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共8分)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① 陆 游 腐儒...

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共8分)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①

陆 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②。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乾道元年(1165)秋天,陆游初任隆兴(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时,当时41岁。二鼓尽,二更结束。②琼糜:比喻精美的食品。

1.全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三个词语概括。(3分)

2.“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两句,请你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体分析其妙处。(5分)

 

1.一个安贫乐道、孜孜以学(勤奋读书)的清苦诗人形象。(每个关键1分) 2.“白发”对“青灯”,“无情”对“有味”,“老境”对“儿时”,形式上对仗工整,对比鲜明;(2分)“侵”字点出岁月无情,而头有“白发”逼近“老境”的人,对着“青灯”夜读,唤起的却是儿时读书的记忆,“有味”二字体现诗人一生以读书为乐的情趣。(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诗中形象的赏析,要注意题目“三个词语”的具体要求。诗中,“一杯山药进琼糜”一句反映主人公生安于穷苦生活;“独喜遗编不我欺”一句反映主人公喜爱读书;而“秋夜渐长饥作祟”一句则反映出主人公生活的清苦。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诗中精彩语句的赏析。题目指定的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具体分析”,答题时要注意这一点。形式上,可从诗句结构、平仄对偶、运用修辞等方面考虑;内容上则应从此二句诗所表达的情趣去分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上辇过郎署,问郎署长冯唐曰:“父家安在?”对曰:“臣大父赵人,父徙代。”上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用也。” 

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上方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推毂,曰:‘阃①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自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上说。是日,令唐持节赦魏尚,复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

【注解】①阃:城门之外。 ②上功:呈报功劳。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尚食监高祛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  数:多次

B.良久,召唐,曰                   让:谦让   

C.皆自用士             飨:犒劳 

D.且云中守魏尚上功首虏差六级     坐:因……犯罪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用也    而莫夭阏者 

B.跪推毂                           临清流赋诗

C.军功爵赏皆决外          州司临门,急星火

D.复为云中守                      但刘日薄西山

3.文中画波浪的部分断句最恰当一项是

A.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B.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C.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D.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幕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

(1)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

(2)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3)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9分,每小题3分)

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在这里,当白梅和落雪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混淆时,发挥重要辨别作用的就是嗅觉。人类能够识别和记忆大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其生理机制却一直是个谜。为此,许多科学家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以求找到解开奇妙的嗅觉世界之谜的钥匙。

在嗅觉的早期研究中,气味的识别,一般被认为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1977年,科学家发现这种受体存在于嗅觉神经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纤毛上。一旦将这些嗅纤毛移除,嗅觉能力也将随之丧失。这说明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

但是,气味分子又是如何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呢?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发现,当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结合后,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经过属于GTP蛋白(通称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复杂作用,转变为电信号后,便沿着嗅觉神经开始一场拉力跑。这些信号先从鼻腔进入颅内,最后被传至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在那里它们被翻译成特定的嗅觉信息,即人们感知。这就是阿克塞尔和巴克为我们描述的完整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

其实,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科学家就发现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路,而且前人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也暗示ɡ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当阿克塞尔和巴克在构建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时,他们发现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蒙在嗅觉系统这个谜团上的“盖头”终于被掀开了一角。

作为优秀的科学家,阿克塞尔和巴克并没有在这里停下脚步。他们将嗅觉系统的研究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尤其是侧重基因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人类能够识别众多气味分子,其自身必有多种能识别这些气味分子的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并且还存在着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家族。阿克塞尔和巴克这种创造性的研究为他们200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奠定了基础。

1.下列对阿克塞尔和巴克的嗅觉信号通路理论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气味分子在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的作用下从化学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

B.嗅觉信号通路的末端是大脑嗅觉皮层中的某些精细区域。

C.嗅觉信号通路理论阐述的是气味分子转化为嗅觉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过程。

D.作为化学信号的气味分子到达大脑嗅觉皮层某些精细区域后被翻译成嗅觉信息。

2.下列对文中嗅觉研究成果的承接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发现嗅纤毛是嗅觉系统运行的起点后,科学家进一步认识到气味的识别是气味分子与嗅觉受体相结合的结果。

B.在嗅觉信号通路理论提出后,科学家又发现了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存在着一套G蛋白信号通道。

C.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研究成果暗示G蛋白可能参与了嗅觉信号的传导后,科学家发现了在探测气味的神经元中有一套G蛋白通路。

D.在得知G蛋白可能参与嗅觉信号的传导过程后,科学家即确认嗅觉受体属于G蛋白受体家族。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评选可以看出,基因研究很有可能成为嗅觉系统研究的重要方面。

B.王安石的咏梅诗和阿克塞尔、巴克的嗅觉研究说明,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外国人关注的是科学。

C.人类能够识别约1万种气味,按照阿克塞尔和巴克的理论,人类自身也应该有约1万种属于G蛋白的嗅觉受体。

D.嗅觉研究的历史说明,科学研究应该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沿袭前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这样都能取得进展。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赛昂夫人让拉斯蒂涅隐藏起自己真实的想法,要善于作假,告诉他主宰地位的是金钱,给拉斯蒂涅上了极端利己主义的第一课。(《高老头》)

B.元春贤孝才德而暴病身亡,迎春精明能干而远嫁他乡,探春老实懦弱而受虐致死,惜春孤僻冷漠而遁入空门。贾家“四春”命运悲惨,真是“原应叹息”啊。(《红楼梦》)

C.堂吉诃德经常莫名其妙地陷入打斗之中,又往往以遍体鳞伤而告终。他总是哭丧着脸,还缺了牙齿,显得又古怪又悲哀,桑丘给他取了个“哭脸骑士”的封号。这是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悲剧人物。(《堂吉诃德》)

D.大卫成了一名作家,妻子朵拉却患上重病,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地出国旅行散心。三年后,他发觉安妮斯还一直爱着他,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大卫•科波菲尔》)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袁野小朋友来说,人工鸟巢本身就像巨大的问号在吸引着她:小鸟会住进去吗?都有什么样的鸟,有多少鸟会住进去,住起来舒服吗?

B.祥林嫂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

C.“你们要学习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老师教导我们说,“认真学好功课,将来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韩非子认为,法和术都是帝王之具,“君无术则弊于上(即在上位而受蒙蔽)。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韩非子·定法》)法是峻法,术是控制群臣。

 

查看答案

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发展,要防止出现“高考移民”现象,影响社会稳定,扰乱教育秩序。

B.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借助微博参与公益活动,将微力量汇聚起来,有效解决了众多的社会性问题和政策。

C.全新的形式、权威的导师、优秀的学员和热情的观众,让“中国好声音”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选秀节目,而是一场普及率极高的音乐盛会。

D.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