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伊豆半岛旅游,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其中一位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而另一个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这条道路,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
要求选好角度,自主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寂静钱钟书
周劼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一片烛光隐隐。人群伫立无语,只有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清华大学的几十名师生,冒着严寒自发前来,手捧蜡烛围成“心”型图案,并井然有序地鞠躬后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回答:“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年。”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杨先生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回忆时说。
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抑或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引述涉及四千余位作家,上万种著作,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吴宓称赞他:“才情学识兼具,新旧中西俱通”,学界称其为“中国博学鸿儒,当代文化昆仑”,世人赞其“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然而他却只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
他19岁一入清华便立下“横扫图书馆”的志向,每日都从图书馆抱回一大堆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当年的同窗许振德回忆说:“图书馆借书之多,恐无能与钱兄相比者;课外用功之勤,恐亦乏其匹。”
即使是身处困境,钱先生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每日只能看马列著作。但他只要抱起书本,就能兴致盎然。后来,第一批“老弱病残”被“大赦”回京,名单上却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继往的寂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最了解他的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是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的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参加追思活动的一名清华大学博士生说,他初读《围城》时,也只觉得如书中所言,人生处处会遇着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是人类的“围城困境”。后来他读到第三遍时,忽然间明白了:“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作茧自缚之下,活得怎能不虚伪沉重。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真挚、坦然。”
《走出魔镜的钱钟书》一书也对他进行了这样的解读:“当我们把钱钟书这面‘魔镜’翻转过来看时,便发现镜子背面有一行镌刻的字迹:做完整的人。”
先生离世后,清华学生曾谱曲写词以为纪念:“我总觉得,每次去图书馆,还能看到先生的背影,也许,先生刚走,茶还没有凉……”
是的,先生给清华、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寂静”的背影。
先生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在这种我们看来需要“忍受”的“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更无法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只惊叹“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记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他墨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不要奇怪为什么钱先生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才是他心底所愿,才是他一生的格调。钱钟书先生逝世时,一个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1.文中写钱钟书夫妇没有被第一批“大赦”回京一事有何作用?(4分)
2.请解读结尾一段中“唯一的钱钟书”和“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的含义。(4分)
3.简析钱钟书先生的“寂静”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的?(4分)
4.文章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18分)
看不见的邮差
迟子建
①去前夏天,我给家里接上网线后,第一件事,就是请单位的同事,帮我申请了一个免费邮箱。我写的第一封信,是给聂华苓老师的。在此之前,因为我不上网,几乎每隔半个月,她就要从美国打来电话,关切地询问近况。
②那天晚上我把信发出去后,有点忐忑不安的,心想鼠标只那么轻轻一点,信就会长着翅膀翻山越海吗?
③清晨起来,我奔向电脑,查看是否有回音。天啊,信箱里果然有聂老师的回信,她的第一句话是:“你也终于用网络了,太好了!”
④没花一分钱,一封到美国的信,瞬间就抵达了,这使我觉得网络就是个魔术师,神通广大。
⑤未上网前,我写好了稿子,若是短的,便在电脑上打印出来,去邮局寄掉。若是长的,就拷在软盘里,寄盘。我还记得,2005年我在青岛修改完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寄给《收获》杂志的,就是一块薄饼似的软盘。
⑥去邮局,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寄完稿,我就顺路逛商场、副食店、花店、音像店或是点心铺子。有的时候懒得做饭了,就赶到饭时出门,找家餐馆,舒舒服服地吃上一顿。
⑦上网后,无论是长稿短稿,都可以用伊妹儿发出了。报纸的采访,往往需要配发作者照片。以往我会寄上一张照片,并在后面标记上“用后请奉还”,麻烦得很。现在呢,请人把照片扫描了一些,放在自己的图片库里,哪里需要,就选一张把它派发到哪里,非常便捷。而且,新书出版前,你可以事先看到美编设计的封面,有不满意的,能够及时沟通和修正。而从前,出版社因为我不上网,让我看封面时,只得出一份打样,特快专递过来。
⑧二十多年前,我师范毕业,分配到故乡的山村学校教书。因为爱好写作,常有投稿,所以每天最盼望的,就是邮差的到来。那个邮差姓田,是个热心人,很善良。由于他是个歪脖子,头总是拧向一侧,他骑着墨绿的邮车行进在山间公路时,我常担心他会因为看不到正前方,而被迎面驶来的汽车撞上。从县城到我们山村,十来公里的路吧,他通常是上午九点多钟到。如果我的语文课恰好在第一节上完了,我便会在路口迎他。如果有我的信,他就会从自行车下来,从邮袋中取出信,递给我。如果那信薄薄的,他就笑着,以为我收到了用稿通知;如果是厚厚一沓,他大概猜测到那是退稿,同情地看着我,尴尬地笑笑,好像责备自己不该把坏消息带给我。我觉得这个邮差了不起,他不看大家都看的路,却依然走得稳稳当当的,从无闪失,说明眼前的那条路,他已熟稔于心。走上它时,只需轻轻一瞥,就能畅通无阻。能够在大路上用目光“别开蹊径”,去瞭望别人不曾看到的“旁逸斜出”的美景,真乃神人啊!
⑨有了网络,像田师傅这样的山村邮差,会渐渐失业了。我们的信件,在几秒钟内,不需辗转,就可以走遍世界。网络中有一个看不见的邮差,可以二十四小时为我们服务,随时准备出发。虽然是方便到家了,可有的时候,我还是怀念去邮局寄稿的日子。因为在返回的路上,你若买了点心,就可以边走边品尝;买了书,走累了,完全可以坐在街心花园的长椅上,先睹为快;而若买了花,又逢了雨,那束花,无疑就有了露珠。
(选自《迟子建散文》)
1.结合文章内容,试简要概括网络邮件的特点。(4分)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如何表现山村邮差性格的,请简要分析。(5分)
3.试分析文章第6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4分)
4.结合全文,试探究文题“看不见的邮差”的深刻意蕴。(6分)
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正文,语言上有不得体之处,请按要求修改。(4分)
我是北方大学机械制造专业的莘莘学子,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从报纸上拜读了贵公司招聘人才的广告,惠顾了贵公司的网站,得知了招聘工程人员的消息,我决定应聘。现惠赠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请尽快与我洽谈。
(1)将 改为 ;(2)将 改为 ;
(3)将 改为 ;(4)将 改为 。
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的句子构成排比,并且使语段语意完整。(4分)
大自然的山水日月,花木鸟兽都给人无穷的启迪。那一片沉思、寂静的空山、让归隐者顿悟宇宙的深邃; ;
。
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字。(4分)
又是一年中秋到。记者从广东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全球禁止进口中国月饼的国家增至33个,另有30多个国家对进口月饼制定了严格的控制。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多个国家对中国月饼进口设置了形形色色的准入门槛。广东检验检疫局相关负责人给记者举例:欧盟对含有干果类的月饼中黄曲霉毒素B1的要求远高于我国标准;日本对甜味剂、漂白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比往年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中国的月饼出口企业来说,今年他们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