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
陈涉起而王陈,使周市略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与秦军相攻于临济。陈平固已前谢其兄伯,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久之,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赐平爵卿。项羽之东王彭城也,汉王还定三秦而东,殷王反楚。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
高帝南过曲逆,上其城,望见其屋室甚大,曰:“壮哉县!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顾问御史曰:“曲逆户口几何?”对曰:“始秦时三万馀户,间者兵数起,多亡匿,今见五千户。”于是乃诏御史,更以陈平为曲逆侯,尽食之,除前所食户牖。其后常以护军中尉从攻陈豨及黥布。凡六出奇计,辄益邑,凡六益封。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
孝惠帝六年,相国曹参卒,以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 二岁,孝惠帝崩。高后欲立诸吕为王,问王陵,王陵曰:“不可。”问陈平,陈平曰:“可。”吕太后怒,乃详迁陵为帝太傅,实不用陵。陵怒,谢疾免,杜门竟不朝请,七年而卒。
吕太后立诸吕为王,陈平伪听之。及吕太后崩,平与太尉勃合谋,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陈平本谋也。
孝文帝二年,丞相陈平卒,谥为献侯。(《史记·陈丞相世家》有节选)
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平固已前谢其兄伯 谢:辞别
B.间者兵数起,多亡匿 兵:士兵
C.世莫能闻也 闻:得知
D.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 卒:最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汉王还定三秦而东 击降殷王而还
B.乃封其金与印 乃详迁陵为帝太傅
C.立魏咎为魏王 君为我呼入
D.事魏王咎于临济 得复见将军于此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陈平有才能的一组是( )
①与秦军相攻于临济 ②击降殷王而还 ③问陈平,陈平曰:“可。”
④奇计或颇秘,世莫能闻也。⑤而平身间行杖剑亡 ⑥卒诛诸吕,立孝文皇帝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①②⑥ D.②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平年轻时外出求学,他曾跟随一些年轻人去临济在魏王咎手下做事。魏王任命他为太仆。后来陈平向魏王进言,魏王不听,加上又有人说他的坏话,陈平只好逃离魏王。
B.陈平投奔项羽,得到项羽的重用。陈平被封为信武君,率领魏王咎的部下击败并降服了殷王而凯旋。后来项王发怒要杀掉前次平定殷地的将领吏。陈平害怕被杀而逃走。
C.吕太后想立吕氏宗族的人为王,陈平假装顺从这件事。等到吕太后去世,陈平策划跟其他官员合谋,诛灭了吕氏宗族,拥立孝文皇帝即位。
D.陈平喜欢读书,跟哥哥兄弟情深,他在乱世中建功立业,跟随当世英豪屡被赏识重用,官至丞相。他有战功,有谋略,却多次被小人猜忌而不得不逃命。
5.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
①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壮哉县!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陵怒,谢疾免,杜门竟不朝请,七年而卒。(3分)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活用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始舍于其址 ②常在于险远 ③火尚足以明也 ④手注善药
⑤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⑥而刘病日笃 ⑦吾得兄事之 ⑧素善留侯张良
⑨道芷阳 ⑩项伯杀人,臣活之
A.①⑨∕②∕③⑧∕④⑥⑦∕⑤⑩ B.①⑦∕②③∕⑤∕④⑥⑨∕⑧⑩
C.①⑦⑨∕②③∕⑧∕④⑥∕⑤⑩ D.①⑥⑨∕②⑤∕③⑧∕④⑦∕⑩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具告以事 B.急于星火
C.请辞于军 D.常在于险远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的一组是(
A.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击沛公于坐
B.臣具以表闻 谨拜表以闻
C.若属且皆且为所虏 若入前为寿
D.始舍于其址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
B.听臣微志 听:听任,这里指准许
C.一夕自恨死 恨:悔恨
D.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
请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任选其中3道作答,多选按前3题计分)
1.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论语》)
2.莫听穿林打叶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苏轼《定风波》)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乍暖还寒时候, 。(李清照《声声慢》)
4. ,枉用相存。 ,心念旧恩。(曹操《短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