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伦敦奥运会主火炬点燃...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伦敦奥运会主火炬点燃了,全场沸腾,焰火绽放,欢乐的音乐、热烈的呼喊振聋发聩,现场气氛达到了高潮。

B.曹操的一切政令,都是以皇帝的名义颁布的,谁反对他,就是反对皇帝,就是十恶不赦,罪不容诛。这就叫做“挟天子以令诸侯”。

C.昨天,红十字血液中心的两辆采血车开进卫生部机关大院,部长陈竺带头献血,相信这一行动必将上行下效,推动全社会开展无偿献血活动以应对“血荒”。

D.面对众人的啧啧称赞,他谦逊地表示:“除了舞文弄墨,就别无长物了。”

 

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思考分析词语的大体意思,然后判定是否正确。A“振发聩”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用在此句不符合句意。C项“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贬义词,用在这里不恰当。D项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用在此句不恰当。所以选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朱佩弦先生

叶圣陶

朱佩弦先生是国立清华大学的教授,任职已经二十多年。以前在浙江省好几个中学当教师,也在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教过书。他毕了北京大学的业就当教师,一直没有间断。担任的功课是国文和本国文学。  

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教师有所谓“预备”的工夫,他是一向做这个工夫的。不论教材的难易深浅,授课以前总要揣摩,把必须给学生解释或提示的记下来。一课完毕,往往满头是汗,连擦不止。看他的神色,如果表现出舒适愉快,这一课是教得满意了,如果有点儿紧张,眉头皱紧,就可以知道他这一课教得不怎么惬意。他教导学生采取一种平凡不过也切实不过的见【解析】
欣赏跟领受着根在了解跟分析,不了解,不分析,无所谓欣赏跟领受。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因为我们跟作者接触凭藉语言文字,而且单只凭藉语言文字。一个字的含糊,一句话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碍。打通了语言文字,这才可以触及作者的心,知道作者的心意中为什么起这样的波澜,写成这样的一篇文字或一本书。这时候,说欣赏也好,说领受也好,总之把作者的东西消化了,化为自身的血肉,生活上的补益品了。他多年来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又写了不少文篇, 主要的宗旨无非如此。我们想,这是值得青年朋友注意的。好文字好作品拿在手里,如果没有办法对付他,好只好在它那里,与我全不相干。意识跟观点等等固然重要,可是不通过语言文字关,就没法彻底分析意识跟观点等等。不要以为语言文字只是枝节,要知道离开了这些枝节就没有另外的什么大事。

他是个不断求知不惮请教的人。到一处地方,无论风俗人情,事态物理,都像孔子入了太庙似的“每事问”,有时使旁边的人觉得他问得有点儿土气,不漂亮。在文学研究方面,这种精神使他经常接触书刊论文,经常阅读新出的作品,不但理解这些,而且与这些同其呼吸。依一般见解说,身为大学教授,自己自然有已经形成的一套,就把这一套传授给弟子,那是份内的事儿。很有些教授就是这么做的,大家也认为他们是行所当然。可是朱先生不然,他教育青年们,也随时受青年们的教育。单就他对于新诗的见解而言,他历年来关心新体诗的发展,认明新体诗的今后的方向,是受着一班青年诗人的教育的,他的那些论诗的文字就是证据。  

他待人接物极诚恳,与他做朋友的没有不爱他的,分别时深切的相思,会面时亲密地晤叙,不必细说。他在中学任教的时候就和学生亲近,并不是为了什么作用去拉拢学生,是他的教学和态度使学生自然乐意亲近他,与他谈话和玩儿。他在大学里还是如此,学生就是朋友,他哪里肯疏远朋友呢?可是他决不是到处随和的好好先生,他督责功课是严的,没有理由的要求是决不答应的,当过他的学生的都可以作证明。学生对于好好先生当然不至于有什么恶感,可也不会有太多的好感,尤其不会由敬而生爱。像朱先生那样的教师,实践了古人所说“教学相长”,有亲切的友谊,又有坚强的责任感,这才自然而然成为学生敬爱的对象。

他作文,作诗,编书,都极其用心,下笔不怎么快,有点儿矜持。非自以为心安理得的意见决不乱写。不惮烦劳的翻检有关的材料。文稿发了出去,发现有些小节目要改动,乃至一个字还欠妥,总要特地写封信去,把它改了过来才满意。

他毕生尽力的不出国文跟文学,他在学校里教的也是这些。“思不出其位”,一点一滴地做去,直到他倒下,从这里可以见到一个完美的人格。

(选自中国二十世纪散文精品《叶圣陶卷》,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朱佩弦先生认为,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只要不含糊一个字、一句话, 就能打通语言文字,就能触及作者的心。

B.除了多年来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朱佩弦先生还写了不少文篇,阐述打通语言文字才可以从阅读中获得补益的观点。

C.朱佩弦先生有坚强的责任感,是学生敬爱的教师,他不做“好好先生”,督责功课很严,没有正当理由的要求决不答应。

D.朱佩弦先生作文,作诗,编书,都极其用心,所以下笔不怎么快,有点儿矜持,不是自以为心安理得的意见他决不会乱写。

E.本文通过记述朱佩弦先生做教师时的一些具体情况,勾勒出一位尽职尽责、乐于合作、亲爱学生、严于律己的教师形象。

2.朱佩弦先生“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体现在那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3.朱佩弦先生“毕生尽力的不出国文跟文学”,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他在这两方面的贡献。(6分)

                                                                                  

4.关于读书,朱佩弦先生认为打通语言文字是关键,陶渊明则主张“好读书,不求甚解”,即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你赞同那一种观点?请结合原文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谈。(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心理师的杯子

郭震海

这是一个周末的下午,太阳疲惫了,懒散了,失去了正午的热烈。在省城,我要去见一位朋友。

这位朋友原本学古代汉语,毕业后找了一份工作,感觉不满意,就索性炒了“老板”的鱿鱼,学起了心理学。

三年后,他“功德”圆满。在省城一个很不起眼的小胡同,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一个心理咨询所。据他自己说,生意很火,也有人说他是吹牛,生意并没有他自己说得那样好。不管如何,他现在是自己给自己打工,别人“炒”不了他,他也“炒”不了别人。

我们见了面后,他很夸张地张开双臂,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一套一套的高谈阔论,变得比过去油嘴滑舌多了。在他简易的会客室坐定,我们开始聊天。

他说:“好长时间不见,最近如何?”

我说,烦恼多多,比如工作,比如单位那些破事儿……当时我列举了许多。

朋友笑了笑说:“你口渴吗?”

我点头,说了一阵子话确实想喝水了。

“咱们喝茶吧。”朋友说着起身去烧水,并吩咐我说:“身后的柜子里放有杯子,拿来一个自己用。”

我起身,回头,打开柜门,有点儿吃惊。这家伙什么时候有收藏杯子的嗜好了?柜子里放有不少杯子,塑料的、玻璃的、不锈钢的,制作粗糙的、精致的,古典的、现代的。其中有一个非常漂亮的紫砂杯子,十分的显眼,我第一眼就看上了它。

我拿出杯子,又仔细看了看。这个紫砂杯子的确特别,光滑圆润的外表,看不出一点儿瑕疵,让人爱不释手。

水开后,朋友帮我满上了茶水。淡淡的茶香弥漫在四周,为这个夏日的午后,平添了几分雅致。

朋友再次坐下后,看了我选择的杯子。突然他笑了。

我被他笑得莫名其妙,这杯子有问题吗?

他说:“柜子里放了不少杯子,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紫砂杯子用呢?

这家伙肯定又在故弄玄虚,我最不喜欢他这样。他经常会搞一些在我看来很可笑的心理测试。比如,他会很随便让你说出一种水果的名字,然后来判断你对未来的另一半是否忠诚;他可以让你随意说一种颜色,或者是动物,判断你一生会有几个情人。我总觉得,这有点儿恶作剧的意思,或者说就是一种消遣。但他不这样认为,他可以列举出很多道理来印证他的推理是正确的,是有科学依据的。去年他刚刚出版了一本专著,通篇全是各类测试,友情的、亲情的、爱情的、事业的、家庭的等等,据说卖得非常火爆。

“你知道杯子的作用是什么吗?”他笑着,盯着我的眼睛,一本正经的样子

我说:“必须回答吗?”

他说:“是的,这非常关键,所以你必须回答。”

我说:“连白痴都知道,杯子是用来喝水的。”

他说:“你知道你喝的是什么茶吗?”

说实话,当时我确实没有在意喝的是什么茶。

看到他非常认真的样子,我点头如实说,没有在意。

他说,柜子里放了许多杯子,半年时间,他测试了二百多个人,几乎每个人在选杯子的时候,都会选择这个紫砂杯子,就因为这个杯子是柜子里最好的。而大多数人在选择杯子的时候,忘记了杯子的功能是用来喝水的

我不解。

朋友说,如果生活是茶水,那么金钱、名利、地位都是杯子。没有杯子我们喝不到水,杯子只是工具。杯子不一定最好,但茶好才是好。太多的时候,我们不开心、烦恼都是因为太看重手中的杯子,而忘了杯中的茶香。

我当即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看来这家伙几年的心理学确实没有白学。

就在我准备向他提一些问题的瞬间,突然发现他用了一个非常精美的杯子,甚至比我选的紫砂杯子还要精美。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也无法做到彻底的超脱。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21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这篇小说写了“我”因为不堪工作中的烦恼,利用一个周末的午后去省城的一位心理师朋友那里做咨询的故事。

B.朋友住在省城一个很不起眼的小胡同,只住一间房子,这个环境的交代暗示出他虽是心理师,却身居陋室,受到社会不公正的待遇。

C.朋友关于口渴与否的询问在小说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使后面的一系列情节显得十分自然。

D.这篇小说虽然篇幅不长,但可谓一波三折,朋友处处巧设玄机,使“我”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得到心理的疏导。

E.小说的结尾说到朋友手中精美的杯子,对照他跟“我”的谈话,具有很强的反讽意味。

2.“杯子”在小说中被赋予了怎样的内涵?文中画线句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6分)

                                                                                   

                                                                                  

3.小说中的“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4.对小说结尾一段,有人评价说“画龙点睛”,也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对此你怎么看?请表明态度并结合作品陈述理由。(8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屈原《离骚》)

2.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4.师者,                      。(韩愈《师说》)

5.故不积跬步,                  。(荀子《劝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临江仙   送光州曾使君

周紫芝

记得武陵相见日,六年往事堪惊。回头双鬓已星星。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铁马红旗寒日暮,使君犹寄边城。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1.简要赏析上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2.简要分析下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使君”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沈光字总持,吴兴人也。光少骁捷,善戏马,为天下之最。略综书记,微有词藻,常慕立功名,不拘小节。家甚贫,父兄并以佣书为事,光独跅弛①,交通轻侠,为京师恶少年之所朋附。人多赡遗,得以养亲,每甘食美服,未尝困匮。初建禅定寺,其中幡竿高十余丈,适遇绳绝,非人力所及,诸僧患之。光见而谓僧曰:“可持绳来,当相为上耳。”诸僧惊喜,因取而与之。光以口衔索,拍竿而上,直至龙头。系绳毕,手足皆放,透空而下,以掌拒地,倒行数十步。观者骇悦,莫不嗟异,时人号为“肉飞仙。”

大业中,炀帝征天下骁果之士以伐辽左,光预焉。光将诣行在所,宾客送至灞上者百余骑。光酬酒而誓曰:“是行也,若不能建立功名,当死于高丽,不复与诸君相见矣。”及从帝攻辽东,以冲梯击城,竿长十五丈,光升其端,临城与贼战,短兵接,杀十数人。贼竞击之而坠,未及于地,适遇竿有垂絙,光接而复上。帝望见,壮异之,驰召与语,大悦,即日拜朝请大夫,赐宝刀良马,恒致左右,亲雇渐密。未几,以为折冲郎将,赏遇优重。帝每推食解衣以赐之,同辈莫与为比。

光自以恩深重,思怀竭节。及江都之难,浅构义勇,将为帝复仇。先是,帝宠昵官奴,名为给使,宇文化及以光骁勇,方任之,令其总统,营于禁内。时孟才、钱杰等阴图化及,因谓光曰:“我等荷国厚恩,不能死难以卫社稷,斯则古人之所耻也。今又俯首事仇,受其驱率,有腼面目,何用生为?吾必欲杀之,死无所。公义士也,肯从我乎?”光泣下沾衿,曰:“是所望于将军也。仆领给使数百人,并荷先帝恩遇,今在化及内营。以此复仇,如鹰鹯②之逐鸟雀。万世之功,在此一举,愿将军勉之。”孟才为将军,领江淮之众数千人,期以营将发时,晨起袭化及。光语泄,陈谦告其事。化及大惧曰:“此麦铁杖子也,及沈光者,并勇决不可当,须避其锋。”是夜即与腹心走出营外,留人告司马德戡等,遣领兵马,逮捕孟才。光闻营内喧声,知事发,不及被甲,即袭化及营,空无所获。值舍人元敏,而斩之。遇德戡兵入,四面围合。光大呼溃围,给使齐奋,斩首数十级,贼皆披靡。德戡辄复遣骑,持弓弩,翼而射之,光身无介胄,遂为所害。麾下数百人皆斗而死,一无降者。时年二十八。壮士闻之,莫不为之陨涕。(节选自《隋书·沈光传》)

    注:①弛:tuò放纵,不守规矩。 ②:zhān一种似鹞鹰的猛禽。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每甘食美服,未尝困匮         致:得到

B.光自以恩深重,思怀竭节       荷:蒙受

C.吾必欲杀之,死无所           恨:遗憾

D.值舍人元敏,而斩之           数:屡次,多次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沈光骁勇善战的一组是(3分) (    )

①光升其端,临城与贼战,短兵接,杀十数人。

②未几,以为折冲郎将,赏遇优重。

③知事发,不及被甲,即袭化及营,空无所获。

④吾必欲杀之,死无所恨。

⑤帝每推食解衣以赐之,同辈莫与为比。

⑥光大呼溃围,给使齐奋,斩首数十级,贼皆披靡。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③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沈光小时候骁勇敏捷,不拘小节,虽然家里贫穷,但是人们大多赠送他东西,因而能够奉养父母,常常得到美好的食物和华丽的衣服。

B.大业年间,隋炀帝征召天下骁勇善战之人讨伐高丽,沈光也报名参加了。在这次征讨中,沈光骁勇善战,得到了隋炀帝的赏识。隋炀帝常常赏赐给他衣服、食物,同辈之中没有人能同他相比。

C.沈光自认为受国恩深重,常常思念报效国家,竭尽智慧和力量,因此,他早早就有杀掉宇文化及的想法,当孟才、陈谦等人暗中图谋除掉宇文化及时,他才慨然应允。

D.沈光在二十八岁时就英勇战死,他手下的几百人也没有投降的,当时的壮士听说这件事,没有不流眼泪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闻营内喧声,知事发,不及被甲,即袭化及营,空无所获。(5分)

                                                                          

(2)德戡辄复遣骑,持弓弩,翼而射之,光身无介胄,遂为所害。(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