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① [唐]沈佺期 天长...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①

[唐]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②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注]①本诗是沈佺期和杜审言之诗。两人都于公元705年被流放岭南。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南境内),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驩州(今广西崇左县)。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

1.本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请以颔联为例作简要赏析。(4分)

2.有人评价这首诗“哀而不怨”,即悲哀而不怨恨,情感有所节制。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1.在颔联中诗人回忆洛阳美丽的风光,想象南方崇山峻岭可怕的湿热之气,(2分)两相对比,倍觉凄苦,淋漓尽致地抒发思国怀乡的感情。 2.诗人被流放到“天长地阔”的岭南,友人不知“人何处”,岭南京城相隔“万余里”,内心无限愁苦,但未见诗人表现得痛苦不堪,绝望怨恨,(2分)而以“何时重谒圣明君”一句收尾,表达了思念君王的赤诚,节制了悲伤的情感。 【解析】 1. 试题分析:既然是说情景交融,肯定要写到哪些景,写到抒发了那些情,本题限定了赏析范围颔联,颔联写景是回忆洛阳美丽的风光,想象南方崇山峻岭可怕的湿热之气,从景中、注释中可分析情为倍觉凄苦的思国怀乡的感情。重要手法对比不能忘。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探究题,中心自然在“哀而不怨”上,写出哀是什么,为什么不怨。友人不知“人何处”,岭南京城相隔“万余里”,内心无限愁苦,是哀;“何时重谒圣明君”一句收尾,表达了思念君王的赤诚,节制了悲伤的情感。这是不怨。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人 之 蕴 蓄 由 学 而 大 在 多 闻 前 古 圣 贤 之 言 与 行 考 迹 以 观 其 用 察 言 以 求 其 心 识 而 得 之 以 蓄 成 其 得。

(《伊川易传》卷二《大蓄传》)

 

查看答案

写出与下列情节、成语相关的主要人物。(2分)

① 风雪山神庙______      ②过五关斩六将 ________③ 望梅止渴____     ④煮豆燃萁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成都望江楼的一副对联,原本该书写下联的地方是一块无字木牌。当年的作者苦于对不出与之匹配的下联,最终郁闷成疾,连名字也未留下。请你以其它的景点、地名(例如合江亭、水井坊、多子巷、风波亭、白云山、朝天门、印月井、观月阁……)入联,合理选择处理,写出下联。(3分)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下联:                                                 

 

查看答案

补写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自选五句。(5分)

1. 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将自己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与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成千古名句:“                                          。”

2.《短歌行》中表现了广纳贤才、一统天下的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去来兮辞》首段从“自责”“自慰”“自醒”三方面写辞官归田的原因,其中写自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自今。(曹操《短歌行》)

5.            ,羡长江之无穷。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6. 岁寒,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谁为大王此计者                   动词,献

B、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介词,替

C、如姬公子泣                       介词,向、对

D、问渠那得清如许,有源头活水来     动词,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