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咏花是自古以来文人的一大爱好。请指出下列诗句分别咏的是什么花( ) ①莫道不销魂...

咏花是自古以来文人的一大爱好。请指出下列诗句分别咏的是什么花(     )

   ①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③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④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⑤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凌波踏明镜。

①菊花    ②梅花       ③牡丹      ④桂花     ⑤荷花

B.①菊花    ②桂花       ③芍药      ④槐花     ⑤兰花

C.①黄花    ②梨花       ③牡丹      ④桂花     ⑤桃花

D.①菊花    ②梅花       ③芍药      ④兰花     ⑤荷花

 

A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的是学生诗歌的理解和对花的意象把握。①“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指的是菊花;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名句出自北宋著名诗人林逋的七言律诗《山园小梅》,在此诗中,他将梅花写得超凡脱俗、俏丽可人;③出自皮日休的《牡丹》,从“百花王”“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表明此花乃牡丹;④出自杨万里的《岩桂》,广寒宫里吴刚伐桂,指的应是桂花;⑤出自张耒的《荷花》。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六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华赞”诗词征集活动,将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征集原创诗词。

B.《水浒传》叙述林冲的故事,共写了五回。这五回好似一部结构严谨、有头有尾的中篇小说。作者描述了林冲由一个安分守己的朝廷武官发展为投奔梁山“落草为‘寇’”的起义英雄的全过程。

C.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由于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有多少呢。

D.“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流传年代久远,流传地域很广,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妇孺皆知。

 

查看答案

选出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齐白石的画大体是某植物和一两只草虫结合在一起,植物用意笔,草虫用工笔。那些莲叶啦,树丛啦,〔 〕好像是用大笔饱蘸了墨汁随便挥洒而成;而那些蝉啦,蚱蜢啦,则画得细致极了,那真是〔 〕描绘出来的,纤细的触须,虫翅上的脉络,都〔 〕。这两种笔墨结合在一起,彼此衬托,〔 〕:植物更显得欣欣向荣,草虫更显得〔 〕。

    A.用墨如泼  惜墨如金  清晰可见  相映成趣  生气蓬勃

    B.浓墨重彩  轻描淡写  依稀可见  相映生辉  勃勃生机

    C.粗犷豪放  刻意求工  历历可辨  相得益彰  栩栩如生

    D.寥寥数笔  煞费苦心  历历可数  相互配合  呼之欲出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恿(sǒnɡ)       锱铢必较        蟪(kū)           蕴籍

B.地(màn)        轻鸢剪掠        寒(zhān)         流蔽

C.尺(dú)        不落言荃        中石没(cù)       窸窣   

D.碧溪(jū)       眉眼颦蹙        付(zǐ)           讥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时遇六月天气,炎暑正热。林冲初吃棒时,倒也无事。次后三两日间,天道盛热,棒疮却发。又是个新吃棒的人,路上一步挨一步,走不动。董超道:“他好不晓事!此去沧州二千里有余的路,你这样般走,几时得到。”林冲道:“小人在太尉府里折了些便宜。前日方才吃棒,棒疮举发。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薛霸道:“你自慢慢的走,休听咭咕。”董超一路上喃喃咄咄的口里埋冤叫苦,说道:“却是老爷们晦气,撞着你这个魔头。”

当晚三个人投村中客店里来。到得房内,两个公人放了棍棒,解下包裹。林冲也把包来解了。不等公人开口,去包裹取些碎银两,央店小二买些酒肉,氽些米来,安排盘馔,请两个防送公人坐了吃。董超、薛霸又添酒来,把林冲灌的醉了,和枷倒在一边。薛霸去烧一锅百沸滚汤提将来,倾在脚盆内,叫道:“林教头,你也洗了脚好睡。”林冲挣的起来,被枷碍了,曲身不得。薛霸便道:“我替你洗。”林冲忙道:“使不得。”薛霸道:“出路人那里计较的许多。”林冲不知是计,只顾伸下脚来。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林冲叫一声:“哎也!”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林冲道:“不消生受。”薛霸道:“只见罪人伏侍公人,那曾有公人伏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口里喃喃的骂了半夜。林冲那里敢回话。自去倒在一边。他两个泼了这水,自换些水,去外边洗了脚。收拾睡到四更,同店人都未起。薛霸起来烧了面汤,安排打火做饭吃。林冲起来晕了,吃不得,又走不动。薛霸拿了水火棍,催促动身。董超去腰里解下一双新草鞋,耳朵并索儿却是麻编的,叫林冲穿。林冲看时,脚上满面都是潦浆泡。只得寻觅旧草鞋穿,那里去讨。没奈何只得把新鞋穿上。叫店小二算过酒钱,两个公人带了林冲出店。却是五更天气。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正走不动,声唤不止。薛霸骂道:“走便快走,不走,便大棍搠将起来。”林冲道:“上下方便,小人岂敢怠慢,俄延程途。其实是脚疼走不动。”董超道:“我扶着你走便了。”搀着林冲,又行不动,只得又挨了四五里路。看看正走不动了,早望见前面烟笼雾锁,一座猛恶林子。但见:枯蔓层层如雨脚,乔枝郁郁似云头。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这座猛恶林子,有名唤做野猪林。此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宋时这座林子内,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钱与公人,带到这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在此处。今日这两个公人带林冲奔入这林子里来。董超道:“走了一五更,走不得十里路程,似此沧州怎的得到。”薛霸道:“我也走不得了。且就林子里歇一歇。”三个人奔到里面,解下行李包裹,都搬在树根头。林冲叫声“呵也!”靠着一株大树便倒了。只见董超说道:“行一步,等一步,倒走得我困倦起来。且睡一睡却行。”放下水火棍,便倒在树边。略略闭得眼,从地下叫将起来。林冲道:“上下做什么?”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林冲答道:“小人是个好汉,官事既已吃了,一世也不走。”董超道:“那里信得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地。”薛霸腰里解下索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绑在树上。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便多走的几日,也是死数。只今日就这里,倒作成我两个回去快些。休得要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我等已限定日期,亦要早回话。”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说什么闲话!救你不得。”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

1.下列对本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水浒》人物豹子头林冲一生曲折辛酸,“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一节,写他受高太尉迫害,发配沧州,途经野猪林,险些被董超、薛霸杀害的故事。

B.环境描写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这句 “时遇六月天气,炎暑正热”烘托了董超、薛霸急于杀害林冲,却又不得机会的焦躁和不安。   

C.“此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宋时这座林子内,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钱与公人,带到这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在此处。”这一句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暗示两个公人也想在这里杀害林冲。

D.本文情节环环相扣,例如林冲烫伤了双脚之后,董超故意拿出新草鞋让林冲穿,这个情节引出“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正走不动,声唤不止。”也就很自然地为后文两位公人要在野猪林休息这一情节埋下伏笔。

E.林冲虽然是被刺配的囚犯,但毕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董超、薛霸不敢不敬,从薛霸亲自替林冲洗脚这一细节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2.“看看正走不动了,早望见前面烟笼雾锁,一座猛恶林子。但见:枯蔓层层如雨脚,乔枝郁郁似云头。不知天日何年照,惟有冤魂不断愁。”这几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3.文中的林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请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简要分析。(6分)

 

查看答案

按要求补写出下列诗文名句。(每空1分)

1.潦水尽而寒潭清,                      ,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2.袅袅兮秋风,             。(屈原《九歌》)

3.愿陛下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 死当结草。臣不胜             ,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4.                       。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