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的文字,完成第后面题。 论中国的绘画 宗白华 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

阅读下文的文字,完成第后面题。   

论中国的绘画 宗白华

中国绘画里所表现的最深心灵究竟是什么?答曰,它既不是以世界为有限的圆满的现实而崇拜模仿,也不是向一无尽的世界作无尽的追求,烦闷苦恼,彷徨不安。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顺着自 然法则运行的宇宙是虽动而静的,与自然精神合一的人生也是虽动而静的。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气韵生动。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画家是默契自然的, 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就是尺幅里的花鸟、虫鱼,也都像是沉落遗忘于宇宙悠渺的太 空中,意境旷邈幽深。至于山水画如倪云林的一丘一壑,简之又简,譬如为道,损之又损,所得着 的是一片空明中金刚不灭的精萃。它表现着无限的寂静,也同时表示着是自然最深最后的结构。有 如柏拉图的观念,纵然天地毁灭,此山此水的观念是毁灭不动的。 

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动的根本,生生不 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儒家名之为“天”。万象皆从空虚中来,向空虚中去。所以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西洋油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抹画底,然后在上面 依据远近法(或名“透视法”)幻现出目可睹手可捉摸的真景。它的境界是世界中有限的具体的一域。中国画则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不知是人物在空间,还是空间因人物而显。人与空间,溶成一片,俱是无尽的气韵生动。我们觉得在这无边的世界里,只有这几个人,并不嫌其少。 而这几个人在这空白的环境里,并不觉得没有世界。因为中国画底的空白在画的整个意境上并不是 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中国山水画是最客观的, 超脱了小己主观地位的远近法以写大自然千里山川。或是登高远眺云山烟景、无垠的太空、浑茫的 大气,整个的无边宇宙是这一片云山的背景。中国画家不是以一区域具体的自然景物为“模特儿”, 对坐而描摹之,使画境与观者、作者相对立。中国画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不 见人迹,没有作者,亦没有观者,纯然一块自然本体、自然生命。所以虽然也有阴阳明暗,远近大 小,但却不是站立在一固定的观点所看见的 Plastic(造型的)形色阴影如西洋油画。西画、中画 观照宇宙的立场与出发点根本不同。一是具体可捉摸的空间,由线条与光线表现。一是浑茫的太空无边的宇宙,此中景物有明暗而无阴影。有人欲融合中、西画法于一张画面的,结果无不失败,因 为没有注意这宇宙立场的不同。清代的朗世宁、现代的陶冷月就是个例子。中国画中不是没有作家 个性的表现,他的心灵特性是早已全部化在笔墨里面。有时亦或寄托于一二人物,浑然坐忘于山水中间,如树如石如水如云,是大自然的一体。 

所以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花 鸟画所表现的亦复如是。勃莱克的诗句:“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真可以用来咏赞一幅精妙的 宋人花鸟。一天的春色寄托在数点桃花,二三水鸟启示着自然的无限生机。中国人不是像浮士德“追 求”着“无限”,乃是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所以他的态度是悠然意 远而又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脱的,但又不是出世的。他的画是讲求空灵的,但又是极写实的。他以气韵生动为理想,但又要充满着静气。一言蔽之,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是世界最心灵 化的艺术,而同时是自然的本身。表现这种微妙艺术的工具是那最抽象最灵活的笔与墨。笔墨的运用,神妙无穷,也是千余年来各个画家的秘密,无数画学理论所发挥的。  

(选自《美学散步》,有删节)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5分) 

A.中国画所启示的境界是静的,因为中国传统哲学认为,自然法则是虽动而静,画家顺应自然,故画中无须表现世间生命的动。  

B.中国古代的哲人们认为,世间万象、世间万物生命的灵动,乃至生生不已的创造力,都来源于宇宙深处的无形无色的虚空。  

C.因为认识宇宙的立场和出发点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不可能将中国画和西洋画的画法融合在一张画中,古今失败的例子很多。 

D.中国画常在一片空白上随意布放几个人物、一处云山烟景,因此往往显得荒寒,就像原始的天地,看不出作画者的个性特征。  

E.中国画追求深沉静默与无限自然合为一体的精神境界,而宋元山水画却是最写实的作品,堪称传统中国画中的独树一格的另类。  

2.根据文意,下列对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的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画的画底不着色,而西洋画的画底全部着色。 

B.中国画中的景物有明暗无阴影,而西洋画注重明暗阴影变化。

C.中国画颜色单纯无光,而西洋画油色光彩灵动。

D.中国画从不使用模特,而西洋画必须使用模特。 

3.画线句“他是最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超越”与“切近”,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4.国画艺术大师齐白石先生擅长画虾,他画的水中之虾,栩栩如生,但画面中只见小虾不见滴水。依据文意,分析齐白石先生的虾趣图(见下图)表现出来的中国绘 画的特点。(4分)

满分5 manfen5.com

 

 

1.BC 2.D 3.不矛盾。“超越”是指中国画追求空灵的精神表现,“切近”是指中国画超越了画者小己的主观限制,表现自然的本真。(4分。表明观点,1分;对两个词语的解释,一个2分,两个3分。意思对即可。) 4.中国的绘画追求空灵却又写实,以气韵生动为理想,又充满静气,常以空白为画底表现宇宙灵气往来。齐白石先生的虾趣图,以空白为画底,表现无限的水中世界,虾在其中表现出最灵动的生命。白石先生的虾趣图正是中国绘画最优秀的典范。(4分。引用、概述文本意,1分;结合文本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对文章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带着思考题回到原文中,找到原句,结合上下句进行比较、理解,可以用假设代入法A.中国画中有一层“深深的静寂”但并不是说无须表现“生命的动”,而是更具有了“无尽的气韵生动”; D.作者的精神都融化在笔墨里,表现在山水中,并非没有作画者的个性;E.宋元山水画同样表现出空灵的精神,具有典型的中国画特征,并非另类。 所以选B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语句进行比较做出判断。可用排除法。D项“中国画从不使用模特”表述不准确,从原文可知,中国画并非不用模特,只是并不单纯地描画实物。所以选D。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分析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去分析体会“超越”“切近”的含义。从文章第二段“中国山水画是最客观的, 超脱了小己主观地位的远近法以写大自然千里山川。或是登高远眺云山烟景、无垠的太空、浑茫的 大气,整个的无边宇宙是这一片云山的背景”来看,“切近”体现了中国山水画超脱了小己主观限制;而从文章第三段“所以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来看,“超越”体现的是中国画追求空灵的精神表现。所以二者不矛盾。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此题换一种问法就是举例说明中国画的特点。所以在答题时,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大意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概括出中国画的特点,然后结合着齐白石的画,通过分析来说明齐白石的虾趣图是中国画最优秀的典范。从文章第二、三段中,可概括出中国画的特点:中国的绘画追求空灵却又写实,以气韵生动为理想,又充满静气,常以空白为画底表现宇宙灵气往来的特点。在分析齐白石的虾趣图时,要把“以空白”为底的来表现水中世界的特点表述出来,然后再从画作中的虾体现出的生命力描述出来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          ;假舟楫者             ,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2.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终期于尽!(王羲之《兰亭集序》)

4.           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共7分)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此恨无重数”,此乃少游心中之语。请结合全词说一说“恨”有哪几重。(4分)

2.下片中“砌”字用得精巧,历来为人称道,请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万贞文先生传

[清]全祖望

贞文先生万斯同,字季野,鄞[yín] 人也,户部郎泰第八子。少不驯,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诸兄亦忽之。户部思寄之僧舍,已而以其顽,闭之空室中。先生窃视架上有明史料数十册,读之甚喜,数日而毕;又见有经学诸书,皆尽之。既出,因时时随诸兄后,听其议论。一日伯兄期年家课,先生欲豫焉,伯兄笑曰:“汝何知?”先生答曰:“观诸兄所造,亦易与耳。”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因杂出经义目试之,汗浸千言,俄顷而就。伯兄大惊,持之而泣,以告户部曰:“几失吾弟。”户部亦愕然曰:“几失吾子。”是日始为先生新衣履,送入塾读书。逾年,遣请业于梨洲先生,则置之绛帐中高坐。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然尝守先儒之戒,以为无益之书不必观,无益之文不必为也,故于书无所不读,而识其大者。

康熙戊午,诏征博学鸿儒,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明年,开局修《明史》,昆山徐学士元文延先生往,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称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总裁许之。诸纂修官以稿至,皆送先生覆审,先生阅毕,谓侍者曰:取某书某卷某页有某事,当补入;取某书某卷某页某事,当参校。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明史稿》五百卷皆先生手定,虽其后不尽仍先生之旧,而要其底本,足以自为一书者也。先生之初至京也,时议意其专长在史,及昆山徐侍郎乾学居忧,先生与之语《丧礼》,乃知先生之深于经,侍郎因请先生遍成五礼之书二百余卷。当时京师才彦雾会,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闇淡,然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而先生与人还往,其自署只曰“布衣万斯同”,未有尝他称也。

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乞史馆于督少为宽假,先生历数其罪以告之。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钱忠介公嗣子困甚,先生为之营一衿者累矣,卒不能得,而先生未尝倦也。父友冯侍郎跻仲诸子没入勋卫家,先生赎而归之。不衿意气,不事声援,尤喜奖引后进,唯恐失之,于讲会中惓惓三致意焉,盖躬行君子也。卒后门人私谥曰贞文。

(选自钱仪吉纂《碑传集》,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先生欲焉                   豫:参与

B.学士欲其例以授之           援:引用

C.侍者如言而至,无者         爽:差错

D.先生赎而之                 归:归还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以其顽,闭空室中           B.汗浸千言,俄顷

先生初至京也                  先生未尝倦也

C.持之而泣,告户部           D.知先生之深于经

浙江巡道许鸿勋先生荐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以下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万贞文为人“和平大雅”的一组是(3分)(     )

①弗肯帖帖随诸兄,所过多残灭          ②先生读书五行并下,如决海堤

③浙江巡道许鸿勋以先生荐,力辞得免    ④各以所长自见,而先生最闇淡

⑤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⑥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

A.①②⑤          B.③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万斯同小时候十分顽劣,可聪颖异常,过目不忘,常跟兄长们讨论学问,引起父兄重视,被送入私塾读书,又经名师指点,终成大器。

B.万斯同受邀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不计名利,担当修订审核重任;他学识渊博,目光敏锐,态度严谨,出色地完成了繁重的工作。

C.万斯同对经学有精深的研究,应邀编纂礼学之书,贡献很大;他为人也很低调,从不像别人那样炫耀自己,受到当时人们的普遍敬重。

D.万斯同严词拒绝某些人的不合理要求,不遗余力地为困顿者奔走,对失去人身自由者竭力相助,表现出刚正不阿、看重情义的君子之风。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3分)

②先生为人和平大雅,而其中介然(3分)

③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4分)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两种不同的伦理思想形成中西文化思想两种不同的类型,中国人侧重个人本位,                  。西方人侧重社会本位,               

①伦理思想常为政治法律思想所左右              ②所以法的观念特别浓厚

③政治法律和伦理虽亦彼此呼应,其实很少关联    ④所以道德的观念特别浓厚

⑤政治法律思想多从伦理出发                    ⑥伦理学与政治法律学有一个一贯的条理

A.⑤⑥④①③②    B.②①③④⑤⑥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⑤⑥②①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日前某知名环保组织发布报告称,抽样调查发现,北上广深室内灰尘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燃剂等四大类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B.最近中日韩分别爆发出来的民族主义情绪,若成为影响相关外交决策的主流倾向,则东亚加强一体化的大方向将与之背道而驰,不利于各方缓和矛盾、共谋发展。

C.历史宿怨之外,东亚的感情方程式在近年来又增加了一个复杂的系数:日本在经历了失落的20年之后,表现出更强的不自信和对未来的迷茫。

D.海洋国家依赖对外贸易,国家安全范围不仅取决于主权所不及的海洋和贸易区域的秩序,还取决于本土治理。这是海洋国家把海权作为战略重点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