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论偏见 千百年来,“偏见”一词一直是带贬义的。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论偏见

千百年来,“偏见”一词一直是带贬义的。在人们心目中,偏见就意味着错误,是思想认识的大敌,因此,人人都不应当有偏见。偏见是如此不受欢迎,以至于各个领域的思想家无不以扫除偏见为己任,以便达到无偏见的认识。在人们心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偏见是应当消除而且是可以消除的。

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各种相关理论特别是哲学真理观的发展,传统的偏见观开始动摇,人们日益意识到偏见是普遍存在的。美国科学家萨顿经过一番考察后指出:“即使是掌握最伟大真理的英雄,也不能完全摆脱偏见的束缚。”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则指出:人的见解是受利益驱动的,而利益上的差异必然要导致偏见的产生,因此,“理智是充满偏见的”。对传统偏见观抨击得最激烈的,当推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在伽达默尔看来,偏见不同于错误,“偏见”不应当是贬义词,然而,历史上人们总是对偏见口诛笔伐,使偏见蒙受了千百年不白之冤怨,伽达默尔明确指出:现在该是为偏见平反昭雪的时候了

现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对偏见根源的探讨。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有条件的,人对事物的理解要受“理解的前结构”的制约,如社会文化背景、传统观念、风俗习惯和他所从属的民族心理结构等等,这些因素在理解活动中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偏见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

伽达默尔认为,偏见是人的历史存在状态,是一切理解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偏见是人的视界,真正的理解过程是视界融合的过程,即解释者的偏见与被解释者的内容相融合并产生意义的过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伽达默尔将偏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合理的偏见”,另一类是“盲目的偏见”。合理的偏见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它是由历史传统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传统中,传统是无法超越的东西,而接受了传统也就意味着看问题有了自身的视角,意味着看问题的偏见性,因此合理的偏见是无法避免也不应该避免的。而盲目的偏见则是由于认识上的主观性错误,如盲目崇拜权威,轻率下结论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偏见是应当克服而且是可以克服的。

许多思想家都十分强调语言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因为语言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接受的东西,而语言又带有民族性。语言中的一些成语本身就是浓缩的价值判断,例如我们汉语中所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都体现了民族的价值取向,接受了这些东西,自己的思想也就有了偏见。

现代人的偏见观与真理观的演变是一致的。现代真理观是建立在对传统的绝对真理观进行冲击的基础上的。以前人们总以为,有些理论,特别是有些自然科学理论是可以绝对正确即无条件正确的。在不少人心目中,数学就是这种绝对正确的理论,然而这种绝对化的观念在许多哲学家的冲击下一步步瓦解了。许多科学界人士,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任何科学理论都无法达到绝对的全面性,也就是说,任何科学理论也都是带有片面性或偏见性的。正如西方著名科学家社会学家李克特指出的那样:“作为科学的参与者,科学家们在描述科学时会有偏见,其方式就如同其他人在描述他们参与其中的现象时通常会有偏见一样。”

总之,在偏见问题上,现代思想家要求人们树立新观念。实际上,这种偏见观也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的多元化必然要产生思想的多元化和对权威的反抗,而对权威思想的反叛使人们对所谓绝对的全面性不再抱有幻想,这就必然导致将偏见普遍化、合法化的现代偏见观。

1.第五段谈到语言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请简要概括该作用。(6分)

                                                                              

2.结合全文意思,说说为什么“该是为偏见平反昭雪的时候了”?(6分)

                                                                              

3.伽达默尔将偏见分成“合理的偏见”与“盲目的偏见”两大类,对此你如何评价?(6 分)

                                                                               

 

1.① 人的生活离不开语言。②不同民族的语言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判断。③使用怎样的语言决定了你的理解视界,也决定了偏见形成的必然。 2.① 偏见是普遍存在的;②偏见是不可避免的;③社会多元化产生思想多元化,使偏见普遍化、合法化。 3.①这样分客观辩证。②既肯定偏见存在的必然,又不全盘否定传统的偏见观。③是多元化思想下的现代偏见观的体现。 【解析】 1.试题分析:根据题干,确定本题的答题区间。其定位在文中的第五自然段,其开头一句就开门见山:“许多思想家都十分强调语言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下面作了解释。对此的概括,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自己通过前后文对概念能够作一定的把握。如“语言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接受的东西”,人生活与交际离不开语言等。以下两点,也都需上升到上一级单位。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这句话出现在文章中的第二段的最后。可见答案由第二段始,文章最后一段“总之”收束,由此可知本题的答题区间了。其间,又要注意梳理一下层次,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对此,要注意抓住段落的中心句,特别是以各段的首句和末句为标志的中心句。具体来说,“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各种相关理论特别是哲学真理观的发展,传统的偏见观开始动摇,人们日益意识到偏见是普遍存在的。”是讲偏见是普遍存在的。第三段末句,“从这个角度来说,偏见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是讲偏见是不可避免的。后面几段是写偏见的产生,可抓住最后一段来概括。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试题分析:伽达默尔将偏见分成“合理的偏见”与“盲目的偏见”两大类,对此的评价,不能信由自己,一定结合文本的内容来谈自己的看法。对此,可紧紧抓住文章的最后一段“偏见观也是现代社会的必然产物。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的多元化必然要产生思想的多元化和对权威的反抗,而对权威思想的反叛使人们对所谓绝对的全面性不再抱有幻想,这就必然导致将偏见普遍化、合法化的现代偏见观。”对此进行截取,也就能写出答案来了。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庇护(pì)            机械(jiè)         破绽(zhàn)     伺机而动(sì)

B.迂腐(yū)     忖度(cǔn)      乘势(chèn)        风光旖旎(qí)

C.讣告(fù)     威慑(shè)       撩拨(liáo)      淡泊名利(bó)

D.哺育(bǔ)     濒危(pín)      咆哮(xiāo)     人才济济(j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个人在他3岁的时候想吃糖罐里全部的糖,结果手卡在糖罐里拿不出来,他哭了。他20多岁的时候工作的农场分水果,他拿了最小的水果,但是他很满意。他58岁的时候,他的公司说谁去要回30万英镑欠款,就给他10万。其他同事都没要回欠款唯独他要回了,因为他只向债务人要21万英镑,自己只留下1万。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

 

查看答案

2010年12月31日,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他捐赠的肝脏在天津成功移植给了一位患者。请你以这位患者的名义给史铁生写一段感激的话。要求:①语言简明、连贯、得体;②不写称呼语;③不超过l00字。(6分)

                                                                           

                                                                          

                                                                          

                                                                          

                                                                           

                                                                          

 

查看答案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5分)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不超过25字。(4分)

4月23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其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多位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视野;许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意识不够,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发表论文。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应抱有平和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