爱对时光发一通又一通的议论,殊不知发议论的同时,又有不少时光白白流过。分量再重的议论,也无法挽留时光。那些张大嘴巴的坛坛罐罐,从来默不作声。既然不做声,时光似乎就忘了它们,飞掠过去。人是不能议论时光的,尤其在博物馆里,议论使我们更加渺小和短暂。

⑥博物馆在不断地增加、扩大,地不爱宝,也源源不断地输送,让它们穿过旧世纪道路上的潮湿,浮出地面,让人应接不暇。它们在我们的内心穿越已久,让我们的目光触及时,手指头抚摸时,感怀曾经的辉煌和流逝一样不可挽留,使每一个俗常的日子变得格外感性和具体。(取材于作者同名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喜欢在昏黄的灯光下欣赏博物馆的各种藏品,因为这样可以体会到文物另一种独特的韵味。

B.多数参观者不愿意被博物馆的文字说明所束缚,更愿意凭借自己的直觉去判断文物的审美价值。

C.作者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感觉,把博物馆体现出的种种意蕴与现代人的生活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D.文章笔触细腻,内涵深远,看似散漫的行文中传达出作者独特的发现,并引发读者深深地思考。

E.本文通过记述作者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与感悟,表现出了作者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复杂的人生体验。

2.如何理解第②段中“现在,时光在它们的外表留下的行走的痕迹看起来很浅,气味却弥漫开来”这句话的含义?(5分)

3.通读全文,说说博物馆带给作者哪些感触。(6分)

4.文章第⑤段说“分量再重的议论,也无法挽留时光”,结合文本,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这句话带给你的感悟。不少于200字。(1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东汉时期,纸张的广泛应用很快替代了竹简与帛书,成为文字的第一载体。从那时起直到当代,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人们提到书籍,通常最先想到的就是纸本书。然而近十余年来电子书的出现,在极短时间里动摇了人们的观念,令部分人开始担忧它会取代纸本书,成为文字载体的主流。这种担忧其实是多余的。电子书固然有其无可替代的优势,但完全取代纸本书还不太现实,未来的文字载体应当是百花齐放的一种格局。正如网络媒体的出现冲击了平面媒体,但平面媒体并没有全面撤出市场,报纸、杂志依然大量存在。

对大多数人来说,阅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相关资讯,或满足精神上的追求与愉悦。从这点来说,无论读者是通过纸本书达到目的,还是通过电子书达到目的,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主要区别在于购买的价格。对于出版商来说,得到一部书的电子版权要比纸本版权便宜许多,相应地,电子书具有了天然的价格优势。就传播速度而言,纸本书也无法与电子书抗衡。正常情况下,一部纸本书的出版通常至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而电子书却可以在完稿之后即刻面世。网络的普及,也让电子书可以无视地域之分,瞬间抵达终端,不像纸本书还要受到交通等条件制约,增加时间及物流成本。而网络上的阅读更具拓展性,读者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可以通过关键词迅速找到与之相关的另外一篇甚至一系列文章,而不用像以前一样到书架前慢慢寻找;在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网络的搜索功能亦能迅速地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尽管有着若干优势,电子书仍然有着自身的缺陷。既然是电子书,必然依附于电子产品才能够让读者阅读到它。然而,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阅读功能仅仅是其各项功能中的一部分。人们在通过电脑或手机阅读时很容易被它们的其它功能如看电影、玩游戏、聊QQ等分散注意力。要排除这些干扰,人们还必须回到传统的阅读方式。

就如电子书的优势是纸本书无法企及的一样,纸本书的优势也是电子书无法企及的。纸本书的独特优势是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与数字出版形态下信息的瞬时、随意不同,传统出版物的选题必须经过反复考量和论证,层次筛选,旨在从浩如烟海的材料中选择有价值的、值得向读者推荐的信息,因而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正是这种权威性,才使纸本书拥有了广泛的受众和基础。而且,完善的审读、质检、责任编辑制度,保证了纸本书从选题到审稿到编辑加工的质量。这一点也是数字出版所缺少的。此外,纸本书在满足资讯获取的同时,还有着电子书无法呈现的纸张之美、印刷之美,以及因之而来的情韵之美,这也是未来纸本书的发展趋势——逐渐趋于艺术性与收藏性,将视觉之美、纸张之美与印刷之美完整地结合起来。(取材于韦力《纸本图书的出路》,有删改)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由于纸张在东汉时期被广泛应用并成为文字的第一载体,所以当时出现了最早的纸本书。

B.无论是阅读电子书还是纸本书,都可以满足人们获取资讯、获得精神愉悦的需求。

C.电子书必须依附于电子产品才能阅读的缺陷,导致读者最终回到了传统阅读方式。

D.纸本书未来的发展目标是追求自己的艺术性和收藏性,而不是方便读者阅读。

2.概述电子书和纸本书各自的优势。(4分)

3.针对纸本书和电子书的不足,分别提出三条改进建议。(5分)

 

查看答案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道题)(8分)

1.陛下亦宜自谋,                         ,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2.海内存知己,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我闻琵琶已叹息             。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4.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5.春花秋月何时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6.地也,                    !天也,                 !(关汉卿《窦娥冤》)

 

查看答案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 请数 使 使 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取材于《晏子春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试题。

临江仙·信州作·晁补之①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②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注:1晁补之:北宋词人。本词作于作者贬官监信州酒税时,词中的“江城”即信州。2幽禽:指杜鹃,又名子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