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

阅读下文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5分)

活着的手艺

王往

他是一个木匠。是木匠里的天才。很小的时候,他便对木工活感兴趣。曾经,他用一把小小的凿子把一段丑陋不堪的木头掏成一个精致的木碗。他就用这木碗吃饭。

他会对着一棵树说,这棵树能打一只衣柜,一张桌子,桌面多大,腿多高,他都说了尺寸。过了一年,树的主人真的用这棵树了,说要打一张衣柜,一张桌子。他站起来说,那是我去年说的,今年这棵树打了衣柜桌子,还够打两把椅子。结果,这棵树真的打了一张衣柜,一张桌子,还有两把椅子,木料不多不少。

长大了,他学了木匠。他的手艺很快超过了师傅。他锯木头,从来不用弹线。木工必用的墨斗,他没有。他加的榫子,就是不用油漆,你也看不出痕迹。他的雕刻最能显出他木匠的天才。他的雕刻能将木料上的瑕疵变为点睛之笔,一道裂纹让他修饰为鲤鱼划出的水波或是蝴蝶的触须,一个节疤让他修饰为蝴蝶翅膀上的斑纹或是鲤鱼的眼睛。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

做家具的人家,以请到他为荣。主人看着他背着工具朝着自家走来,就会对着木料说:“他来了,他来了!”是的,他来了,死去的树木就活了。

我在老家的时候,常爱看他做木工活。他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

但是,这个木匠在我们村里的人缘并不好。村里人叫他懒木匠。他是懒,人家花钱请他做家具,他二话不说;可要请他做一些小活,他不干。比如打个小凳子,打扇猪圈门,装个铁锹柄什么的,他都回答:没空。村里的木匠很多,别的木匠好说话,一支烟,一杯茶,叫做什么做什么。

有一年,我赶回家恰逢大雨,家里的厕所满了,我要把粪水浇到菜地去。找粪舀,粪舀的柄子坏了,我刚好看见了他。递上一支烟:你忙不忙?不忙,他说。我说,帮我安个粪舀柄子。他说,这个……你自己安,我还有事儿的。他烟没点上就走了。村里另一个木匠过来了,说:“你请他?请不动的,我来帮你安上。”这个木匠边给我安着粪舀柄子,边告诉我说,“他呀,活该受穷,这些年打工没挣到什么钱,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他转了几家工地说我又不是铁匠,干不了。他去路边等活干,让人家找他做木匠活,在路边等,有时一两天也没人找的。”

我很少回老家,去年,在广州,有一天,竟想起这个木匠来了。

那天,我躺在床上,想着自己的事,一些声音在我耳边聒噪:

——我们杂志才办,你编个读者来信吧,说几句好话,抛砖引玉嘛。

——你给我写本书,就讲女大学生网上发贴要做“二奶”的。

我什么也没写,一个也没答应。我知道我得罪了人,也亏待了自己的钱包。我想着这些烦人的事,就想到了木匠。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呢?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他不懒。但他比谁都孤独。

春节我回去,听人说木匠挣大钱了,两年间就把小瓦房变成了两层小楼。我想。他可能改行了。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我恭敬地递给他一支烟问他:在哪打工?他说:在上海,一家仿古家具店,老板对我不错,一个月开5000工资。我说:好啊,这个适合你!他笑笑说:别的不想做。    

(选自杨晓敏、郭昕主编《金奖小小说》)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开篇写“他”小时候就能用凿子制作精致的木碗,显示了“他”的木匠天赋,也为后文表现“他”的性格作了铺垫。

B.长大之后,“他”学会了木匠手艺,并凭借自己无师自通的雕刻技艺,很快超越了师傅,成为当地最吃香的木匠。

C.“他”虽然被村里人称为“懒木匠”,但其实并不“懒”,“他”不愿意“做小活”是因为不想委屈自己的手艺。

D.文章借其它木匠之口,侧面介绍了“他”这些年的打工经历,既节省了篇幅,又巧妙地展示了“他”的性格特征。

E.本文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写作技法,以写人为中心,描写细腻;善于运用悬念、伏笔来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2.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他比谁都孤独”的原因。(4分)

                                                                                            

                                                                                             

3.标题“活着的手艺”有哪些深刻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

                                                                                            

                                                                                             

 

1.(5分)BE 2.(4分)①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他”的传统木匠手艺渐渐失了用武之地;②“他”对木匠手艺的敬重和痴迷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尊重。(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3.(6分)①“活着的手艺”指木匠的手艺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使死去的树木以另一种形式“活着”。②世上的手艺都有着自己的尊严和生命,我们必须像敬重生命一样敬重“活着的手艺”。③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古老手艺不会因为时代的发展而失去生存的空间,它还会永远地“活着”。(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如有其它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B“无师自通”缺少文本依据,“超越师傅”“最吃香”并不仅仅因为“雕刻技艺”。E文章没有运用“悬念、伏笔”。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再细细比较,发现错误点。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抓住第七段中“现在工地上的支架、模具都是铁的,窗子是铝合金的,动斧头锯子的活少了”,倒数第二段中“他那样一个天赋极高的木匠,怎么愿意给人打猪圈门,安粪舀柄呢?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 最后一段中“我碰见他时,他正盯着一棵大槐树,目光痴迷”这些句子加以揣摩品味。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本题表面看是考查标题含义,实质考查对作者创作意图的探讨。回答时要紧扣“活着”这一词来考虑。抓住第三段中“树,因为木匠死了,木匠又让它以另一种形式活了”,第五段中“他给爱好写作的我以启示:我的语言要像他的斧子,越过浮华和滞涩,直击那“木头”的要害;我要细致而完美地再现我想象的艺术境界……多年努力,我未臻此境”,倒数第二段中“职业要有职业的尊严”这些关键句子分析品味,概括提炼。 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3分)

王曰①:“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②之!《诗》云:‘王赫斯③怒,爰④整其旅,以遏徂莒⑤,以笃周祜⑥,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⑦志?’一人衡行⑧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梁惠王下》

注【解析】
①王:齐宣王 ②大:使……大。③赫斯:发怒的样子。④爰:语首助词,于是。 ⑤遏:止。徂:攻击。莒:国名。⑥笃:厚;祜:福。⑦厥:用法同“其”。 ⑧衡行:即“横行”。

根据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小勇”与“大勇”的理解。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3分)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①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

注【解析】
①俑: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或土偶。

从本章内容可以看出:孟子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主张?

                                                                                            

 

查看答案

简述“官渡之战”(100字左右)(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的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分)

操回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丁建阳、董卓之事”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曹操要问刘备这句话?吕布为什么说刘备是“最无信者”?

答:                                                                                        

 

查看答案

下列各选项中,对小说《三国演义》的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   )(    )(4分)

A.虎牢关前,北平太守公孙瓒亲自出战吕布,不敌败走,眼看就要被吕布追上,张飞纵马杀出,酣战吕布。随后关羽、刘备先后上来助战,围住吕布厮杀。吕布终于抵挡不住,突围败走。

B.曹操进攻徐州,刘备前往相救。在刘备刚进城时和曹操退兵后,陶谦都以徐州相让,刘备坚决不肯。后来陶谦在病危时第三次让徐州,刘备仍是推脱,直到陶谦死后,最终才在徐州军民百姓恳求下权领徐州事。

C.刘备占据徐州后,为避免曹操前来进攻,请乔玄写信给袁绍,求袁绍相救。袁绍起兵,让陈琳写檄文声讨曹操。曹操见了檄文,毛骨悚然,头风病发作。后来在谋士荀彧的宽慰下才决意与袁绍作战。

D.关羽千里寻兄来到古城,遇到张飞。但张飞认为关羽背叛兄长,投降曹操,是负义之人,要和关羽拼个死活。甘、糜两位夫人和孙乾都无法劝住他。此时曹将蔡阳率军来到,关羽斩了蔡阳表明真心。

E.玄德于水镜庄院歇息,夜来忽听有人与水镜对话,疑是伏龙,天明待问,水镜却不答。及至入城市上,见一人葛巾布袍,皂绦乌履,长歌而来。此人自称徐庶,即前日与水镜先生夜谈之徐元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