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②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

③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注】①怨是用希:是用,因此;希,通“稀”。

1.孔子提出了哪些“远怨”的方法?请简要概括。(2分)

答:                                                                             

2.在品德修养上,孔、孟为什么都主张“反求诸己”,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①严以律己,宽以待人;②不计较过去的仇怨。(每点1分) 2.“反求诸己”,就是自我反省。因为孔子认为多责备自己就可以大大减少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孟子认为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孔、孟的理由各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要反复品读,感知文段内容大意,在疏通文意基础上,找到孔子言行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分析。如“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根据大意可概括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念旧恶”可概括为不计较过去的仇怨。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分析题时,要首先弄明白“反求诸己”的意思,然后再从孔子和孟子主张“反求诸己”的理由上分析作答。如孔子认为,严以律己能减少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孟子认为“行有不得者”也就是行为有得不到预期效果的要从自身找原因。所以,二人在品德修养上,都主张“反求诸己”。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②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③孟子说:“爱别人,别人不来亲近,就要反问自己仁的程度;治理别人却治理不好,就要反问自己智的程度;礼貌待人,别人却不理睬,就要反问自己恭敬的程度。行为有得不到预期效果的,都要反过来求问自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红楼梦》《复活》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分)

邢夫人将房内人遣出,悄向凤姐道:“叫你来不为别的,有一件为难的事,老爷托我,我不得主意,先和你商议。”

1.“老爷”是谁?请简述这一件“为难的事”的始末。

“别人干了坏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什么都没干却要受罪。”

2.说这句话的人是谁?请简述一下“什么都没干却要受罪”的相关情节?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珏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觉慧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要去讲道理;觉新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依从;觉民态度坚决,主张反抗。(《家》)

B.在对爱斯梅拉达的审判中,小山羊作为第二被告出现,当小山羊能准确地敲出时间、日期和月份时,人们觉得不可思议;当小山羊拼出了“弗比斯”的名字时,人们开始觉得非常可怕,认为其中一定有巫术,因此法庭认定爱斯梅拉达用巫术刺杀了弗比斯。(《巴黎圣母院》)

C.诸葛亮送给司马懿巾帼女衣相辱,激他出战,司马懿也不为所动。诸葛亮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终于积劳成疾。为了延长寿命,诸葛亮祈禳北斗,不料被魏延不慎扑灭了祈禳的灯火,诸葛亮仰天长叹。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死于五丈原,死时五十四岁。(《三国演义》)

D.因为金融公债上混乱,实业界同人推举吴荪甫联合各方面有实力的人,办一个银行,做自己的金融流通机关,益中信托公司就是这样成立起来的。(《子夜》)

E.查理为了替父亲还债,写信给欧也妮,请求她帮忙。在这种情况下,欧也妮拿出了150万法郎交给蓬风先生,委托他还清了叔叔生前欠下的债务,以便让查理能恢复名誉。(《欧也妮·葛朗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登宝公塔

王安石

倦童疲马放松门,自把长筇倚石根。

江月转空为白昼,岭云分暝与黄昏。

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

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晚年闲居钟山时。宝公塔位于南京钟山,塔依山临水,地势险峻,是后人为纪念南朝高僧宝志而修建的。②筇[qióng]:竹杖。

1.诗中塑造了一个怎么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2分)

答: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鼠摇岑寂声随起,鸦矫荒寒影对翻。”一联。(4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欲自杀。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故所善庄生,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藿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庄生曰:“可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以为殊无短长也。

庄生间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某,此则害于楚”。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奈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钱之府。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 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曰:“若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庄生羞为公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归。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予,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遣其少子            且:将要

B.为一封书故所善庄生           遗:送给

C.可去矣                      疾:迅速

D.有所不能忍者也               顾:顾及

2.以下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朱公有远见的一组是(    )(3分)

①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

②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

③可疾去,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

④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⑤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

⑥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存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公有二个儿子,二儿子长大成人到了壮年的时候,杀了人被关在楚国,朱公准备了千镒黄金想派小儿子去楚国救回二儿子。

B.庄生凭着清廉正直的品德在楚国极有名望,深受楚国君民敬重。但庄生虽然才智过人,却无法忍受别人的羞辱。

C.楚于每次大赦之前,常常要派人去加守三钱之府,目的是为了安全运出大量的钱财发给天下的白姓。

D.朱公料事准确,而且不生分外的贪心,明达事理,所以对二儿子最终被杀,他不但不悲痛,反而还满意的笑。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3分)

译:                                                                                      

(2)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3分)

译: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我 没 有 病

侯发山

  他推开虚掩的门,走到老板桌前,坐在皮转椅上晃动了两下,然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很满足地“呀”了一声,感觉好极了。

  桌子上的电话忽然响起来,把他吓了一跳。他没有去接。电话固执地响着。他这才拿起听筒,只听有人说道:“局长,下午开会学习不?”他皱了一下眉头,不耐烦地说:“不开会!整天开会学习,有什么好开的?”说罢挂了电话。

这时,“梆梆梆”有人敲门。他应答了一声,只见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进来了。他说:“大爷?你有什么事?”

老人怔了一下,忙点头哈腰地说:“局长,我来报销医疗费,跑了好多趟了,财务上不给报销……我来一趟不容易,你看能不能给报了?都好几年了。”说罢掏出了一沓子单据。有这事?岂有此理!他说,“大爷,总共多少钱?”

  老人颤抖着手把单据递给他:“局长,不多,只有四百多块钱。”他拿起桌子上的笔“刷刷”签了几个字:“同意报销!”老人千恩万谢地走了。

老人前脚走,后脚就又进来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中年人看了他一眼,疑惑地说:“你是新来的局长?”他点点头:“是啊,你有什么事?”

中年人讪笑了一下,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红包递过去,说:“局长,听说咱局里要改造办公楼,这是一点小意思。等我把工程承包到手……”他没有接红包,气呼呼地说:“闭嘴!我要吃有吃,要穿有穿,要你的钱有何用?你真有钱去捐给四川灾区的孩子。”

  中年人手足无措,不知道他是不是在作秀。

  他用手指着门,厉声说道:“你给我走,别说没工程,就是有工程也不给你这号人……”他知道,工程一旦给这种人做,绝对是豆腐渣工程。

  中年人悻悻而去。

  这时候电话又响了起来,他拿起听筒,电话那端传来一个娇滴滴的声音:“哥哥,你答应给妹子装修房子,怎么还不行动啊?”他不动声色地说:“你是谁?”“我是‘睡美人’舞厅的红红啊?你把妹子给忘了?上次我过生日,你送我一条金项链,你忘了?”他冷冷一笑,然后悄悄说道:“我老婆在这儿呢,惹恼了她,有你的好日子过……”

  他刚挂断电话,又一个电话打了进来:“大哥,今晚我请客,在老地方,‘醉仙楼’酒店……”他打断对方的话,说:“我不去,说不去就不去,因为什么?因为我知道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说罢他就挂断了电话。对方肯定有求于他,要不然不会叫他的。可是,电话又响了起来。他恨恨地看了电话机一眼,伸手把线给拔了,顿时,电话成了哑巴。这时候,突然闯进来几个医护工作人员,上前把他给制服了。

  其中一个医生说:“想不到你跑到了这里,走,给我们回精神病医院去。”

  他挣扎着:“我没有病,我没有病……”

  这时候,办公室套间的门开了,一个睡眼惺忪、大腹便便的家伙踉跄着走了出来,酒气熏天,口齿不清地说:“干、干吗?跑到我的办公室来闹什么?真、真是有病!”

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老人怔了一下,忙点头哈腰地说:“局长……都好几年了。”老人进屋后“怔了一下”是因为他一下子认出刚来的局长原来是老熟人。

B.“桌子上的电话忽然响起来,把他吓了一跳……他这才拿起听筒……”作者这样写只是为了说明“他”平时就非常讨厌接电话。

C.本文以“我没有病”为题,点明了矛盾冲突的焦点——谁有病,起到了引人深思之效,让人警惕。

D.本文的细节描写十分传神,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使读者对主人公的身份产生怀疑。而文章结尾更是出人意料,发人深思。,

E.小说中的“局长”只是病态社会的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出现使读者真正认识到了究竟是谁已经病入膏肓。作者在嬉笑怒骂间,进行了严肃而冷静的思考。

2.请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通过奇特的情节设置悬念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说中“他”以及“睡眼惺忪、大腹便便的家伙”这两个人物形象,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