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戏剧需要激情 余秋雨 戏剧需要激情。列·托尔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戏剧需要激情

余秋雨

戏剧需要激情。列·托尔斯泰对“艺术”下了一个简单明确的定义:“作者所体验过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别林斯基认为“激情”是一切诗歌体裁所必有的,而且,他还说:“(激情)这个字眼,在谈戏剧时最经常地被人采用,因为就其本质来说,戏剧是最富有激情的诗歌体裁……”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

剧作家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出来的思想是一部剧作的灵魂,正是它,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最忌的是理性说教,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不过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在不同种类的剧作中,激情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它有时引起观众热泪盈眶,有时使他们开怀大笑,有时促使他们深思冥想;但却不能没有它,失去了它,剧本就不能唤起观众的共鸣。在不同风格的剧作中,有的激情汹涌澎湃,有如奔腾咆哮的江水;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水渗沙石之中……可是,如果没有它,剧本就成了一片龟裂的干河,是没有生命的。

剧作家需要技巧,但更需要激情。一位技巧娴熟但却没有激情的作家,最多只能成为熟练的匠人,剧本不能没有戏剧性,可是,戏剧更需要激情的滋养,否则,它就会是没有生命的枯木干枝,难成茂叶繁花之美。

戏剧需要戏剧性,但也需要抒情性。两者应该是并行不悖,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的。

不过,谈到“抒情”,人们首先会想到诗,特别是抒情诗。抒情诗要求通过凝练、节奏鲜明、感情色彩浓厚的语言,抒发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内心感受,引起读者、听众的强烈共鸣。戏剧要求的是贯穿的动作,是鲜明的人物性格,是完整、紧凑的情节,而这些却是抒情诗所不能容纳的;如果不顾戏剧的特性,在剧本中让人物脱离剧情发展去大抒其情,又会造成剧情的停滞。从这个角度来说,戏剧和抒情似乎是对立的。

可是,各种文学样式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立,都是相对的。别林斯基把抒情性称为“一切诗的生命和灵魂”,他认为“抒情性像元素一样进入一切其它种类的诗中,使之活跃起来,有如普罗米修斯的火焰鼓舞了宙斯的造物。”他还说:“如果没有抒情性,史诗和戏剧就会过于平淡,变得对自己的内容冷漠无情。”他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戏剧的真正的审美价值,在于剧作家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B.思想赋予剧作家的产品以一定的社会价值,戏剧需要理性,又最忌理性说教。

C.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它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

D.戏剧和抒情诗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差异,必然导致戏剧性和抒情性的对立。

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戏剧需要激情”的原因。(3分)

答:                                                         

3.文中先后两次引述别林斯基的话,分别要说明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答:                                                         

 

1.D 2.①戏剧中的形象只有充满激情,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②戏剧的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 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③戏剧的动作若不能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价值。(每点1分,共3分;若完全引用原文的话回答,扣1分。) 3.①第一段的引述说明了富于激情的剧作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②末段的引述说明了戏剧少 了抒情性,就失去了生命和灵魂。(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D项,既需要戏剧性,也需要抒情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包含答案信息的内容为:“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戏剧最忌的是理性说教,思想必须饱含激情,才能对观众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戏剧的基本手段是动作,而动作不过是激发感情共鸣的有力手段,如果动作不能产生感情反应,它就失去了自己固有的意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第一段的中心句是“剧作家和观众交流的媒介是形象,而只有用激情熔铸起来的形象,才具有真正的审美价值”,引用别林斯基的话是为了证明该观点的。 最后两段的内容谈戏剧的抒情性,作者认为戏剧与抒情性并不是相对,戏剧是一种特殊的抒情方式。别林斯基的话正是谈戏剧的抒情性的。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①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

②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 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孟子·离娄下》)

【注】①溱洧:河名。②徒杠:走人的桥。③舆梁:走车的桥。④行辟人:出门时有人在前开道。

1.材料①和材料②都体现了子产是个                  的执政者。(2分)

2.孔子对子产评价很高,但对于子产“乘舆济人”这件事,孟子却说“惠而不知为政”,请结合材料②分析孟子这么说的理由。(4分)

答:                                                         

 

查看答案

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宝钗忙问因何又打他,探春悉把昨夜怎的抄检,怎的打他,一一说了出来。尤氏见探春已经说了出来,便把惜春方才之事也说了出来。探春道:“这是他的癖性,孤介太过,我们再傲不过他。”

抄检大观园时,探春为何打人?“惜春方才之事”指什么事件?请简要叙述。

2.阅读下面《巴黎圣母院》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甘果瓦追上克洛德,说:“你想出一个把她救出圣母院的计划,可是你那个计划对我绝对不适用。我刚才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甘果瓦的“好主意”是什么?结果如何?请简要叙述。

答第(    )题: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樊城被曹操包围,张飞劝刘备到襄阳躲避。刘备不忍心丢下百姓,派人告诉他们,愿意跟随的就派船接到对岸。(《三国演义》)

B.丝织厂的女工们闹起了罢工,吴荪甫气急败坏,他降了怯懦的老帐房莫干丞的职,起用年轻人屠维岳。(《子夜》)

C.高老太爷死后,以陈姨太为首的长辈借口在家生孩有“血光之灾”,强迫瑞珏到城外分娩。觉新明白这是个鬼话。(《家》)

D.在一个秋夜,涅赫柳多夫坐在车厢里玩牌、谈笑,而马斯洛娃跟着火车旁奔跑、呼喊,她的呼喊始终得不到回音。(《复活》)

E.欧也妮把私房钱全部送给查理,她的母亲发现后,就把她幽禁在房间里。欧也妮没火取暖,只有面包和清水度日。(《欧也妮·葛朗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隋    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①紫泉:长安的一条水,此代指长安。②芜城:即广陵(今扬州)。③日角:帝王相,此喻指李渊。④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来的。《隋书·炀纪》:“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⑤垂杨:隋炀帝开运河,诏民献柳一株,赏绢一匹,堤岸遍布杨柳。⑥《隋遗录》卷上载,炀帝在江都曾梦见和前朝皇帝陈叔宝(为隋所灭)相遇,畅饮甚欢,席间曾请陈的宠妃张丽华表演《玉树后庭花》舞蹈。

1.颈联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请简要分析尾联所蕴含的思想感情。(3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权三司使范雍使契丹,命琳发遣三司使。太仓军粟陈腐不可食,岁饥,琳尽发以贷民,凡六十万斛,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琳察其色辞异,令有司验得捶死状。蒙正连姻章献太后家,太后谓琳曰:“齐雄非杀人者,乃其奴捶之。”琳曰:“奴无自专理,且使令与己犯同。”太后默然,遂如法。改三司使,出纳尤谨,禁中有所取,辄奏罢之。内侍言琳专,琳曰:“三司财赋,皆朝廷有也。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帝之。或请并天下农田税物名者,琳曰:“合而为一,易于勾校,可也。后有兴利之臣,复用旧名增之,是重困民,无已时也。”再迁吏部侍郎,遂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琳曰:“遣使,常事也,杀之不祥。”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琳曰:“始不杀,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琳曰:“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议者惜其失几。既而遣使册命,夏人方围庆阳。琳曰:“彼若贪此,可缓庆州之难矣。”命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果喜,即日迎册使,庆阳之围亦解。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琳持重不扰,前后守魏十年,度要害,缮壁垒,增守御备。植杂木数万,曰:“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人爱之,为立生祠。改武胜军,又换镇安军节度使。上书曰:“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未,得疾卒。赠中书令,谥文简。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仓军粟陈腐不可食                    赡:供给

B.太后默然,遂如法                      论:商量

C.帝之                                  然:认为……对

D.未,得疾卒                            报:答复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琳为官机智的一组是(3分)

①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          ②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

③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            ④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

⑤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        ⑥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琳执法如山,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王蒙正虽然与章献太后家连姻,但他的儿子王齐雄杀人,程琳同样对他进行依法严惩。

B.程琳善于处理政事,元昊造反仍派使朝见,程琳力排众议,主张不杀;元昊死,幼子立,程琳主张不应趁人之丧,而应采取怀柔政策。

C.程琳能从危机中捕捉时机,朝廷派使者去册封契丹,偏偏遇到夏人包围庆阳,他便让人把册封用的礼品财物转赐给夏人,从而解除了庆阳之围。

D.程琳非常体恤民生疾苦,管理大名府时,不但从不扰民,还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百姓对他十分敬爱,为健在的他立了祠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3分)

译:

(2)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3分)

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