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材料概括分析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全民焦虑”也称集体焦...

材料概括分析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全民焦虑”也称集体焦虑,它是一种广泛的弥漫于社会不同阶层的紧张心理状态。近日,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就“当下中国人为何焦虑?”做问卷调查,结论显示“全民焦虑”是当下中国的一种社会病基本成共识;而且焦虑问题多,焦虑度较高,特别是公众对关系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的焦虑程度远超对宏大命题的焦虑;更可怕的是这种焦虑情绪还可以相互传染,不容易通过心理的调适而化解。

  近年来,社会流动渠道堵塞,处于较低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人几乎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上流动,小康社会的美好理想被冷酷的现实打破,这种心理落差使他们感到失落、挫折和无助,于是就焦虑起来,浮躁起来。再者,在吃饱穿暖之后,人们日益关注自身的健康安全,但是,因为对“看病贵、看病难”等医疗保障不完善的忧虑,对食品、药品不安全的担心,对能否长寿以及长寿了生命、生活质量能否得到保证的疑惑,加上一部分人的关注过度,出现了“关心则乱”的焦虑障碍。与此同时,改革开放,引入了市场机制,旧的游戏规则被打破,而新的游戏规则正在建立之中,激烈的社会变迁使社会规范也变得不确定。在大多数人还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了。在富裕起来的人中,又有一部分人的收入和财产与非法、违法、犯罪有着难以切割的联系,更有一部分官员通过贪污受贿来敛财。这就造成了整个社会在道德方面的严重焦虑。然而,要对这种普遍的焦虑进行诊断和治疗,不能简单武断,操之过急,只对公众的焦虑进行批评指责是不明智不公道的。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急剧转型的时期,彻底治愈“焦虑症”绝非朝夕之功。

   (选自2013年《人民论坛》,有删改)

1.从材料看,“全民焦虑”有哪些特点?(3分)

 

 

2.根据材料,简要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全民焦虑”。(6分)

 

 

 

3.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治疗“全民焦虑”。(6分)

 

 

 

 

1.(3分)①范围广;②问题多、焦虑度较高;③相互传染、不易化解。(每点1分) 2.(6分)①社会流动渠道堵塞;②自身健康安全没有保障;③社会规范的不确定。(每点2分) 3.(6分)①疏通社会流动渠道;②建立健全食品、医疗、养老制度;③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规范体系,完善社会道德;④广泛开展普遍有效的公民教育,建立和完善社会心理救助体系;⑤全民参与、政府积极作为,并且要常抓不懈。(每点2分,答对其中3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阅读全文后可知,文章的第一自然段阐述了全民焦虑的特点。确定了第一自然段的答题区间后,就要对本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梳理出层次,进而明确有几个答案要点。对此,语段中的层次也就为明显,在涉及其特点时,文本材料用了几个分号分条阐述,抓住这个来进行概括,得出答案应不是问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材料的第二段,讲了全民焦虑产生的原因。因此,本题的答案就集中在本段中。对于这一段,要注意几个表序的关键词语,如“再者”“如此同时”,抓住这个就可顺藤摸瓜,抓住这几个句子,提取其句中的关键词,进而概括出答案。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试题分析:如何治疗“全民焦虑”的问题,在材料中没有直接的阐述。这一题的解答,是要依据材料进行合理的想象与推断,其推断的依据,就是针对“全民焦虑”产生的原因来治疗,也就是针对第二题的具体内容,如其原因之一,是社会流动渠道堵塞,据此可推断出:疏通社会流动渠道。以此类推即可完成答案。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题(15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茶馆》中,王利发因为时局混乱,生意越做越艰难。而唐铁嘴因为年头越乱生意越好而感谢岁月,他已改抽“白面”,他要求在茶馆租房却被王利发拒绝。

B.阿Q是未庄的一个流浪雇农,在辛亥革命到来时,他对革命起先是“深恶而痛绝之”,但他又从自己的处境和感受出发,感到“革命也好罢”,产生了“要投降革命党”的念头,于是,他与假洋鬼子相约一起革命。

C.《狂人日记》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它采用“日记体”的写作形式,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语言错乱无伦次”的叛逆者形象。

D.沈从文在《边城》中,通过翠翠这一形象,有意淡化社会现实的黑暗与痛苦,着意表现了一种理想化的古朴、淳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

E.《哈姆莱特》笼罩着复仇的情绪:哈姆莱特为被谋杀的父亲复仇,雷欧提斯为被人设计陷害的父亲复仇,福丁布拉斯为在战场上比武丧生的父亲复仇。

2.简答

(1)《边城》中,傩送最后为什么选择孤独出走?(4分)

 

 

 

(2)《哈姆雷特》只有五幕,但高潮迭出,扣人心弦。请概述剧中三次高潮的内容。(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开口辄以《三百篇》《十九首》为准,六朝而下,渐不满意。至宋人,殆不齿矣。然世 间万 使 不肯 于是 。凡文章须是典实过于浮华,平易多于奇险,始为知本末。

(节选自王若虚《滹南诗话》)

2.《三百篇》又称什么?其内容由哪几部分组成?(2分)

《》;

3.概括文中作者对写作诗文的看法。(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天,一个生物学家经过一家农场,看见鸡舍里的鸡群中有一只老鹰,于是就问农场的主人,为什么鸟中之王,会落魄到这般与鸡为伍的地步。农场主说:“因为我一直喂它鸡饲料,把它训练成了一只鸡,所以它一直都不想飞,它的一举一动根本就是只鸡,而且根本不以为自己是一只老鹰了。”

生物学家想试试鹰是否还会飞。他把老鹰放在手臂上,然后说:“飞吧!”可是,那只老鹰有些疑惑,因为它不知道自己是谁。然后,它看到鸡群在地上啄食,于是又跳下去与它们做伴了。生物学家不死心,又把老鹰放到屋顶上怂恿它飞,结果也是一样。

第三天,生物学家把老鹰带到了高山上,再次鼓励它说:“你是一只老鹰,属于蓝天,张开翅膀飞翔吧!”老鹰回头看了看远方的鸡场,再抬头望了望天空,但还是没有飞。生物学家把它举起来向着太阳,奇迹发生了,老鹰开始颤抖起来,然后慢慢张开了翅膀,最后发出了胜利的叫声,冲向了天际。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纯粹”觅得“好声音”

张颐武

①最近,“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这是中国电视文化新的变化的折射。

②“中国好声音”之所以一出现就引发轰动效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不靠选手搞噱头,不靠评委耍牌子,也不靠庞大阵势的粉丝投票,而是着力于音乐的专业性,力图回到尽可能纯粹的音乐的本质,力图让“好声音”成为唯才是举的最重要的砝码。让刘欢、那英这些当代流行歌坛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依据好声音来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进入音乐专业领城深造,从而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既不同于让年轻人成为粉丝热捧的超级明星,也不同于让普通人在舞台上一展即毕的走过场。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成为好的歌唱家、艺术家,让选秀不再是一下子就实现梦想,也不是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和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③今天的“80后”、“90后”,正处在竞争激烈、生活和事业发展的压力较大、而自身的适应和抗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矛盾之中。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一般的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却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对于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炼,培养更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所标举的脚踏实地实现梦想的路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正面和积极的价值取向。这里不是梦想止步之处,也不是梦想瞬间实现的地方,而是一个实现梦想的起点,一个修业和锻炼的开始。而这一切都在公平和公开的舞台上进行,这正是节目具有无限魅力的地方。

④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也值得反思。尤其是几位选手的经历描述引发了一些争议,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也要求电视节目应该有更严格的自律,使得出现在屏幕上的选手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情节的状况,因为大家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只有诚信,社会才能向更高处进发。年轻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目提了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观众。这是对“纯粹”的另一意义指向,也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2年8月7日,有删改)

1.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2.作者认为“中国好声音”这档节目“具有无限魅力”,请根据文章第③节,概括作者这样说的原因。(6分)

3.根据文意,理解标题中“纯粹”的含义。(6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3.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金樽清酒斗十钱, 。(李白《行路难》)

6. ,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

7.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8.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9.城阙辅三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0.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11.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2.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13.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周敦颐《爱莲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