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根据要求,完成后面题目。 艺术也需“无用之用” 莫言在其简短的诺...

阅读下面的文章,根据要求,完成后面题目。 

  艺术也需“无用之用”

莫言在其简短的诺贝尔奖晚宴致辞中,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在实用工具理性统治的现代社会,在追求效率和实施技术的过程中,文学因为它的“无用”性,已经被人们逐渐冷落。推而广之,实际上一切人文学科似乎都没有直接的功利性和有用性,艺术当然也不例外。

其实,作为人类文化的支柱,艺术和科学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艺术与科学互补,有用与无用合一。爱因斯坦、海森堡等物理学大师都认为,物理世界的“真”和“美”是统一的,科学的最高境界,也是一种美的境界。钱学森生前也提议,教育要把科技和文艺结合起来。

艺术的精神,本可以对现代人偏激乖戾的心灵作一种极好的救赎。艺术教育,也本可以通过对现代文明悖论的反思,在对与人类生命有密切关联的自然的思考方面有更好的作为,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平淡天真”的中国艺术的基本性格,不是装腔作势、怪僻虚伪,而是平正平实、雅淡素朴,唯此,才可以了解到平淡天真的艺术精神,正是扰攘纷乱的现代社会的良药,是纠结心理的镇魂剂,甚至借此可以突破很多精神的屏障和技巧的抗拒。

然而,现代社会“有用性”的价值观念,早已渗透到艺术教育实践之中。“无用”的艺术,却以“用”为衡量标准。艺考生的逐年增加,其实并不意味着可以招到更多高素质的学生。因为很多艺考生竟然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于是通过突击和速成,转过来报考艺术专业,艺考成了他们高考最直接“有用”的捷径。一个最需要文化滋养的学科,竟然成为了文化缺乏的避难所,这无疑成为艺术人才培养的缺陷和学科发展的瓶颈。

今天的艺术教育,很多就是以艺术技巧为目的,重“技”轻“道”,忽视了支撑艺术、灌溉艺术的那颗“心”的培养以及一种精神的熏陶,导致学生过多地以艺术技巧为对象来加以考察和体认。在现代化的今天,要想在艺术教育中重新塑造健全的人格和高贵的精神,我们或许可以重新去认识古典文化和艺术,把我们的灵魂从单一的物质和技术的“有用性”中解脱出来,让学生们更多地去触摸到人类历史中曾经达到的有深度、有厚度的永恒性的智慧资源,从而淡化那种纯功利的、“有用”的生存状态,追求一种艺术的、自由的、“无用”的价值观念。

艺术,在其起步的地方,实际上和游戏一样,正是从现实的“实用”观念中得到解脱的。艺术的真精神是自由和解放,而这种自由和解放,恰恰来源于由“无用”所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当一个人沉浸到艺术精神境界之中时,他的生命是整全的、和谐的,甚至浑然一切皆忘,自然也会忘记现实事功的“有用”性,“无用”自然成为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中必须具备的观念,所以庄子说“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矣”。相反,被荀子批评为“蔽于用”的墨子,一切皆从有形的、物质的、直接的“利”和“用”着眼,排斥无形的、精神的、间接的“用”,其结果必然带来“非乐”,也就是对一切艺术活动的彻底否定。

世人皆知用之为用,其所谓“用”,系由社会观念所决定的社会价值,人要得到这种价值,就必须受到社会的束缚。而“无用”于社会,就是不为社会价值所束缚。“无用”之所以为艺术之大用,就是因为“无用”为精神的自由解放创造了条件。

自然科学回答了“是什么”,人文学科则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科学缔造了“有用”的现代文明,艺术却营构了“无用”的精神世界。艺术虽然没有经世之用,却有生命之用,这就是艺术的无用之大用。

(选自 2013年4月《 光明日报 》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切人文学科都不如科学那样有直接的功利性和有用性,艺术当然也不例外。

B.作为人类文化的支柱,艺术与科学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C.作者用爱因斯坦和钱学森等科学家对科学和艺术关系的认识为例,证明艺术与科学是互补的。

D.科学缔造了“有用”的现代文明,但是艺术营构了“无用”的精神世界,它是生命之用。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平淡天真的艺术精神,正是扰攘纷乱的现代社会的良药,是纠结心理的镇魂剂。

B.如果我们在艺术教育中重视支撑艺术、灌溉艺术的那颗“心”的培养以及一种精神的熏陶,那么就会弥补艺术人才培养的缺陷。

C.或许重新认识古典文化和艺术,能够淡化那种纯功利的、“有用”的生存状态,追求一种艺术的、自由的、“无用”的价值观念。

D.受现代社会“有用性”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今天的艺考成了许多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的高考最直接“有用”的捷径。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的真精神是自由和解放,而这种自由和解放,恰恰来自“无用”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

B.文中引用庄子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无用”是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中必须具备的观念。

C.人要得到社会价值,就必须受到社会的束缚,因为其所谓“用”,是由社会观念所决定的社会价值。

D.“无用”于社会,就是不为社会价值所束缚。它是艺术之大用,因此“无用”为精神的自由解放创造了条件。

 

1.A 2.B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对应的原文“实际上一切人文学科似乎都没有直接的功利性和有用性,艺术当然也不例外”,选项去掉了“似乎”,混淆了了逻辑范围。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原文有论述“一个最需要文化滋养的学科,竟然成为了文化缺乏的避难所,这无疑成为艺术人才培养的缺陷和学科发展的瓶颈” 选项“在艺术教育中重视支撑艺术、灌溉艺术的那颗“心”的培养以及一种精神的熏陶”无法解决缺陷和瓶颈,曲解文意。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选项D对应的原文“‘无用’之所以为艺术之大用,就是因为‘无用’为精神的自由解放创造了条件”,选项把原文中的“因为”变为“因此”,造成因果倒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

B.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并称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C.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主要倡导者,为浪漫主义传统继承者,通俗派代表。

D.《素芭》作者泰戈尔、《安东诺夫卡苹果》作者蒲宁、《桥边老人》作者海明威、《礼拜二午睡时刻》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先后获诺贝尔文学奖。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是(     )

A.良好的教育在于学生是否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判断力,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强健的体魄。

B.据了解,世界上最爱读书的国家之一是以色列,虽然该国图书的价格非常昂贵,但对购买图书却十分慷慨。

C.不管关天朗的父亲是否拥有逾十亿多的身家,这个年仅14岁的中国少年,因为超乎其年龄的出色球技而引起国外媒体的浓厚兴趣,确实不争的事实。

D.当前,我国县域发展面临着产业层次不高、城乡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共性问题。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过了大中桥,便到了灯月交辉,__________的秦淮河;这才是秦淮河的真面目哩。大中桥外,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令人几乎不信那是繁华的秦淮河了。但是河中_______着的灯光,_______着的画舫,_______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

A. 歌舞升平    辉映    交织    飘扬

B. 笙歌彻夜    眩晕    纵横    悠扬

C. 灯红酒绿    荡漾    游荡    飘荡

D. 乐声袅袅    弥漫    零乱    飞扬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枷锁    骇人听闻    磐石    义愤填膺

B. 惨淡    暗然泣下    喋血    屠戮妇婴

C. 烟蔼    沸反盈天    畏葸    咀嚼赏鉴

D. 伺候    冷汗涔涔    昧心    义气用事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小       跹       舟       然而出

B.队       觊       见       面面相

C.樯       崔       宫       编三绝

D.梯       妙       晕       然泪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