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分)

2.诗的后两句,诗人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塑造了一位因为丈夫远行久而未归,内心空虚,无心劳作,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 2.诗的后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思妇因为日夜思念,容颜憔悴,宛如那圆圆的明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写得既含蓄委婉,又真挚动人,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 【解析】 1. 试题分析:“自君之出矣”可见抒情主人公的丈夫远行;“不复理残机”内心空虚,无心劳作;“思君如满月”一个“思”字则表明思念之情;“夜夜减清辉”又显日夜憔悴。可得出一位因丈夫远行久而未归,内心空虚,无心劳作,日益憔悴的思妇形象。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该诗首句表明了一个时间概念。良人离家有多久呢?诗中没有说,只写了“不复理残机”一句,发人深省:首先,织机残破,久不修理,表明良人离家已很久,女主人长时间没有上机织布了;其次,如果说,人去楼空给人以空虚寂寥的感受,那么,君出机残也同样使人感到景象残旧衰飒,气氛落寞冷清;再次,机上布织来织去,始终未完成,它仿佛在诉说,女主人心神不定,无心织布,内心极其不平静。以上,是对事情起因的概括介绍,接着,诗人便用比兴手法描绘她心灵深处的活动:“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这里,诗人用皎皎明月象征思妇情操的纯洁无邪,忠贞专一。她日日夜夜思念,容颜都憔悴了,宛如那团圆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夜夜减清辉”,写得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比喻美妙熨帖,想象新颖独特,饶富新意,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8句 8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曾记否,        ,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                    。(戴望舒《雨巷》)

4.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           。(戴望舒《雨巷》)

5.软泥上的青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徐志摩《再别康桥》)

6.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

7.见贤思齐焉,                     。(《论语》)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9.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0.怅寥廓,                   ,谁主沉浮?

 

查看答案

阅读舒婷的《思念》,指出说法不够恰当的一项  (   )

思念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少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琴弦,

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等待,

夕阳一样遥遥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

只是两颗泪珠。

呵,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A.诗的第一节用了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在“思念”牵缠中最真切动人的体验,那是美丽的惆怅和失望的茫然。

B.诗的第二节用了比喻与衬托相结合的手法:前两句用比喻,极言时间之长和距离之远,写出了“思念”的难以等待和可望而不可及的焦灼感;后两句用衬托手法,以“只有两颗泪珠”反衬思念之深。

C.诗的最后一节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中心,是全诗的“诗眼”所在。

D.全诗运用象征手法,以“缺少线条的挂图”等事物象征希望难以实现,表现也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查看答案

阅读北岛《迷途》,对诗歌象征意义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迷途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你

高高的森林档住了天空

小路上

一棵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下

我找到了你

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A.“哨音”象征天使般的召唤,“森林”象征遮挡于前进道路的障碍因素。

B.“蒲公英”象征一时迷途的同伴,我与同伴一起找到追寻的目标

C.“湖泊”象征追寻的归宿,它是作者心目中美好的理想。

D.“你”“眼睛”象征着深不可测的湖泊和清清一碧的湖水。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词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诗体,可以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有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题目,它揭示了词的内容。词以长短分,有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三钟。词的一段叫阙,也叫片。

B.新诗是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诗,它是现代诗歌的主流。

C.有的新诗比较自由,无论篇幅的大小,句子的长短,还是平仄、押韵都不拘一格,甚至不用标点。

D.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后写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因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所以属于古典诗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