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沿着民歌往回走 范晓波 ①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沿着民歌往回走

范晓波

①曾经有很长一段时期,我接受不了中国民歌。这主要因为民歌大多是吟咏爱情的,而在我看来中国民歌里的爱情太土了,它们似乎只属于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我喜欢的是欧美和俄罗斯的经典爱情歌曲,以及国内的少数流行音乐。但是在我经历了一些爱情以后,在我对爱情的看法趋向本质后,我发现还是中国民歌更能感动我一些,让我发生这种变化的,正好是它们的音乐元素中那些很土的部分

  ②一个很有意思的语言现象:中国民歌中对恋人的称呼永远是“哥哥”或“妹妹”,不管是西北还是西南民歌均是如此;并且,歌词是也极少出现“爱”字,和爱来爱去的流行歌曲大异其趣。这大概同农耕社会爱情的含蓄与羞涩有关。对于生活在强调沟通能力的信息时代的人来说,羞涩作为一种心理气质绝不是黄金。但当满大街的女孩都在大喊“……请你快点把门打开,我想和你谈恋爱!”(歌曲《叮咚》)时,羞涩就显得有些珍贵了。我的一位年长的同事说,他恋爱时如果能悄悄摸一下“阿妹”的辫梢,都会激动得几乎晕倒。这就是羞涩的力量,我们现在即便彻夜逗留在情人的芳唇上都不一定会晕眩了。

③兄妹相称还凸显了爱情的另一种形态——亲情。有人说,流行歌曲和电视上的肥皂剧里之所以“爱”字泛滥,主要是由于现实中真爱以及相爱的能力的流失,越缺什么越要谈什么。这么说似乎过了点,但爱情的时尚化、数字化的确使它越来越像肯德基店里价格不一的可乐,用水龙头控制配方和流量,可口,但不一定可心。泡沫爱情的流行美化了“哥”、“妹”在我心里的感觉。融入了亲情的爱情其实比所有浪漫之情都更纯粹。一个男人要背叛称自己为“甜心”的女孩也许是容易的,但要背叛那个柔柔地叫自己“哥”的人则十分困难。

④中国民歌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它表现了地老天荒的守候。《敖包相会》、《草原之夜》、《走西口》、《赶牲灵》、《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等莫不如此。那是落后的生产力和通讯造就的纯朴,这种纯朴又造就了用一生去等一个人的神话。我以前不知道西北的爷们儿为什么要舍下心上人赶着骡马走西口,而且一去就是数度春秋;当我在一个荒芜的春天,站在延安郊外的高坡亲眼目睹了陕北只生长贫瘠苍茫的荒塬时,我懂得了民歌里面的爱情为什么会那么浓烈和坚贞。我无比热爱的一首MTV是《东方时空》推出的《赶牲灵》;无比热爱那日日独坐山坡用心捕捉骡队铃声的美丽女子;无比热爱滚烫的脸庞上那两行比一个无望的下午还漫长的热泪、针线穿过新鞋底时从指端蔓延到心尖的颤抖;无比热爱掩饰在方言里的爱的细腻与坚韧:你若是我的哥哥哟,招一招的那个手;哎呀你不是我的哥哥哟,走你的那个路……”     

⑤我们很幸运生在了一个手机、越洋电话和网络空前普及的年代,不必在想对远方的姑娘抒情时慨叹“没有邮递员来传情”;高效交通让人跑得比心还快,一日千里,甚至一日数万里。思念的长度和浓度却因此遭到了削弱。我不能说现代科技破坏了爱情的经典性,但实事求是地说,和当下那种上午在广州说想你,下午就飞到北京见面的爱情相比,我更倾心民歌里的约会,更倾心那个站在黄昏的岔路口等了许多年仍痴心不改的西北姑娘。

⑥民歌所特有的大量农耕和游牧文明的意象为许多怀旧的心提供了温暖的居所:羊群、马匹、马头琴、红棉袄、蓝蓝的天……它们重现了风吹草低、月光无垠的纯美景象,那是生活的原生态,爱情的原生态。我多么羡慕那个坐在草地上陪着马头琴默默哭泣的年轻男子,那时他的马在远处月光粼粼的河湾饮水,风掀动他额前的黑发,“劈啪”作响的篝火升上夜空时映亮了一张伤情的脸。我甚至喜欢陕北风味的红棉袄,它穿在漂亮妹姝的身上,把她的脸衬得更漂亮和健康,还有一种喜洋洋暖洋洋的感觉。它不可能在都市大街上闪亮登场,却是黄土地上永久的流行色。还有“妹妹”的长辫子,它是民歌中最灵动的细节,不矫饰,不病态,在我的心理地图上,它几乎成了通往纯洁的路标。在中性化的短发风靡街头的城里,和一个留着乌黑长辫子的姑娘恋爱,成了一个具有幻想气质的理想。

⑦深入到那些散发着泥土味的中国民歌,我常常有种幻觉,似乎一下子回到了那个水草丰美的久远年代:那时生活简朴,但爱情如酒。我们在阳光下劳作,坐在月光与草地之间弹琴说爱,因为一个婉约的眼神脸红半天,为了等一个人,甘愿忍受一生孤独……

1.请分别概括对中国民歌作者认为“我接受不了”和“更能感动我”的原因。(4分)

                                                                             

2.中国民歌“它们的音乐元素中那些很土的部分”指哪些方面的内容?请分条列举。(3分)

                                                                             

3.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画线句的含义。(4分)

(1)羞涩就显得有些珍贵了。(2分)

                                                                             

(2)爱情的时尚化、数字化的确使它越来越像肯德基店里价格不一的可乐,用水龙头控制配方和流量,可口,但不一定可心。(2分)

                                                                            

4.从本文涉及的下列民歌意象中任选两种,分别说明它们所表现的中国民歌的特点。(2分)

骡马    马头琴    红棉袄    长辫子

                                                                       

5.请赏析第4自然段画线句。(4分)

                                                                      

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构思巧妙,从民歌入笔,探寻了歌曲特点及其感情的不同表达方式,向往人与人之间纯朴的感情。

B.对民歌前后态度的变化,说明作者欣赏经典的外国歌曲和中国民歌,批评流行的泡沫爱情歌曲。

C.文章所描写的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歌曲,反映了在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和现代文明不同背景下的不同的社会生活情景。

D.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人感受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理想与愿望。

E.文章以“沿着民歌往回走”为题,表现的文章主旨是:歌曲应回归原生态的本土民歌,爱情应回归原生态的纯真爱情。

 

1.(1)“接受不了”的原因:①民歌大多吟咏爱情(1分),②民歌里的爱情对当代青年来说已经过时(或落伍)了(1分)。(意思对即可。答“太土”不得分) (2)“更能接受”的原因:①认识了爱情的本质(1分),②民歌的本真(或纯真、质朴)(1分)。(意思对即可。答“音乐元素中那些很土的部分”不得分) 2.①浓厚的地域(地方)色彩。②羞涩地表达爱情。③爱情中融入亲情。④地老天荒的守候。 ⑤有农耕和游牧文明色彩的意象。(答出其中三点得3分) 3.(1) ①“羞涩”是指中国民歌吟咏爱情时是以含蓄方式传达出真情。(1分)②说明对爱情的含蓄表达比直白更能激动人心。(1分) (2)①运用了比喻的方法,将泡沫爱情喻为可乐。(1分)②“爱”字泛滥的爱情简单而苍白,不如民歌中融入亲情的爱情动人(或“纯粹”)。(1分) 4.答案示例(任选两种意象说明, 各1分) (1)骡马:落后的生产力造就的纯朴。(或具有农耕文明色彩。)(1分) (2)马头琴:表现浓烈的思念、忧郁、伤感。(或具有游牧文明色彩。)(1分) (3)红棉袄:喜庆(或“喜洋洋”)、温暖(或“暖洋洋”)、怀旧。(或表现地老天荒的守候,爱情的坚贞。)(1分) (4)长辫子:灵动,不矫饰,不病态。(或代表爱情的原生态,自然、纯洁。)(1分) 5.手法上:(1)运用四个“无比热爱”的排比句,充分渲染了画面的感染力,表达出民歌中爱情的浓烈和坚贞。(2) “比一个无望的下午还漫长” 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热泪涌流之长、等待时间之久;(3)引用民歌的歌词,表达了对爱的呼唤。(4)以“针线穿过新鞋底时从指端蔓延到心尖的颤抖”的细节描写,表女子内心的思念之强烈。(任选其中两种并简析得2分) 内容上:表现了民歌中爱情的浓烈和坚贞及作者对这种爱情的感动和赞美。(2分) 6.B  E 【解析】 1. 试题分析:“我接受不了中国民歌。这主要因为民歌大多是吟咏爱情的,而在我看来中国民歌里的爱情太土了,它们似乎只属于五六十年代的年轻人。”“但是在我经历了一些爱情以后,在我对爱情的看法趋向本质后,我发现还是中国民歌更能感动我一些,让我发生这种变化的,正好是它们的音乐元素中那些很土的部分。”由此可概括出答案要点。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2. 试题分析:从以下内容可归纳出答案要点:一、中国民歌中对恋人的称呼永远是“哥哥”或“妹妹”,……这大概同农耕社会爱情的含蓄与羞涩有关。二、兄妹相称还凸显了爱情的另一种形态——亲情。……融入了亲情的爱情其实比所有浪漫之情都更纯粹。三、中国民歌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它表现了地老天荒的守候。四、当我在一个荒芜的春天,站在延安郊外的高坡亲眼目睹了陕北只生长贫瘠苍茫的荒塬时,我懂得了民歌里面的爱情为什么会那么浓烈和坚贞。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3. 试题分析:(1)由原文“但当满大街的女孩都在大喊‘……请你快点把门打开,我想和你谈恋爱!’(歌曲《叮咚》)时,羞涩就显得有些珍贵了但当满大街的女孩都在大喊“……请你快点把门打开,我想和你谈恋爱!”(歌曲《叮咚》)时,羞涩就显得有些珍贵了”可知“珍贵”是相对“直白”来说的,含蓄的表白更少,更感人。(2)首先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使说明的道理更加形象生动。其次,“或乐批量生产,可口但不可心”有深刻的喻义:这种爱多而泛,而且形式上一样,外表美好,但不能深入内心。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 一、答题信息:民歌所特有的大量农耕和游牧文明的意象为许多怀旧的心提供了温暖的居所:羊群、马匹、马头琴、红棉袄、蓝蓝的天……二、结合全文对“农耕和游牧文明”进行探究,探究其与列举的意象的联系。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 试题分析:赏析语段一般是从表现手法和思想情感两个方面赏析,本文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所以要逐一赏析,指出其好处。另外,一切手法都是为情感服务的,所以一定要指出其表达的思想情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6. 试题分析:B项“批评流行的泡沫爱情歌曲”文中并没有体现。E.文章主旨是:歌颂、赞美原生态的纯真爱情。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句。(5分)

1. 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2.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3.卧龙跃马终黄土,                。(杜甫《阁夜》)

4.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一))

5.可惜流年,                 ,树犹如此。(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兄弟不知,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诗经·氓》)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作答。(8分)

曲江二首(其一)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 何用浮名绊此身。

注:①这首诗作于乾元元年(758)。曲江:河名,在陕西西安市东南郊,唐朝时候是游赏的好地方。②经眼:从眼前经过。③翡翠:翡翠鸟。④麒麟:石麒麟墓饰。

1.首联主要意象是什么?写的是何时之景?(2分)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3.诗中 “物理”的含义是什么?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柳宗元

王叔文之党谪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宗元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欲请朝,愿以柳易播。会中丞裴度亦为禹锡言曰:“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上曰:“为人子尤当自谨,勿贻亲忧,此则禹锡重可责也。”度曰:“陛下方侍太后,恐禹锡在所宜。”上良久,乃曰:“朕所言,以责为人子耳,然不欲伤其亲心。”退,谓左右曰:“裴度爱我终切。”明日,改禹锡连州刺史。

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以为:“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视栋宇之制,相高深、圆方、短长之宜,指麾众工,各趋事,不胜任者退之。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亦犹相天下者,立纲纪、整法度,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万国既理,而谈者独称伊、傅、周、召,其百执事之勤劳不得纪。或者不知体要,炫能矜名,亲小劳,侵众官,听听于府庭,而遗其大者远者,是不知相道者也。”

又作《种树郭橐驼传》曰:“橐驼之所种,无不生且茂者。或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凡木之性,其根欲舒,其土欲,既植之,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全而性得矣。它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为政亦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之。旦暮吏来,聚民而令之,促其耕获,督其蚕织,吾小人辍饔飧以劳吏之不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凡病且怠,职此故也。”此其文之有理者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梓人:木匠。 ②寻引:长尺   ③伊、傅、周、召:指当时的宰相伊尹、傅说、周公、召公。④听听:争辩的样子。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叔文之党谪官者                   坐:   因……获罪  

B.恐禹锡在所宜                       矜:   怜悯

C.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       规矩: 方尺  

D.其根欲舒,其土欲                   故:   旧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欲请朝,愿以柳易播               B.以责为人子

乃设九宾礼庭                        古之学必有师

C.此禹锡重可责也                D.指麾众工,各趋

故木受绳直,金就砺则利              则或咎欲出者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是柳宗元讽刺执政者“理事不当”的一组是

①能者进之,不能者退之     ②亲小劳,侵众官    ③促其耕获,督其蚕织   ④是不知相道者也  ⑤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⑥梓人不执斧斤刀锯之技,专以寻引、规矩、绳墨度群木之材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宗元、刘禹锡都是因为王叔文党祸受牵连而被贬谪,其实他们都很冤枉。

B.文中通过梓人的故事,生动形象阐明了做宰相的人要宏观上把握局面,要懂得选贤任能,不必事必躬亲。

C.柳宗元善于用寓言或借事喻理的文章表达为政治世的道理,其中郭橐驼就是用种树的理论阐述为官之道。

D.御史中丞裴度在刘禹锡任职这件事上对皇上进行劝谏,皇上认为他忠心可鉴。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禹锡诚有罪,然母老,与其子为死别,良可伤(3分)

                                                                             

(2)大厦既成,则独名其功,受禄三倍(2分)

                                                                             

(3)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从文化自觉到哲学自觉

当前,文化自觉的树立正在极大推进着我们的社会发展,其结果将改变当今中国的文化形象。这里的文化自觉首先指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是自身文化意识的提升,也是社会大众对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思想上的认同并不等同于行动上的一致。只有当充分认识到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并努力从行动上体现文化认同,才能达到真正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更是要指思想上的自觉,是我们在思想上真正形成对自身文化性质的理解,特别是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转型过程中的不同文化形态的认识,最后构建我们自身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

这里的特殊性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已经体现为当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如何在当今世界文化格局中体现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文化的时代效应。这里的普遍性是指,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必须得到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理解,因此,这样的特殊性就必须以具有普遍意义的表达形式加以体现。只有在能够为世界各国文化理解和交流的基础上,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进入“自在自为”的阶段。然而,要做到文化的这种自觉,我们必须抓住文化的核心和精髓,这就是时代的哲学思想。确立文化自觉的关键,应当做到整个民族在哲学上的自觉。

中华民族富有哲学思维的传统,中华文化蕴涵深邃的哲学思想。无论是《论语》、《道德经》还是《中庸》、《大学》,这些代表着中华民族智慧的论著都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哲学思维特征,这种特征表现为思想行动以个人认识为前提,观念形成以经验活动为前提。虽然中国哲学学科的自觉意识产生于西方哲学传入之后,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却始终是哲学式的。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和智慧特点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对应:个人认识活动是以在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为根据和出发点的,因此,中国人的思维具有经验归纳的特征;而经验活动本身又是为了更好地认识整体和全局,所以,中国人的思维又具有抽象普遍的意义。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并非出自自觉意识,而是对前人长期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中国传统思想表达的提炼升华。虽然我们一再强调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但这种强调却是建立在我们理解了不同于我们思维方式的西方哲学的基础之上,是我们通过不同哲学之间比较的结果。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给我们带来了对自身哲学的重新认识,甚至对自身哲学思维方式的重新定位。正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中,我们开始形成对自身思维方式的自觉。

从文化的自觉到哲学的自觉,这体现了我们对自身文化的更深层理解,是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负责态度。从更广泛的当今世界文化的视野看,能够做到哲学自觉,才会使我们的文化自觉变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行动,才会使我们自身的文化特征得到广泛的认同和理解。

1.下列关于“文化自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自觉是自觉用中国文化推动我们的社会发展,改变当今中国的文化现象。

B.文化自觉是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对自身文化有强烈认同和体现,更是真正理解自身文化性质并构建其特殊性和普遍性的思想自觉。

C.文化自觉是中国文化认识到了文化认同的重要性,社会大众对文化发展也有了迫切的要求。

D.文化自觉是指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转型期,我们认识到世界上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形态,中华文化也应该自觉转型。

2.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的结果,这是中国文化特殊性,中国文化的时代效应决定于怎样在当今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体现这种特殊性。

B.具有特殊性的中国文化能用有普遍意义的表达形式加以体现,能够得到世界各国文化的理解并实现交流,中国文化才具有了普遍性,才能真正进入“自在自为”的阶段。

C.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始终是哲学式的,西方哲学传入之前,中国哲学学科的自觉意识就产生了。

D.具有抽象普遍意义的中国人的思维特征表现为思想行动以个人认识为前提、观念形成以经验活动为前提,并非出自哲学自觉。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抓住时代的哲学思想,也就是抓住时代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做到整个民族在哲学上的自觉,才能真正确立文化自觉。

B.因为我们理解了不同于我们思维方式的西方哲学,重新认识自身的哲学,并重新定位自身的哲学思维,所以我们已开始从文化自觉走向哲学自觉。

C.中国人的思维特征和智慧特点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的对应,这样就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要优于西方人的哲学思维方式。

D.只有做到了哲学自觉,才能使我们的文化自觉变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行动,才会使我们自己的文化特征得到广泛的认同和理解,在当今世界文化转型期构建自身的文化特性。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为世界三大小说巨匠之一,其作品有《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羊脂球》《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B.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明清传奇,关汉卿的《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元杂剧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

C.中国现代派诗人中戴望舒因成名作《雨巷》获得“雨巷诗人”称号,杰出诗人徐志摩代表作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

D.先秦诸子散文长于论说,如《孟子》《庄子》《荀子》等;先秦历史散文则长于叙事,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