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几位同学暑假旅行。一日在大山中走到了一个地图上没...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几位同学暑假旅行。一日在大山中走到了一个地图上没有标识的路口,问当地的山民,回答是,前方的路很难走,但风景很美。是否继续前行探索,几位同学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有人主张退回,认为这样的探索有危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不应该冒险; 

有人主张前进,认为任何探索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成功,但没有探索就一定不可能有收获; 

有人主张仔细斟酌,认为应先了解情况,再决定是否进行探索,不应该做不确定的努力… …  

人生的旅途中,也不时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生活因探险而美丽 探险,是人们对未知的地形与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探索与研究。 在进行探险的时候,一些难以想象的环境因素会随之出现,这些难题是在探险前无法想到和预计的,当然也不会有任何的参考方法和处理方案了。探险者必须有着坚强不屈的意志、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无怨无悔的付出才能克服困难的! 勇于探险者,是具备远大志向和一往无前的人。他们知道从未知到已知,是一定需要探险这个过程的。不敢探险者,是胸无大志或满足现状的人。他们甚至认为,探险是一种冒险和愚蠢的做法。 其实,探险是一种求知的欲望,探险一种是刻苦的精神,探险是一种创新的观念。 自盘古初开至今,人类从没有停止过探险。 神农氏,看到部落中的人因为缺少食物而备受折磨,为了不让部落里的人不再挨饿,他冒着生命危险遍尝百草,不知攀过多少山,走过了多少的路。后来,他更发现利用植物的果核、瓜子植株,使人们学会了农业耕作,解决了人们的生存问题。 大禹,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教训,努力探索新的治水方法。大禹为了治水,离家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制服了汹涌的洪水。 阿蒙森,用了三年时间通过西北航道到达北极,并发现了北磁极。又顶着零下几十度的恶劣天气,经过近两个月艰苦挺进,成为到达南极极点的第一人。 加加林,凭着坚定的信念和探险精神,乘坐重达475吨的“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和从宇宙中看到地球全貌的人。 杨利伟,经过5年多的训练,他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03年10月15日。英雄的出征征服太空之旅,随着“神舟”五号的飞天,圆中华飞天梦,这是让全世界为之瞩目的一天! 古今中外,探险者的事例数不胜数……爱因斯坦、爱迪生、居里夫人、钱学森等等,他们都在科学未知的领域中不停地探险,至死方休。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人们一直以来只是满足现状的话,今天的一切事物,会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吗?这是不容置否的。 人类因探险而富强,生活因探险而美丽。拥有一份勇于探险的精神,是很重要的。世界需要探险,生活需要探险,发展需要探险,只有探险才有创新!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的目有三个观点,很明显第一个主张过于保守,第二个主张过于激进,只有第三个主张才是最恰当的,因此我们应以第三个主张为依据来立意。审题时要注意“探险”与“冒险”、“历险”的区别。首先“探险”不同于“冒险”,“探险”重在一个“探索”,“冒险”则是急功冒进;同时“探险”也不同于“历险”,“历险”只是经历而已,少了“探索追寻”的过程。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否则就会出现走题或偏题的现象。本题中的第二个主张即“冒险”行为,第三种主张才是恰当的“探险”。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金海中学学生会计划募捐图书,送给本市贫困山区孩子。请将下面倡议书的正文补充完整,补充部分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6分)

亲爱的同学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承诺,你的书籍会全数送达山区孩子的手中,我们收到的每一本书都会在第一时间于校园网上公布备案。(图书捐赠地点:学校学生会办公室)

让我们的爱心播种在每一寸土壤上吧!

金海中学学生会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组关于“客家语”的句子,回答问题。(6分)

①客家语,又称为土广东话。

②客家语是一种属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的声调语言。

③客家语主要集中分布在粤东、闽西、赣南地区,并被广泛使用于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区。

④语言学者对于应该将客家语归属至方言,抑或是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在国内,客家语则被认为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⑤客家语是发源于福建西部的一种方言。

⑥客家语现时情况不乐观。在中国大陆,由于各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增加,人们广泛使用普通话,传统客家地区也一般不使用客家语授课,年轻一代自小接受普通话教育。

请从上述六个句子中选出四个句子作为信息点,给“客家语”下一个定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小题。 

定和[]是个音乐迷

沈从文

①“定和是个音乐迷”,这句话从亲友口中说出时,包含了一种温暖的爱,而且说明定和为人与他一群姐妹兄弟性情癖好的稍稍游离。

②我初次见定和还是民国二十年以前。他正在美专学习图案画,对于照相特别发生兴趣。可是图案画在中国,提倡者既不知从中国的铜玉木石和丝毛织物艺术品参考取法,又缺少用欧美精美图案作底子,且当时作用仅限于供应上海商业市场商品标志的需要,无前途可想而知。照相又只是从光影分配布置中见巧的艺术,其艺虽巧,学成亦不甚困难。蕴藏于定和生命中的特长,即那点混合了忧郁幻想与奔放热忱而为一,对艺术几乎近于宗教虔敬的情绪,欲消纳它,转移它,当然只有用无固定性音符捕捉热烈而缥缈观念、重新组织加以表现的音乐,方可见功。定和因此就改学了音乐。这过程实由着迷起始,音乐迷的称呼即由此而来。

③二十六年春天,有位常走江湖的西洋朋友从上海过北平旅行时,他告诉我认识了一个朋友,这人名张定和。认识以后从名姓上才想起一定是我的亲戚,这位西洋朋友说,定和身上的可爱处就是那点超越功利世故的单纯气质,他觉得这是当时中国青年少有的气质。他们那时一同住在法租界霞飞路附近一条马路上,各据一小房,比邻对窗,原本不相识。西洋朋友虽热爱人生,可不惯在已够骚乱的上海弄堂房子中从耳朵浸入西洋古典音乐。定和却刚好买来一个廉价收音机,又借来个留声机,把两种刺激耳膜的玩意儿,终日轮流开放,闹得个神经质的朋友简直要神经衰弱。最不能使洋先生原谅的,也许还是定和午夜以后还在窗边手舞足蹈的狂态:一脑子古怪欲迸而未迸的狂态。这个有修养的老洋人真上了火,皱了个八字眉摇头说:“嗐,艺术家,你难道当真已经和地球那边有些人一样,为音乐着了迷吗?”过不久,他们在法租界的小饭馆同吃饭时,偶然有了说话的机会,一谈天,才知道定和原来当真是个音乐迷。肖邦、巴赫、莫扎特,或这位或那位,总之,凡是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又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早已把定和征服了。他的可爱处就是那点狂与痴混合作成的无可比拟的忠诚,简直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这位久住中国的洋先生说:“这性格太可爱了。我就想不到十五岁就玩政治、二十岁就吃政治饭的早熟的中国青年中,还有你这么一个天真烂漫的人!”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

④九年前的八月二十一,上海战事正十分激烈。定和担心他的乐谱会丧失,抱了一堆不值钱的物事,由上海回到苏州家中。看看家中那一房子旧书,那几大箱旧画,以及那些老式大皮箱中的世传的珍贵古玩、貂褂狐裘,觉得不拘是什么,都在战争中无意义,存在或遗失,对于他都无多关系。临走时,只是抱了那一捆沉甸甸的旧乐谱,上路向后方跑。苏州,合肥,武汉,一直跑到重庆,知道音乐迷的资格还存在,方才停住放了心。身边除了一堆使个人发迷的乐谱外一无所有,好,那就啃乐谱吧,于是在国立戏剧学校教音乐了。这就是他后来作曲和近十年话剧发生重要关联的原因。过不久,他又离开了剧校,转入重庆中央广播电台,任作曲专员,定期将新作的抒情歌曲,或与战争时事有关的新歌曲,由电台广播。

⑤在困难的局面下,对伟大文学能产生如何作用,我不免感到困惑——可是却保留一点希望,即文学或其他艺术,尤其是最容易与年青生命结合的音乐,此一时或彼一时,将依然能激发一些人做人的勇气和信心,使之对一切不良现实所形成的信仰敢于怀疑,承认以外还知否定,于明日将来接受更大挫败时,始终不至于随便倒下或退逃躲避,这点希望使我想起“音乐迷”三个字的庄严意义。定和的年龄刚过青年而转入壮年时代,过去的“迷” 既已证明了迷的收获,而他自然不会即以当前成就自限,还能作更庄严持久的跋涉。

(选自《沈从文全集》,有删改)

[注] 定和,即张定和,著名作曲家,沈从文夫人张兆和的三弟。

1.本文第②段介绍“我”与定和初见时的情形,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2.本文通过哪些方面的内容表现定和对音乐的痴迷?请作简要概括。(5分)

3.定和追求音乐的经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

冯友兰

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字,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是很明显的。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是一切中国艺术的理想,诗歌、绘画以及其他无不如此。拿诗来说,诗人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照中国的传统,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出诗的言外之意,能读出书的“行间”之意。中国艺术这样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里。

中国艺术的理想,不是没有它的哲学背景的。《庄子》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道家认为,道不可道,只可暗示。言透露道,是靠言的暗示,不是靠言的固定的外延和内涵。言一旦达到了目的,就该忘掉。诗的文字和音韵是如此,画的线条和颜色也是如此。

《论语》《老子》中简短的言论,都不单纯是一些结论,而推出这些结论的前提都给丢掉了。它们都是富于暗示的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从《老子》中发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成一部新书。不管写得多么好,它也不过是一部新书。它可以与《老子》原书对照着读,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书大有帮助,但是它永远不能取代原书。

[注]本文所说的“中国哲学”特指“中国古代哲学”。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卷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论语》每章只有寥寥数语,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因为它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彼此不相联系也是可以预料的。

B.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表达哲学思想也就不必非有正式的哲学著作,而是可以散见于日常的交谈和书信之中。

C.西方哲学著作采用系统的推理和论证表达思想,而中国哲学家习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表达思想,所以思想的表达不够明晰。

D.《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这些比喻例证之间可以没有相互联系,不像西方哲学著作中的推理论证那样有密切联系。

E.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作用的排斥,因为思想无法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涵来表达。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意往往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暗示让人领会。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比如名言隽语和比喻论证,正是一种诗意的表达方式。

B.明晰的表达固然值得肯定,但富于暗示的表达则更耐人寻味。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暗示极为丰富,读者才能读出更多的新意。

C.照中国的传统,好诗之所以“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因为聪明的读者能发掘出诗的言外之意和书的行间之意。

D.中国艺术的理想,当然不是只为中国艺术所独有,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就体现了这种理想,《老子》堪称范例。

3.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4分)  

4.中国古典诗歌常“以景结情”,即以写景的诗句来结束全诗,请结合本文文意,简要分析中国古典诗歌使用此种艺术技巧的原因及背景。 (4分)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滕王阁序》)

2.   ,俯察品类之盛,   ,足以极视听之娱。(《兰亭集序》)

3.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春江花月夜》)

4.冰泉冷涩弦凝绝,      ,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