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人向禅师请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个人向禅师请教怎样掌握更多的智慧。禅师笑了笑,从桌子上拿了一个苹果,咬了一口。过了好一会儿,禅师将口中已经嚼烂的苹果吐在手掌当中,对着这个人说:“来,把这些吃下去!”

这个人惊惶地说:“大师,这——这怎么能吃呢?”

禅师又笑了笑,说:“我咀嚼过的苹果,你当然知道不能吃;正如汲取别人的智慧,必须经过你亲自去咀嚼。”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绝知此事要躬行 雾里看花,你看不到花儿为了盛开流下的汗水;水中望月,你看不见它的皎洁之下的灰尘。世间的事情,全都是雾锁烟笼,想探求生命的真相,请以心为眼,躬行探求。 昭君一个人、一方冢、一生探求。 山如黛、沙如风。山还是那隐隐的青山,还是那沉淀着中华文明的青色,只是少了位从群山中走出来的佳人。沙还是意欲吞人的黄沙,还是那隔着中原与塞外的飞沙,只是多了位从中原走出来的佳人——昭君。人人都说塞外凄苦,那儿的人杀人如麻,但你不怕。没有亲身经历,道听途说,可信吗?于是你毅然踏上了出塞的马车,一路微笑,你要用行动向世人证明:世上的事,要亲身探看,方可相信。事实证明,你赢了。塞外荒凉,但民风纯朴。你的躬行,为历史画上了最浓重的一笔。 昭君,没有被表面迷住了双眼,你亲手用躬行打造了自己的未来。 真哉,绝知此事要躬行。 司马迁踏遍千山万水,只为一个“真”字。 当飞雪和阴霾在东升西落的轮回中湮没成已逝的沧桑时,你便把执著的追求和生命的躬行铺垫成生命的厚程。一部《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岂可不尽不实,道听流言,司马迁深知,真相需要躬身以求。于是他拖着残缺之躯,踏遍千山万水,揭开了历史的面纱,终于《史记》成史家之绝唱!他把真相幻化成笔端流淌的华彩。用躬行呐喊出历史的宣言。 司马迁用他一生的躬行创下了万世不朽之篇章。史家绝唱当之无愧。 壮哉,绝知此事要躬行。 苏东坡高唱赤壁东风,你潇洒成千堆雪。坟岗茫茫,醉射天狼,杨花愁点五分,三分雄风浩荡,苏轼之才,自不必说,但让我五体投地的不是他的才华,而是那一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石钟山的得名多有说法,却没有一个人去躬身探求,除了他。他没有被表象所迷惑,没有被前人所扰,只是默默地验证。好一个苏轼,只为他的躬行,我五体投地。苏轼的躬行,也许只是历史的插曲,但其人格由此可见。 伟哉,绝知此事要躬行! 思绪纷飞,穿越千年的繁荣尘杂,我不由感叹,绝知此事要躬行。 仰望星星的人,总以为星星没有纤瑕,飞上星星的人才知道,那儿有灰尘、石渣。面对世事,万不可被其表面所迷惑,需躬身亲试,方能得其真。世间的万象炫人心目,请借东海之水,洗尽迷幻假相,用躬行去探求生命的真相。 所用话题 读《星星》的联想或感悟为话题(2006高考山东作文题,材料作文) 名师点拨 俗话说:三个臭屁匠,抵个诸葛亮。这句话运用在作文素材技法里头就是以多胜少!文章中连续使用了三个名人:昭君、司马迁、苏东坡的事例,让文章构成并列结构,从三个角度阐述不被表象迷惑,要办好事情就要“躬行”的话题,使得内容丰富多彩,意蕴丰厚,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用司马迁的事例,从文化的视角解读“洗尽迷幻假相,用躬行去探求生命的真相”的哲学思索。文章化用典故及古诗文名句,信手拈来而又巧妙融会,真是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解析】试题分析:本材料的主旨较明显:苹果甜美的滋味,是需要由白己来品尝与体会的。同样,真正的智慧只有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才能获得。如此,可从以下角度来直意:强调凡事只有身体力行、亲身体验,才能体会其中的真意(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的过程,除了你白己,没有任何人可以代劳;只有自己不断实践、反省、思考,才会有自己宝贵的经验;在获取智慧的道路上,要想获得成功没有捷径可走等等。也可从禅师的角度立意:教育要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探究,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等。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故乡的炊烟

郭宗忠

①清晨,走到颐和园南门的船营村时,突然被从树林里飘出的炊烟惊住了脚步:多么亲切的炊烟啊!我似乎很多年不见了,它缥缈似梦,此刻让我不知道身在何处何时,恍惚让我回到了故乡。

②故乡的炊烟是最早生起的一缕温暖。每当冬夜里鸡叫过三遍,母亲起身点亮煤油灯,为去集市卖菜的父亲做一点面汤。擀面杖响起时,炕炉子也点燃了,那一道蹿出烟囱的炊烟,慢慢氤氲地覆盖在故乡的池塘、树林上空,升腾起乡村的第一缕炊烟。

③父亲要早早地起床,把自留地里秋天种的菠菜、芫荽等蔬菜送到八里之外的天宝集,或者六里地之外的宫里集,或者十六里之外的楼德集,然后以最快的速度卖掉赶回家来,还耽误不了去生产队参加劳动。赶集卖掉蔬菜,是为了补给一个个长大的孩子上学的费用。

④麦苗上的霜,沟沟坎坎中的雪,河沟里厚厚的冰,增加着冬天的寒冷。喝下一碗葱花和白菜炝锅的面汤,星光砭人的寒夜也会温暖一些。远处村庄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的鸡叫声,谁家的烟囱也跟着升起了一缕带着火星的炊烟。半路上生产队的牛棚里燃烧的火光,知道今夜又有小牛犊降生了,喂牛的老人又是一夜守护着小牛犊,为这幼小的生命烤火取暖。一边的炉火上烧着沸腾的茶炊,父亲推着独轮车吱扭吱扭经过牛棚前时,打盹儿的老人也惊醒过来,叫住父亲喝上几杯热茶,故乡的炊烟是温馨的。

⑤每当我们儿时撒欢儿玩,常常不知道跑到了哪儿。是去河边捉鱼,还是去树林里捉鸟,还是去场院里玩游戏?慢慢笼罩下来的黄昏也没有打消我们的忘情和快乐。只有母亲的唤归声,和炊烟一样升起,我们会来不及穿上鞋子,边跑边看屋顶上的炊烟,才感到肚子已经饿得扁扁的。回家来不及洗手,就端起黑瓷大碗喝着有豆粒的粥,玉米或是地瓜面的贴饼子也能美美地吃上三五个,吃得肚子圆鼓鼓的,然后又到热闹的大街上疯跑疯玩。后来我在外地读中学,有时候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远远地看见村庄周围的树林里弥漫的炊烟,那种思乡之情和接近故乡的感觉是如此迫切,故乡的炊烟是甜蜜的。

⑥黄昏后,故乡的炊烟都飘到了村外的树林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年轻人会悄悄来到有炊烟的树林里沙滩上约会自己心爱的人儿,单身汉大虎叔又在河坝上吹起了那支竹笛,幽怨的笛声迷离,能传到对岸的邻村,增加着夜晚的幽深。我们又在炊烟和月光里玩着百玩不厌的各种游戏,故乡的炊烟是浪漫的。

⑦当兵离开了故乡,最想念的是故乡的炊烟。无论走多远走到哪里,故乡的炊烟总是牵着我的思念。每一次离家前,母亲在低矮的柴火棚里给我煮鸡蛋,给我炒花生米,我都蹲在母亲的身边,故乡的炊烟飘满了四合院,炊烟的味道是呛人的。此刻,不知道我的泪水和母亲的泪水是被烟火呛出来的,还是用烟火来掩饰心里的离别忧伤……故乡的炊烟是深情的。

⑧一次次离家归家,如今我在外漂泊了二十几年,已经过了不惑之年。每一次再回家时,总是怯怯的。离开故乡再回去时,奶奶已经长眠在故乡的河边,看着我长大的乡亲老人们,每次回去都一个个永远不能再和我蹲在墙角下聊天,冬日暖暖的墙根下显得有些落寞。从前那种盼着数着日子回家的心思不再像从前一样强烈了。这时我才体会到唐代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心境,故乡的炊烟又是如此让人揪心。

⑨船营村的炊烟又袅袅地升起,是从故乡飘到了我寄居的地方?让我情思绵绵,如梦如幻。此刻,我也想变成一缕轻柔温馨的炊烟,飘在故乡的上空,浸染在故乡的树林和暮色里,沉醉在故乡的怀抱。

(选自2012年3月27日《中国文化报》)

1.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这篇文章的思路是如何展开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3分)

3.文章第②、第⑦自然段都写到母亲,请概括母亲的形象,并分析两次所写的内容情感有何不同。(6分)

4.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经验,就“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谈谈你的理解,并写出自己的感悟。(5分)

 

查看答案

仿照下列画线的句子,以“野花”和“尘沙”作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4分)

一只蚂蚁,以它柔弱的躯体,展示着意志的坚韧;一朵野花,       ,      

一粒尘沙,       ,       。

答:                                       

 

查看答案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四个短句,可以调整语序、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5分)

日前某一科学家和他的团队历时多年在青海湖的裸鲤身上找到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的一种灵敏度高、成本低廉、培养速度快、保存简单、使用方便并已经在上海苏州河治理、汶川水质安全快速检测中得到验证的水质检测好材料——非致病的淡水型发光细菌。

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给“刘易斯拐点”下一个准确的定义。

全国多处地方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再次引起经济学界关于“刘易斯拐点”问题的热议。尽管学界对这个拐点是否已经到来仍有分歧,但毫无疑义的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受到这个问题的重大影响。所谓“刘易斯拐点”是指在既有现代工业又有传统农业的“二元经济”发展中国家,工业部门把农业部门由于边际生产率低而产生的剩余劳动力吸收完毕,造成劳动力供应短缺的现象。目前,中国劳动力还有三成在农业部门,几亿人耕种18亿亩农田,似乎离“刘易斯拐点”还有距离。但是,深入分析目前农业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就能发现,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富余劳动力确实很有限了。“刘易斯拐点”即使还没到来,但至少已经逼近了。

刘易斯拐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独学而无友                             。(《礼记》)

                         ,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东篱把酒黄昏后,                   。 (李清照《醉花阴》)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大弦嘈嘈如急雨,                           。(白居易《琵琶行》)

4.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