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关于《三国演义》情节和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下列关于《三国演义》情节和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赤壁之战前夕,曹操对明月,奠长江,横槊赋诗,高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让我们看到一位慷慨豪壮、壮志凌云的历史英雄。

B.曹操病重,招近臣托孤,指定曹丕为继承人,并下令设疑冢七十二座,“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然后死去。之后华歆逼献帝立曹丕为魏王。

C.诸葛亮积劳成疾,旧病复发,叹恐不能生,于是他祈禳北斗以求延寿,只要七日主灯不灭,就可增寿,不料魏军来袭,魏延闯帐禀事,扑灭主灯,诸葛亮大怒,拔剑欲斩魏延。

D.曹操病,华佗欲为其手术,曹操疑华佗为关羽报仇,下华佗于狱中而死,最后曹操也不治身亡。

E.吕布在白门楼被缢死前曾说过一句话:“大耳儿!不记辕门射戟时耶?”吕布说这句话是希望刘备替自己向曹操求情。当初袁绍派纪灵攻打刘备,刘备向吕布求助。吕布请双方一同赴宴,提出通过射箭方式决定两家战或和的方案,双方都同意。最终,吕布一箭射中辕门外画戟小枝,使得双方罢兵,替刘备解了围。

2.简答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5分)

(1)《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板桥”中,张飞是如何吓死曹操一方的夏侯杰的?刘备又为何说他“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请简述之。

(2)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5分)

时庞羲探知张鲁欲兴兵取川,急报知刘璋。璋平生懦弱,闻得此信,心中大悦,急聚众官商议。忽一人昂然而出曰:“主公放心,某虽不才,凭三寸不烂之舌,使张鲁不敢正眼来觑西川。”

正当刘璋束手无策之际,谁自告奋勇前去许都?他去许都干什么,结果如何?请简述事情的经过。

选(       )答:                                                                        

                                                                      

 

1.CE 2.(1)当时赵云在长坂坡救下阿斗,张飞帮其断后。张飞让几十骑兵在马尾上绑树枝,在林中狂奔令曹操以为有埋伏而不敢进攻。而张飞就在长坂坡上先大喊三声“谁敢敌我”再没有人回答后又大喊一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为何”,就把夏侯杰吓死了。随后曹操部队大乱,退了兵。接着张飞命令拆了桥。回来禀报刘备与诸葛亮时诸葛亮说‘你若不拆桥,曹操定会认为有伏兵而不敢追来。你拆了就会让曹操知道你是心虚,而前来追赶,所以刘备说张飞’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2)张松。(1分)张松入许都拜见曹操,准备把西川地图秘密献给曹操,因相貌丑陋遭到曹操的傲慢对待,被曹操乱棍赶走。(2分)张松在归川的路上,赵云得命等候在路上迎接他,张松得到刘备的厚待,遂将私自绘制的西蜀地形图交给刘备。(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C项诸葛亮只是仰天长叹,姜维欲拔剑斩魏延。E.袁绍应为袁术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第二届《中国好声音》已经落幕,哈林队参与夺冠的选手金润吉在本组夺冠中引发评委及观众极大争议,有人认为,金润吉应该发挥他的长处,保持自己的风格,把“黑人音乐”演绎到新高峰;有人认为,真正优秀的歌手,应该让自己的艺术向纵深发展,大胆尝试新领域,不断挑战自我。

无论是生活、事业,还是艺术,是坚守自己,发挥长处;还是不断创新,不断突破……对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你的看法如何?

请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立意自定;(3)标题自拟;(4)不少于800字;

(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给区教育局的一份请示报告,表述有不妥之处。请推敲一下,提出三点修改意见。(3分)

××区教育局:

①按照调整我区中学教育结构的需要.②2005--2006学年度我校高一年级将扩班招生.③原来的四个教学班将增加到八个教学班。④由于我校教室本已严重不足.⑤因此急需新建教室四间。⑥现虽然经我们多方积极进行筹措。⑦仍无法自行解决全部的基建经费,⑧请迅速将所需款项拨到我校.⑨以解燃眉之急。⑩特此请示.希复。

                                                                  X×××中学

                                                                   X年X月

      句                                 改为                               

      句                                 改为                               

      句                                 改为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     )(3分)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世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后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机巧,让人神醉情驰。以此推衍,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 ,▁▁▁ 。惟其这样,▁▁▁,▁▁▁,▁▁▁。

①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②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 ③世界才显精致④人生才见灵动⑤历史才有风韵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③⑤④ D.①②⑤④③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篇小说,然后回答后面题目。

依偎那片阳光

丁肃清

①一位穿着病号衫的老人徘徊在医院门前的林阴路上,那么多军功章附在他的胸前,耀眼夺目,丁当脆响。

②他向我伸出右手,右手仅剩下两根指头。

③他脱下鞋向我展示右脚,右脚掌上凹凸不齐一根脚趾也没有。

④然后,他又指指他的左耳,其实他并没有左耳,仅仅剩下一个耳墩。

⑤他说这都是战争留下的纪念。他讲他曾同敌人拼过七次刺刀,讲弹皮划破小腹,肠子拖出体外,愣是用手塞进腹内爬着靠近敌人碉堡而拉响炸药包。

⑥我蓦地觉得从前书本里读到的历史是那么苍白,眼前的这位老战士从头到脚不就是一部民族解放的生动编年史么!然而如今他也仅仅是一个普通农民。

⑦我惶惑困解。昔日戎马疆场置枪林弹雨而不顾的他,竟是为了今天向别人炫耀他的那一堆奖章么!以后见到的事情使我更深地陷入惶惑和困解的沼泽而不能自拔。

⑧透过玻璃,我看见那间空旷的病号房里,曾向我炫耀过他的过去的那位老人席地而坐,花白的头深深地伏在胸前,用一根根五彩塑条编篮子。一次、两次……每次我路过这窗前都忍不住向里望两眼,老人总是那副姿势盘腿席地,埋头弯腰,像一尊塑像。只有彩条在他的额下欢快地跳。

⑨我和医院办公室的张主任谈论我们合作的那篇报告文学素材时,有人敲门:笃笃、笃笃。

⑩他走了进来,把一只编好的菜篮放在张主任的桌上:“我编的,编得不好,我想你用得着。”说完,微笑着退出门去。我印象中大谈自已辉煌历史的英雄居然也送礼,居然也讨好起别人来!

⑾“他是想在医院长住。”张主任介绍说,这所医院是民政系统的荣军医院,治病不拿钱。怕撵他出院,这才编篮送礼讨好别人,而且他还每天4点起床到伙房帮厨。他想让别人知道他对医院有用处。

⑿我还了解到这位老人从来没有结过婚。战争结束复员回家,年龄已大,家境又贫,且成了四肢不全的残废人,只好空门冷户孤灯下守护着风烛残年罢了。无力耕耘、无钱治病,也许正是他赖在医院的理由呢。

⒀老人仍旧坐在那间屋子里编、编……他究竟要编多少只菜篮,送多少次人情?他依偎在医院如同依偎阳光,谁忍心揭去老人身上的这片阳光呢?

⒁夺门而出我去采访老人。

⒂“也写我吗?”他一激灵站起身,伸出双手握我的手,他的手在战栗。

⒃我抚摸着他那粗硬硌人苍老的手,这是怎样的手啊,两只掌上七根指头,每根指头上裂口条条浸着血渍。他痛吗?

⒄我想起初见时别在他胸前的军功章。如果全社会都像战争年代那样敬佩英雄,他还会把那些荣耀向人展示么!

⒅“这菜篮给你。”他愣塞到我手里。多好看的篮儿啊!玲珑剔透,大方别致我敢肯定地讲这一次送篮绝不是在讨好什么人。

⒆我给他的仅仅是文弱书生的一丝理解。他回送我的是什么?仅仅是一只菜篮吗?

1.第⑦段中作者为什么会“陷入惶惑和困解的沼泽而不能自拔”?(4分)

答:                                                                                         

2.张主任认为这老军人因为“怕撵他出院”才“编篮送礼讨好别人”,你支持他的看法吗?说说理由。(3分)

答:                                                                                        

3.小说题为《依偎那片阳光》,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2分)

答:                                                                                         

4.说说你对这篇小说主题的理解。(3分)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后面题目。(8分)

林冲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①了酒葫芦,将火炭②了,取毡笠子③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④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yǐlǐ)    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的紧。 

1.文中①②③④⑤处依次应填(     )(2分)

A.挑  灭  带  关  锁     B.挂  盖  带  拽  关

C.挑  盖   戴  锁  关     D.挑  盖   戴   拽  锁

2. 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词语:       (2分)

3.作者借助于划线部分的这些描写将林冲个性中              的性格活画出来。(2分)

4.鲁迅曾对“那雪正下的紧”一句倍加圈点,以为其写出了神韵,下面分析最全面最合理的一项(    ) (2分)

A.一个“紧”字,写出了风大雪猛的气势,塑造了典型环境。

B.一个“紧”字,一语双关,即是自然环境的描写,又是林冲命运的暗示。

C. 作者借助通感手法,把视觉转化为感觉来写。

D.“紧”字既写出了大雪的气势,也衬托了林冲的处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