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窜改日本侵华的历史...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窜改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B.北京与承德农业方面的合作,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合作成功的典范,对于两地开展全方位的合作起到了重要引领作用。

C.《中国好声音》一反有些选秀节目“泛娱乐化”的特点,以“好声音”为唯一评判标准,带给观众朴实无华的感动,赢得了溢美之词

D.叙利亚局势急剧恶化: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之间流血冲突不止,外部力量也正紧锣密鼓地向反对派提供武器装备。独裁统治被推翻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B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答题思路是先理解句子的具体语境,然后再结合着词语意思来判断。A项,“窜改”指改动、删改。“窜改”的对象一般是文字、词语、成语、文件、古籍、账目等,多是具体的书面材料里的字句。“篡改”多指精神实质方面的改动。“篡改”的对象一般是历史、经典著作、理论、学说、政策、指示等。也就是说,用假的、错的代替正确的东西,用作伪的手段对某些理论或精神实质进行改动或曲解。故排除A;C溢美之词是指过分吹嘘的话语。与句意“感动”不符,故排除C;D紧锣密鼓是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与句意暗地里提供武器装备不符。所以选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闲置 冷板凳 以德报怨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B.厮杀 黄粱梦 拾人牙慧 聚沙成塔,积腋成裘

C.马甲 木版画 欢呼鹊跃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D.发轫 势力眼 指手画脚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鹰对在野外嬉戏着的一只鸡说:“每只鹰的尽头都是苍穹。你要舞动一双坚强的翅膀,在天空中铺展你的辉煌。”鸡则仰着头答:“蓝天只是一个太过遥远的梦想。江南三月,萤飞草长,生机勃勃的乡村田园是我快乐的天堂。”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一代演员”

于是之

①我记得十年前的一天,于夫人李曼宜大姐突然打来电话,告知老于病危。我立即赶到医院,与李大姐一起商量善后。我提了个建议:在送遗体火化前,先将灵车开到首都剧场门前停留五分钟,让老于与他心爱的剧场告别。

②但天佑是之,他奇迹般地逃过一劫。不过身体每况愈下,由失忆而失语而失去感知,很快就离不开医院的二十四小时护理。李大姐每天下午到病房去陪老于,老于无语,只是有泪。

③然而,李大姐是坚强的。她1月20日晚七时许打来电话,平静地对我说:“老于今天下午5时19分走了,已经商定不去八宝山,就照你的建议,24日火化前先把灵车开到人艺转一圈,让老于与剧场告别。”

④于是之和首都剧场,但愿这能成为一个让一代代戏剧人感奋的戏剧童话。清华的梅校长有言:“大学非大楼之谓也,而是大师之谓也。”剧场何尝不是因大师而放出异彩!

⑤2006年5月16日,香港话剧团在首都剧场演出《倾城之恋》,演完谢幕,剧团艺术总监毛俊辉动情地在台上对观众说:“香港话剧团能在首都剧场演出,瀑感荣耀,因为伟大的于是之、朱琳、英若诚曾在这个舞台上献艺。”

⑥于是之最后一次在首都剧场演戏,是1992年7月16日的《茶馆》告别演出。老于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倾吐了他的感受。他自觉这场戏演得不太好,却又偏偏受到了热烈欢呼,整篇文章成了他的“忏悔录”。最后他这样写道:“卸装完了疲倦极了,剧院用车送我回去。在首都剧场门口,没想到还有观众等着我。千不该,万不该,再疲倦也应下车和他们告别,但我没有这么做,一任汽车走去,每想起这件事来,我总谴责自己。”

⑦老于在这里故意隐瞒了一个细节:在车上还坐着我和剧院一位年轻干部,车开到门口时见有一群观众等着,那位年轻干部怕老于体力不支,便招呼司机“别停车”,司机说:“不停车还不容易。”老于立即轻声说了一句:“可我们就对不起观众了。”车里一片沉默。我想,老于是有意识地略去这个细节的。

⑧有次我送老于一张贺卡,上边写着:“祝你健康!因为除了健康之外,你什么都不缺。”他回答我说:“我还缺文化。”于是之的文化也体现在他一生对于文化的不倦探求上。

⑨他有篇文章叫《幼学纪事》,劈头就是这样一句:“我出生于一个完全没有文化的家庭。”文章里写了他青少年时代的苦读经历,也记述了一位与他同住那个大杂院里的老郝叔,文中一段深情的文字就是献给这位苦命的洋车夫的:“老郝叔又早已作古。他无碑、无墓,所有的辛劳都化为汗水,洒在马路和胡同的土地上,即刻就化为乌有。他奔波一世,却仿佛从未存活过人间。”

⑩后来剧院排演《骆驼祥子》,于是之主动申请扮演剧中的洋车夫老马,他从内到外地描摹他心中的老郝叔,老马的那场篇幅不大的戏,成了全剧的华彩乐章。通过老马的舞台形象塑造,他给“无碑无墓”的老郝叔,在舞台上立起了一座丰碑。

11《幼学纪事》曾入编中小学语文教材,于是之作文,大俗近雅,很耐读,而他的书法更受人称道。l985年他给我写了个条幅,用汉碑体写了“宁静”两字,下边用行书作跋:“道明同志嘱书,录石门碑以求正,汉碑初学,有辱所命,企谅。于是之。”他为什么要学写汉碑呢 ?因为其时他准备在谢晋筹拍的《赤壁大战》中演曹操,他知道曹操当年是写汉碑的。

12于是之在《一个演员的独白》中说:“我们所创造的形象必须是一个文学的 形象,美术的形象,可以入诗,可以入画的形象。”而于是之所创造的程疯子、老马、王利发、魏勒等角色,就是“可以入诗,可以入画的形象”。

13黄宗江先生著文谈于是之,标题是“一代演员”。于是之是真正称得上这个崇高称号的。

141897年3月28日,病中的契诃夫与托尔斯泰,就人死后灵魂是否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托尔斯泰持肯定态度,契诃夫持怀疑态度,我当年写《契诃夫传》写到这一段时,只是不持立场地作了介绍。听到于是之死讯后,我突然想认同托尔斯泰的想法:人,死后因为灵魂还存在而获得永生是可能的。

152013年1月20日17时19分,于是之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起,于是之的新的生命又开始了。

(节选自《演员于是之》,王宏韬、杨景辉编,有删改)

1.文章第⑤段引用了香港话剧团艺术总监毛俊辉的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4分)

2.⑥⑦两段中,作者是如何处理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4分)

3.文中说“于是之的文化也体现在他一生对于文化的不倦探求上”,于是之对文化的不倦探求,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分)

4.作者认为,于是之是真正称得上“一代演员”这个崇高称号的。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一代演员”内涵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捉贼

张爱国

天地间一片死寂,只有大朵大朵的雪花落地的“沙沙”声。虽然裹着厚厚的棉袍棉裤,但还是无法抵御彻骨的寒气。我弓腰缩背,双手紧拢,踩着没过脚踝的雪,跟着父亲走向村外的后岗。父亲仿佛看出了我的怨气,说:“今晚一定能捉住那个贼。”

“不就几捆稻草吗?大半夜还出来受冻!”我没好气地说,我总以为父亲是小题大做。

“你说的轻巧,没了稻草,开春后咱家大牯牛吃什么?”父亲说着就愤愤起来,“再说了,不要脸的贼你不捉住他,还不知要祸害多少人呢!”

到了后岗,父亲用手电筒四下照了照,茫茫雪地里,只有我家一大一小两个草堆,顶着厚厚的雪,静静地矗立着。我和父亲钻进小草堆洞里,茫然地看着黑咕隆咚的雪的世界。

草堆洞里虽然比外面暖和了许多,但绝比不上家里,更比不了暖和的被窝,我的双脚很快就冻得生疼。“今晚不会有贼了吧?”我说——我想让父亲同意我们早点撤退,可父亲却传出了轻微的鼾声——他天天劳作不闲,今儿又推了一整天的磨,实在太困了。

不知过了多久,雪停了,却下起了冰子,纷纷扬扬地撒进草堆洞。草堆洞俨然成了冰窖,没有一丝温度。我正要推醒父亲回家,却见一窝微弱的灯光向这边慢慢移来。很快,我看到了,是两个孩子,一大一小,提着防风的煤油灯,径直来到我家大草堆前。

“从里面拉,轻点,别拉倒了草堆。”小个子低声对大个子说,还挥了挥右臂——半截的右臂!天啊,她不是孩子,是矮婶啊!我忘记了推醒父亲:矮婶怎么会干这种事?怎么干这种事还带着儿子小江——小江比我还小一岁啊。

小江双手抓着一捆稻草使劲往外拉,一个没注意,重重地滑倒在雪地里。矮婶急忙上前扶起,叫他接着拉。小江嘴里却愤愤地嘀咕着什么,站立一旁,不愿拉了。寒风中,母子俩僵持着,浑身颤抖——小江上身穿一件破棉袄,下身是一件旧单衣,而矮婶上下身穿的都是破旧的单衣。

矮婶放下煤油灯,用左手吃力地拉着小江刚刚拉过的那捆稻草,可稻草压得太紧,她发了好几次力也拉不下。小江终于不忍,上去帮忙,母子俩好不容易才拉下了一捆稻草。然后,他们又合力拉下一捆。矮婶提起一捆稻草就要回家,小江却犹豫着说:“娘,再拉一捆吧,够牛吃三天了。”矮婶看看草堆,摇着头说:“算了吧,你四伯家的牛也要吃草呢。”说完,母子俩就提着稻草一前一后地往回走。

我已经决定不叫醒父亲让他们走了,可父亲却突然醒来,一声大叫,明亮的手电筒的光就照上了三四丈开外的母子俩身上。我急忙抓住要往外冲的父亲,与此同时,父亲刚出口的“不要脸的……”也硬生生地吞回了半句——他也似乎明白了什么,慢慢地坐回原地。

手电筒的灯光里,矮婶怀抱稻草,弯着腰,脸紧紧地贴着稻草,一动不动。呼呼的北风已掀翻她单薄的衣服,枯瘦的后背整个地裸露在寒风中,任由密密的冰子肆无忌惮地击打。小江更是吓坏了,提着稻草,浑身颤抖得异常厉害。

“是矮婶。”我贴着父亲的耳朵低低地说。

“哦,拿草的是二柱三柱吧……你们……”父亲关了手电筒,大声地说,“你们拿回去吧,明天……明天我再找你们算账……”

回到家,母亲还坐在床上纳鞋底,问我们抓没抓到贼。见我们谁也不说话,母亲才发现我们的神情很凝重,就一再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

“哎,老天造孽啊!”父亲长长地叹口气说,“你这就起来,给桂香送稻草去……”

“是桂香啊?”母亲吃惊地大张着嘴,继而猛拍脑门,懊恼地说,“我应该早就想到是她娘几个了——秋天草堆失了火。”母亲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喃喃地说,“一个女人家,一见人就脸红,手又不便,还带着那么多孩子,再加上牲口,这冰天雪地的草不够用,可怎么熬啊……”

此后,每隔两三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就带着我,将几捆稻草悄悄地放到矮婶家的门口。

有一晚送草回来,我睡觉做梦,竟梦见矮婶家的四周长出了青草,一大片一大片的,蓬蓬勃勃,青翠碧绿……

(选自《天池小小说》2013年第1期,有改动)

1.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2.文中画线的句子“脸紧紧地贴着稻草”表现了矮婶怎样的心理?(4分)

3.请结合小说的内容简要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4分)

4.小说的结尾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小诗的第一节,再续写一节,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4分)

时间

时间是一把剪刀,

生命是一匹绮锦;

一节一节地剪裁,

制成华裳丽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