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病榻杂记》中,季羡林郑重其事地请求辞去人们送给他的三个称号“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
B.有些地方政府仍然将楼市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依靠,追求单纯的GDP数字,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收入状况及经济承受能力等根本民生利益,这种得鱼忘筌的做法,必须得到有效遏制。
C.目前,政府部门开始了又一轮运动式的突击检查治理“地沟油”的行动。这种“围剿式”的集中治理,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却难走出“一管就见效,一松就泛滥”的怪圈。
D.小悦悦事件带给人巨大震撼,许多人在讨论,思考。也许我们从中看到的只是一鳞半爪,但借此“切片”完全可以观照自我乃至观察社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博客之父”方兴东(节选)
打开百度,输入“方兴东’’搜索,100多万条信息赫然呈现。罩在方兴东头上的光环颇多:清华大学博士、专栏作家、互联网评论家……而“中国博客之父”的称号,一度让他的名声如日中天。因为“全民皆博”的博客,最初的吆喝和鼓吹者,就是方兴东。
被逼结缘博客
结缘博客,方兴东说他是被逼的。一切起因于2002年.方兴东向互联网巨头——微软的一次叶板。当时,他在新浪、搜狐上发了一篇《向微软投降》的反讽性文章,但在微软的强势公关下,不到l小时,这篇文章在几大门户网站上迅速消失。资本的强大力量,惹怒了方兴东:“当时,我想一定要做一个网站,为了自己的自由。”博客,就这样被朋友带进他的生活。对互联网敏锐的触觉,使方兴东意识到博客这种新鲜事物的巨大市场潜力:这种能让每个网民都参与的平台,将会是互联网的未来。
于是,2002年夏天,方兴东开启了“博客中国”网站。他开始把博客概念引入中国,方兴东从身边的朋友们“下手’’,不遗余力地鼓吹博客。而木子美的《遗情书》让“博客中国”一夜之阐红遍中国。此时精明的风险投资商开始瞄上了方兴东和他的“博客中国”。在得到2000万美金风险投资后,“博客中国”改名为“博客网”,走上了全面商业化的道路。一脸书生气的方兴东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他似乎已经信心百倍地做好了从书生向CEO转型的心理准备。并且不只吆喝着博客,还吆喝着上市,吆喝着赶超新浪。
吸引千万美元的书生
出生于浙江义乌一个农民家庭的方兴东,从小生活贫困,一家人主要靠母亲踩缝纫机养活。为了离他喜欢的陕西作家路遥更近一些,他义无反顾地报读西安交通大学。方兴东进入大学后,广泛涉猎文学、哲学、经济学。尤其热衷于写诗,他的作品不时地在《诗刊》、《星星》上出现。那个时候,他喜欢别人称他“诗人”,并标榜自己是“文学青年”。
1996年,方兴东在清华大学读博士。有位同学约他写有美IT行业评论文章,方兴东自此从文学青年转型为IT评论家。在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里,他狠狠她“啃”了一遍当时的《计算机世界》、 《中国计算机报》等专业报刊,还写下了10万字笔记。靠着这份勤奋和博闻强记,方兴东强行进入了一个热闹的新领域。
由于不断在各大媒体发表文章、开辟专栏,“方兴东”这个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他的文章笔锋犀利,观点独特尖锐,一星期上万字的写稿量,使互联网评论世界唯其马首是赡,并称其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评论家。方兴东许多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浓厚的文人气质和学者性格。
只是,当遇到了博客里1000万美元风险投资时,方兴东这个内心并不安分的文人,开始穿上西服,打好领带,跃跃欲试,向CEO这个商人身份转型。
不再发表偏激言论
方兴东说做一个CEO的感觉,还没有写一篇好文章带给他的兴奋感和成就感大,而在“董事长”与“博士”这两个头衔中,他更愿意别人用后者称呼他。此时方兴东,作为CEO,不得不忙于应对“博客网”因为盲目扩大规模所造成的管理混乱等问题;而在互联网上,也充斥着一片对“博客网”质疑和否定的声音。
面对围歼,最初踌躇满志,吆喝着“博客网”2 006年盈利上市,并计划用3年时间起超新浪的方兴东语气明显柔和了许多: “博客网的上市,我们现在也不会这么着急。2006年的盈利目标,我们还要努力”。没有大型网站运营经验的方兴东,坦言自己不懂管理,已经把“博客网”放手交给自己的团队。他在互联网的路上,一边前行着,一边放弃着,而放弃是为了在前行中更好地调整和进步。游走在学者和商人之间,如何准确找到定位还是依靠他自己。这个勤奋的互联网青年,有自己衡量成功的标准。曾经高调张扬的互联网评论家,现在已经明显地变得低调起来。方兴东说,做CEO的一大收获是,不会再轻易地发表偏激的评论了。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以“方兴东”的搜索信息量开头,是为了说明方兴东的知名度。在主人公众多的身份角色中,作者从“博客之父”这一角色切入,侧重叙写了方兴东创建、经营博客网的经历。
B.“吸引千万美元的书生”一节,作者重点写了作为“诗人”和作为“互联网评论家”的方兴东,意在表现主人公多方面的才能和极强的适应能力,回应了文章开头所说的“颇多光环”。
C.方兴东说,做一个CEO的感觉,还没有写出一篇好文章带给他的兴奋感和成就感大:而在“董事长”与“博士”这两个头衔中,他更愿意别人用后者称呼他。这说明方兴东在从书生到商人的转型过程中他很失意、很后悔。
D.本文作者对方兴东的勤奋赞誉有加,但他的许多做法却颇不以为然,如“一脸书生气的方兴东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并且不只是吆喝着博客,还吆喝着上市,吆喝着赶超新浪。”皆语带嘲讽。
E.方兴东由一个高调的互联网评论家,转变为一个低调的大型网站的CEO,不轻易发表偏激评论了,并不是因为缺乏当初的激情,而是作为一个实际经营者,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问题,需要更加谨慎稳重。
2.从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方兴东昀“书生意气”,他的书生意气表现在文中的哪些方面?(6分)
3.方兴东自称十年来保持“农民品质+诗人理想+学生心态”,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简析这句话的内涵。(6分)
4.方兴东“在互联网络的路上,一边前行着,一边放弃着,而放弃是为了前行中更好地调整和连步。”结合文本分析方兴东是如何前行,又是如何放弃的?他的这些经历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25分)
绳子的故事 莫泊桑
这是个赶集的日子。戈德维尔的集市广场上,人群和牲畜混在一起,黑压压一片。整个集市都带着牛栏、牛奶、牛粪、干草和汗臭的味道,散发着种田人所特有的那种难闻的人和牲畜的酸臭气。
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正在向集市广场走来。突然他发现地下有一小段绳子,奥士高纳大爷具有诺曼底人的勤俭精神,他弯下身去,从地上捡起了那段细绳子。这时他发现自己的冤家对头马具商马朗丹大爷在自家门口瞅着他,颇感坍台【注】。他立即将绳头藏进罩衫,接着又藏入裤子口袋,然后很快便消失在赶集的人群中去了。
教堂敲响了午祷的钟声,集市的人群渐渐散去。朱尔丹掌柜的店堂里,坐满了顾客。突然,客店前面的大院里响起了一阵鼓声,传达通知的乡丁拉开嗓门背诵起来:“今天早晨,九、十点钟之间,有人在勃兹维尔大路上遗失黑皮夹子一只。内装法郎五百,单据若干。请拾到者立即交到乡政府,或者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家。送还者得酬金法郎二十。”
午饭已经用毕,这时,宪兵大队长突然出现在店堂门口。他问道:“布雷奥戴村奥士高纳大爷在这儿吗?”坐在餐桌尽头的奥士高纳大爷回答说:“在。”于是宪兵大队长又说:“奥士高纳大爷,请跟我到乡政府走一趟。乡长有话要对您说。”
乡长坐在扶手椅里等着他。“奥士高纳大爷,”他说,“有人看见您今早捡到了曼纳维尔村乌勒布雷克大爷遗失的皮夹子。马朗丹先生,马具商,他看见您捡到了啦。”
这时老人想起来了,明白了,气得满脸通红。“啊!这个乡巴佬!他看见我捡起的是这根绳子,您瞧!”他在口袋里摸了摸,掏出了那一小段绳子。但是乡长摇摇脑袋,不肯相信。
他和马朗丹先生当面对了质,后者再次一口咬定他是亲眼看见的。根据奥士高纳大爷的请求,大家抄了他的身,但什么也没抄着。最后,乡长不知如何处理,便叫他先回去,同时告诉奥士高纳大爷,他将报告检察院,并请求指示。
消息传开了。老人一走出乡政府就有人围拢来问长问短,于是老人讲起绳子的故事来。他讲的,大家听了不信,一味地笑。他走着走着,凡是碰着的人都拦住他问,他也拦住熟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他的故事,把只只口袋都翻转来给大家看。他生气,着急,由于别人不相信他而恼火,痛苦,不知怎么办,总是向别人重复绳子的故事。
第二天,午后一时左右,依莫维尔村的农民布列东大爷的长工马利于斯·博迈勒,把皮夹子和里面的钞票、单据一并送还给了曼纳维尔村的乌勒布雷克大爷。这位长工声称确是在路上捡着了皮夹子,但他不识字,所以就带回家去交给了东家。
消息传到了四乡。奥士高纳大爷得到消息后立即四处游说,叙述起他那有了结局的故事来。他整天讲他的遭遇,在路上向过路的人讲,在酒馆里向喝酒的人讲,星期天在教堂门口讲。不相识的人,他也拦住讲给人家听。现在他心里坦然了,不过,他觉得有某种东西使他感到不自在。人家在听他讲故事时,脸上带着嘲弄的神气,看来人家并不信服。他好像觉得别人在他背后指指戳戳。
下一个星期二,他纯粹出于讲自己遭遇的欲望,又到戈德维尔来赶集。他朝克里格多村的一位庄稼汉走过去。这位老农民没有让他把话说完,在他胸口推了一把,冲着他大声说:“老滑头,滚开!”然后扭转身就走。奥士高纳大爷目瞪口呆,越来越感到不安。他终于明白了,人家指责他是叫一个同伙,一个同谋,把皮夹子送回去的。
他想抗议。满座的人都笑了起来,他午饭没能吃完便在一片嘲笑声中走了。他回到家里,又羞又恼。愤怒和羞耻使他痛苦到了极点。他遭到无端的怀疑,因而伤透了心。于是,他重新向人讲述自己的遭遇,故事每天都长出一点来,每天都加进些新的理由,更加有力的抗议,更加庄严的发誓。他的辩解越是复杂,理由越是多,人家越不相信他。
他眼看着消瘦下去。将近年底时候,他卧病不起。年初,他含冤死去。临终昏迷时,他还在证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一再说:“一根细绳……乡长先生,您瞧,绳子在这儿。”
[注]坍台:吴方言,丢脸。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奥士高纳大爷在赶集路上捡到一段绳子,因被冤家陷害,又受到众人奚落,最后忧郁而死,小说通过这一故事,主要反映了小人物的性格悲剧。
B.小说中的下层人民思想麻木,是非不分,是荒唐社会道德的基础,但奥士高纳大爷的死不是社会道德堕落的必然悲剧,而是马具商与他个人纠葛和他个人性格悲剧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C.马具商是农村小奸商,他狡猾、阴险、诡诈,通过他的行为和举动,可以看出,他的处世哲学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小说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通篇没有纤巧华美的辞藻,淡淡的幽默与辛辣的讽刺相交织,使全文呈现出含蓄冷峻的风格特点。
E.这篇小说叙事详略得当,巧妙地处理了“赶集”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群众场面和主要人物的关系,使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
2.小说中置奥士高纳大爷于死地的力量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小说是如何塑造奥士高纳大爷这一主要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小说的题目是“绳子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一个老实人而展开的,如果以“老实人的故事” 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冯骥才说“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要求:1.选好角度,自主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漫步绿草如茵,繁花锦簇的公园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园林工人正修剪花木,平整的草坪,球状的冬青,疏朗的月季,参差的桃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自然生长的白杨,婆娑的垂杨,挺拔的青竹,墨绿的雪松……我们既看到了修剪的美,也看到了自然的美。修剪的是美丽的,自由舒展的同样是美丽的。在人生与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同样会遇到“修剪”与“自由”的问题。
请全面理解材料构思作文,自主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叶子逃离木讷的树干,得到了无限的自由,却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