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历史经过几番曲折,我们开始懂得:对于伟大的文化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历史经过几番曲折,我们开始懂得:对于伟大的文化传统,不能掉以轻心,要尊重,甚至敬畏。古人讲汉字创始,出现“天雨粟,鬼夜哭”(《淮南子》)的神秘、壮丽景象,饱含着敬畏。近代改革方块字的构想,出于可贵的勇气,但逐渐被时代否定。今后随着国力增长,汉字的优越性以及在世界上被普遍认同的可能性,将与时俱增。

说到书法,追究书法的根源,又出于对汉字的尊崇,至少让我们取得一种共识,便是书法创造必以汉字为基础。字体是书体的根基,但把二者等同起来,以字体当书体,便无所谓书法;若把二者割裂开来,书法不复存在。汉字最基本的功用是表意,不能想象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可以离开文字传承。文字传承文化,文字本身是工具又不仅止于工具。文字自身构成庞大的文化体系,与全部中华文明融为一体。鲁迅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着重从美学意义上谈中国汉文字。中国文字的“意美”,经长期历史积淀变得丰富深厚,汉字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蕴涵着本民族的美感。时下网络流行大量的新词语,肯定有许多词语生命力不足,转瞬即逝,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美学底蕴。20世纪50年代初期,很重视语言的纯洁性,单为一个“搞”字引起不少争议,后来“搞”站住脚了,属中性,但用于“搞笑”、“恶搞”还有点味儿,恐怕不会用于诗词、美文。当前对待网络语言,赶时髦者多,以严肃态度进行自由讨论者极少见。不要怕“保守”或“激进”,历史会作出公正的裁定。

“音美”与“形美”直接被人的特定的感官——耳、目所接受。“音美”集中体现在传统的诗、词、歌曲、戏剧中;其余各种文体倘内含节律、音韵的美,也会令人击节称赏。至于“形美”,与“意美”、“音美”一样,也是汉字本身所具备,又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不断丰富,其集中的体现当然是书法了。

书法与字体的变化相互平行又交叉地发展。从篆籀文字开始,没有一种字体可以与书法截然分开。东汉《熹平石经》是官方校正《五经》的刻石,注重文字的规范谨饬,从书法上看,不失众多汉隶之一,应当视为书法的一体,只是书味不浓。宋代木版书籍有手书者,仍不失书法的一些韵味。近代流行的印刷用宋体字,保持着汉字各种基本笔法以及楷书结构,却不能认其为书法。至于篆、隶、行、草多种书体,我们未尝不可以找出它们最原始的基因,“还原”为“字体”,但只能在理论上加以承认,实践中不存在。因为任何书写(刻),凭借特定的工具全出以个人行为。书写中的思想,都倾向于个人意识的一部分,区别于他人,并且区别于自己而不会重复。有以仿宋印刷体的笔法相对应于楷体书法,应是对楷书的误解。楷书不但与印刷体有别,楷书的笔法,在每个书家那里也是不同的。所以即使教初学者写楷书,也不能以宋体字为准。倘要求点画与宋体字相同,索性不叫书法了。

1.关于汉字的 “三美”,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汉字“三美”之说源自鲁迅,他说中国文字有“三美”: “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B.“意美”,指的是汉字因长期历史积淀变得丰富深厚,具有多义性、不确定性,蕴涵着本民族的美感。

C.“音美”,指的是传统诗、词、歌曲、戏剧里面的文字在节律、音韵方面所带给人们的听觉方面的美。

D.“形美”,指的是汉字本身所具备的而又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被不断丰富了的带给人们的视觉之美。

2.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出“书法与字体的变化相互平行又交叉发展”的一项是(      )

A.从篆籀文字开始,没有一种字体可以与书法截然分开。

B.宋代木版书籍有手书者,仍不失书法的一些韵味。

C.东汉《熹平石经》是官方校正《五经》的刻石,注重文字的规范谨饬 ,从书法上看,不失为众多汉隶之一,应当视为书法的一体,只是书味不浓。

D.即使教初学者写楷书,也不能以宋体字为准。倘要求点画与宋体字相同,索性不叫书法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不仅是就汉字的美学意义谈的,更是就汉字的诗学意义谈的。

B.网络流行的新词语将因为缺乏必要的美学底蕴,而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有的甚至是转瞬即逝。

C.语言必须考虑其纯洁性,一个“搞”字就曾引起了不少争议,最终才勉强站住脚,但仍只有“搞笑”“ 恶搞”可用于诗词、美文。

D.将楷书书法等同于仿宋印刷体的笔法,是错误的认识。要知道,楷书的笔法,在每个书法家那里也是不同的。

 

1.C 2.D 3.D 【解析】 1. 试题分析:原文说“‘音美’集中体现在传统的诗、词、歌曲、戏剧;其余各种文体倘内含节律、音韵的美,也会令人击节称赏”,选项中说 “音美”,指的是传统诗、词、歌曲、戏剧里面的文字在节律、音韵方面所带给人们的听觉方面的美。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B级。 2. 试题分析:答非所问。“书法与字体的变化相互平行又交叉地发展”明显指的是“书法与字体”的历史发展,而该项不是谈“书法与字体”的历史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3. 试题分析:A,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字具有“三美”,着重从美学意义上谈中国汉文字。B,原文中说“肯定有许多词语生命力不足”,选项中是全部网络词语了。C,原文中说“恐怕不会用于诗词、美文”。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有这样一句电影台调:“你如果不出去走走,就会以为这里是全世界。”

你是否认同这句话中的观念?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小题。

肖邦之夜

①四季之夜,秋夜在北京最美。去年北京的秋夜,因有一夜是傅聪①演奏的“肖邦之夜”,更是平添了一分难得的美丽与温馨。

②音乐并非与北京无缘。北京有无数的夜晚,歌吹乐喧,有的是“迪斯科”和伪摇滚,也不乏酒吧的靡靡之音,还有大街上劣质音箱里迸发出的燥热的电子乐声。只是没有肖邦,肖邦似乎在遥远的巴黎或者华沙。

③是傅聪为我们带来了肖邦,从异国他乡,从夜的深处。

④傅聪走上台来,一件黑色的燕尾服,和18年前回国演奏时好像没什么两样。他的手指还是那样的美,虽然缠着绷带,却依然柔若无骨,触动琴键时连琴键也变得柔软得如一匹黑白相间的丝绸。我坐在楼上的第一排,他的手指看得格外清楚,清风临水一般掠过琴键,那美妙的琴声便像是荡漾起一圈圈清澈动人的涟漪,偌大的剧场和我的心都被这琴声抚摸得有些湿润了。

⑤看傅聪坐在钢琴前弹奏,让我不禁想起了柏辽兹当年看肖邦在钢琴前演奏时曾经说过的话:“他变成了一位诗人,歌颂着自己幻想中的主人公奥西安式的爱情和骑士风度的功勋,歌唱着他遥远的祖国。”在我眼中,傅聪和肖邦在钢琴旁叠印着,融为一体。想想他和肖邦共同的身世,薄飘絮泊,浪迹天涯,便越会体味出柏辽兹话中的滋味。

⑥说实话,对傅聪带来的肖邦的钢琴曲,我有许多的遗憾。我并不大想听肖邦的前奏曲,虽然才华横溢,但怎么也脱不出练习曲的痕迹,是太小的小品。而我想听的那些情爱缠绵、美丽而忧郁的夜曲,他此次并未演奏,比如被誉为“抒情诗篇”的升F大调和降D大调夜曲。但他毕竟为我们带来了那样动听的、明朗而宁静的降B小调、降E大调夜曲,凝神谛听,琴里关山,梦中明月。还有他年轻时弹奏、得到了肖邦钢琴比赛大奖而就此走向世界的、他最拿手的玛祖卡……这就够了,因为它们毕竟都是玲珑剔透的诗。在一个枫树已不再那样火红、银杏已不再那样金黄的“污染”严重的季节,在一个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世界变得王纲解体却王旗频变的季节,一颗赤子之心尚存,一粒诗的种子尚存,不仅保护得那样好,还能让它绽放出如此美丽清新的花朵来,已是实属不易之事了。

⑦是的,肖邦之夜并非抒情之夜。那样,就误会了肖邦,也误会了傅聪。听肖邦,确实能听出美丽与缠绵;但的确也能听出断鸿声远、天涯望尽,听出万里寒烟、一片冰心,听出心律如歌、思念似海……

⑧演出结束了,大家拼命地为傅聪鼓掌,他双手抱在胸前深深地向大家鞠躬。

⑨那晚的夜色真妤,好像真的滤掉了许多喧嚣和浊热,好像真的充溢着几分宁静和沉思,好像真的在路的远方、在夜的深处有关切的呼唤和等待……是因为有这美妙的琴声,像花香一样弥散在夜色之中;是因为有“肖邦”向我们走来,用那有些冰凉却柔软的手指,用那善感的心和美好的音乐,将夜色和我们一起拥抱。我知道以后会有许许多多的夜晚在等待着我们,但“肖邦之夜”并不会多。许多的美好,就是这样的短暂易逝。   

⑩回家的路上,肖邦渐远。起风了,吹起的尘埃飘荡在秋日的夜空,与落叶同飞

                                                              1998. 10(有删节)

【注】①傅聪,世界著名钢琴艺术家。1959年,因其父傅雷(大翻译家)被划为右派,出走英国,后加入英国国籍。文革期间不能回国。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北京的秋夜最美,夜色浸润了作者细腻的心,也为傅聪演奏的“肖邦之夜”,平添了一分难得的美丽与温馨。

B.第②段写北京夜晚音乐的喧闹浅俗,为写肖邦音乐会作了铺垫,不仅可反衬其高雅,也表达了作者的好恶。

C.文中对傅聪“手指”及琴声的描写,优美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高超的演奏技巧及其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D.傅聪那晚弹奏的降B小调、降E大调夜曲,歌颂着奥西安式的爱情和骑士风度的功勋,犹如玲珑剔透的诗。

E.作者以细腻的笔调,将自己对肖邦、傅聪及其音乐的深刻理解与挚爱娓娓道来,行文中包含着丰富的情感。

2.(1)第⑥段中作者认为“这就够了”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是的,肖邦之夜并非抒情之夜。”这里的“情”,指的是什么感情?作者为什么说“那样,就误会了肖邦,也误会了傅聪”?(3分)

3.请赏析文章结尾段中的画线语句。(5分)

4.本文表现出作者对文化艺术怎样的态度?(答出一点即可)请你针对作者的这种态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200字)(10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小题。

许多行业都希望创制出柔软而有弹性的电子产品,但要制造这类产品,首先要有合适的底板。如果将电子电路附着在柔韧而有弹性的底板上,将会对一些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并使“智能产品”无处不在。如可以检测食品变质与否的包装,可以抗感染的医用绷带,可以监测物体表面裂缝或结构损坏的涂料,可以像纸一样折叠起来的电子屏等等。

美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可行性技术,能以较低成本大规模生产柔性底板。新技术使用一种高弹性的聚酰亚胺聚合物作基底,用激光在其上切割出边长3.3毫米的六边形蜂窝图案,然后将提纯到99%的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①溶液均匀地沉积到基底上,形成薄膜晶体管阵列,制出了具有优良导电性的薄膜晶体管网底板。这项技术再与金属喷墨打印相结合,在未来可制造成本低廉的柔韧而有弹性的电子产品。

此项研究报告的首席作者塔卡哈斯说:“高弹性的聚合物具有卓越的柔韧性。激光切割的可拉伸的六边形蜂窝图案的基板,可以拉长60%。在未来,还可通过改变孔的大小或优化网格设计,改进其伸展性。单壁碳纳米管,之所以成为塑料电子产品的顶级半导体材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流动性高的屯子。然而,以往这种纳米管网开/关电流比率较低,这成为电子应用领域的重大问题。该项研究将碳纳米管溶液提纯到99%,极大地提高了开/关电流比率。”

改进后的单壁碳纳米管薄膜晶体管底板,被该研究小组用来制作“电子皮肤”。研究人员研制了一种新传感器,能够对触摸有感觉。该电子皮肤由96个传感器像素阵列组成,每个像素由一个薄膜晶体管控制,能感知24平方厘米范围内的压力分布,灵敏度大大提高。

塔卡哈斯说:“在未来,我们应该能改进我们的底板技术,通过添加各种传感器或其它功能组件来拓展这种底板的应用,有望研发出多种有弹性的电子新产品。”

【注】①单壁碳纳米管:一种碳分子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与柔韧性,可拉伸。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如将相应的电子电路附着在柔韧的薄膜晶体管网底板上,可制作出能检测食品变质与否的包装等“智能产品”。

B.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的新技术需要与金属喷墨打印相结合,才能以较低成本制造出导电性能优良的柔性底板。

C.单壁碳纳米管具有流动性高的电子,提高其溶液的纯度,能有效地解决这种纳米管网开/关电流比率较低的问题。

D.美研究人员以新开发的“柔性底板”为基础,使用新型传感器,制作出了一种“电子皮肤”,其灵敏度大大提高。

2.美研究人员开发出的新“技术”,给其“底板”带来了哪些特点?(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其后问题。(7分)

定风波

李珣

雁过秋空夜未央①,隔窗烟月锁莲塘。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

纵有回文②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沉水香消金鸭③冷,愁永。候虫声接杵声④长。

【注】①央:尽。②回文:前秦才女苏蕙作回文诗以传情意。③金鸭:如鸭形的金属香炉。

④杵声:以杵捣物声,此指制作寒衣发出的声音。

1.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雁过秋空夜未央”,开篇写北雁南归、长夜漫漫,点明具体时间。

B.“隔窗烟月锁莲塘”的“锁”字,既写景致特征又含人物观景心情。

C.“沉水香消金鸭冷”写香不觉间已燃尽,以香消炉冷表现时间推移。

D.末句“候虫声接杵声长”写周同环境的喧闹使人物的愁绪得以排遣。

2.请结合全词,说说主人公长夜难眠之“愁”的原因有哪些。(4分)

 

查看答案

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任选其中4道题)。(8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诗经•氓》)

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王羲之《兰亭集序》)

3.暖暖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围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杜牧《阿房宫赋》)

5.       ,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6.       ,最难将息。       ,怎敢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