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段阅读(10分)
我的老师(节选)
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她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甲)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
“你要去干什么?”
“找蔡老师……” 我(乙)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
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了一会儿,我才睡熟了。①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②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 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
1.选文中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2分)
A.糊里糊涂 B.迷迷糊糊 C.模模糊糊 D.稀里糊涂
2.一般来说,孩子是期盼假期的,为什么“我”会觉得暑假“漫长”?(2分)
3.选文①②两处的划线句子分别使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3分)
4.“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全文通篇用第三人称,这里却改用第二人称“你”,表达效果又什么不同?(3分)
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6分)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曹操《龟虽寿》)
2.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4.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文借明月寄去对对朋友的关切、担忧之情的两句诗是: , 。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6.子曰:“ , ,仁在其中矣。”
阅读《过故人庄》,完成后面的小题。(4分)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过故人庄》的作者是 (朝代)的 ,这首诗的体裁是 , 其中诗歌中的韵脚是 。(2分)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这句诗句所呈现的画面以及所表达的情感。(2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⑧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⑩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下面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
A、学而时习之 B、温故而知新 C、曲肱而枕之 D、学而不思则罔
2.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逾:超过
C、人不堪其忧 堪:可以,能够 D、不舍昼夜 舍:舍弃
3.下面对各段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从第二则中“三省吾身”的内容来看,古代治学的人非常注重品德的修养。
B、第七则告诉我们,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知之、好之、乐之,道出了学习的三重境界。
C、第八则和第六则一样,都在强调“安贫乐道”的思想,在孔子看来,君子不会为物质的享受而四处奔忙,粗茶淡饭就能让他们乐在其中。
D、第十则讲的是做人要有理想,哪怕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敢于做统帅的想法。
4.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句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好之者不如乐(乐趣)之者 人不知(知道)而不愠
B.饭(米饭)疏食饮水 还来就(接近)菊花
C.与儿女(儿子女儿)讨论文义 撒盐空中差可拟(相似)
D.相委而去(离开)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猫在前,猴在后,猫拉着猴。
②此时,我才看清楚,站在我面前的,原来是一只猫和猴的连体。
③那只猴子呢,却安闲地倚靠在猫身上,等着猫来拉它。
④从猫的神态上可以看出,它在用力拉着,双目圆睁,张着嘴巴,作喘息状。
⑤我伏在桌子上仔仔细细地端详着。
A⑤①②④③ B⑤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⑤② D③⑤②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