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据调查,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

据调查,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1.针对这一现象,请你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词,20字以内。(2分)

                                                                          

2.如果发现在校园内有同学浪费粮食,请你对该同学说一段劝诫的话。要求语言准确、 简明、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4分)

                                                                           

 

1.示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粮食来之不易,请加入光盘族。(2分) 2.示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粮食浪费既是经济损失,也是一种道德损耗。“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浪费粮食折射出浮华心态,冲击的是社会伦理防线。请记住,珍惜粮食就是珍惜水和耕地,也是践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4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针对浪费粮食现象,写公益广告词。主要是从节约方面来写。简洁、明了、有号召力。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 试题分析:针对浪费粮食现象,劝说同学,要从节约粮食的意义和影响方面来说,运用修辞手法,注意表达的语气和措辞,要让别人易于接受。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下列材料对“凤凰单丛茶”做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三个短语加以概括。要求:概括准确,每个短语不超过8个字。(3分)

凤凰单丛茶,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山。产区峰峦连绵,云雾弥漫,空气潮湿,土壤肥沃深厚,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茶树的发育与形成茶多酚和芳香物质。单丛茶实行分株单采,当新茶芽萌发至小开面时,即按一芽、二三叶标准,用骑马采茶手法采下,轻放于茶萝内。一般于午后开采,当晚加工,制茶均在夜间进行。经晒青、晾青、碰青、杀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历时10小时制成成品茶、单丛茶外形条索粗壮,色泽黄褐,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花香果味,香味浓郁,沁人肺腑。

2.在下面的一段对话中补写出恰当的文字,使之语意连贯。(3分)

甲:凤凰单丛茶,真是好,不愧是乌龙茶类极品名茶。       

乙:叶选平副主席说呢,喝上它,其他茶不想喝了。

甲:它A                                          。冲泡后叶底肥大,叶色黄亮。

乙:它的汤色很清澈的。

甲:它B                                          。

乙:真是沁人肺腑啊。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品尝后说“比美国的花旗参还要提神” 呢。

 

查看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素面朝天毕淑敏

迟子建

①齐耳短发,白皙红润的脸色,善意的双眸,黑色圆口拉带布鞋,白底带着蚕丝一样细的黑纹棉布夹克,这就是毕淑敏就读鲁迅文学院时留给我的印象。她在装束上那么普通,走在大街上,你确实很难想象她就是以《昆仑殇》享誉文坛的作家毕淑敏。她钻入菜摊儿,站在公共汽车站牌下,跻身于商场等等,确实与别的妇女相差无二。这也就是毕淑敏的平常,同时也是不平常之处。我常常觉得,那些装束上很前卫,言谈举止很新潮的女性,其骨子往往却是计较、琐碎、世俗的;而装束庄重、言语谦和的知识女性,其灵魂深处才真正拥有对世俗生活的批判力量,对艺术探索的执着和标新立异。

②谦和的毕淑敏在研究生班里是一个热心肠的人。身为医生的她,对待同学们各种身体不适的咨询总是显得那么有耐心,而且还积极地带一些药送给同学。她总是笑微微的,雍容大度,从未听说她与谁隔阂或者给谁难堪过,可以想见她良好的修养和出色的心理素质。我曾暗自勾勒过毕淑敏的晚年形象,一个慈祥的胖老太太坐在环绕着花草的庭院里,她是坐在藤椅里的,眯缝着眼,在享受滋润的太阳。她膝下儿孙满堂。毕淑敏是个有福之人,因而会有这么理想的晚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让我们能联想到晚年的,而你一望毕淑敏,便知这个来自雪域高原的人会有一个洗尽铅华、归于平淡的美好晚年。

③算起来,与毕淑敏在研究生班三年同窗的交往是极为有限的。真正交往却是在毕业之后。虽然这时也较少见面,但电话却成了联络情感、交换创作想法的好方式。我只要去北京开会,总要和她联系一下,彼此聊天,谈身体,谈现状,谈未来,谈创作,等等等等,总有说不完的话题。记得一九九七年盛夏我从美国回到北京,当夜毕淑敏来看我,提起不久前有一个国际性学术会议在纽约召开,邀她前往,而会期只有三天。毕淑敏说她决定不去了,理由是刚到那里时差还没倒过来,就得登机返程。毕淑敏笑言:“美国搁在那儿,又跑不了,以后再说吧。”这是我印象中的毕淑敏说过的最豪迈最幽默最有寓意的话了。把它套用她的文学观,我想也一样适合。那便是从容、不急不躁、自信和有耐性。

④毕淑敏的生活经历我想很多热爱她的读者比我还要熟悉。她出身于一个高干家庭,青年时代到了西藏当兵。毕淑敏是个飒爽英姿的女兵。然而在雪域高原上,恶劣的气候对女兵来讲怎么说都是一种摧残。然而她挺下来了,不仅挺了下来,还将这种苦难变成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使经过了净化的灵魂得以在京城无边的烟尘和喧嚣之中,流淌出那么多有关西藏、有关生与死的凄美故事。苦难之于人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一种是对生活永久的怨艾和变本加厉的报复,一种则是对生活的珍惜和积极的不遗余力的创造。毕淑敏属于后一种,她用自己的笔,使那片雪域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梦想和圣地,而不是埋葬之地。

⑤毕淑敏的创作是勤奋的。她有一些脍炙人口的中短篇小说为我们所熟悉,最近她的长篇处女作《红处方》又引起轰动,我打心眼里为她高兴。我婚后在大兴安岭休闲的一段日子里,正赶上各有线台在播放《红处方》,于是每日很守时很积极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可惜的是电视剧的《红处方》拍得不尽如人意,还是读原作的感觉更好。这也就是很多作家在把自己喜爱的作品改编权交与影视单位后,总有些惴惴不安的原因。那滋味就像把爱子送人了,不知道他摊得摊不上个好人家而牵肠挂肚。好在连最普通的读者都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要想真正了解和判断一个作家,还是去读她的作品。

1.毕淑敏是享誉文坛的知名作家,在本文作者的眼中,她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部分的外貌描写有怎样的特点和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多处议论性的语句,请选一句进行赏析(答题时说出第几段哪一句即可),并谈谈作者议论的意图。(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雪 白

王开岭

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愈来愈多了。比如雪。

在我的印象里,雪是世界上最辽阔最庄严最富有诗意和神性的覆盖物。她使我隐约想到“圣诞、人类、福祉、博爱、命运”这些宗教和集体意味很浓的词。

那神秘无极的洁白;庞大的包容一切的寂静;纯银般安谧宽仁的光芒;浑然天地梦色绝尘的巍峨与澄明……

拿什么更美的形容她呢?她已被拿去形容世间所有美的意境了。

童年时,我的心里溢满了雪。比大地上的棉花多得多。那时候,大地依然贫穷,贫穷的孩子常常想:要是地里的雪全变成棉花该多好呵……如今,我们身上有的是厚厚的棉花了,而大地,却失去了那洁白的相濡以沫的覆护。那时候,一个冬天常常有好几场惊心动魄的大雪。有时连续着,不舍昼夜地下;天凛地冽,银装素裹。夜晚白得耀眼,像火把节,像过年,很令人鼓舞和感动。记得初中语文里有篇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一开头即是“纷纷扬扬的大雪又下了一整夜……”

那种盛大的雪况现在回忆起来很有些隐隐动容和“俱往矣”的悲壮。不知如今的孩子会不会问:真有那么多的雪么?

是真的。雪不仅多,而且美。

记得当时班里有个家境很穷的女生,又瘦又黑,像棵细细的老也长不大的豆芽儿。—次作文课上她灵机一动把雪比喻成了“雪花膏”,她说:“那天夜里,我看见天上飘起了雪花膏……”她念的时候同学们全笑了,连戴眼镜的老师也哧哧笑了,说她是“异想天开”。于是老师接着给我们讲“异想天开”是什么意思。我就是从此学得这个成语的。老师讲“异想天开”的时候女生趴在水泥桌上(当时课桌是用水泥板搭的)呜呜哭出了声……不久,她因家贫便辍了学。

许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记起了这件事。我猛然发现那个“雪花膏”的比喻其实是多么生动而富有诗意啊!

雪。雪花膏的雪。女孩儿的雪。

在我所见过的比喻中,这是最珍贵最难忘的一个。也是最伤感的一个。

要知道当时穷人家的女儿是用不起雪花膏的。美丽的如诉如泣的雪花膏。

不知从何时起,有个声音问:我们的雪呢?

从前的那些梦想,有的很快就兑现了,比如棉花,比如雪花膏和课桌……另外一些虽遥遥无期,但我们并不苛求,慢慢来,一切都会有的,没有的都会有的……

是的,我们相信,时间已悄悄印证了这点。但另一个事实是:我们曾经有过的,现在却没有了。

比如雪。我们有了无数的雪花膏,甚至有了比雪花膏还雪花膏的雪花膏,可我们的雪呢?那“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呢?

偶尔碰上一回,可那是怎样的情景啊——

稀稀落落粉针或粉末状的碎屑,仿佛老人凋谢的白须,给风一击,给地面轻轻一震,即消殒了。

这哪里是雪?分明是雪的骸,是死去的雪。

衰败的迹象即这个时侯显露的。我留意到了冬日的憔悴,地温的爬升,空气的浮躁,河流、树木和鸟的稀少……眯起眼睛,我辨认出菜叶上的斑点,阳光中的尘埃和可疑的飞来飞去的阴影……最后,我还跟踪一只绿色的苍蝇,于是发现了第二,第三……

从前不是这样子的。

纯洁简美的东西愈来愈少。地球上,已很难留得住雪了。

人类创造一切的同时也破坏着一切,许多优雅的古典的秩序被打碎了,颠覆了,消解了,包括季节、生态、法则、价值、信仰和艺术……我们狂妄地征伐却失去了判断,拼命地拥有又背叛着初衷,我们消灭了贫穷还消灭了什么?

这是一个欲望大得惊人的掘金年代。抒情的方式正在消失。只有物的欲望。欲望。

我感到了不安,感到了冬天背后那双忧郁哀怨的眼睛,那些威胁她的莫名的危险……我开始了怀念,怀念那些已经流逝和几要逝去的东西,比如童年、雪、自然和本色,比如古典、村野、棉布、美和纯净……                          

(选自《精美散文读本》)

1.本文开头写到“叫人感念和思痛的东西愈来愈多了。比如雪”, 根据全文内容,请分条概述作者感念雪的原因。(4分)

                                                                             

2.请简述“不知从何时起,有个声音问:我们的雪呢?”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5分)

                                                                              

3.作者“感到了不安的”东西有哪些?请作简要陈述。(6分)

                                                                                           

 

查看答案

本大题4小题,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共16分。

                                     论幸福      

                                   莫罗阿(法)

何谓幸福?方登纳在《幸福论》那册小书中所假设的定义是:“幸福是人们希望永久不变的一种境界。”当然,如果我们肉体与精神所处的一种境界,能使我们想:“我愿一切都如此永存下去”,或如浮士德对“瞬间”所说的“留着罢,你,你是如此美妙”,那么,我们无疑是幸福的了。但我们知道,即在我们愿望之时,那种不变,那种稳定,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且就令“瞬间”能够加以巩固,它所给予我们的幸福,亦将因新故事的发生而归于消灭。

构成幸福的,既非事故与娱乐,亦非赏心悦目的奇观,而是把心目中自有的美点传达给外界事故的一种精神状态,我们祈求永续不变的也是此种精神状态而非纷繁的世事。在确定幸福的性质(这是我们真正的论题)之前,先让我们把幸福所有的障碍加以考察,以便我们抓住问题的实质。

首先可以看到的是接踵而至的灾祸与疾病。禁欲派曾说:“过去的痛苦已不存在,现在的痛苦无从捉摸,而未来的痛苦还未发生。”事实可不然,我们着实无法把那些连续随着分解开来。过去的痛苦回忆,能把现在的感觉继续加强,更何况精神影响肉体的力量,令人难以置信。有真病的人,亦有自以为病的人,更有自己致病的人。

其次便是失败:爱情的失败,事业的失败,行动的失败。愿望受挫了,计划搁浅了,机会错过了,希望毁灭了。但如果人们对于自己一生的事故,用更自由的精神去观察时,往往会识得他们所未得到的,正是所不希冀的。我屡屡听到作家们说:“我要写某一部书,但我所过的生活不允许”,这是真情。但若他热烈地要写那部书,他定会过另一种生活。

野心与贪心使我们与别人冲突,但还有更坏的灾祸的成因:即是和我们自己的冲突。“我也许做错了,也许自误了,但我已竭尽所能……”当我们回顾昨日的行为以至一生的行为而能说这种坦白的话时,那么,我们是幸福的。只要有此内在的调和,多少苦恼都可消灭。

可事实告诉我们,自己与自己的协调是稀有的。我们中每个人的内部都有一个“社会人”与情欲炽盛的“个人”,即灵与肉、神与兽。在此,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的教训就变得重要了。一个智慧之士,若欲达到宁静的境界,首先应将使他思想变形的激情与回忆,回复成客观的,可以与人交换向人倾吐的思想。

此外,是幻想未来:在危险未曾临到先自害怕,先自想象危险的境况,是“不幸”的又一原因。

对于这些或实在或幻想的病,有没有逃避之所或补救的良方呢?

最广阔最仁慈的避难所是大自然。故旅行是救治精神病苦的良药。痛苦的人所能栖息的另一处所,便是音乐世界。

还有一种“幸福练习”虽不能积极产生幸福,却能助你达到幸福。试举几条秘诀:

对于过去避免作过于深长的沉思。对一切无可补救的事情,不要反复不已的咀嚼。精神应时常加以冲刷、荡涤、更新。无遗忘即无幸福。

——精神的欢乐在于行动之中。对于聪慧之士,行动往往是为逃避思想,但这种逃避是合理的健全的。

——选择努力方向与你相同,并对你的行动表示关心的环境。

——不要想象那些遥远的无可预料的灾祸而自苦。

还要把幸福的题旨重说一遍吗?永续的平衡状态在人事中是不存在的,信仰、明智、艺术,能令人达到迅暂的平衡状态。随后,世界的运行,心灵的动乱,破坏了这种均衡,而人类又当以同样的方法攀登绝顶,永远不已。最美的爱情,分析起来只是无数细微的冲突,与永远靠着忠诚的媾和。同样,若将幸福分析成基本原子,亦可见它是由斗争与苦恼形成的,惟此斗争与苦恼永远被希望所挽救而已。

(选自《20世纪文史哲名著精义》)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A.如果浮士德所说的“瞬间”能够固定下来,我们就能得到长久的幸福。

B.生活中的病人,都是因为那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的精神影响导致的。

C.人们回看自己的一生的事故,可以认识到“所未得到的,正是所不希冀的”,作者看来,这种自由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D.当世界的运行、心灵的动乱,破坏了生活中迅暂平衡状态时,我们仍应以信仰、明智、艺术等力量再次攀登绝顶,追求幸福。

E.行动可以产生精神的欢乐,是为了合理、健全地逃避思想。

2.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过去的痛苦已不存在,现在的痛苦无从捉摸,而未来的痛苦还未发生。因此,我们不必痛苦。

B.作者认为,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是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人们将使他思想变形的激情与回忆回复成客观的,让人达到宁静的境界。

C.“我也许做错了,也许自误了,但我已竭尽所能……”这是我们每个人回顾昨日的行为以至一生的行为说的话。

D. 避免对过去作过分深长的思考,可以让我们产生幸福。

3.在作者看来,不幸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请分点加以概括。(4分)

                                                                              

4.一项国与国之间的对比研究表明,富国平均要比穷国幸福。但是,收入超过了一定程度以后,幸福与收入的关系并不大,幸福并不会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住大房子也一样,住大房子比较容易感到幸福,但是房子大到一定程度以后,与幸福的关系就不大了。为什么会这样呢?请结合作者对于幸福的理解进行分析。(4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3.客喜而笑,        。肴核既尽,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4.二十四桥仍在,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