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禹庙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禹庙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注】禹庙:即大禹庙。

1.颈联写庙外之景,你认为哪两个字用的最为传神?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2.这首诗主要赞美了大禹不惧艰险、征服自然、为民造福的创业精神。赞美英雄,感情基调多是昂扬向上的,但诗人写景却用了“空山”“荒庭”“秋风”“古屋”等荒凉的意象,有人说这与全诗的情感基调矛盾,你是怎样看待的?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1.“嘘”、“走”二字特别传神。(2分)“嘘”字写云雾,在长满青苔的山崖峭壁间缓缓卷动;(1分)“走”字写江涛澎湃,白浪淘沙,滚滚奔流。这大自然的气势磅礴景象衬托出大禹治理山河的伟大气魄。(1分) 2.荒凉意象与全诗情感基调不矛盾。(1分)因为这首诗主旨赞美了大禹。山虽空,但有禹庙之峥嵘;秋风虽萧瑟,但有落日之光彩;庭虽荒,但有桔柚垂枝;屋虽古旧,但有龙蛇在画壁间飞动。诗人采用了反衬(2分)手法,以冷落荒凉的真实之景,有力地表现了大禹的气魄与功绩。(分析1分,谈及一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反复品读颈联诗句,在把握和理解诗歌整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颈联的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此类题一般都是从动词方面去找。“云气嘘青壁,”描写的是云雾在山崖间飘动景象,“云气”“青壁”皆为景物,名词,而一个“嘘”字即把两种景物联系在了一起,写活了;“江声走白沙”,一个“走”字,即把涛声阵阵,浪“白沙”的情景展现在人们眼前,给人以画面感。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答题时,首先要答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阐述理由时,要结合着诗歌的内容和作者在诗歌中所寄寓的情感来分析。组织答案时,可从从环境描写的作用和衬托作用以及诗歌主题三方面结合着分析,作者以凄凉的环境描写来渲染一起凄凉的基调,是为了衬托主人公大禹不惧艰险、征服自然、为民造福的创业精神。这种以哀景衬托情感法,能更好的表达诗人对大禹的赞美。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9分,每小题3分)

文木先生传

[清]程晋芳

先生姓吴氏,讳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全椒人。世望族,科第仕宦多显者。先生生而颖异,读书才过目,辄能背诵。稍长,补学官弟子员。袭父祖业,有二万余金。素不习生,性复豪上,遇贫即施,偕文士辈往还,饮酒歌呼穷日夜,不数年而产尽矣。

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以博学鸿词荐,竟不赴廷试,亦自此不应乡举,而家益以贫。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环堵萧然,拥故书数十册,日夕自娱。窘极,则书易米。

其学尤精《文选》,诗赋援笔立成,夙构者莫为胜。辛酉、壬戌间,延至余家,与研诗赋,相赠答,惬意无间。而性不耐久,不数月,别去。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独嫉时文士如仇,其尤工者,则尤嫉之。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缘此,所遇益穷。

岁甲戌,与余遇于扬州,知余益贫,执余手以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余返淮,将解缆,先生登船言别,指新月谓余曰:“与子别,后会不可期。即景悢悢,欲构句相赠,而涩于思,当异日耳。”时十月七日也,又七日而先生殁矣。盖享年五十有四。所著有《文木山房集》、《诗说》若干卷。又仿唐人小说为《儒林外史》五十卷,穷极文士情态,人争传写之。

余生平交友,莫贫敏轩。抵淮访余,检其橐,笔砚都无。余曰:“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敏轩笑曰:“吾胸中自有笔墨,不是也。”其流风余韵,足以掩映一时。

(节选自《勉行堂文集》卷六)

【注】①弟子员:明清称县学生员为弟子员。②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名目。③时文:明清时指八股文。④悢悢(liàng):悲伤。⑤橐(tuó):盛物的袋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素不习生                      治:治理

B.性不耐久                      客:客居

C.不是也                        烦:担心

D.当异日耳                      俟:等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移居江城东之大中桥           惟虚心能进步

B.窘极,则书易米。             老吾老及人之老(《孟子》)

C.夙构者莫为胜                  夫晋,何厌

D.莫贫敏轩                      躬自厚而薄责人(《论语》)

3.下列句子中,全部直接表现吴敬梓“流风余韵”的一组是(   )               

①窘极,则以书易米                  ②夙构者莫之为胜

③饮酒歌呼穷日夜                    ④此境不易处也,奈何  

⑤生平见才士,汲引如不及            ⑥吾胸中自有笔墨,不烦是也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安徽巡抚赵公国麟闻其名,招之试,才之。(3分)

(2)余恒以为过,然莫之能禁。(3分)

(3)此吾辈所倚以生,可暂离耶?(3分)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汉魏六朝的家教特点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搜集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官宦之家的家教,其目的在于造就其子孙的德才学识,教学内容主要是为官之道,所以十分强调儒家经典的学习。自汉代推行以经术取士和任官的政策以来,经艺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官宦之家的子弟自小就学习《礼》、《乐》、《诗》、《书》、《春秋》、《论语》和《孝经》等。其家庭教师大多是当地的名儒。除此之外。部分官宦子弟或外出从师,或跟随父兄习业。平民之家的家教,各因经济条件和文化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富商大户或从事教育职业的文人之家,一般是注重儒术教育的,他们希冀其子弟通过读“圣贤书”而成为做官人。但绝大多数平民百姓之家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要内容,在道德教育上其内容与统治阶级所推行的封建纲常教化没有什么区别,主要是孝悌之教。

1.关于“汉魏六朝家庭教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积极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为家庭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B.汉朝家庭教育在内容上以玄学为主,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C.魏晋南北朝时期“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家庭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D.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家庭教育范围,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不尽相同。

2.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呈现贵族家庭教育、官宦家庭教育、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的态势。

B.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家庭教育功能日渐强大,这使得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C.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封建社会末期,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D.皇家的教育主要围绕皇太子和诸王子展开,为此不惜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收买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建立宫廷教师制度和教学制度。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朝经艺之所以在官宦之家的家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子孙的德才学识以满足官宦子弟参加经学考试和担任朝廷官职的需要。

B.汉魏六朝官宦子弟的家庭教育主要延请名儒进行教授,以传授儒家的经典典籍,灌输儒家思想为主。

C.家境富裕并不意味着身份的高贵,许多富商之所以在家庭教育上比较注重儒术教育,是希冀子孙能够取得一官半职,因为在当时官员的地位和身份在社会上处于高层。

D.除富商外的大多数平民百姓家教多以传授社会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主,在道德教育上主要是孝悌之教。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作品鉴赏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在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不久以后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起飘然而去。

B.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说凤姐“是个有名的烈贷,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C. 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贾元春、精明的贾迎春、懦弱的贾探春、孤僻的贾惜春,取“原应叹息”之意。

D. 王熙凤想了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贾府迎娶宝钗,为失玉后变得昏愦的宝玉冲喜。娶亲之时,黛玉却在焚稿断情,绝命之时只有李纨在侧,凄绝惨绝。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和上下句衔接,下面语句语序排列正确的是(       )(3分)

①可见把一切社会现象硬塞到“阶级观点”的框子里,会得出多么荒唐的结论!

②比如说“美”吧,不同的阶级当然有不同的审美观。

③阶级社会里的现象,也并非都是阶级斗争的现象。

④然而不同的阶级有时也有共同的美。

⑤再如语言,那是没有阶级性的,已有公论。

⑥过去封建皇帝、皇后休憩的园林,今天不是成了劳动人民游览的场所,并给人以极大的美的享受吗?

A.①②④⑥⑤③        B.③②④⑥⑤①

C.①⑥②④③⑤        D.③②⑤①⑥④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  (    )

A、去敦煌不全是为了莫高窟,其实心里惦念了很久的,是茫茫大漠中那座神奇的鸣沙山。当地人告诉我,倾听沙子呜呜的鸣响最好是在清朗干爽的风天的黄昏较为合适。

B.市职业介绍中心的工作人员认为,经济结构调整造成的需求旺盛、人岗不匹配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仍是造成当前“招工难”的主因。

C、飞人刘翔自从为救助华南师范大学患白血病的在读研究生发出呼吁之后,社会各界反应相当积极,纷纷踊跃捐款帮助这位患病的学生。

D. 出版业当然要讲究装帧艺术,讲究宣传造势和市场营销,但要想真正赢得读者、赢得市场,最终还是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