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1942年,美国记者白修德冲破重重阻挠...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1942年,美国记者白修德冲破重重阻挠报道了河南省的大饥荒情况。影片《一九四二》使白修德这个人物从历史深处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

B.元代王振鹏的《江山胜揽图》描绘了仲春季节江南的山水风光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不仅是研究元代社会的“百科全图”,而且是研究元代绘画的重要图像。

C.如果不能推动官员财产公开,把权力晒在阳光下,就难以改变生活作风问题成为反腐突破口和兴奋点,也就无法保证“艳照反腐”不误入歧途。

D.大国的兴衰根本而言源于内部的动力,其中,重要因素包括制度安排、创新能力、持续增长等,也包括外部的推力。

 

A 【解析】 试题分析:B,语序不正确,应由“绘画”到“社会百科”; C,成份残缺,“改变”缺宾语的中心语“的现状”; D,不合逻辑, “外部的推力”不属于“内部的动力”。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E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金刚酥”称誉湖北,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就连回乡探亲的华侨也要多带几盒,使得这一襄阳地方特色小吃大有洛阳纸贵的味道。

B.继去年香港卫视台长杨锦麟在杭州被的哥宰客后,今年初凤凰卫视评论员、主持人邱震海也在杭州遭遇的哥宰客,他发微博说杭州的哥宰客已经蔚然成风

C.徐峥执导的电影处女作《人再囧途之泰囧》上映后狂扫12亿,成为2012年度电影票房的执牛耳者,却被影评人士批为“三俗”电影。

D.2013年2月12日,朝鲜悍然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日、韩、美做出紧急应对,致使半岛局势陷入不绝如缕的境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于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常用这样的方法捕狼:他们在锋利的刀刃上涂上一层又一层鲜血,冻成血坨,反插在野外的雪地上。饥饿难捱的狼发现后,会兴奋地舔食刀上新鲜的冻血。融化的血液散发出强烈的气味。在血腥味的刺激下,它们越舔越快,越舔越用力。狼这时已经嗜血如狂,它们猛舔刀锋,根本感觉不到舌头被刀锋划开的疼痛,直至鲜血流尽,成为爱斯基摩人的猎物。

令狼失去理智的,是外界的诱惑;而最终耗尽其精力的,却是狼内心的贪欲。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游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                               。’” (《论语》)

2.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关山难越,                 ;萍水相逢,                   。(王勃《滕王阁序》)

4.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李贺《李凭箜篌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5分)

(1)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1.谈谈你对“群而不党”的理解。(1分)

                                                                                  

2.孔子的“矜而不争”与“当仁”而“不让”,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试作分析。(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7分)

东阳路旁蚕妇

(宋)翁卷

两鬓樵风一面尘,采桑桑上露沾身。

相逢却道空辛苦,抽得丝来还别人。

田家三咏(其三)

(宋)叶绍翁

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

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1.这两首诗都以      作为描写对象,均表达了作者对描写对象      的态度。(2分)

2.简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